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大乘起信论》成就信心之特色修行略探

[大乘起信论开示] 发表时间:2019-06-06 11:29:48 作者: 阅读次数:

  《大乘起信论》(以下简作《起信论》)的传译有先后两次。第一次是梁元帝承圣二年(553)。由真谛三藏于衡州始兴郡建兴寺译出,智恺笔录,共一卷,称为旧译。第二次是唐武则天圣历二年(699)。由实叉难陀译出,复礼笔录,共二卷,称为新译。旧译一卷本共一万一千字,其影响远胜于新译。历代对《起信论》的注疏十分繁复,皆以旧译本为主。据日本学者统计,约有一百七十余家,为书不下一千卷。其中隋朝净影寺慧远的《起信论义疏》(亦称《净影疏》),新罗元晓的《起信论疏》(亦称《海东疏》)以及唐朝贤首法藏的《起信论义记》七卷(宗密改为五卷,亦称《贤首疏》)被称为“起信三疏”。对新译本的注疏仅存明朝藕益智旭的《裂网疏》三卷。

  《起信论》文字简洁,条理清晰,论证严谨,思想内容深契大乘佛理,故历代备受教界大德的推崇。如明代憨山大师在《刻起信论直解题辞》云:此论乃禅宗关钥,为教之宏纲也。亲教者,非此无以知宗要;参禅者,非此无以开正眼,实性相二宗之指南也。‘”

  因此,本论受到各宗派的重视。华严三祖贤首法藏在《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中共八处引用《起信论》。禅宗五祖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向武则天解释东山法门时,把“一行三昧”作为最主要的修行方法。而《起信论》对一行三昧的修习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古德充分重视《起信论》对修行的指导意义。见贤而思齐,笔者由是略探本论在成就信心方面的特色修行。

  《起信论》共五分:因缘分、立义分、解释分、修行信心分和劝修利益分。概括其精髓为一句话即“一心二门三大四信五行。”所谓一心指众生心。本论以众生心为宇宙万有的本体,此一心与所谓真如,法性、法界、本来面目,圆觉、实相、心性、佛性,如来藏乃至涅架只是同体异称而已,是绝对平等的。所谓二门即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是把一心开为体和相两方面。心真如门是体,是绝对无限的本体。心生灭门是相,是相对差别的现象。对心真如门的绝对无限来说,无染净、真妄、生佛之别。如论云: “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憨山大师释曰:此广释空义,以显真如实体,本离四句绝百非也。然有无四句,乃内教学佛法不得意者所计也。一异等四句,乃外道谬计也。谓真如之体,即般若真空。若不得般若义,则妄起四计,是为四谤。今显四句既离、百非自谴。般若实体,平等现前。‘‘’

  在心生灭门的相对差别来说,则有染净,真妄,凡圣的截然不同。所谓三大即体大、相大、用大。体大明一心二门之法体性状,相大与用大说明体大的理由。具体地说,四圣六凡皆不出此一心二门之法是体大。此一心二门之法表现出有无量功德是相大。又此一心二门之法能普摄和出生一切世出世间善因是用大。所谓四信即信仰真如、佛宝,法宝和僧宝,也就是说明众生者能知道此一心二门三大的法和义,就能信仰根本的真如和由此而显现的三宝,这是本论的特别之处,在信仰三宝前加上了信仰真如的根本信仰。所谓五行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止观五种。本论把菩萨所修六度归于初学者的五门,是把禅度和智度合为第五门。这亦是本论特色所在,在止观一门中特重止修行真如一行三昧。

  总观全论内容,其一心二门三大是大乘教理的解析与论证,而四信五行是信仰成就的实践之门。近年来,针对汉传佛教的现状和走向,许多大德法师极力倡导“发菩提心”。因为菩提心是成佛之因,是推动理论上的信仰与现实生活中人世实践结合的支点,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原动力。本论在解释分中提到三种发心。三者的次第先是信成就发心,再是解行发心,然后是证发心。也就是说只有我们对佛法、对自己真正生起坚定的信心后,才会有菩提心发起来。如果连起码的信仰都无从确立,菩提心就无法落实到实际生活和修行中。 《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可见从初学佛到成就信心不退是任何学人的基础课程和必由之路。本论的标题及造论因缘都是要让众生对大乘佛法生起不退的坚定信仰。因此学佛者应对本论认真领悟。若进而依之修行,则能成就信心,使成佛之路如按图索骥了然于心。笔者不揣浅陋,撷取《起信论》之片段,愿为有志于菩提心者提供起步的信心修行之参考。

  1.重视善行成就信心的特色

  发菩提心是成佛之因。如何使菩提心之因变成无上正觉之果,这需要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本论认为一定要三大阿僧祗劫。如论云: “菩萨种性根等,发心则等,所证亦等,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祗劫故。””在此过程中,需要与菩提心相配套的诸行来填充。初学佛皆从布施开始,从行善起步。在行善积福的过程中广结善缘,扩大心量,渐渐地会使烦恼转薄,乃至逢见善知识。因此《大智度论》说“布施可以薄一切烦恼。””有了善缘,加上亲近善知识,供养三宝,就能得到加持。散乱心亦由于烦恼转薄而渐趋柔和,与定心相应。当然,从散心到定心还要有止观的修习作支柱。论中加以强调,成为我人修行信心的一个易行的特色门路。

  所谓信心成就是指凡夫外道开始信仰和学修大乘到十信位满,信心不退进入十住之初住发心住的位置。什么人修什么行能得到信心成就进而发起志求无上菩提的大愿心呢?

  “依不定聚众生,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

  此处把“起十善”和“供养诸佛”等作为成就信心的修行,所对的机是“不定聚众生”。佛说有三聚类众生:一、正定聚,这类众生因信、进、念、定、慧五根已经成就,故一定会走上成佛之圣道,指初住菩萨;二、邪定聚,这类众生因造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的五无间罪,故在短期内没有回邪向正和趣人圣道的可能;一般的人、天众生都是第三类不定聚。因此,如果我人信受奉行,则是契机又契理的上好行门。信心成就人发心住,发什么心呢?有三个方面:即直心、深心和大悲心。本论以此三心成就菩提心。所谓直心是正念真如,也就是远离虚妄颠倒的分别心的正见。所谓深心是以无厌倦之心修集一切善行。所谓大悲心是对一切众生的苦迫生起深切的同情心,并发愿救拔。三心中的直心偏重在无分别智的修习,深心偏重于福德的修集。有此二心即福慧双修,大悲心是修福修慧的动力,具足此三心就能无厌足、尽未来际利益众生。有人也许会产生疑惑:布施等善行是人天福报的修习,并非成佛之正因。为什么不直接从无分别智的正念真如开始呢?论中解释说:

\

  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而有矿秽之垢。若人虽念宝性,不以方便种种磨治,终无得净。以垢无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

  现实生活中许多学佛人学了很久,道理都明白,一旦历缘对境就迷糊了。该烦恼的还烦恼,不仅会断送别人学佛的信心,也会使自己渐渐淹没在烦恼的生活中。佛法是人世的,本论对善行的重视就是佛法人世思想的体现。一般人学佛修行,虽然不断参禅打坐,但很难得定得慧。虽然发心持戒,但总是不断犯戒。虽然感恩三宝发愿成佛,但对丰厚的供养舒心的物质环境或修行路上遇到的挫折和障碍却很难透得过去。本论对善行加以提倡,为我人在信心未坚固之前的修行提供了易行的方便道。布施等善行是粗浅易见的,其收效也十分明显,故颇能促成人们的信心。从粗浅易行处下手,经过佛法正见的调治,烦恼燥动之心终会逐渐平静和柔顺。此方便对绝大多数凡夫学人行之有效。退一万步说,没有善行的前提而光修止观是难修难成的,弄不好就与众生的需求无关痛痒,走人皓首穷经的学究佛法中。所以大德祖师教诫未成佛道要先结人缘。这也是太虚大师所谓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的人间佛教的立足点。

  本论的立义分已明确众生心能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也即此心是无处不在的,恶法也不离于此心。因此不要以为善行只是在事相上用功,而要体会到事相上的善行是随顺真如的,最终也必定趣向真如法性。如果执理废事,废修善行,舍离戒律基础而执着于走“从正念真如”直接下手的捷径,则会成为无处下手。所得定慧也难免成为邪定和狂慧。由是观之,本论重视善行的特点无异于是修学人的一剂良方。

  又与此三心相应有四方便行。首先是与直心相应的根本方便。即观一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架。”’此根本方便虽与正念真如的直心相应,但仍然要求“修诸福德。”

  其次是与深心相应的能止方便,即…断愧悔过能止一切恶法令不增长”;和发起善根增长方便,即勤供养、礼拜三宝,赞叹,随喜;劝请诸佛。以爱敬三宝淳厚心故,信得增长,乃能志求无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护故,能消业障,善根不退。””

  此止恶与行善两大方便中强调了惭愧忏悔,供养,礼拜,赞叹,随喜和劝请诸佛。如是诸行是一般学佛者都能办得到的。

  再次是与大悲心相应的大愿平等方便即“发愿尽于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皆令究竟无余涅架。”

  《大智度论》说:修禅定对利根者是乐难行道,对钝根者是苦难行道。””初人佛门,信心尚且不坚固,掂量一下自己,我人不难发现,舍弃了上面诸多方便行作为人门之下手处,别说能现生成就,弄不好会虚耗一生,一事无成。辜负了三宝和自己的暇满人生。

  2.强调止修之真如一行三昧

  除了重视善行对成就信心的作用外,本论的另一特色是修行真如一行三昧过程中特重止的修习。要成就信根本和信三宝的四信须修五行。五行分别是施、戒、忍、进和止观门。论云:

  ‘‘依未人正定聚众生,故说修行信心。”未人正定聚,即发心住以前的众生。修行信心是为此类众生说的。所以,修此五行同样也是契合绝大多数初机学佛人。修行总不外乎以修福与修慧为相辅相成的两条主轴。上文已说过本论重视对善行福报的修行,已为修慧准备了丰厚的基础。因此这里着重讨论五行之止观行。把六度的禅定度和般若度归结为止观门是本论的一个特色。在具体说到止观修行时,本论把止摆到了主要位置。把它分为初修方便和久习淳熟两个次第。修止观的目的在于得真如一行三昧。为什么要得此三昧?论云: “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渐渐能生无量三昧”又云:

  “真如三昧者……所有烦恼;渐渐微薄。若诸凡夫不习此三昧法,得入如来种性,无有是处。””‘’

  修学真如三昧的行者,现世即使没有马上成就,仍有十种利益:

  一者常为十方诸佛菩萨之所护念。二者不为诸魔恶鬼所能恐怖。三者不为九十五种外道鬼神之所惑乱。四者远离诽谤甚深之法,重罪业障渐渐微薄。五者灭一切疑诸恶觉观。六者于如来境界信得增长。七者远离忧悔于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其心柔和舍于骄慢,不为他人所恼。九者虽未得定于一切时一切境界处则能减损烦恼,不乐世间。十者若得三昧不为外缘一切音声之所惊动。”’’

  真如三昧是成佛之因,能令心柔和,使烦恼转薄,对如来境界生信心。因此,要习此三昧。行者如何下手呢?先是初修方便:“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相,随念皆除,亦遣除想。……后以心除心。””

  本论所说的止,是使依心现起的一切境界不再现前,即止一切境界相。本论将一心分为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心真如门为体而心生灭门为相。在此观修习时,以止为主、为无分别,而以分别生灭因缘为观。因为真如本体“离言说相、名字相、心缘相”而毕竟平等。因此,本论认为坐时专修止,余时仍要不离止修而作观。作观的目的在于辅助止修。如论云: “若人唯修于是止,则心沉没,或起懈怠,不乐众善,远离大悲,是故修观。””

  一般认为修定(止)是共世间外道的,唯有修胜义法性空观才不共世间。本论摄胜义空观于修止中,专重止修。所以可能远离大悲,于是要借修观以生悲心。本论认为,一切修习都不应离于止,因止是远离一切妄境的真修。坐时专修止时,不能修观,余时修观,亦不离止。然而初修者是难以契人的,所以要有一些方便行业帮助行者修止。这个方便即是唯心无境之正念。

  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

  修止时,不系心一境而止息。不但遣除所起的境相,亦不著能取的想。使心境俱遣,能所双亡。然后久久修习,渐而淳熟,心即得定,由于定力增进,就能随顺得入真如三昧。人真如三昧故,信心增长,速速成就信心不退。到达了真发菩提心即初发心住。

  本论进一步说明修真如三昧渐得深广后能得一行三昧。一行三昧是真如三昧的别名,修此三昧的行者,知‘‘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人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所以修止之初时,就强调不能依气息、形色乃至见闻觉知。因这些所缘都是虚妄无性的。修此三昧应心无所住,无所取,不依相而起修,故成就时能通达一相无相的平等法界,彻了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在此法界一相中,平等无二。此三昧的修习和成就是不离于真如之无边妙用和绝对无限之本体的。

  在成就四信要修习五行的论证中,重视止修以期达到真如一行三昧是本论成就信心之修行的另一特点。五行的其余四行中仍然体现出对善行的重视。如施门中云“所有财物随力施与”,戒门中所说的身三、口四、意三的十戒,忍门中云“应忍他人之恼、心不怀报,”进门中亦云“应勤修诸功德,自利利他。”此四门后还总结说:

  若人虽修行信心,……应当勇猛精勤,昼夜六时,礼拜诸佛,诚心忏悔,劝请随喜,回向菩提,常不休废。得免诸障,善根增长故。

  要发菩提心,先当修行信心。要修行信心应从两大方面下手,一是广行众善,二是勤修止观。在这两方面的修行中,都要惭愧和忏悔使自己不断进步。

  可以知道,教界诸贤大德在修行的路上比我人要先行,或许已到山顶,或许刚达山坡,体认了佛法的种种功德,面对许多初学者的懈怠放逸,出于悲心而振臂高呼“发菩提心”确实是婆心切切。然而,像笔者这类修行尚未入门,还在歧路徘徊,苦于不得步人宝山之路径的初机学人,需要的不仅仅是菩提心的高标,更需要使菩提心生起的信心和与菩提心相配套地实践诸行。阿姜查尊者说: “修行不是要完成什么,只是清醒地知道事物的原貌。”所谓事物的原貌。《起信论》认为即是离于妄念的心性。它是常恒不变、净法满足的。一切事物只因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为此,论中还提出从无念观, “若有众生能观无念则是向佛智故。”还说众生要悟人真如法性,必须知道“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人。”本论重视善行, 《解深密经》上说,有十法行能成就对佛为菩萨所说的诸波罗密的信心。它们是: “书写、供养、施他、听诵、披读、受持、开演、讽诵、修习。” 《般若经》也有极其相似的说法。”’但各有偏重,可互为补充。本论把修行信心开为施、戒、忍、进、止观等五行。而《解深密经·地波罗密品》之资粮问答中,佛说布施、持戒、忍辱三度属福德资粮所摄;慧度属智慧资粮所摄;禅定、精进遍于福智二种资粮。”’如是,也许可以大略把五行之前四行视为福德资粮修集,后止观行视作偏于智慧资粮的积累。

  佛法的兴衰,从来不取决于寺庙的大小,出家僧尼的多少,外护势力的强弱,乃至不取决于出家人学问研究的深浅。其本质的决定因素在于人们信仰的纯净和深切。因此,修行信心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出家人永恒关注的命题。 《大乘起信论》,其为论可深可浅。其深则如憨山大师所云“此论直指一心,但了一念无生,则顿登佛地。””其浅处则是一而再再而三为“不定聚众生和未人正定聚众生”说明修行信心的理论与实践。并且最浅处还提供了“专念方便”。

  “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婆婆世界, 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

  念佛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欲往西方心先具备对佛之愿力的坚固信心才能成办。以此可见信心的成就对任何学佛人,修任何法门都是极其基本的。佛法大海,唯信能人,唯智能度。是故普劝同学依《大乘起信论》勤修信心,早日成就不退信心。

ad8
推荐阅读
ad10
精彩推荐
ad5
推荐内容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