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救蛇善报的故事

[早吃素] 发表时间:2023-05-14 07:15:31 作者: 阅读次数:
救蛇善报的故事

蛇类众生,极具灵性,杀之固然报应惨烈,救之也必然善报巨大,以下则是几例救蛇善报的故事:

一、救蛇免灾

网上有一段视频,说得是辽宁青年小于救蛇免灾的真事。小于某次外出时,碰到一条受伤小蛇,一时怜悯心起,便将小蛇带回家中,施以医药,全力救治。蛇伤愈后,小于数次将其送走放生,但每次它都能自己找回来,后来只得由它。某日小于正在酣睡,蛇突然爬到他脸上,将其叫醒。

当时蛇翘起尾巴指着另一个房间,小于过去一看,大吃一惊!那间屋里正睡着他老母亲,已经瘫痪在床多年,不能活动。当时是冬天,其母身下铺着电褥子,不知什么原因,电褥子已冒烟起火,当时情况非常危险,如果不是被及时发现,很可能酿成大祸!

记者采访小于时,他对那条小蛇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二、救蛇免劫

《牛群》栏目曾报道过一件新闻:吉林省四平市农妇王桂珍某天去地里干农活时,发现四个青年正在打一条2米长的大蛇,大蛇已被打得奄奄一息。王妇生性慈悯,实在看不下去,就上前阻止,救下大蛇,并带回家中为它疗伤。经过精心护理,大蛇彻底伤愈,从此就住在王家。

王的丈夫开始有点不适应,便催促其将蛇放生。结果王前脚刚把它放掉,还没到家,大蛇自己就爬回来了,后来大家逐渐适应它的存在,也都习以为常了,没想到,这条大蛇竟是来报恩的!

某日,王妇正在家中干活,突然有一劫匪闯入,并用刀架在她脖子上,威胁她打开里屋门交出财物,当时四下无人,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身体瘦弱的王妇只好开门。门一开,歹徒刚想大肆劫掠,万没料到,一条大蛇腾空而起,张着大嘴向他扑来,这哥们哪见过这阵式?叫一声“妈呀”,屁滚尿流,掉头就跑,大蛇追出老远才肯罢休。

王妇及其家人庆幸之余也十分后怕,因为歹徒抢劫之后很可能会杀人灭口,是那条大蛇救了她一命。

从那以后,王全家都开始把那条大蛇视为家庭一份子,王妇后来再碰上被捉或受伤的蛇类,都会要下来带回家中救护。采访中,王妇自豪地说:“现在别说坏人了,就是耗子到俺家,也得含着眼泪走!”

三、救蛇还珠

汉朝姬姓诸侯隋侯,有一次出使齐国,途中遇见一蛇,被困在热沙滩上打滚,头部受伤流血,命在旦夕。隋侯顿生怜悯,急忙用药对其敷治,然后又用手杖挑到水边,使其恢复体力后游去。

后来隋侯从齐国回来,又经此地时,见该蛇口衔一颗宝珠,等候赠送隋侯,以报救命之恩,隋侯心中明白,但是不敢接受。当晚,梦见脚踏一蛇,惊醒一看,发现床头有一对明月宝珠,直径一寸,纯白色,夜里发光,可以照耀全室,价值连城,后世称为“隋侯宝珠”。

四、救蛇得方

唐朝名医孙真人(孙思邈),以拯救万物为志。有次在山中行走时,见一牧童正拿着一条流血的小蛇玩耍,孙真人便脱下衣服赎回小蛇,用药包裹,放入草泽中。过了月余,突然路遇一位少年前来迎接他到了一处宫殿,一位红衣人出来迎接孙真人,并说:“之前我小儿子遇到劫难,所幸被先生慈悲搭救,因此今日派长子前往迎接先生到宫里来,略表谢意。”

于是引导孙真人进入深宫之中。此时,有一妃子带一个穿青衣的小孩,出来向孙真人叩头跪拜,再三感谢救命之恩!

全家人留孙真人在宫内住了三天,并把宫中的珍馐美味、奇珍异宝,悉数搬出任他挑选,孙真人一样都不肯接受,只取了三十个药方带回。

后来孙真人屡次试验药方,均有效果,救人无数,后编入《千金方》中流传后世。

五、赤蛇报梦

古时书生方某在路上雇了一位佣人带回去。妻子刘某当天夜里梦见一条赤练蛇对她说:“我长年住在您家的深洞里,蒙你慈爱,滚汤热水从不泼到地上; 一切大小毛虫类,来来往往也不会受到伤害,这都是你好心不杀的恩德。今天你先生刚雇的佣人以后将会成为强盗,你家一定受他的伤害,五天后,佣人的父亲会来探望他,你要趁这机会把佣人还给其父,才能断绝以后的祸患。”

刘某吓醒了,也不敢对别人说这个梦。五天后,佣人的父亲果然来方家探这佣人。此时,刘太为了辞掉他,才被迫把梦中赤蛇告诉她的话说出来。于是方家给佣人父亲二两银子,辞掉了他。佣人被辞后半年,邻近县城发生强盗大案,佣人父子正是作案罪犯,被处斩刑。而方家因为把这佣人辞得及时,才免除了这场灾难。

转自网络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