ad6
ad3

龙树六论本颂(五)

[龙树六论本颂] 发表时间:2019-06-24 11:41:26 作者: 阅读次数:

龙树六论本颂(五)

观成坏品第二十一

离成及共成是中无有坏离坏及共坏是中亦无成

若离于成者云何而有坏如离生有死是事则不然

成坏共有者云何有成坏如世间生死一时俱不然

若离于坏者云何当有成无常未曾有不在诸法时

成坏共无成离亦无有成是二俱不可云何当有成

尽则无有成不尽亦不成尽则无有坏不尽亦不坏

若离于成坏更亦无有法若当离于法亦无有成坏

若法性空者谁当有成坏若性不空者亦无有成坏

成坏若一者是事则不然成坏若异者是事亦不然

若谓以眼见而有生灭者则为是痴妄而见有生灭

从法不生法亦不生非法从非法不生法及于非法

法不从自生亦不从他生不从自他生云何而有生

若有所受法即堕于断常当知所受法若常若无常

所有受法者不堕于断常因果相续故不断亦不常

若因果生灭相续而不断灭更不生故因即为断灭

法住于自性不应有有无涅盘灭相续则堕于断灭

若初有灭者则无有后有初有若不灭亦无有后有

若初有灭时而后有生者灭时是一有生时是一有

若言于生灭而谓一时者则于此阴死即于此阴生

三世中求有相续不可得若三世中无何有有相续

观如来品第二十二

非阴不离阴此彼不相在如来不有阴何处有如来

阴合有如来则无有自性若无有自性云何他性有

法若因他生是即为非我若法非我者云何是如来

若无有自性云何有他性离自性他性何名为如来

若不因五阴先有如来者以今受阴故则说为如来

今实不受阴更无如来法若以不受无今当云何受

若其未有受所受不名受无有无受法而名为如来

若于一异中如来不可得五种求亦无云何受中有

又所受五阴不从自性有若无自性者云何有他性

以如是义故受空受者空云何当以空而说空如来

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

寂灭相中无常无常等四寂灭相中无边无边等四

邪见深厚者则说无如来如来寂灭相分别有亦非

如是性空中思惟亦不可如来灭度后分别于有无

如来过戏论而人生戏论戏论破慧眼是皆不见佛

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如来无有性世间亦无性

观颠倒品第二十三

从忆想分别生于贪恚痴净不净颠倒皆从众缘生

若因净不净颠倒生三毒三毒即无性故烦恼无实

我法有以无是事终不成无我诸烦恼有无亦不成

谁有此烦恼是即为不成若离是而有烦恼则无属

如身见五种求之不可得烦恼于垢心五求亦不得

净不净颠倒是则无自性云何因此二而生诸烦恼

色声香味触及法为六种如是之六种是三毒根本

色声香味触及法为六种皆空如焰梦如干闼婆城

如是六种中何有净不净犹如幻化人亦如镜中像

不因于净相则无有不净因净有不净是故无不净

不因于不净则亦无有净因不净有净是故有不净

若无有净者何由而有贫若无有不净何由而有恚

于无常着常是则名颠倒空中无有常何处有常倒

若于无常中着无常非倒空中无无常何有非颠倒

可着着者着及所用着法是皆寂灭相云何而有着

若无有着法言邪是颠倒言正不颠倒谁有如是事

有倒不生倒无倒不生倒倒者不生倒不倒亦不倒

若于颠倒时亦不生颠倒汝可自观察谁生于颠倒

诸颠倒不生云何有此义无有颠倒故何有颠倒者

若常我乐净而是实有者是常我乐净则非是颠倒

若常我乐净而实无有者无常苦不净是则亦应无

如是颠倒灭无明则亦灭以无明灭故诸行等亦灭

若烦恼性实而有所属者云何当可断谁能断其性

若烦恼虚妄无性无属者云何当可断谁能断无性

观四谛品第二十四

若一切虚空无生亦无灭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

以无四谛故见苦与断集证灭及修道如是事皆然

以是事无故则无四道果无有四果故得向者亦无

若无八贤圣则无有僧宝以无四谛故亦无有法宝

以无法僧宝亦无有佛宝如是说空者是则破三宝

空法坏因果亦坏于罪福亦复悉毁坏一切世俗法

汝今实不能知空空因缘及知于空义是故自生恼

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

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

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盘

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

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非钝根所及是故不欲说

汝谓我着空而为我生过汝今所说过于空则无有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汝今自有过而以回向我如人乘马者自忘于所乘

若汝见诸法决定有性者即为见诸法无因亦无缘

即为破因果作作者作法亦复坏一切万物之生灭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未会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若一切不空则无有生灭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

若不从缘生云何当有苦无常是苦义定性无无常

若苦有定性何故从集生是故无有集以破空义故

苦若有定性则不应有灭汝着定性故即破于灭谛

苦若有定性则无有修道若道可修习即无有定性

若无有苦谛及无集灭谛所可灭苦道竟为何所至

若苦定有性先来所不见于今云何见其性不异故

如见苦不然断集及证灭修道及四果是亦皆不然

是四道果性先来不可得诸法性若定今云何可得

若无有四果则无得向者以无八圣故则无有僧宝

无四圣谛故亦无有法宝无法宝僧宝云何有佛宝

汝说则不因菩提而有佛亦复不因佛而有于菩提

虽复勤精进修行菩提道若先非佛法不应得成就

若诸法不空无作罪福者不空何所作以其性定故

汝于罪福中不生果报者是则离罪福而有诸果报

若谓从罪福而生果报者果从罪福生云何言不空

汝破一切法诸因缘空义则破于世俗诸余所有法

若破于空义即应无所作无作而有作不作名作者

若有决定性世间种种相则不生不灭常住而不坏

若无有空者未得不应得亦无断烦恼亦无苦尽事

是故经中说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见苦集灭道

观涅盘品第二十五

若一切法空无生无灭者何断何所灭而称为涅盘

若诸法不空则无生无灭何断何所灭而称为涅盘

无得亦无至不断亦不常不生亦不灭是说名涅盘

涅盘不名有有则老死相终无有有法离于老死相

若涅盘是有涅盘即有为终无有一法而是无为者

若涅盘是有云何名无受无有不从受而名为有法

\

有尚非涅盘何况于无耶涅盘无有有何处当有无

若无是涅盘云何名不受未曾有不受而名为无法

受诸因缘故轮转生死中不受诸因缘是名为涅盘

如佛经中说断有断非有是故知涅盘非有亦非无

若谓于有无合为涅盘者有无即解脱是事则不然

若谓于有无合为涅盘者涅盘非无受是二从受生

有无共合成云何名涅盘涅盘名无为有无是有为

有无二事共云何是涅盘是二不同处如明闇不俱

若非有非无名之为涅盘此非有非无以何而分别

分别非有无如是名涅盘若有无成者非有非无成

如来灭度后不言有与无亦不言有无非有及非无

如来现在时不言有与无亦不言有无非有及非无

涅盘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盘亦无少分别

涅盘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

灭后有无等有边等常等诸见依涅盘未来过去世

一切法空故何有边无边亦边亦无边非有非无边

何者为一异何有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

诸法不可得灭一切戏论无人亦无处佛亦无所说

观十二因缘品第二十六

众生痴所覆为后起三行以起是行故随行入六处

以诸行因缘识受六道身以有识着故增长于名色

名色增长故因而生六入情尘识和合而生于六触

因于六触故即生于三受以因三受故而生于渴爱

因爱有四取因取故有有若取者不取则解脱无有

从有而有生从生有老死从老死故有忧悲诸苦恼

如是等诸事皆从生而有但以是因缘而集大苦阴

是谓为生死诸行之根本无明者所造智者所不为

以是事灭故是事则不生但是苦阴聚如是而正灭

观邪见品第二十七

我于过去世为有为是无世间常等见皆依过去世

我于未来世为作为不作有边等诸见皆依未来世

过去世有我是事不可得过去世中我不作今世我

若谓我即是而身有异相若当离于身何处别有我

离身无有我是事为已度若谓身即我若都无有我

但身不为我身相生灭故云何当以受而作于受者

若离身有我是事则不然无受而有我而实不可得

今我不离受亦不但是受非无受非无此即决定义

过去我不作是事则不然过去世中我异今亦不然

若谓有异者离彼应有今我住过去世而今我自生

如是则断灭失于业果报彼作而此受有如是等过

先无而今有此中亦有过我则是作法方为是无因

如过去世中有我无我有若共若不共是事皆不然

我于未来世为作为不作如是之见者皆同过去世

若天即是人则堕于常边天则为无生常法不生故

若天异于人是即为无常若天异人者是则无相续

若半天半人则堕于二边常及于无常是事则不然

若常及无常是二俱成者如是则应成非常非无常

法若定有来及定有去者生死则无始而实无此事

今若无有常云何有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

若世间有边云何有后世若世间无边云何有后世

五阴常想续犹如灯火焰以是故世间不应边无边

若先五阴坏不因是五阴更生后五阴世间则有边

若先阴不坏亦不因是阴而生坏五阴世间则无边

真法及说者听者难得故如是则生死非有边无边

若世半有边世间半无边是则亦有边亦无边不然

彼受五阴者云何一分破一分而不破是事则不然

受亦复如是云何一分破一分而不破是事则不然

若亦有无边是二得成者非有非无边是则亦应成

一切法空故世间常等见何处于何时谁起是诸见

瞿昙大圣王怜愍说是法悉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

注:①中观论颂版本较多,据任杰老师对勘,以「房山石经」契丹藏本为最佳,此颂即以该本为底本,参照其余各本校正而成。

ad8
推荐阅读
ad10
精彩推荐
ad5
推荐内容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