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六(二)

[释净土群疑论] 发表时间:2019-06-24 09:41:23 作者: 阅读次数: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六(二)

問曰。既彼淨土雖無苦苦等。而猶有彼行苦等。如何得名為極樂也

釋曰。三苦之中唯有一苦。八苦之內亦唯有一苦。既三中無二。八中闕七。唯雖有餘一不名有苦。如涅槃經言。如河少水亦名無水。如食少鹽亦名無鹽。又如毘曇言。大海一渧須彌一塵。不可說言有山海也。今此亦爾。縱有少苦。不妨得名為極樂也。又逼迫不安。在身在心名為憂苦。彼土俱無名為極樂也

問曰。觀經言。分身化阿彌陀佛化觀世音大勢至。集極樂世界度苦眾生。彼土既云極樂。即應無苦眾生。何因乃言集極樂國度苦眾生耶。釋曰。今言度苦眾生者。為度自土苦眾生。為度他土苦眾生耶

答。通度自他土苦眾生

問曰。自土既無苦眾生。云何度自土苦眾生。他土雖有苦眾生。應須往彼度苦。何因乃集極樂。遠度他方苦耶

答。自國眾生雖無苦。然有二種生死分段變易有漏有為行苦之苦。如來同集為說妙法。令速出離二種生死成就法身。故名度苦。他國眾生或宜身往親自救拔。故分身佛遍滿十方。如此土眾生淨土業成臨命終化佛來迎往彼。或宜歸還遠為利益。故集本國遙拯沈淪。或言度苦眾生。化佛集自土中化諸菩薩。令興大悲心。捨自土樂。遣生他方行大悲行教化十方有緣眾生。故言集極樂國度苦眾生。如經論言。八地菩薩由多寂證真如理。不肯出定教化眾生。諸佛摩頂。勸令出定教化眾生。即其義也。故維摩經言。此土菩薩於諸眾生大悲堅固。又言。是人乃能捨清淨土。而來樂此多怨害處

\

問曰。阿彌陀經言。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未知八識之中幾有識種。而與樂受相應乎

釋曰。八識之中。七八兩識一類相續。緣境微細難可了知。縱處阿鼻地獄極苦之處。縱生三禪極樂之處。而此兩識唯與捨受相應。乃至佛果大圓鏡智平等性智相應淨識。亦唯恒與捨受相應。以此准知。極樂世界此七八識恒與捨受相應也。餘六轉識與三受相應。謂喜樂捨。在意與喜樂受相應。在五識與樂受相應。捨受通與一切相應。以稱讚淨土經言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淨喜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以此准知。淨土六識之中但無憂苦無妨有捨。以諸喜樂心後。至歇減位多皆與彼捨受相應。又彼捨受體非逼迫。善業所感。故得與彼捨受相應。又彼眾生起未至定及與中間禪第四靜慮已上諸定。如何不許與捨受相應。以此准知。雖名極樂亦得與其捨受相應也。若謂不然。彼亦不得與喜相應。以彼土名極樂界故。雖土名極樂而得與喜相應。何妨名極樂亦與捨受相應也

問曰。分段生死大智度論文等。言受蟲身肉身。大品經言。阿鞞跋致菩薩身中無八萬戶蟲。彼既有分段生死。故須有蟲身也。若有者。阿彌陀經言彼佛國土無三惡趣。復云何有八萬戶蟲。進退相違。如何解釋

釋曰。淨土眾生雖受分段。而無有彼八萬戶蟲。大智度論及大品經。說是蟲身據穢土說。且就穢土。色界諸天雖是凡夫。身中尚無八萬戶蟲。及三災起壞劫時末先壞三惡趣。爾時人中所受。於身猶自無有八萬戶蟲。以三惡趣先已壞盡。何況淨土清淨妙色身。雖是分段。而無有是諸蟲身也

問曰。何故稱讚淨土經說。西方去此世界過百千俱胝那庾多佛土。此即四遠之中。是於處遠。觀經乃言阿彌陀佛去此不遠。二文相違。請辨其義

釋曰。案極樂之邦去此世界百千俱胝那庾多佛土。誠為處遠。今言不遠。自有別義聊陳十釋以會斯文。一佛力不遠。二方便不遠。三應現不遠。四自心不遠。五守護不遠。六有緣不遠。七本願不遠。八來迎不遠。九往生不遠。十不放逸不遠。一佛力者。經言。以佛力故當得見彼。二方便者。經言。有異方便令汝得見。三應現者。經言。阿彌陀佛住立空中。四自心者。經言。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五守護者。經言。常來至彼行人之所。六有緣者。經言。有緣眾生皆悉得見。七本願者。經言。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八來迎者。經言。與諸化佛來迎行人。九往生者。經言。如彈指頃即生彼國。十不放逸者。如涅槃經第三十卷云。夫放逸者。雖得近佛及佛弟子。猶名為遠。今但能專心不行放逸。即名近佛。不名遠也。以具斯十義名不遠也

問曰。觀經言。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云何是心即能作佛也

釋曰。案唯識之理。心外無別法。萬法萬相皆是自心。故起信論言。心生諸法生。心滅諸法滅。維摩經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又言。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故知萬法皆心變現。當用此心觀彼佛時。阿彌陀佛為本性相。眾生觀心緣彼如來。不能心外見佛真相。當觀心變作影像相。是影像相名曰相分。能觀之心是於見分。見相兩分皆不離於自證分。見分之力能現相分。故名是心作佛也。此相分即是自證分心。無別有體。故名是心是佛。欲觀如來一切功德。皆用自心所變影像。故名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也。或由心想修種種行。為萬德因名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故賢護經第二初言。菩薩亦爾。一心善思見諸如來。見已即住。住已問義。解釋歡喜即能思惟。今此佛者從何所來。而我是身復從何出。觀彼如來竟無來處及以去處。我身亦爾。本無出處。豈有轉還。彼復應作如是思惟。今此三界唯心。是心有佛。何以故。隨彼心念還自見心。今我從心見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我心是如來。我心是我身。我心見佛。心不知心。心不見心。華嚴亦言。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此三無差別。心有垢位名曰眾生。心純淨時名曰為佛。即其義也

問曰。觀經言。若見眉間白毫者。八萬四千相自然當見。云何得見無見頂相

ad8
推荐阅读
ad10
精彩推荐
ad5
推荐内容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