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高考,让孩子取得高分的秘诀!

[放生知识] 发表时间:2022-07-16 18:33:38 作者: 阅读次数:

此篇文章为居士转载,其内容是告诉家长如何为小孩积福,但标题欠妥,而且并不是小孩福报大,高考就必须要考高分。阿弥陀佛!明华合十

如果你不反对放生,给你提个建议,购买乌龟、鲤鱼等放生,越多越好,你回向孩子考入理想大学。

到时候,你孩子的成绩就会出奇的好。如果你不反对,建议你试试。呵呵,供参考。古人说,赐子千金,不如赐子一艺,赐子一艺,不如为子积德。古往今来,成就大事的人都是多积德。

----- 诸葛长青

高考,孩子的成绩为什么高低不同?诸葛长青认为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祖辈的阴德。也就是祖辈、父辈做善事多少,占50%。

二,是孩子的自身努力,占30%。

三,是孩子的前世因果,占20%。

也就是说,要让孩子提升成绩最快的方法,就是积德.

如何积德呢?

一个最快的方法就是放生。放生越多见效越快!

这个方法简单实效,立竿见影。

有一位企业家的小孩子学习一般,在班上总是十几名,按诸葛长青说的放生办法,一次放生几千元之后,不到半年,小孩子成绩竟然到了第一名,真是不可思议。

如果你不反对,你不妨试试,用放生来积德,用积德来促进孩子的好成绩。

怎样放生呢?

诸葛长青给大家准备了两个放生程序方法,供大家大家参考。如果你觉得很符合自己的思路,你就参照执行。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愿意搞什么议程,只想直接放生,也行。

一是最简易方法:

到市场上购买乌龟、鲤鱼等 ---- 到不易被别人捉到的水库、河流放生---说说你是谁,原籍哪里,现在哪里,干什么工作,你的出生年月,回向自己孩子金榜题名就行了。

二是规范的方法(正规议程):

(一)如何购买放生动物?

最好在集市上、超市里购买即将被别人买去得乌龟、鱼、鸟、蛇等放生(不要让人单独给你捕捉、也不要预定放生的东西,那样没有效果)。

要把他们放生到一般不被别人抓去的地方。根据自己经济能力,最好每月都进行,那样回报很大,立竿见影,让你佩服放生的神奇效应!!

(二)如何放生 诸葛长青建议:

1、如果有条件,可以自己放生。大家自己放生,有计划性,这样速度快、效果好。

2、如果工作忙,没时间,可以搜索网上的放生组织“中华放生联盟”网、“爱心放生”网、地藏缘论坛网等。上面很多放生、捐印经书的信息。可以捐款放生。当地有组织的,可以加入放生组织、当地佛教协会等。

(三)在哪里放生?

放生地点要选择,离人类远、方便动物求生的地方。如动物可到山上,乌龟鱼类应到有水源不易被捕捉的地方。

(四)放生程序(这个程序,大家要背诵下来。最好是在放生之前反复演练,熟练之后再去放生更好,一开始,可以打印好随身携带,忘记了随时看看)。具体程序是:

1、买了放生动物后,立刻反复念“南无阿弥陀佛,我要放生你们,你们要好好活着”等善念,一直到放生地点。

2、到了放生地点后,面对即将放生的东西先沟通神界:默念“南无阿弥陀佛三遍,我是***,出生于*年*月*日,原籍哪里,现在哪里,干什么工作,今天我来放生”,三遍。

3、念忏悔偈: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皆向佛前求忏悔。”念三遍。

4、为放生物念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 念三遍。“皈依”念gui yi

5、再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号(根据当时情况念多少声,建议10声即可,南无的读音是na mo)。想象佛光照在你和动物上方,放掉。

6、回向----“回向事业腾飞、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念三遍。结束。(如果你有什么特殊的期望,也可以直接回向,譬如回向女儿学习进步、金榜题名)

结束后,如果自己有时间可以在现场,多念一会南无阿弥陀佛,心里希望放生的东西,不被伤害,如果你在那里念佛时间长,你会发现放生的东西会有神奇反映,一般会回过头来看看你,恋恋不舍的离去……。

如果放生的东西不舍得走,你要挥挥手,说走吧,为了你更好的生活,快走吧,他们才会恋恋不舍的走……。如果是鱼,他们会泛起浪花,表达感谢。

如果你看见有人捕鱼鳖飞禽之属,只要念“南无宝胜如来”, (南无的读音是na mo)捕者将终无所获。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