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证严法师著:静思、智慧、爱(2)

[入门知识] 发表时间:2023-07-30 04:05:00 作者: 阅读次数:


觉悟

复还生死,度脱众生。

觉悟的必要

人生茫茫,如浮沉在无际大海中的小船,失去指南远离了灯塔,何去何从?任何风浪飘浮,随境转向,毫无自我中心定力。如此人生常受业力——命运所牵制,任由安排——由不得你。

佛陀怜愍众生,显迹人间,为引导我们寻求自我中心定力,他先以身作则,拨开浮世荣华,寻思宇宙真理觉性,终至透彻心源,万有业力起点,从此解脱了业力的牵制——命运的安排——在茫茫的人海中,去来自在。

我们有与佛同等慧根、同分量的觉性,只要朝向同一目标,无不到达与佛同等境界。

人生必定要有觉悟,如没有觉悟,永远都在生死迷茫中,糊里糊涂地在错综复杂的道路上打转。佛陀为我们开启一条康庄觉道,叫醒我们的迷茫,教我们增加智慧,再以这分智慧去选择清净明朗的道路,这就是佛陀对众生的教育。

觉悟能让我们认清天地宇宙的真理,更能反观自性发掘良知,寻思分别世态事相:什么是我该尽力而为,什么是我该尽力防止而不可为的,都能了解于心。无常的觉悟

有许多考古学家,他们研究世间物质景观的结果,发现了一切的大自然现象曾是倒山为海,移海为山,几千年前的海底,说不定是现在你我所居住的山区,或是陆地。地质天天在变,时时都在移动,山海也无不在变动中。佛教中有很多文物,如敦煌的石窟,佛像林立,可以说是佛门的胜地,但历经了几世纪,许多精美的雕刻已埋入风沙中。所以科学愈是发达,愈可体会出佛陀所说的世间无常、生灭变异的真理。

世间的物质固然无一不在成、住、坏、空变异之中,而众生的心性,也难免流动于无常、虚伪、生住异灭的妄想里。

就以人来说,过去的恩爱,甜言蜜语,一日一情尽,反目成仇,因爱生嫉,终变成恨,这也是无常啊!

爱情、事业、财富,的确是无常的。有一句话说:“富不过三代。”这句话也正代表了财富的无常。

人生在世是苦多乐少。没有人敢说他这辈子都很如意、满足、快乐。物质缺乏有物质缺乏的烦恼,物质太丰富又有太丰富的烦恼,缺少了感情也有烦恼,而这些烦恼的痛苦又从何而来呢?

生于世间,何时灾难要来,我们都不晓得,一分钟前绝不能预料一分钟后的事,这就是佛教说人生无常的道理,也是我们必须具有的一种觉悟。

庄严雄壮的敦煌石窟建筑,几千年后会被风沙所掩埋,青山有朝也会变成沧海,尤其科学发达的现代,多少美好的自然景色,却毁在战争中,这在在都显露了国土危脆、人情、事物、世态无常的真理。尽管我们看到了,也听到了,但如不深入佛教的教理,那也是会迷迷糊糊地混过去,没有人会仔细地去体会,唯佛陀能缜密寻找透彻它的谜底,开导我们发掘智慧,去寻求世间无常的奥秘!

享受牺牲

人类多数的罪是由我们自身所造的。人为了享受自身私欲,为了保护自己而做了很多伤害他人的事,如果他能把身体看透彻,就可以尽此报身,为众生求安乐,也为自己寻求觉道。引用现代的一句话,也就是“牺牲享受,享受牺牲”。

在人群中,有些人真的是“闲人无乐趣”的无聊人生,这些人就是太看重自己,舍不得把身心贡献给社会。为了过分保护自己,这些人一点也不快乐,可以说是“富中之贫”。这一类的人生,他虽在物质上无缺,但在精神与情感上,却贫乏得可怜,他舍不得付出感情与爱心。相对的,别人付给他的,一定也是表面应酬,得不到爱人与被爱的幸福,这种人生,也实在没有乐趣。看开人生

人体是四大假合。四大就是“地、水、火、风”,人生辛苦忙碌到最后,大限到时的那天,四大散坏,风归风、火归火,土(地)归土,所以又有什么好计较的呢?世间的苦,是苦在哪呢?是苦在我们太看重自己的生命、身体。

佛陀告诉我们四大苦空,所以我们应利用现在的身体,利用四大组合的人生,看开自己,追求爱的真谛——良知。尽一已之力,投注于人群幸福之道,如此才能达到人生快乐的境界。

无分别心

人们往往因为太执著而有分别心——你的、我的,这是我喜欢的、我讨厌的,划分得清清楚楚;以致我爱的,拚命去争、去求、去嫉妒,心胸狭窄。也正因为如此,而造成了很多的苦乐业报。我们应该静思体认爱的价值观,如你真正地爱一个人,你必须也要去爱他所爱的人,这样才能使你、我、他,都生活在爱的和睦中。这就是大爱,它没有嫉妒与仇恨。

佛陀教我们要大爱,不要把爱局限于某个人或某些范围,那是短暂而虚伪的。古来圣贤,如释迦牟尼佛、孔子、耶稣基督,他们的爱是彻底的,是广泛的,把爱恒久地延续下来,付给众生无限的爱心。

同样的一分爱、一分情,为何我们要把爱与情弄得如此痛苦,如此悲哀呢?为何不把这分爱,化为清净、快乐而坚固的爱呢?

大智大圣

人往往活在彼此是非的人际关系中,世间上唯有两种人能真正快乐、无是非纷扰,那就是“大智”与“大圣”,他们没有苦的感受,即使辛劳磨难也是自己情愿的,这就是超凡入圣。他们不受世间利害得失的影响,他们的任务是为人群而生活。释迦佛是为众生而修行,为众生而成佛。总之,唯智贤与圣人才能摆脱虚伪、是非、无主的假相。

我们既已发心学佛,就应紧迫圣贤芳踪,修学解脱之道,不受世间事物的影响,开阔心胸,心无一物,放下欲念私心。这并不是不管世间事物,而是能够把世事拿得起、放得下,像是虚空,任鸟飞游而不留一丝痕迹。

宽大客人

人为何有是非呢?是因为心太狭隘,无法容纳一个人或一句话,一天到晚都在话中挑毛病,时时刻刻猜忌别人会说他背后话,心中一点也无法泰然。

一个人的心胸、度量一定要宽大,才能容纳别人的一言一行。人生本来就是变异无常,如果认不清、弄不好,这一辈子一定“闲”无乐趣,“忙”也是非。

争取时间

人身难得,真正说要完成道业,一定要有人身。人的寿命是时间累积而成的,要知道人生寿命,是以时间长短来造就生命过程,完成事业的。有人来人间,随即又消失了,所以有寿命才能算是人生。

道业是由难得的身命所修成。修道业要利用人生,所以我们不要浪费人生,应争取时间。但是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既生为人,就必须利用人生尽情地享受,趁还走得动时赶快享乐,等到不能动时才来做善事,这些都太迟了。

心是恶源

人的心为何是恶源?因为心无定力。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与佛性同等——智慧、善良。只不过我们的心性不定,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摇动而去做坏事。

报纸曾报导警察抢银行,警察本身肩负治安的责任,为何会去抢银行呢?这就是他们本身的业力移转。

本来受过警察的训练后,他们的职志就是维持治安、保家卫国,为何他们会做这些事呢?这是因为他们心无定力,被业力所牵引。可惜他们没有机会入佛门,如果能信仰佛教,接受宗教的教育,就可看清人生的世相,不受物欲诱惑。若能在佛门中了解人生的智慧,而能自戒、自律;有了戒与律,自然就会有定力,而不易被过去生中的业力所转了。

多欲为苦

人们因多欲而苦;有财欲的苦,钱越多,越想要赚钱;事业越做越大,烦恼也就越积越深。有利欲的苦,每人都想占优先,想去追求利益,造成心不自在,而产生痛苦。又有名欲的苦,为了求名不辞辛劳。总之,财多也苦,子孙多也苦,有名也苦,真是无所不苦。所以佛陀说:多欲为苦。

贪得无厌增罪恶

凡夫心常常是无厌足的。财产多,还要更多;权势大,还要更大;男人既有娇妻,还想拥有美妾;先生好,还希望他百依百顺,比别人家的还要好;孩子乖,还想要他样样得第一,以光耀门楣。名利、物欲、爱情、亲情……永远都在无止境的追求中——在多欲多求的生活中,的确是苦不堪言,尤其易生犯罪心理,构成罪恶行为。

你们可曾在你四周围的人群中,听到某人为了追求某种利益(欲),以致落得潦倒落魄的地步?这些悲惨的经验,正是无穷尽追求利欲的下场。

惟慧是业

菩萨的感情是广大无有边际的,他能包容宇宙,他能无限量地爱一切众生,但丝毫都不求众生感情的回报,因此物质并不影响他的道心,他常念知足、安贫乐道,所追求的只是智慧。

人的生命只有几十年,但我们的慧命是无穷尽的,我们要学菩萨追求慧命,惟慧是业。切莫只追求名利、爱欲,受尽苦恼折磨,这实在太不值得了。

智慧之门人生总是心多欲念,求不厌足,常被欲念所拘束。心里很空虚,常常烦恼,在心不厌足中造业,这就是凡夫。我曾说过菩萨跟凡夫,不同的就在此;菩萨常念知足,凡夫多欲不知足。看看目前的社会如此混乱,百恶丛生的最大原因,就是多欲多求不知足。

菩萨意念常在慧业。其所追求的就是要如何才能开拓智慧之门?这是佛陀的教育,也就是教育我们如何透彻了解物欲的价值观,挣脱“惟得多求,增长罪恶”之苦。

多欲之人确实是苦,惹恶造罪者,都由多欲引起,菩萨之所以能成为菩萨,是因为他少欲知足,安贫乐道,有信心、有智慧、有毅力。因此能不受物欲左右,能得身心解脱自在。

知足精进

少欲知足,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不管,而是对善的我们要积极去做、求进展,不要为日常的生活事物、是非患得患失,而痛苦、失意、消极。

我们不但要少欲知足,更要精进,不能懈怠,一日一懈怠必定会堕落。人必须与时日竞争,切莫使时日空过。时间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业、更可以充足我们的功德。

魔“魔”的意思就是会使人心恐慌、愚暗迷乱、苦恼,魔字分开即是“麻”与“鬼”。麻是一种很容易生长的植物,种子落地即生密密麻麻的枝蔓,进入麻丛中分不清方向,心中就会产生惊慌恐怖。疑心生暗鬼,就变成魔。魔并非指青面獠牙的恶鬼,而是指人的心地产生了太多的杂念疑虑、诸多烦恼,而产生了恐慌的心理。

天魔

天魔的意思就是欲天的烦恼。欲天的天人不但物质丰富而且寿命长,既无布施造福的对象,更无闻法听教的机会。

就如有些富有人家,物质富有享受多,名气愈大,本有的良知就被物欲层层地蒙蔽一样。所以说天魔就是欲界的魔,为了贪图享受去追求欲念,这种人生就会荒废道业。人生无常,社会上需要你时,就必须赶快去做,今天能走得动,就要赶快起步去走。总之,做任何事情均要把握现在,如有欲念缠心,道心就无法精进,不要以为福报、健康永远都跟随著你,设有此想法,即受天魔所控制而不得解脱。

死魔

“人”最怕的是“死”,但人既有生就必有死,人究竟能活几年呢?并没有人知道。到底到了哪种年龄才算是死的标准时间呢?也没有任何人可以解答。不过佛陀曾对弟子说:“人命在呼吸间。”只要一息不来,此生即告终了。这也是令人最恐慌、烦恼的事。怎能不把握这呼吸的瞬间,为自己、为人群多做些福业呢?

烦恼魔

有些人经济很富裕,时间也很多,但却一直像蚕一样的作茧自缚,这些烦恼的来源均来自贪、嗔、痴。所谓的烦恼并不是以物质生活做标准,而是心意状态分别,人如不能知足就永远都在烦恼中。

接受本会帮助的低收入户,有些清寒人家的精神生活过得比一般人还自在,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一向在贫困中过惯了,很知足;在他们的观念中已失去了一分与社会争斗的烦恼。反观芸芸众生都不知足,有了财富还想要更富有。在社会中有很多使人眷恋不休,于欲爱中造业的陷阱,这就是烦恼魔。

五阴魔

五阴是色、受、想、行、识。一切看得到的物质都叫做“色”,包括我们的身体。“受”是在日常生活中,于人、事、物,时刻所感受到的喜怒哀乐的感觉。

而“想”这个字,上面是“相”,下面是个“心”字,意思是:日常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形相牢牢印在心上,便成了这个“想”字。也就是说:一切人、事、物、色、形相,都常在心中起贪、嗔、痴等烦恼的念头,常令人爱恋不舍,造一切罪恶。

“行”是一切的动作,从生至死之间,看不到的生灭,它时刻都在起灭、生长、老化。而一切物质无时不在败坏中,只是使人毫无觉察。它也称为“行蕴”,其运行变化极其细微,是看不到、摸不到的。

“识”就是识别,感触人、事、物而生喜、怒、爱、厌。学佛者,所学的就是要把意识转回到本性,能这样,智慧门开,光耀明净,届时自可把握自己的生死,控制业力、创造命运,就不会被三界魔王牵制在欲界中不得自在。

横结恶缘

众生都是受业力牵引而来的,没有业的众生不会来人间。业有善业、恶业,恶业的众生如无善缘,这个恶业的种子就会生生不息,所以有很多业障重的人,时常苦不堪言,一切的灾害接连不断。

人在贫中当然是苦,而且往往在贫苦中再造恶业,因为人都受了业力的牵引,心会不由自主地“横结恶缘”。例如有一位男子因家贫又不守家业,竟然为了太太生产没有钱,向母亲要钱,母亲不给,一气之下杀死母亲,这些都是贫穷造的业。

菩萨布施

台北有位女士,拿一百万元交给我,她说这笔钱是她一生的积蓄。她告诉儿子:“儿子啊!这一百万元是我一生中的积蓄,本来要给你的,但我不希望给你有形的东西,我要留给你无形的功德。”她认为赞助建院比什么都重要,一百万元给儿子所用的时间范围都有限,但医院却是千年百世都在发挥爱的功效,永远都在放出爱的光辉。因此,把一百万元转为建院基金以儿子的名义捐出,这就是菩萨的布施,爱的教育。

我常向委员说,希望大家把这分菩萨的精神用在家中,再以妈妈的爱心推广于社会——人间。把世间哀嚎苦难的众生当做是我们的家人一样地爱他,这就是菩萨;如能把菩萨的智慧用在家中,发挥这分爱的教育,这就是先生事业中的知识贤妇,亦是儿女心目中的慈爱良母。

菩萨除了财施以外,还要法施(就是精神教育)、无畏施,受灾难的众生时时都在恐慌中,使他们离开罪恶、受难的险道,如此就是无畏施。

无怨无尤

慈济就是本著「诚”与“正”,以诚恳、公正的态度去救助那些确实需要帮助的众生。无怨无亲,一律平等视之。菩萨只有爱,永远都没有憎怨的心。无论过去与人结了什么怨,我们也要放弃这分怨心。古圣贤教人要以德报怨,何况我们是要学出世的菩萨法,怎可有怨恨在心呢?既然是菩萨平等的心,当然就无怨亲之念,也就不念旧恶了。

释迦牟尼佛受提婆达多生生世世的迫害,但佛陀在《法华经》中还为提婆达多授记。他成佛的时间,依报、正报都比其他的弟子庄严,这就是以德报怨的精神。所以说“不憎恶人”,我们不可对恶人起憎怨心,这就是菩萨的平等心。  财利物欲

很多人看到我时,就说:“师父啊,我最近有很大的困难,请您开示。”他们所谓的困难,第一,总离不开最近事业不顺、最近被倒了一些钱等,因为事业不顺,因此有了苦恼;第二是家庭问题;第三是感情问题。所以说人生忙忙碌碌,只为了财利物欲而苦患无穷。

目前有很多大企业家,本来事业很成功,但突然宣告倒闭,进而影响到一般事业,世间接影响到私人储蓄,这些都是财利物欲所引起的烦恼。

财利可造就世间的罪业,但也可以造福人群,如能把这些财利取诸社会,用诸社会,就功德无量了。

名利权欲

记得我未出家前,在我的故乡丰原,当时有一位要竞选镇长,选举前几乎每天他都挨家挨户地拜访选民,晚上回家又和智囊团研究策略,日夜不得休息,家中进进出出的人川流不息,只能用车水马龙来形容当时他家的盛况。投票结果他是当选了,可是就在他当选的当天,竟因中风而死!想想他为了名,辛苦奔波,结果最后的下场是人死、财尽、名空。这又有何用处呢?

社会上类似这种例子太多了,有些极具知名的人士,他们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争名利、权欲之心过强,所以说名利、权欲也是众生的一种过患。

男女色欲

社会上有很多惊人的血案,都是为了“色”所致;使家庭破裂,不能幸福,其原因也大部分源自色欲。一个家庭除了一夫一妻之外,如果其中一人心另有所属,这个家庭就埋伏了破裂的危机。家庭一破裂,子女的教育就成了问题;所以说男女的色欲危害自己身心之外,也会破坏家庭,进而造成社会问题。因此男女色欲可以说是五欲中最严重的一项。

尤以现在的社会生活安定,人民生活富足,吃得饱、穿得好、住得豪华,也因此产生了非分之想。孔子说:“饱暖思淫欲。”人一旦吃饱穿暖了,心就想向外境寻乐,但却不去寻找正当的娱乐,往往寻求一些旁门左道的乐子。

有很多人向我诉说苦恼时,往往离不开家庭问题,有时我觉得“问情是何物?”

每个人在结婚前总是山盟海誓、海枯石烂、永不变心,又曾几何时,说变就变……?因此为情牺牲的人实在太傻了,人生来世间难道就只为了情而活吗?如为了感情而牺牲,那就等于抹煞了父母给我们的身体、生命,这是罪大恶极的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我到台北时,有位年轻的小姐来找我,她告诉我曾为了感情自杀过,第一次自杀时男友陪侍在旁,照顾得无微不至;第二次自杀时,他只到医院探望一下;第三次自杀,他连去探望也没有。我问她:“那你现在还要自杀吗?”她摇头了。

问情是何物呢?老实说感情最不可靠。尤其现在的年轻人,为了感情而杀人毁己,甚至抄家灭门的事层出不穷,这就是色欲的祸害。

美味食欲

以前有一位老人问说:“世间有什么坑永远填不满?”有人说是海,有人说是深谷。他说:“你们都猜错了,那就是鼻下横——嘴巴。”现在社会有很多的杀业,除了杀人外,就是杀害一切生物;杀害生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贪图口腹之欲,一个小小的嘴吃尽了天下众生。

佛陀在世时,曾有弟子问佛陀:“等到何时才能天下太平,战争停止,刀兵劫尽呢?”佛陀说:“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古时候的战争是骑马用刀用枪,相互残害,而现在的战争已发展成为核子战争了,只要电钮一按下,世界就会在瞬间毁掉,多可怕!看看现在屠宰业也都改为电动,从这个门进去,从另一个门出来时,已都剥好皮、拔好毛、剖好胸,把一切内脏都清理好了。这么进步的屠宰究竟又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吃、为了口腹之欲。其实人只要两碗饭就可饱腹,又何必为了贪图美味,而去杀害那些生物呢?

现在的家庭都不像家,以前每户人家都有烟囱,烟囱一冒烟,就知道这家子已经在做饭了,多温馨的景象啊!而现在都改用瓦斯,甚至不用厨房设备,或不下厨,而天天上馆子的人也大有人在。如果有一天能源发生危机时,那生活又将要如何呢?所以我常说若能保持平常粗菜淡饭的生活,那该是最幸福、最健康的。

自救之道

人一定要自救,要自救必须看淡五欲。把财利、物资,取诸社会,用诸社会,造福人群,这就是功德。把名利权欲换作无代价的付出,随分随力地奉献、把事业的精神换成志业的精神、把男女间的爱换成普利众生的爱、把迷情换成觉情(觉情就是觉有情,把众生痴迷的染情,换成净觉的情悟)、把懈怠换成精进、把睡眠换成工作、把美味换成粗食淡饭来修行;能这样实行便是功德。

分段生死

六道的众生,都处在分段生死的阶段,什么是分段生死呢?就是一段一段的生命期,比如我这段人生的生命,如只有五十年的寿命,到了五十岁死了,这就结束了一段。死了之后,是否一了百了呢?不,还是有下一段的生命延续,若问将是怎样的生命体呢?那就要看我此世人生五十年间到底做了什么业。

善升恶堕

这辈子如能十善具足,这股业力就会引领我上生天堂。灵魂舍离身躯就可称为“死”,但往生天堂又是“生”,所以说死是生的开始。假如我这一生没做善事,但也不犯做人的规矩,守身清白,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不犯;此生结束,舍掉了身躯,这股业力就会引我投胎为人,这也是生。世间千万年来,没有不死的人,人生是几十年一段的生命体,因此说是分段生死。

为善升天堂,做不善不恶的还是在人间,那么做恶的到何处去呢?舍人身堕地狱!悭贪不舍的人,舍了人身堕入饿鬼道;不守妇道,不守人伦者,堕入畜生道。所以善道与恶道还是以做人为中心,为善的上升,为恶的下堕。

发大乘心

佛陀教育众生要自救之前,必须兼具救人的愿力;要发心,需发菩萨心,菩萨心就是大乘心。所以佛陀说:“发大乘心,普济一切。”去救助一切众生,普天之下的人得救,自己也一定会得救,抱著舍小护大的精神,则天下众生都可得救。

还要发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一切众生的苦都让我来代为承受;看到别人得到快乐,就如同我感受的快乐。所以说菩萨要发心,是人伤我痛,人苦我悲,要有这分心,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同体大悲。不但要代众生苦,更进一步要令诸众生毕竟大乐;希望众生能得到最究竟的快乐,这就是“无缘大慈”。

地藏王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愿力,也是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精神,我们学佛也要学得这种心境。

学佛如不肯发普济众生的大乘心,则是“慈心不周”,如此学佛,就是学得不够究竟;假如不肯代众生受苦,那就是“悲心不切”。

若有人问你,怎样的人才算有慈悲时,那就要先问他:当看到别人快乐时,是否自己也欣喜快乐;看到别人苦恼时,是否有如自己受难、遭困般痛苦?如果能有人伤我痛之感,就是悲心至切;别人得救,我能感到很欢喜,这就是慈心周遍了。

觉有情

菩萨也叫做觉有情,就是已经觉悟的有情;一般的有情是污染,菩萨的有情是清净、是觉悟的。凡夫的情是有色彩的,而菩萨的情是无色彩、也无界限的,是自无始以来至现在,还可以延续于无终无尽的未来。所以说菩萨的感情最长,无始无终无边际。

菩萨与众生之间有一分不解之情,菩萨跟著众生在六道中生生灭灭、去去来来,是为什么呢?只是为了救度众生。

我常说菩萨与众生之间,已结了不解之缘,永远联结在一起,无论众生到哪,佛菩萨也跟著到哪,这是因菩萨已觉悟真理而发大乘心。我们即使能够觉悟,也只是少分的觉悟,无法真正普遍去体会到人我众生本性平等、同源同体的道理。而菩萨已透彻了悟宇宙人性的真理,爱心就能广大无边。9.修行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所作未办

假若有一天,我们的亲人说:“啊!可能再没有几日我就要‘走’了!”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很痛苦,这就是亲情难断、亲情产生的烦恼。别说亲情难断,有时候我若说:“我觉得自己最近身体很不好,到底我还剩多少时间……?”有的人一听眼眶就红,这也是情未断啊!这就叫做“悲感”,虽然时间尚未到,我只是这样说说而已,你们就产生一种“此时就将要舍离我”的感情,这都是“所作未办”——修行的境界尚未很透彻,还无法解脱。

修行就是要修得来去自在,连亲情都要看得很透彻,缘聚的时候,大家相处在一起,互相鼓励,彼此敬爱;该去的时候,我们也要洒洒脱脱、自自在在地去。

有的人会问我如何解脱舍离亲情的痛苦?我就说:“只要看得开,就能够解脱;若不能看开,还是一样痛苦。”我也有亲情,但是我的看法与你们不同,你们用感情把病人拖住,既割不断又靠不近,对他本身而言也是很痛苦的,设若我们能洒洒脱脱地说断就断,以智慧的利剑斩断情丝,该断之时不要藕断丝连,就能彼此解脱了。

留不住的生命,若勉强用情将他绑住,不仅对方痛苦,自己也被情束缚。

例如在我的生父往生后,经过两个多月,我的一个弟弟也忽然往生了,我并没表现出异样,大家也不知道某人怎么了,即使是精舍里也无人知道。当时我接到电话传来的噩耗,还很平静地对家人说:“该来就来,该去就去,你们要看得开。”去者无法挽回,看不开又能怎么样呢?谁人无亲?何人无情?但是这分亲情我们必须看开,一旦看开,就能放下、祝福他;看不开的人,哭哭啼啼影响了全家人,阴气沉沉的,对往生者到底有什么好处?就佛法而言,一面希望他解脱,一面又用烦恼情缚拉住他;像这样,如何解脱呢?

放掉依赖心

有一种人在深入佛法后,即能接受佛陀的教导,用心体会人间万象,虽然还有一些疑惑,但是一见到佛将入灭,他们能够忽然觉悟——人生无常。佛陀常常说“无常”,但是他们没有亲眼见到这种境界,所以无法了解无常的境界究竟如何。不过一看到佛将灭度,他们就马上能开悟——凡是有此人身,即使是修行高深如佛陀的境界,也会有寂灭的情形。

另外,也有一种人,佛陀还在他身边时,会有一种“常”的依赖感——即使今天没听懂,明天佛陀再继续说就可以再听到了;今天修得不好,还有明天、后天,甚至下个月、下一年……,所以他们仍有一种依靠的心理。直到佛将入灭时,他们一看到佛陀在弥留时期,就振作自立起来,佛陀对他们做最后的交代时,弟子们才深深觉悟,不敢再有依赖心。

所以说:“譬如夜见电光,即得见道。”好像晚上忽然看见一道电光,点亮他们心中的慧灯。过去内心的慧灯一直无法点亮,为什么无法点亮?就是依赖心,

有依赖心的人一定很多,这些人认为反正佛陀在自己的身边,今天没有听到佛法,还有明日。当佛将临终、快咽下最后一口气时,他们才赶紧自我警觉;此时此刻若不好好听法,好好奉行佛法,一旦时机过去,以后就没机会了。所以,他们内心的慧光忽然间发亮、觉悟了。

因此,佛陀说众生业重啊!他无法现身长留人间,否则佛将永远住世,因为众生业很重,又有依赖心,所以他宁愿缩短年龄,与我们相同的寿命,如此大家才会知道佛是宝贵的。

有时候我也会感叹地说:“让我去了再来吧!今生此世没有人需要我,说不定来世之人会需要我。”这与佛陀当初宁愿缩短年龄的心境一样啊!

珍惜眼前

世间人常常在人往生后,才在口头上歌功颂德,要不然就是用文章来表扬他,而他在世时却不知珍惜。

人就是这样,物以稀为贵,得不到的东西才会觉得宝贵;若常常看得到、听得到,就不觉得宝贵了。

所作已办

有一种人已经修行至深刻体会无常的道理,因为跟随佛陀已久,佛所说的教法他都了解,世间有生就有死,死是一种解脱,所以他视死如归,不觉得佛陀入灭是一件痛苦的事,他已经把感情之事处理得很妥当,所以不会感到非常痛苦。

“但作是念:世尊灭度,一何疾哉!”他只是觉得佛为什么这么快就灭度了。其实,佛并没有灭度啊!佛陀会倒驾慈航,这一期的寿命舍去之后,他还是永远住于人间,即使去了,又会再来,佛并没有灭度。

圣人

佛与我们一样也必须生活,肚子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服、疲倦时要休息、寿命终了就要离开人间。我们不可将佛陀神化,不要认为佛是神,事实上佛不是神,那佛是什么呢?是圣人!佛是真真实实的人,只是他的境界与凡夫不同,因为:

第一、佛有智慧。

第二、佛有仁德。

第三、佛陀福慧具足。

佛是位完人——完美、圆满的人。

和而不同

聪明与智慧不同,聪明的人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他爱自己,不爱别人;他只会对人不满意,不会原谅他人、容纳他人。所以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君子的心量很大,能够包容普天下的众生,只要看到别人欢喜快乐,他时时刻刻都能表现一分和气的形态,这就是智慧,也就是宽宏大量。

而小人却是“同而不和”,所谓“同而不和”是说他只在乎自己,认为只要能使自己高兴,不管是否利益众生,只顾自己兴趣就要拚命去做,不断争取;完全都说自己对,别人绝对是错的。自以为是,所以无法与大家和睦相处。

利人利己

相信很多佛教徒都会认为学佛的目的是为了“了生脱死”,为求往生西方,离开三界,脱离六道;其实学佛如只抱持这种观念,那就不算是真正学佛了。学佛是要学不计较、有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见解,因为有正确的思惟,才会有正确的行动,凡事要学得一切正确,就必须尊师、敬师、从师而学。

现在是末法时代,现代的人世智辩聪,满口高论,做起事却又斤斤计较,多数人只懂理不懂事,他们所知道的道理很多,但碰到人与事时却又无法调理应对,这就是凡夫心。我们应该要有圣人包容万物宽大的心胸,才能心境超脱,如果没有这分宽大的心胸,尽管再怎么拜佛,还是会堕入魔道。

什么是魔道呢?也就是一个人虽然修行得很认真,表面上看来甚有修持,但他的心还是无法离开执著烦恼,这就是魔道。修行并不是为了逃避,也不是为了自我,我常说佛陀是为众生而来人间现相修行而成佛的;如果没有众生的苦,他不用去修行;如果不深入人间救济众生,也无法成佛。所以,要修行必须先去利人才能利己;要利己就必须先利人。

持戒

戒分好几种,有在家五戒、菩萨戒;出家沙弥十戒、式叉摩尼六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甚至五百戒。而在所有的戒当中,最根本的是五戒。五戒是佛教徒共同持守的戒。戒者,能生防非止恶的功德。

摄持五根

佛陀说:“比丘啊!你们既然都已听闻佛法,受持戒法,就应该好好摄持五根。”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眼能看一切的境界。我们的心念是因为眼著色,眼睛看了色(外相)而起分别心,一切的烦恼苦果,也就由此而生。眼根著色,欲心就没有止境,所以,我们应该好好控制眼根。

耳是用来听的。起心动念的另一因素是因为常听到一些外在的声音。如能常听闻佛法,就可陶冶身心,使它清净。如常在歌台舞榭中,心念就会受到污染,鼻、舌、身同样也容易受到外境的感染。

学佛的人一定要控制眼、耳、鼻、舌、身,不要放纵五根。放纵五根,就容易受染著。所以,佛陀常告诫我们:“勿令放逸,入于五欲。”什么是五欲呢?就是色、声、香、味、触。五根对上五尘易生执迷,所以我们要好好警惕自己。要知道,身等诸根是要给我们用来完成修行功德,如果贪于五欲,就容易造恶业;相反的,如能利用它来发挥良能,那么就是服务人群,行菩萨道。所以,佛陀一再教化我们,既然住于戒,就要常常制止五根,把握自己,身与心要常调伏,生活规矩不能有丝毫放逸。

守持规矩

“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牧童放牛时,常要拿一支鞭子在旁边看顾,不让牛只去侵犯别人所种的稻苗。

佛陀常把比丘(出家男众)比喻为牧牛的人。因为,比丘是一位大丈夫,出家是“大丈夫事”,一定要有毅力、勇气,除了要自修之外,还要担起如来的家业。而这支木杖是比喻戒律;要成就大丈夫相一定要持守戒律,戒体一失,慧命就难成。所以,佛陀教我们要遵守规矩。在日常生活中,奉行佛法,好好守住自己的修持,不要侵犯自他的福德善根。

济贫教富

佛陀出现在人间是为了一人事,是什么大事呢?“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开示真理,让众生知道,人人都有与佛平等的佛性。众生烦恼的业报是来自一念无明,才会遭受很多苦难。佛陀慈悲谆谆开导示教,令人人启发大爱的精神,提起慈悲的意念,来救度众生。

约略而言,“慈”是给富有的众生,“悲”是给贫困的众生;这就是济贫教富啊!看到贫穷的众生,要能拿出同体大悲的精神,视他们的痛苦如我们的痛苦,设法去救助、帮忙,这就是悲悯心。相对的,我们对富有的众生要生出慈心,了解富有之因是由于过去生中曾做福业,既然存了这粒福业的种子,更要鼓励他,长久延续这分福业。

福就像是一把种子,我们要让他有再播种的机会,有播种才有收成。人生要存有这分助人为快乐之本的胸怀。富有的众生,往往在人间醉生梦死,有这分力量,却没有机会去做,为了延续他的福业善根,我们不惜辛苦地劝勉。所以说,慈是教富的方法,悲是救贫的力量。

我们必须时时刻刻保持慈悲的念力,用慈悲的愿行鼓励一切众生;如此,他的善因功德才能延续。所以,要时时警惕自己,好好照顾自己的善根,培养别人的功德。

败乱之始

佛陀说:“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假如放纵了五根,贪著五欲,眼看不当的色相,耳听靡靡之音,就会造成社会、家庭的不安,导致人心惶惶,危机四伏。

曾看到一则新闻——有位年轻人向他父亲说要结婚,他父亲说:你才二十出头,事业尚未有基础,要结什么婚呢?要知道,娶妻容易,养妻难。”这个年轻人又说:“那么,给我钱做生意。”他父亲说:“你一点社会历练也没有,应该先去让人家雇用,学一些经验再说。”这个年轻人因此对他父亲怀恨在心,有天晚上愈想愈气,竟趁父亲熟睡时,连杀了他二十三刀。

人伦、道德何在?不但社会乱,家庭亲子之情也乱了。到底乱在哪呢?结论是心乱啊!心为什么会乱呢?因为放纵五根,贪于五欲的缘故。

所以说,五根一旦放纵,不仅贪著五欲、犯了五戒,所有的罪也无所不犯。人生前途茫茫,何去何从都不可知,彼岸无涯,所以不可不制啊!

收心

放纵了五根,就像牛只没看好,会侵犯别人的苗稼;又像野马没挂马辔一样,将会使人坠入陷坑。人若收不住欲念之心,就会像野马一样,人骑在马背上很危险,随时都有坠地的可能。所以佛陀说:“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坠于坑堑。”

宝藏

人的心念如果没有戒,就像遭窃一样。

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一个宝藏,可惜常遭到内贼把它搬走。


凡夫与佛无异,内心深处的宝藏都一样,只是佛的矿山宝藏已长期挖掘,得宝石不断提炼,成就很多发亮、发光的玉石宝藏,而凡夫的矿山却不知开采,即使已开采,却未经琢磨。

凡夫所蕴藏的宝矿不会比佛少,而佛能发挥的力量我们也具备。为何我们的福德智慧,却不及佛呢?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消磨自己的功德,而消磨功德的创子手,就是自己内心的贼。世间的贼,他所做的罪、所受的法律制裁,也止于这一世,而五根的贼所造的罪则殃及累世。世人做错事,来世还会带业而来,所以,所受的罪是一世又一世的。这就是:“如被劫贼,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

业力随身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我们这一生带著过去世的业而来,而来世又必须承受这一世的业果,所以说,生生世世都受业力的牵引。

命运、运气,总说一句就是业力,业力是由过去生中所做的一切举止动作而累积起来的,为害十足,不能不慎重。

以心转境

有智慧的人应好好控制五根,不随著欲心而浮沉;要用心去转境,千万不可心随境转。我常说学佛修行的人,除了要了解罪业的来源外,更应具备两种工夫:一种是借事修心,另一种随处养心。把心念看好,就像在防贼一样,丝毫放松不得。

调心

罪业并非五根所造出来的。会利用五根去造业的主因是心,一切的作为完全是由心所左右,所以佛陀说:“心为其主。”因此,佛陀要我们好好控制自己的心,只要调伏得好,身就不会去造罪。凡是众生的痛苦,只要我们看得到、听得到,就要去救。去做救人的工作,也是由心所主导。

佛陀一再教我们要把观念好好运转过来,要把恨人的怨嫌之心,转化为爱心、宽心,时时刻刻能宽恕别人,发挥爱念。可见,做好事是由心去指挥,做坏事也是由心去做主。

人心可畏

世间最可怕的是人心。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即使认识一个人,却无法洞悉他的心。人心行恶时,可怕到什么程度呢?像毒蛇、猛兽一样。国家混乱,社会之所以不安宁,都是人造作出来的。

所以,一个人的心若含毒,心就像大火一样,一烧起来就无法收拾。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心火,尽管平时很有修养,拜佛也很虔诚,做事也很热心,但却容不得别人对不起他;一念之间,心火一起,说变就变,而使平日的修行前功尽弃。

有些人不只对别人有恨心,更煽动其他的人也用同样的心去怨恨对方,这就是“大火越逸”。所以,佛陀以世界上最可怕的毒蛇、恶兽、怨贼、大火,来比喻人的心。

欲望舆陷阱

人心也像一个人手中拿著装蜜的杯器,心里喜跃若狂。高兴时得意忘形,不能自己,就地团团动转,眼中只看到手上的蜜,却没看到身后有个深坑。人在追求欲望时,就像这样,为了财、色、名、欲而团团转,不知自身的安危。

生命价值

人的生命价值并不在于年龄长短,而是在于做多少利益众生的事,如何把时间及身心的功能发挥于社会上。

有位长庚医院的医师陪著太太来精舍,与我讨论生命的问题,我向他说:“谈生命,你当医生,应比我更了解,但宗教者对于生命,却有著另一种诠释。以宗教的观点来看,命是以时间、工作来分辨它的长短。怎么说呢?一天是二十四小时,但有人一天只活八小时或十几个小时不等。生命最宝贵之处,莫过于能工作,有工作能力的人,就表示他有生命的存在价值。人身的价值在于能劳动,能在社会上发挥良能。所以说,生命的长短是看生命功能发挥多少而认定。”

有些人每天都无所事事,不事生产,不做利益众生的事。这种人的生命价值又有多少?有些人只一味地追求五欲和享受,这种人,他的生命又有什么意义?菲律宾政变,马可仕当了二十年的总统,最后的下场却是那么悲哀,他的人生又有什么价值?

心乱难制

佛陀又把人心比喻为一头酒醉疯狂的大象,无人能制伏。象的身体宠大,力量又大,如能调伏好,可做多种用途,如调伏不了,那就无法制伏了。人的心没调伏好,不但像大象狂奔,也像猴子攀在树上,跳来跳去,捕捉不了一样。所以,佛陀说:“当急挫之,无令放逸。”要研究佛法的人应先把心猿意马制伏下来,如此学佛才有所成。所以,佛陀一再警惕学佛的人,要心专,不要损人,也不要被损。

不贪求

饮食只是为了调养身体,维持我们的生命而已,要把饮食当成是延寿的药,不管是好吃、不好吃的,能够支援身体就好,千万不能好吃的就多吃,不喜欢吃的就不吃或少吃。人们为了饮食造了很多业,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这数十年的时间,不知吃掉了多少生物之命,所以说人的肚子不知做了多少尸体的坟场,难怪佛陀说:“天下要太平,众生要平安,必须等到没有屠杀动物的哀叫声。”

佛陀说:吃东西是要医治饥渴,要像蜜蜂采花粉一样,只采取花粉,而不影响到花的形及色。佛在世时,出家人以托钵维生。对在家人而言,能供养托钵的出家人是一种福分;而出家人也一定要抱著欢喜心来接受布施,千万不能多求,否则影响到在家人的生活,那就害了善心。

譬如: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要用牛来拉车搬运东西之前,必须视这些牛有多少力量而定,绝对不能超过它的能力范围,以免因力竭致半途而废。

佛陀启发我们的智慧,希望人人有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不要贪念多求,对别人要以欢喜心相处。在社会上,人与人是相互对待的,今天的成就,是众人付出心力的成果。生命最要紧的是发挥我们的良能,假如每个人都抱著我来人间是为“学圣人、利群众”,那就乐在其中了。

不贪睡

佛陀教导弟子,不管是白天或夜晚的时间都要好好利用,不能贪睡。“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因为睡多了,会让我们空过一辈子。

以目前的医学及平常人的观点而言,休息是为了走更长、更远的路,做更多的事。而佛陀却教我们不要贪图睡眠、休息,因为人命不久长啊!我们要修的道业、要做的事还很多,不要因贪睡而浪费了时间。

我常说:一个人几十年的生命,真正在做事的时间实在很少。有些人平常无所事事,让时间空过,让自己的良知良能睡著了;其实,没有发挥功能作用的生命就叫做“睡中人”。佛陀教我们要时时刻刻爱惜生命,多利用生命的功能。

自我警惕

大自然的地、水、火、风,能侵袭损害世间、破坏宇宙,人的身体也会遭四大损坏。“四大不调”会使人的生命面临垂危,甚至死亡!所以,人的身体需要四大调和。人的身体像个小乾坤,而大千世界就是大乾坤;同样的都随时会遭遇到无常的侵袭,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没有人知道。因此,佛陀教导弟子须先觉悟无常,好好地深思细察,透彻这些道理。早求自度、反观自性,切莫让良知良能睡著!

烦恼贼恶

目前的社会,让人惶惶恐恐,极为紧张;每天早上,一打开报纸,常可看到杀人、被杀的事件发生,这个世间实在是危机蕴伏、处处难安。但是,佛陀说:再可怕的事情也比不过我们心中的烦恼贼。“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

自我心中的烦恼贼很凶,比冤家更厉害,冤家是我们与他人发生冲突时,他才会对我们不利。而自我心中的烦恼于毫无防患的情形下,不但会毁了自己,也会毁了别人。所以,当我们静下来想一想,善能自救,恶能毁己,生了一念善,不但可以自救,还可以救人。起了一念恶,不但毁人,也会自毁。恶念起时,就是烦恼贼生,他会毁掉我们的善根慧命。

很多人做人做得很苦,这是为什么呢?怨人者一定常被人怨;不受欢迎的人,一定是自己缺乏付出爱心。常听人说:别人欺侮我、别人怨我、别人对我有所不利——说实在的,这往往是因为自己先去怨恨人、不喜欢人、搬弄是非,像这样,自心起了贪嗔痴的毒念,就是毁了自己,造成了怨人、被怨的烦恼,这种人最可怜。

佛陀说:我们自身的烦恼,比身外的冤家更厉害,因此应该常常警惕自己,切莫使良知睡著了。良知一旦睡著,则杀、盗、淫、妄,种种罪业都会发生。

烦恼毒蛇

佛陀比喻说:“烦恼毒蛇,睡在汝心。”烦恼就像一条毒蛇睡在你的心中,一旦动了它,蛇就会咬人。如果房子里有一条毒蛇,你应该赶紧拿起铁钩,把蛇赶出去。不然,怎能安心?也就是说我们应时时警惕自己,以持戒的教法来防护,譬如用铁钩来对付心中的这条毒蛇。

因之,佛陀教我们要持五戒,不让毒蛇入侵。又说:“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佛陀说如果把蛇赶出去了(驱出贪嗔痴),才可以高枕无忧。修行就要像这样,一定要把心中的愚痴烦恼去除,才可安心修行。

惭愧心

每一个人都要好好警惕,一旦被蛇侵犯就会毁掉终生。所以佛陀又说:“不出而眠,是无惭人也。”我们的烦恼不除去就要休息,那就是没有惭愧心的人。要修行的人,应该时时刻刻惭人惭己,修行而不精进、不反省自己,就是没有惭愧心的人。

修行不会好好利用时间,就如同一生都生活在睡眠中一样,一无所得,空过一生。一个人要怎样才能庄严此生,才能自尊己灵呢?唯有二字——“惭耻”,惭耻也就是有惭愧的心。

我们既然要学佛,即使没有与佛同等的修养,但也要有同等的勇猛心,佛菩萨是从凡夫开始的,他们能成为佛菩萨,我们当然也可以,目前我们虽是凡夫,但起码也可以学进贤位,所以应该好好与佛菩萨看齐,这才是庄严第一,尊重自己。

佛陀又说:“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惭好比是一支铁钩,那一条毒蛇一旦跑进来,就马上把它钩出去;一个人即将犯法时,只要生起惭愧心,自然不敢做丧理败德的事,所以修行学佛一定要先学惭愧,知羞耻,如人穿著衣服庄严第一。如无惭愧心,做错事、犯了法,他也不肯认错;即是无惭愧人。

所谓的“惭”就是我有错,要赶快认错,而且以后不会再犯错,这才是真正有救的人。反之,错了之后,怕人知道,知道了又不肯认错,这就表示不悔改,还会再犯。所以说持戒,就是要勇敢认错,认错后才能常常警惕,可以制人非法。

有了忏悔的心理,他一定不会再犯错,所以,惭愧心就是人格的保护。人若没有惭耻之心,与禽兽并无不同,人之称为万物之灵,就是有别于禽兽。娑婆世界本是个堪忍苦难偏多的世界,意志稍弱、背离惭耻,便会沉沦苦海;永难出离。

假如每个人都有一分纯真、美好的善念,以及惭耻之心,那么堪忍苦难的世界就变成西方极乐世界了,也就不会有灾难发生。世间的灾难是人的共业所造成的,要把娑婆世界变成极乐世界,是人人都做得到的,只要不让自己的良知睡著,不把良能埋没,时时反省,相互勉励,就能把堪忍的世界变成为极乐世界。

忍耐

生活在这个世间,无法离开人与事。人与人之间相处在一起,难免会起人事上的烦恼,遇到这些烦恼就必须要忍,好好照顾自心,千万不要让心起了嗔恨;不但要护心,而且也要护口,不止心要忍耐,口也不能出一句恶言骂人。

我去医院时,有些患者一看到我就说:“师父!我好难过哦!开刀的伤口好痛啊!”我告诉他们:“你要痛得很高兴才对,因为痛一次,就消一分业啊!”也有人会问我说:“师父啊!我已尽了全心全力在做事,为什么他们都不能谅解我,还要时常骂我呢?”其实,碰到这些情况你也要很高兴才对,因为人事的艰难,彼此互相的琢磨,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就像一把剑一样,要有磨刀石来磨,剑才会利,一块璞玉要有粗石琢磨,才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有句话说:“猪背金山”,这是一句很明显的比较,谁都知道猪是很脏的动物,它的身上背载了一些金,更能显出金的光耀来。所谓“真金不怕火炼”,有纯正的心就不怕别人毁谤;我们如做得正、做得诚,任人如何毁谤,反而更能升华我们的人格。

所以别人骂我、不谅解我、毁谤我,反而应兴起一分感谢的心理,感谢他们给我修行的境界,在逆境中千万不要阻碍了道心。

忍痛

有位好人好事的代表在他的儿子发生车祸死亡时,把儿子的器官捐出来而救了八个人。他接受访问时表示:当时得知儿子车祸死亡的消息,真是痛不欲生!但是,看到儿子的器官竟能使八个人恢复健康,心中也感到很欣慰,像这样就是心能忍痛。

有很多佛教徒发心——一旦一口气接不上来时,要把器官捐赠出来,甚至也到法院公证了,没几天后却来见我说:“师父啊!我很害怕。”我问他怕什么?他说:“我去听经,有法师告诉我说:人死后十二小时才可移动,而捐赠器官必须在两小时内切割,我听了很害怕,我该怎么办才好呢?”我回道:“假如你会怕苦、怕痛,可以取消啊!人如发一分菩萨心,虽然尚有一口气存在,让人来‘节节支解’,尚能不生嗔恨,何况一息不来?如能把器官捐赠给需要的人,移植在别人的身上,亦如延续自我的生命,那是何等有价值啊!”

菩萨是生活在愿力中,他有一分愿心,虽然会痛,却是痛得“痛快”,如果没有这分愿心,那就会很“痛苦”。现在的人常说,活在世间好苦!我问他说:你苦什么呢?钱也有,地位也有,孩子又乖巧,你又苦什么呢?而说的人,总是有许多理由叫苦。有钱也苦、无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说苦的人是因为他不能堪忍啊!愈是不能堪忍的人,愈是痛苦。

清净行

所谓堪忍,就是要没有嗔恨的心,心无嗔恨,身与意就可清净;心如果受到嗔恨的影响,就无法再精进,如此在修行的路上就无法完成那分清高无代价的付出。

慈济所做的一切利生工作都是无代价的付出,这就是清净行;假如所做的均要求有代价的回报,那就不清净了。因此一定要训练这股堪忍的精神,心胸要开阔,任何针对我们的风雨、是非都不会伤害到我们心中的这棵菩提树;一棵大树如受不了风雨的摧折而倒下,岂不是很可惜吗?所以,应该要很坚固地把它种在我们的心田深处,让八风吹不动,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因此,要相互堪忍,扩大心胸,建立起正知、正见、正思和正行。

三业清净

有些人,平日不是东家长,就是西家短,甚至满口骂人的话,但这些对别人影响不大,因为大家总认为他们就是这种没见识的人。但是佛教徒就不一样了,如果不小心说了一句损人的话,就会退了别人的道心,一出口就谤佛、谤法、谤僧或是坏了佛教的名誉,这都会造成整个佛教团体离异的严重后果,所以我们应时时警惕自己的心和言行,多修口业、修心业、修意业。

贫富

有钱的人不一定幸福,什么样的人最幸福呢?能爱人又能被人爱的人最幸福。人的贫富可分成两种:一种是贫中之富,另一种是富中之贫。

富中之贫的人是指有些人虽然很有钱,事业做得很大,物质也很丰富,但他却很贫困,哪方面的贫困呢?当然是感情上的贫困,因为他不能付出爱心给别人,别人当然也不肯把开心付给他,因此他很孤单,得不到人生的温暖,这就是富中之贫的人。

而贫中之富的人,他的物质生活虽然很贫困,但却充满了人情味、富有爱心,触目所及的都是一张张亲切可爱的脸孔,所听到的也是充满了人情、关爱的声音,他生活得非常快乐充实,这就是贫中之富的人。

柔和善顺

要保持幸福的人生,就必须要注意“心”,不要动不动就发嗔怒气。每个人都爱看温暖的笑脸,也都喜欢听柔和的声音,所以我们要好好培养形象,随时挂著慈悲的微笑,讲话的态度要注意柔和善顺。开口动舌无不是在教育,对自己、对子女、对周围的人,我们都要随时注意形态、声音,我们的举止行动都是由心在指挥,所以好好的控制心念是很重要的。

忍辱

一切的道业都必须由忍做起,忍可以说是培养功德最殊胜的力量,能忍才能殷勤精进地修行,欠缺了忍,就会妨害我们的精进。

忍是帮助我们做好事、修精进行的大力量,所以能忍辱的人,我们要赞叹他。再者,持戒的人不一定能忍辱。佛法目前在台湾很流行,常可看到一些人刚开始信佛就说“我要受戒去了”;是不是受过戒的人都能忍呢?倒不一定,也许在七天的受戒期间,上戒坛、听法师说法他还可以记住忍这个字,也认为很有道理。可是,说不定哪一天为了座位、拜佛与人发生口角,那时就把忍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所以说持戒的人不一定能忍辱。

能忍辱的人一定能持戒,被骂不会起嗔心,看到物质不会起贪念,一切的人事是非,他会冷静理智地分辨。我们修行的目的是在学佛,从凡夫到佛的目标,中间这条路就是菩萨道。菩萨道要具足六种条件——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在六度中能持忍者,没有什么事办不到的,所以说忍辱比持戒的功夫更大。

能忍辱的人,也一定能精进,能精进的人才能庄敬自强——冷静。正定也叫做禅定,有冷静禅定的工夫,那一定是个有智慧的人,所以有了忍就能修身,进而普济众生。

一个人道德的升华关键就在是否能忍;事能够成功,也是在于忍。假如每个人都有这分宽大的心量、忍辱的精神,绝不会有斤斤计较的事情发生,所以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忍的威德是持戒、修苦行所不能及的。

有人问我说:“师父啊!看你这么瘦弱,却真的把慈济医院盖起来,真是不可思议,”也有人说:“师父你真了不起,能把这么多人的力量结集起来。”我说:这是靠大家的力量共同完成的。只要心胸宽大,什么事都能忍,自然有事化无事,一切事业都可以成就;去掉了人我是非,人我集合的力量就是很大的力量。所以说,忍是我们成就事业最重要的依据。

千锤百炼

一块废铁要制成精利器具,必须先经过洪炉烈火的熔烧、锻炼;同样的,别人对我们的恶骂就像洪炉烈火在燃烧一般,如经得起烧、经得起打,那么纵然是一块废铁,也可以炼制成一样精美的利器,一个成功的人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来的。

所以周围的人如攻击我们、陷害我们,千万别起嗔恨心,应该起感恩的心,没有坏人显不出好人的好,没有苦难的众生也就不能显出菩萨的精神,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这一点,那就不能说是入道的人,也不能说是个有智慧人。

嗔心猛于火

要知道嗔恚会害人,它能破坏我们的善法。为了一时的不能忍,不但会破坏了我们的好名誉,也破坏了过去一切的功德及修养。所以佛陀说:“今世后世,人不喜见。”每个人都希望遇见好人,也希望看到温柔的态度,不喜欢见到动不动就发脾气的人,不只是今世令人讨厌,甚至你今世种了令人讨厌的种子,来世也得不到别人的喜欢。

佛陀又说:“当知嗔心,甚于猛火。”要知道嗔怒的心比猛火还厉害,猛火烧掉的物质,可凭努力再失而复得,但一个人的人格如自我破坏,即使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来。所以说我们要“常当防护,无令得入”,时时预防保护自心,不要让嗔火攻入。

人人都能成就功德宝藏,但如有一分嗔火,即令前面做了许多大功德,也会化为乌有。所以心的无明,莫过于嗔。世间的盗贼偷东西不一定会把东西偷光,但心中的贼,只要一念嗔心起,就可把一切功德偷得无影无踪。

行道冷静

修行的人如发脾气,就“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冬天气候冷,我们很少听到雷声,同样的道理,人心如果能冷静,遇事就能庄敬自强,不会乱了我们的形态。

我们要做个受人欢迎的人、做个被爱的人,就必须先照顾好自我的声和色、面容动作,言谈举止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修养忍辱得来的。大家都是求道心切,有心做好人、做好事;做好人必须要忍,做好事更须要忍。有一分忍辱的心,自然人格就会升华,家庭就会幸福;家庭幸福,对子女就会有好的教育作用;有好的教育,对社会就会有好的贡献。

不可谄曲

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念佛念得很虔诚,拜佛也拜得很虔诚,但要他去做爱人的工作,去付出他的所能,他却不肯去做。他们所拜的只是求佛保祐,希望能求财得财、求名得名,这种拜佛是对佛有所求,并非正确的佛教徒。所以佛陀的教育,是教育我们要踏踏实实地付出,不可有虚伪的心。

我们信仰佛法,是以接受教育为目标,这就是直心,所以佛陀说:“谄曲之心,与道相违。”信佛不只是求佛保祐,而是要使我们对自己有信心,培养自己的毅力、发挥自己的勇气,训练自己能够让别人依靠,而不是去依赖别人。因此,佛陀一再警惕我们不可有谄曲的心。

“是故宜应质直其心”,我们应该要有质直的心理来信仰佛法,用质直心去为佛教发挥教育的精神。

尽管你念佛拜佛很虔诚,念珠也念得发亮,但却无法拿出这分佛心、菩萨心,这就是在欺骗自己,自我欺蒙是个佛教徒,却只会念佛而没有佛心,不会去做真正救人的工作。

无所求

若要生活得幸福快乐,就必须去掉烦恼。佛陀出现在人间,说法四十九年,无不是在教导我们进入幸福快乐的境界。即使佛陀在灭度之前,还是不断地教育众生,能多付出就是福,能无所求就是慧,若只求取而不付出就是烦恼,也是最痛苦、多障碍的人生,所以佛陀教我们要多付出、无所求。

慈济的委员、会员,他们愿意付出这分爱心,割舍其他私欲、私爱,发挥了无尽无限的大爱。记得当初要建院时,很多人为了响应建院,割舍小爱而完成大爱,纷纷把数十年珍藏的宝物及积蓄捐献出来,他们捐出这些财物并不觉得可惜,反而感到无比的快乐。

这些捐献财物的人,当他们看到医院完成后,能发挥救人的功能,都纷纷向我感谢,感谢我给他们造福的机会,他们认为将几十年辛苦之所得布施出去,并不觉得可惜,这就是功德啊!

坦荡光明

多数人为了追求名利,所以对人都不坦诚,不坦诚则会谄曲逢迎、处处巴结(谄媚)别人,巴结别人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人若不能互相坦然相待,那是多么苦恼啊!想要没有这些痛苦,就必须少欲,欲念少就不必去谄媚奉承别人,把这分心转为诚实的爱心,但然取诸社会,用诸社会,取得有意义的钱财来做有意义的事,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不是很快乐吗?

少欲的人除了不必巴结、奉承别人之外,也不会被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等六根所牵制。人为何会多欲呢?是因为眼睛看到了好的东西,耳朵听到了好的声音……,如此便会样样比较高下好坏,烦恼也就自然产生了。人往往由于六根的牵制,常常与自己过不去,嫌自己样样都不如人,欲念增多,烦恼也就来了。

培养气质

有人常常埋怨自己长得不漂亮,没有人缘。其实要有人缘并不是在于色身,而是在于气质,气质是由修养培养成的。人的形貌不一定能让每个人都喜欢,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修养,多结人缘,以培养好的气质。什么是好的气质呢?就是有知足心的人,少欲知足就会常常觉得幸福快乐,这分笑容也会感染别人,使他人自然对你产生好感。

感恩

真正的少欲,是除了无欲无求外,还要有一分感恩的心。布施出去,并不是要对方来感谢你,而是你要去感谢他。因为有缺乏的人,才能显出知足的人格;有多求的人,才能显出无所求的伟大,所以应该时时培养感恩的心。

要感恩到何种程度呢?即使有人骂你,你也要忍受;有人骂你,才能显出自己的修养到什么境界。不但要训练到能付出,而且要不执著于我是能付出的人,甚至要训练到心无所求,这才是真正佛陀所说的涅盘境界。涅盘的境界是无所住著——心无所住亦无所染著。

把握因缘

佛陀的教导,就是时时刻刻鞭策弟子——做一切好事要把握时机,也要把握因缘,因缘消逝才想做就来不及了。反过来说,因缘到时,不管力量是多是少,只要能赶得上这分因缘,就是大福。

有些人会认为我要做好事,就必须等到我有钱或有机会时再去做,须知人生无常啊!只要有因缘,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力量,也要赶快去做,力量、因缘会合起来,就是无量功德,千万不要等到有大力量时才想做,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莫轻小善而不做,更莫贪积财物而不施。

精神满足

现在的社会中,有很多富有的人,虽然在富足的环境中,不愁吃也不愁穿,却有很多苦恼的问题,其实人生的快乐幸福并不是在于物质上的享受,而是在于精神上的满足。物质带给人们的快乐,只是在刚拥有的一刹那间,短暂地满足人的虚荣心而已;真正的快乐是无限量、无形与永恒的。

所以,佛陀才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知足的人即使住在简陋的地方,睡在地板上,也会觉得很安乐;不知足的人,虽处在富丽堂皇的房屋中,他也会觉得苦恼。

有一次我去拜访一位大企业家,经过一道道的门禁,一重重的关卡才见到他,使我有一种感慨,他真像处在铜墙铁壁中,而我比他来得自由安然,因为我两袖清风,既无名之累,亦无势之争,奔东或往西,随处皆自在。

不动心

佛陀说:如果想追求寂静无为的安乐境界,就必须离开杂乱吵闹的地方,选择一个比较清静的处所居住。

人何时最安乐呢?心灵境界能安静时,就是最大的安乐。我们生长在台湾,可以说是生活在一块丰衣足食的安乐净土,我们应该用宁静的心境,去接受这分安乐的境界,这样就是福啊!如果在这么繁荣富庶的地方,还不能安分守己、不知足的话,就是静无人处,也不得安稳闲居。

佛陀常常教导我们,要安分守己,时时守在清净无为的心境中,让心时时寂静,心静自然能安分而过著安乐的日子。

大家可千万别误解佛陀要每个人都离开闹区,这句话最主要的意思,是叫我们的心要安定在寂静的境界中,虽然外在的环境闹又乱,但我们的心却要不为所动。

不受干扰

修行要先舍离自己六根的境界,比如说眼睛看到周遭的一切,看到别人比我富有,食衣住行都比我享受时,千万不要让这分视觉乱了我们的心,应该要反观自性,别让一时的虚荣诱引,使我们心乱。耳朵听到好听的声音,应该以理智分辨是非,千万别因听觉而迷失了自性。

总而言之,六根对著外界六尘时,应该要念无常、拿出定力,千万别受外界所诱引,自己的思想成见必须舍离,不可执著,否则六根就会迷乱本性。

待人接物必须抱持“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观念,与人相处时必须常常自我反省,学习别人的长处,不要被外界的人事扰乱我们的心灵与生活环境。

反省

有位桃园的委员来健康检查,我们谈话时,她告诉我说,她非常苦恼,万分无奈。我问她原因,她回答:“我要做好事,甚至到寺中拜佛,先生都会反对。”我告诉她:“拜佛是好事,学佛也是一件好事,为何你先生会反对呢?一定是你自己做得还不够好。如果你一天到晚不是忙著到这家寺院去听经,就是到那个道场拜佛做法会,整日往外宾士,不好好照顾家庭,先生当然会不高兴啊!如果连自己的家人都照顾不好,而想去外面帮助别人、照顾别人,当然是本末倒置,不合乎情理的。你不对家人付出这分智慧的爱,只想对外付出,难怪先生会唱反调。”

我又告诉她:“你回去以后,要彻底改变自己,对先生要有一分身为女人的气质,而女人的气质就是柔和善顺,女人最美的形态就是温柔,这才是成功的女性。”我叮咛她先以学佛的智慧料理家庭,再用妈妈心来投入社会。

经过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有位桃园的委员告诉我,那位委员从花莲回去之后,整个人生完全改变,逢人便说她这一生中,从来没有如此快乐过。一个家庭的幸福就是要从这里开始做起,夫妻要相敬如宾,做人必须尽本分,如此自我的人格就会升华。

从自己做起

所谓“空闲独处,思灭苦本”,是说要常常处在寂静的环境中来反省自己,想想应该如何才能灭掉烦恼痛苦。佛陀说:“种如是因,得如是果。”相信每个人都想要幸福;想得幸福,就必须种幸福的因,而幸福的因必须从自身付出,这与“你要人家对你好,必须先去对他人好”的道理是一样的。人生本来就是相互的对待,如果能彼此多付出,多对人家好,自然可以消掉这分苦果。(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明蓝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