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数十年中,顺境逆境皆是常事。顺境使人顺悦的同时,亦容易让人懈怠;逆境则相反,虽容易让人倍觉焦躁痛苦,可一旦坚忍跨过,则更上一个台阶。 所以当我们遇到逆境的时候...[阅读全文]
随缘时,就是修行悟道,生活中,不抵触、不分离、不对立、不烦恼。静坐处,我心即佛,佛心即我,风波不起,生死不动,如僧禅定。...[阅读全文]
我们忘记了无量寿,无量光的本来面目。执着一切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把攀缘心当做真心,而把所能缘的、那个无量的真心给忘失了,但并等于它不存在了。所以佛告诉我们方法,面...[阅读全文]
面对生活的那些违缘,逃避是一种错误,不要以为逃避是一种对烦恼的出离,生活的内容摆脱不了纠结与悲观,不要把生活与修行当做一种矛盾来对待,佛法的精神是要达到一种融合与崭...[阅读全文]
对未来的计划和要面对的保障应当随缘就办,要以通无常理做一切皆为了了生死诸烦恼而随缘就办。对待衣食需求应适合自己随修行用度,随缘随份供养布施结缘。心要以无所住、随缘度...[阅读全文]
光明寂寂照,法界共一家。不执即不生,不碍即不忙。每个人活在世界上,其实是活在世界的中央,怎么看世界,不必要睁眼看,静下心来品一品,在心地里掂量掂量,这忙来忙去的眼耳...[阅读全文]
修行要多在心性上下功夫,莫在心外的成就得失上取法。事情上的成就努力是为了三宝众生而建立,心性上的功夫是修行的根本。外以戒律成就三宝住世,内以心性成就与佛相应。道彻于...[阅读全文]
学修行方法,那真要从师父的嘴开始过关。话重一点可能受得了?面对喝斥甚至不合理的加被当生消业加被想。这种考验现在的人很难适应了。但是修行必须在这种善知识的加被中成就忍...[阅读全文]
道场跑的多了就会习惯分别,为法可以去跑。为哪里人多、哪个师父梵呗唱的好听、哪个道场相应自己的脾气而去到处跑、到处起我慢贡高的居士到后来只能是自欺欺人的迷信。为求法,...[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