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六祖坛经疑问品

[惟觉法师] 发表时间:2019-06-10 09:49:34 作者: 阅读次数:

  六祖坛经疑问品

  (一)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磨大师宗旨乎?」师曰:「是。」

  这一段是韦刺史向六祖大师请法。刺史是汉唐时代的官名,是州级的行政首长,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市长。韦刺史就是当时的韶州刺史韦璩,是一位虔诚的佛弟子。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有一天,韦刺史为六祖大师设大会斋。「大会」是指大法会,「斋」是斋供、斋饭。在大法会当中设有斋饭供养,称为大会斋。「斋讫,刺史请师升座」,斋供结束以后,韦刺史恭请六祖大师升法座。在过去,讲经都要升法座,所以讲经的人称为座主。「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六祖大师升座以后,韦刺史与当时参加法会的官员、同僚、部属及士、庶,「士」是士大夫,或是儒家的学者、读书人,「庶」是一般百姓、居士。肃是指很恭敬,「肃容再拜」表示与会的每一个人都很安详、恭敬地礼拜六祖大师,而且不只是礼一拜,还有二拜、三拜,所以称为再拜。礼拜以后,韦刺史就向六祖大师请法:「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这就是这次法会的缘起。

  「弟子」,是韦刺史称呼自己,以表示恭敬与谦卑,这就如同大众对师父说话时,自称「弟子某某」。这个地方是韦刺史表示自己是六祖大师座下的三宝弟子。弟子也是一种通称,如果是受了戒,就称为戒弟子,得了法,称为法子。「闻和尚说法」,在佛教中,和尚、大和尚、老和尚,都是恭敬的称谓。

  「不可思议」,世间一般人看到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竟然发生了,就说:「这件事情真是不可思议!」表示这件事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是不寻常、不容易,甚至是根本想不到的。在佛法上,「不可思议」是对法的赞叹,最高的佛法就是不可思、不可议,也就是说这个境界没办法用思惟想象得出来,也不是用语言所能表达,也没办法议论得出来,所以是不可思、不可议。《大般涅槃经》云:「如来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确确实实是如此。在这个地方是指六祖大师所说的法,再怎么思惟、怎么表达,都无法用语言、文字形容得出来,但是这个境界却又是实实在在的。

  禅七期间经常提示大众三个法门,数息(或是观息)、参话头、中道实相观,这些都还是一种方便。什么才是不可思、不可议?中道实相,见到自己的本心本性,这念心超越了时间、空间,当下这念心的境界就是不可思、不可议,称之为如来妙心、无住真心。《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是不可思、不可议,在禅宗称之为「本来面目」。悟到自己这念无住心、无为心,又能站得住、站得长,这念心就是不可思、不可议的境界,这就是菩提心。这念心只能契悟,没有办法想得出来。如果能想得出来就有「生」,有生必有灭。不可思、不可议的境界,就是不生、不灭的境界。什么是不生、不灭?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一个念头都不起,这就是不生,因为本具的真心是不住任何境界、是不灭的,当下不生不灭的这念心就是不思议。悟了这念心,就如古人所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自己知道,别人没有办法了解。

  禅宗祖师参访善知识,就是问这个不可思、不可议的境界。当下是问在答处、答在问处,稍微犹豫就不是了;因为犹豫就是可思,稍微一想就落入思惟的境界,就属于第二念,就不是向上一路。所以达磨祖师、禅宗祖师所讲的「向上一路」,就是不可思、不可议的境界。

  「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韦刺史听了六祖大师所说的法,自己体悟到不可思、不可议的心法,但是仍然有一些疑问,如果不解除这些疑惑,自己就无法心安。「贪、瞋、痴、慢、疑、邪见」是众生的六个根本烦恼,也是修行人的障碍,如果自己心中有疑问不能解决,就会疑心生暗鬼,乃至于产生邪见。所以韦刺史祈请六祖大师大慈大悲,特别为弟子解说,以解除心中的困惑。

  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磨大师宗旨乎?」师曰:「是。」六祖大师说:「有什么疑问就提出来,我当为你们解说。」于是韦刺史问:「和尚所说的法,是不是达磨祖师所传的宗旨呢?」六祖大师讲:「是啊,我所传的法就是达磨祖师的宗旨。」

  宗旨,宗就是指这念心,所谓万法归宗、归于这念心,宗旨就是指心法、心要。这个心法从释迦牟尼佛传给迦叶尊者,迦叶尊者传给阿难尊者,祖祖相传,一直传到达磨祖师。达磨祖师原本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太子,后来出家证果,是西天二十八祖,在梁武帝的时候来到中国,被立为中国禅宗的初祖。所以禅宗一脉相传,灯灯相传、光光相照,传的就是这个不思议法门。既然是不可思、不可议,怎么传呢?只能契悟,是以心印心,在言语问答之间,或是以手势表示,或是眼睛一眨、手一动、脚一蹬、拂尘一竖……用种种方法,不外乎是为了显示心体,显示这念心现在在哪里,或是显示这念心的作用。

  --------------------------------------------------------------------------------

  (二)

  公曰:「弟子闻达磨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磨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公」是指韦刺史,韦刺史进一步提出了他的疑问。当时达磨祖师从印度经由水路来到中国,起初是到广州,后来因为梁武帝听说达磨祖师是得道的高僧,所以迎请达磨祖师至国都金陵。梁武帝见到达磨祖师,就问:「我这一生修建寺庙、度人出家、供养僧众、讲经说法,有什么样的功德呢?」达磨祖师回答:「实无功德。」

  梁武帝被称为佛心天子、菩萨皇帝,他虽然当了皇帝,仍然是布衣蔬食,不但吃素,而且不穿华丽的衣服,甚且放下三宫六院,就像个苦行头陀,可以说是一位道地的行者。所以韦刺史实在不了解,梁武帝有这么多的作为,为什么达磨祖师却说「毫无功德」?梁武帝度了二万多人皈依佛教,又结集经藏、注解经文、提倡吃素、广修寺庙,甚至四度舍身同泰寺,一般人谁能做得到?为什么达磨祖师说梁武帝所做的种种佛事是「实无功德」?

  达磨祖师的回答,并不是排斥这些善法,而是因为达磨祖师弘扬的是心法,直指心体。布施、供养这些道理在佛经上已经讲得很多了,不需要达磨祖师再重述,所以达磨祖师回答:「实无功德。」梁武帝再问:「为什么没有功德?」达磨祖师回答:「这些是人天小果,属于人天的福德,将来所感的是人道和天道的果报,不属于功德。」达磨祖师的回答一点都没错,因为修这些善法虽然是种下了出世的种子、出世的善根,等到人间、天上的福报享尽,最后一生再到人间来出家修行,成道证果,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达磨祖师为了破除梁武帝的执着,使梁武帝明白「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道理,不要执着有为法,因此说「实无功德」。

  大众要了解,佛法最重要的是不执着,并不是不去做。有些人看到这一段,认为出家、修行是为了求解脱、了生死,既然做这些都只是人天的福报,为什么还要修善法,所以就不修福;甚至认为,既然梁武帝所做的一切都没有功德,而且只是人天小果,自己既不追求人间的大富大贵,也不想将来生到天上享福,所以更是不修善法了。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因为不修善法还是一种执着。佛法是应机施教,达磨祖师为了度化梁武帝,所以才说实无功德,因为梁武帝已经修建很多寺庙、度了无数的人出家学佛,自己又很发心推动佛法,达磨祖师为了使梁武帝更上一层,不要产生法执,所以才说毫无功德。这就像丹霞祖师烧佛像一样,因为丹霞祖师看到院主刻了许多佛像,修了很多善法,为了使他百尺竿头再进步,为了破除他的法执,所以问他:「你刻佛像做什么?」院主答:「我刻佛像供养。」「你供养的佛像有没有舍利?」「没有舍利。」「既然没有舍利,把它烧掉好了。」大众想一想,自己修了多少善法?是不是像这位院主和梁武帝,这一生都在积极修福、修善?

  因为梁武帝修了种种善法,自己认为这就是最高的佛法,产生了法执,所以达磨祖师要破他的法执。《金刚经》讲:「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通达无我法,如果又执着一个无我,这也不对。譬如很多人研究般若,到最后却又执着一个「空」,这还是一层法执,还是不对。佛法有深、有浅,所以要「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又更进一步了。

  梁武帝心中起了疑问,继续再问:「既然修建寺庙、讲经说法、集结经藏、度僧、设斋、吃素都不是功德,只是人天小果,究竟什么是真功德?」达磨祖师回答:「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净智妙圆,体自空寂」,这就是不可思、不可议的境界,这就是真功德,这种功德不是世间上求来的,是本具的。

  --------------------------------------------------------------------------------

  (三)

  这念心有「体」、有「用」,我们在思、在想,这是心的作用,能思、能想的「这个」就是心体。所以,同样是开悟,有的人是悟到心的作用,有的人是悟到心之体。从作用上开悟,是能思能想的这念心经由善知识的引发──眼睛一眨,这就是心的作用,手一动、脚一动,这也是心的作用,这就是入处;但这只是一个入处,是心的作用,当眼睛不眨、手不动时,这念心又在哪里?这就更进一步了,当这念心不作用时,清楚、明白、作主的这念心就是心之体。

  如果悟到心之用、心之体,却又执着这个「用」、执着这个「体」也不对,因为一产生执着,无为法就又成了有为法。所以很多祖师恐怕弟子会错意,就紧接着再追问,乃至拳打脚踢,就是在告诉我们,心在作用时是不是能离开体?悟到心之体,这念心是不是还能产生作用?这都是悟,因为悟有深、有浅。《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过了河就不需要船,还没有过河到达彼岸,就还需要船。

  达磨祖师说了这么多,可是梁武帝还是不懂什么是「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以世求」。因为在梁武帝的时代,顿悟法门还没有传到中国,所有的经论上谈的都属于渐修法门,因此梁武帝当然是不了解。梁武帝再追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达磨祖师回答:「廓然无圣。」这念心是绝对的,是一法不立,圣也不立、凡也不立、佛也不立、魔也不立,因为这念心本来就是佛、本来就是圣,如果再加个什么,就不是了,所以是「廓然无圣」。说「凡」不对、说「圣」也不对,也就是禅宗所说的「佛来佛斩,魔来魔斩」。达磨祖师所说的都是心法,都是在这念心上回答。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是薄地凡夫,今生哪有可能修证成佛?把自己看得很低,执着心外有圣境,甚至于称他一声菩萨,他都吓得不得了,说:「师父!我连蚂蚁都不如,您怎么叫我菩萨?」这就违背了人人都有佛性、违背了佛性平等的佛法大意。但是也有人以为:「我就是佛!」因此产生贡高、我慢,这更是不对。

\

  梁武帝听了达磨祖师的这些回答,更是疑惑不解,接着再问:「对朕者谁?」站在我面前的是什么人?既然你说我做的一切都没有功德,你讲的道理我又听不懂,究竟你是罗汉还是菩萨?还是佛?一般人可能会回答:「我是圣人,我是某某佛菩萨转世再来。」大众想想看,如果问「对朕者谁」,你怎么答复?达磨祖师回答:「我不认识。」这是一句很深的话,就是在当前的这念心上回答。假使达磨祖师答:「我是菩提达磨。」这就没有开悟。为什么说「不识」?因为如果说认识自己,就有能、有所,就不是如来的心法,就成了俗谛。禅宗祖师都是问在答处、答在问处,所以达磨祖师答:「不识。」只有绝对的这念心存在,这个绝对的心不落入识尘境界,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所以说不认识,也就是《楞严经》所说的「知见无知」,这个绝对的心是了了分明、处处作主,站得住、站得长,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这是达磨祖师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的第一个传法公案,这个公案有很多启示。但是也有很多人因为执着这个公案,就不修善法了,甚至说:「这是达磨祖师讲的,做善事毫无功德,所以我什么善事都不做。」这种观念就又落入两边,所以古人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真正是如此。

  韦刺史因为不了解达磨祖师与梁武帝对话中所显示的道理,所以「愿和尚为说」,希望六祖大师为他解答这个疑惑。

  --------------------------------------------------------------------------------

  (四)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六祖大师解说:「达磨祖师说得很正确,的确是没有功德,不要再怀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一般人会认为梁武帝造寺、度僧、弘法、布施、持戒,怎么会是心邪、不知正法呢?因为梁武帝落到一边,不明白正法,所以说是心邪。正与邪,要看是以什么为标准,正法也有层次上的差别。譬如一个没受过五戒的人和一个受了五戒的人,受过五戒的是正,没受五戒的称之为心邪,因为「五戒」是相对「五逆」而说,所以当然五逆是邪,五戒是正。如果再往上一层,五戒和十善相比,十善是正,五戒是邪;而十善和四谛相比,十善则是邪,四谛才是正。如果执着四谛,认为四谛是最高的,也不正确,因为存了得少为足的心,不知道还有十二因缘的道理,所以执着四谛是邪。如果以为悟到了十二缘起即是正,这又错了,因为还有六波罗蜜;但是执着六波罗蜜也不对,因为六波罗蜜和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相比,六波罗蜜是邪,顿悟自心才是正。了解这些道理,才知道佛所说的法是因时间、因对象而说,不能一概而论。真正明白这些道理,看佛经、听佛法就能得到真正的好处,所谓一通百通。六祖大师说梁武帝心邪、不知正法,是没有错误的。「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布施、设斋、度僧、建寺庙,这些都是在求福报,福报有生、有灭,福报享完就没有了,所以说梁武帝不知道不生灭法、不知道正法。

  六祖大师为了使韦刺史更进一步明白这个道理,使他百尺竿头再进步,继续解说:「不可将福便为功德」,不要认为修福就是功德,这是将无为法当作有为法,将出世法当作世间法了。不少人有这种观念,认为自己业障深重,根本不可能成佛、开悟,还不如老老实实做人,多修一些福报,这就是不了解要从因上修、从心上修。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福慧双修,不但要悟到这念心,还要在这念心上用功,契悟本心本性。

  梁武帝虽然修了种种佛事,但不是如佛经上所说的「修无修修」,他不知道诸法缘起性空,不知道本心本性,这就是邪,因为偏到一边了。在《佛藏经》里,释迦牟尼佛告诉舍利弗如何修念佛法门,指出:「见无所有,名为念佛」、「念无分别,即是念佛」,又开示:「见诸法实相,名为见佛。」「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以是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复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一切诸念皆寂灭相,随顺是法,此则名为修习念佛。」一般众生的心无论是起善念、恶念、杂念、无聊,都是妄念。好念头是一个好梦,坏念头是一个恶梦,好梦、恶梦都归于无常。这念心要没有取舍、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无能无所、无言无说,才是真正的「老实念佛」。为什么众生起心动念,心就是邪?因为不知道本心本性是无住、无为,心有所住、有所执、有所取舍就偏到了一边,和本心本性相违背就是邪。如果与菩提心相比,只有菩提心才是正,其他的都是邪,菩提心才是真功德。功德究竟在哪里?「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真正的功德是在法身中,不是在修福,因为福报有生灭,法身没有生灭。法身就是菩提心与涅槃性,法身就是真空妙有、妙有真空,见到法身才是真功德。

  --------------------------------------------------------------------------------

  (五)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

  六祖大师为令韦刺史更加了解福德与功德的道理,所以再进一步说明:「见性是功,平等是德。」见性的「见」表示契悟,是指契悟到自己的本心本性,契悟到自己的佛性。禅宗称本心本性为「本来面目」,如果认为见性是见到什么,就有能见、所见,这就不对了。每个人都有佛性,可是一般众生迷失、颠倒,所以见不到自己的本心本性。修行要依心起修、依性起修,心性没有生、没有灭,是佛法中最高的境界。

  「平等是德」,要心行平等。众生的心不平等,有分别、执着,就如同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一切人事物。如果要达到平等,必须破除自己的执着,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虽然现在还没有破第七识,最低限度要有平等的观念,尊重每个人都有佛性,这也是平等心。如果认为某人不聪明、根机不好,就看不起他,某人很有学问、很有智慧,对他就特别尊敬,这是分别心、不平等心。古人说:「不重久习,不轻初学。」对于修行已经很久的人不特别看重,对于初初开始修行的人也不轻视,平等对待大众,因为人人都有佛性。虽然这个人现在没有智慧,但是当他豁然契悟本心就超越了自己,所谓「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所以不要小看任何人。

  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有位悟达国师,十四岁就能登台说法,当时李商隐作了一首诗赞叹说:「十四沙弥解讲经,似师年岁只携瓶,沙弥说法沙门听,不在年高在性灵。」不要小看沙弥,虽然沙弥年纪小,也有佛性,一样能证阿罗汉果,只要开悟了,说出来的佛法都是平等不二,所以「平等是德」。

  「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功德就是指自己的心性,明白了心性再来解释功德,才能了解当中的道理。所以,六祖大师再进一步解说。念念无滞,「无滞」,是指这念心不要停留在任何境界上,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论诵经、持咒、念佛、念法,每一念都要无滞,都要无所住、都要不落入两边,不住空、不住有,不住非空、不住非有,不住内、不住外,不住过去、不住现在、不住未来,这是顿悟法门。如果是渐修法门,就是念念有所滞,为什么是有所滞?因为是方便法,修止、修观、念佛、念法、念僧,将这念心靠在法上、靠在佛号上、靠在戒行上、靠在善法上,或是靠在空、有,这些都是方便,因为都是有所住。心有所住着,就有挂碍,就是滞;「无滞」,是心无挂碍。既然要顿悟自心,就要将方便法门放下,达到心无挂碍的境界。

  真正能做到念念无滞、平等不二,这念心就像一面镜子一般,汉来汉现、胡来胡现,没有障碍,这念心起了大用以后又要归还原点,如同鸟飞过空中不留一点痕迹,心始终清明不动。《华严经》云:「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修了善法,不执着善法的功德,这就是无滞。如果做了善事以后,执着善法,就成了法执,又是一层障碍,这就是滞。虽然不执着,但是仍要不断地修善。所以,修善不执着善,就是无滞、就是般若。

  六祖大师唯恐大众产生执着,认为佛法就只是讲空性、讲不动,所以继续说明心性的妙用,讲本心本性的实相功德。这念心虽然不执着善法,但是要「常见本性」,这念心时时刻刻都要存在,时时刻刻了了分明,时时刻刻都能作主,自己的清净心、无住心、无为心、平等心、不动心时时刻刻现前,不但如此,这念心还有「真实妙用」,妙用无边,这才是实实在在,这就是这念心实相的功德。如果只是如如不动,执着如如不动,而不知道妙用,无为法又成了有为法,这还是滞。

  --------------------------------------------------------------------------------

  (六)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要有谦卑心,知道上、知道下,即使对方是下,自己也要谦卑,这就是功;如果认为自己是上,而心行我慢,这就不是功。外行于礼是德,「德」是德行,身口意所表现出来的一切都要有礼节,要知进、知退,该进就进,不该进则绝对不进,该说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这就是礼节。「礼」包含得很广泛,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都不逾矩,这就是礼,不知礼则难以健全人格,人格不健全又如何能把事情做得适当与周全呢?所以佛法不离开俗谛,真谛也不能离开俗谛。

  我们的种种表现都要有礼节、有规矩,知道什么时节该做什么事,什么时候有礼、什么时候免礼,都应该知道。譬如打禅七时免礼,上架房时也不需行礼,这就是知道时节因缘。又譬如用斋,一般人认为吃饭时要慢慢吃,要左边嚼几下、右边嚼几下才容易消化吸收;但是,你这碗饭还没吃完,别人早就吃完了,就等你一个人,这就是失礼。所以一切要随众,尤其和师长一同用斋时,自己要先吃完,不能让师长等候。参加集会、法会也是一样,不应等师长上了车才检视大众到齐没有,甚至还拖拖拉拉,这都是失礼。这些虽然是小事,可是很实用,更何况德行是建立在微细处。依此类推,如何使这念心运用得恰到好处,这就是德,这是心之用。

  「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自性虽然没有生灭,自性虽然是不动,可是也不妨碍建立万法。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由自性所建立,这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有俗谛、真谛、中道第一义谛。天台宗说「俗谛者,立一切法」,建立万法就属于俗谛的范畴。依照八万四千法门去实践,可以契悟自性;依照佛法用功,就能愈走愈光明。现在的科学、哲学、医学、工技,是怎么来的?是自性所建立的,所以「自性建立万法是功」。我们的道场有各个单位,这些单位也属于万法;修建中台禅寺,大家出钱出力,修建完成了,流芳千古,这也是我们自性起的作用,所以自性建立万法是功。这念心有体、有用,一方面要知道如如不动,另一方面要知道建立万法。「如来者,无所从来」,这是自性不动;「如来者,乘如实道而来」,这就是自性建立万法。

  「心体离念是德」,建立万法是心的作用,建立了万法之后,没有能、没有所,也就是说心念起作用以后还要归于无念,无念也不执着。无念是无无念,无无念是无所不念,又归到中道实相,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动,这就是德,是本具之天然性德。

  「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不论行住坐卧,这念心都存在,这就是不离自性。什么是离自性?打瞌睡就离开了自性,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就离开了自性,讲人我是非就离开了自性。所以,时时刻刻这念心都要清楚、明白,站得住、站得长。不离自性就是功,佛法不是空谈理论,而是要在道理上去实践。「应用无染是德」,这念心不但要如如不动,而且要运用到俗谛、真谛、中道第一义谛。无染,就是没有执着、没有挂碍。见到好的境界而起了贪心,不论是贪财、贪色、贪名、贪吃、贪睡、贪利,都是染。譬如种花、种树,这是心的作用,但是如果对花起了贪爱,就是有所染。经上说:「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无上菩提道。」这念心能运用自如,又能无染,这就是德。

  总之,这念心有体、有用,如果只知道用,而不知道体,这念心就成了生灭心,就属于众生。如果执着这念心不动,无为法又成了有为法,这也是障碍,还是不能圆满。六祖大师所说的这些道理,从过去到现在都很实用,乃至未来也适用,这就是真理。

  --------------------------------------------------------------------------------

  (七)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想修真功德、想见到法身的人,就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不要轻视别人。不但不起轻视、轻蔑的心,而且行住坐卧要普敬一切大众,对所有众生都要有恭敬心,做到了就有功德。因为自己这个心如果常起分别、执着,常常轻视别人,说别人的是非、说别人没有学问、没有修行……不管从哪方面讲,这些都是有「我相」存在,自己始终是自大、自傲、自满,始终把自己放在前面,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处处为自己着想,不知道为别人想,这就是「心常轻人,吾我不断」。自己的我执不能断,「即自无功」,就没有功德。这些看似很简单,但是如果能做得到,的确是真功德。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法。人与人相处,如果离开了恭敬心、平常心、谦卑心,就不容易在社会上生存,因为不论走到任何地方,自己都会产生烦恼、障碍。如果还是不知道检讨、反省,这个心吾我不断,好处总是往自己身上揽,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都对自己不好;听到有人讲些什么,马上就起疑心,认为可能是在讲自己,这就是人我不断。有这种猜疑心、轻视心,自己始终在烦恼中,哪里还会有「功」?哪里还会有「德」?

  「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要了解自己的起心动念,要看自己的过失,不见他人过;若见他人过,自己就是错。人都习惯掩饰自己的缺失,或是装腔作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叹、肯定、尊敬,这种虚妄心是不实在的。有的人喜欢摆架子,显示自己有修行,这就是自性虚伪不实。人的心当中有功德也有罪过,有诚实也有虚妄,如果处处自大、自满、自以为是,常常看轻别人,不知道尊重大众,这种就是无德。佛法中有位常不轻菩萨,见到任何人都礼拜,并且说:「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因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佛性是平等的。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是六祖大师对于当时在座出家和在家弟子的称呼。「念念无间」,这当中有事、有理。在事上来讲,譬如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佛号一句接一句不间断,这就是念念无间。又如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长,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恶念令灭除,未生恶念令不生。」平时念念都是善念,不起善念时,心又归还原点、归于无念,归于无念的这个心绵绵密密、不夹杂、不间断,这就是念念无间。「无间」就是前念与后念当中没有夹杂、没有间断,《普门品》讲:「念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这就是「功」。无论是念佛、诵经、持咒,始终念念不间断,继续不断地熏修,达到风吹不入、雨打不进,慢慢地就能得定、就能证到三昧,这就是「功」。所谓「念念相继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只起善念,绝对不起恶念,念兹在兹,这就是「功」。

  在理上来讲,「念念无间」就是师父说法、大众听法的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站得住、站得长,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心当中不夹杂、不间断,这念心由一分钟延长至三分钟、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乃至于一个钟头,渐渐地就能得定,这种定称为无间定,能与中道实相相应,这就是真功德。

  「心行平直是德」,无论对上、对下,要有平等心、质直心、平常心,无论待人或是处理事务,不虚伪、不作假、不投机、不取巧,这就是平直,平直就是德。

  「自修性是功」,明白心性,见到自己的本性,进而能依心起修、依性起修,念念分明,站得住、站得长,这就是真功德。修行就是要在自己的这念心性上修,这个心要禁得起千锤百炼、禁得起考验,不论顺境、逆境,自己这念心都要存在,不迷失本心本性,能坚住正念,这就是「功」。

  「自修身是德」,修行不但要在自己的心性上修,更要在身行、语言上修。社会上有些邪知邪见的人认为修行就是修心,不了解身心是一体的;他们主张享乐,以为自己是「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这就是不知道修行的道理而产生了错误的知见。也有人认为,只要这念心不染着就好,形之于外的身行不重要,这也是错误的观念。大众要了解,身心是一体的,除了修心,还要持戒、修身,行住坐卧要具足四威仪。譬如,佛有法身、报身、化身,报身是修来的,佛的弟子由于修身而威仪具足,阿罗汉圣者由于持身不犯,行住坐卧具足四威仪,所以证果时就能显现四威仪神通,空中行、空中卧、空中坐,这都证明除了修心以外更要修身,修身而威仪具足就是「德」。

  所以时时刻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这就是身德。这些做到了,别人看到你威仪具足,自然对你心生恭敬,即使还没有开口讲话,就已经受到了肯定,所以身教、言教都很重要。

  --------------------------------------------------------------------------------

  (八)

  「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这一段是结尾,要让韦刺史和当时所有听法的善知识知道,功德是在自性中,不是由布施、供养求来的。功德与福德不同,布施、供养、修种种善法,属于福德,见到自性才是功德。因为梁武帝不知道这个道理,执着供养、修福报,以为福报就是功德,所以把福德与功德混为一谈。所以达磨祖师说梁武帝修了这么多的善法是「实无功德」,其实是为了使梁武帝更上一层楼,破除梁武帝对福报的执着,希望他离开这些假相、假名、假有,契入无为法、契入中道实相、契入真功德。

  韦刺史提出「实无功德」的疑问请六祖大师开示,韦刺史是真的不了解吗?韦刺史一定知道功德与福德不同,如果韦刺史不了解,就不知道从何而问?所以韦刺史是为大众请法。佛法要活用,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可以依据这种模式弘法利生。因为众生不知道这些道理,无从问起,如果我们能代为发问、问得恰到好处,就能为大众解除疑惑。例如在精舍,住持法师说法,初初开始修行的人,对于有些道理可能听得不甚明了,修习较久的学员知道有类似的问题,就可以在旁发问。这个发问并不是问难,不是令对方难堪,以显得自己高明;而是将问题提出来,经过教授法师的解答,大众就能心开意解。不要认为自己提出问题显得自己不懂、没面子,有这种想法就不是菩萨行了。我们是代众生发问,明明自己已经知道也要问,因为在会有很多人不明白,由于你的提问而替大众解开疑惑,这也是功德。

  一般人不知道梁武帝的三世因果,会质疑梁武帝做了这么多的善事,为什么最后还遭恶报,饿死于台城?其实梁武帝并不是饿死,而是为持戒而死,确实是一种菩萨行。

  梁武帝有位大将名叫侯景。侯景本来是邻国人,他带兵叛变不成,就逃到梁国,痛哭流涕地请梁武帝收留,表示要为梁武帝尽忠卖命。梁武帝很慈悲,接纳了侯景,并且封他为河南王。后来侯景的势力渐渐壮大,就生起反叛心。梁武帝看到人心竟然如此反复,也就不作战了。侯景虽然把梁武帝囚禁起来,但是并没有杀武帝,一方面因为自己的命是梁武帝救的,如果恩将仇报,心中有愧;二方面,梁武帝有福德。侯景告诉梁武帝:「你不是吃素吗?你只要吃荤,我就放你出来,饶你一命。」侯景天天送荤菜给梁武帝,梁武帝坚持净戒所以就绝食,始终不开荤,最后饿死在台城。

  梁武帝的师父是志公和尚,他曾经问志公和尚:「我现在将国家大事治理得井井有条,将来的国运不知道如何?」志公和尚并没有说破,只是用手在喉咙和颈部比了一下,说:「你将来会在这个地方(喉)和这个地方(颈)有灾难。」当时梁武帝不明白,最后才知道,原来敌人就是侯景。

  梁武帝与侯景之间有三世的因缘。梁武帝的第一世是一位在寺庙修行的小沙弥,因为他会赖床,所以他的师父每天清晨准三点钟就来叫他起床。小沙弥觉得奇怪:难道师父晚上都不睡觉吗?为什么每天都是这个时候叫我起床?于是就仔细推敲这当中的原委。有一天他明白了,原来老和尚的寮房旁有一座花园,花园里有一只很大的蚯蚓。每天清晨蚯蚓一鸣叫,老和尚就会去叫小沙弥起来。小沙弥知道原来是蚯蚓的缘故,就烧了一大盆热水往花园里倒,把蚯蚓活活烫死。这只蚯蚓由于在花园里听经闻法,有一点点善根,死后转世为一只猴子。虽然是只猴子,看到山上有一座荒废的寺庙,也知道每天到山里摘一些野花、果子来供佛、拜佛。

  再说这个小沙弥,因为他起了杀心,杀业重,第二世就堕落了,转世为贫穷的樵夫,每天上山砍柴维生。由于他前世是出家众,所以看到佛像很欢喜。有一天,看到山上有座寺庙破旧不堪,大殿中的三宝佛常年被日晒雨淋,但是自己又没钱修建,于是买了三个斗笠为三尊佛像戴上,而且将自己最干净的衣服披在佛像身上,以遮阳避雨。樵夫每天上山砍柴经过这座庙时,都会进入大殿礼三宝佛,并以鲜花供佛。连续几日下来,他发现自己供佛的花被扔在一旁,花瓶中已有其他鲜花。樵夫觉得奇怪,一天特别留在旁边观察,发现一只猴子拿花来供佛,看瓶中有花,于是拔出瓶中鲜花,换成自己带来的花。樵夫后来跟踪这只猴子,知道猴子就住在寺庙后面的石洞里,他愈想愈觉得这只猴子可恶,就找了一块大石头将洞口塞住,把猴子活活饿死在洞里。

  樵夫虽然心胸狭小,但也知道要做善事。有一次经过山林,山林中有条大河,虽然河水不湍急,但是如果要过河,必须脱鞋、脱袜、卷高裤管才能过,实在很不方便。樵夫起了善心,搬来七块大石头放在河中作为踏脚石,过河的人可以踩在石头上,不用再脱鞋、脱袜、卷裤管,涉水而过。一般流传说梁武帝前世因为修三宝殿、搭七星桥的功德,所以后世当了皇帝。修三宝殿就是为三尊佛像买了三个斗笠戴上、为三尊佛像披衣,七星桥就是摆了七块石头在河上。被樵夫害死的猴子由于拜佛、供佛,以及过去累积的善根,所以转世为人,也就是这一世的侯景。

  --------------------------------------------------------------------------------

  (九)

  大众要知道,修行不是一生一世就修成功的,都是经过多生多劫累积而来。佛法讲,因缘果报如影随形,过去所造的恶业,今生逃也逃不了,现世所造的恶业,未来必定招感果报。现在知道了,从今以后绝对不造恶业,未来就不会感恶果。如果过去已经造了恶业,现在就要了业。了业的方法很多,有小乘的法门、大乘的法门,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能了业。

  以小乘而言,想要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大乘则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不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大乘的法门是先悟后修,悟到这念心,时时刻刻保持这念心的存在,就能了生死,所以说「顿悟自心,直了成佛」、「千年暗室,一灯即破」。如果对修小乘法门的人说这个道理,似乎不容易接受,小乘认为:既然「顿悟自心,直了成佛」,难道过去所造的业就不用受报、不用还债了?这不是不合乎因果的道理吗?有的人因此主张求生净土,认为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太长,恐怕没有把握,不如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得不退位,来世再修。甚至有法师引证安息国太子的公案,说:「安息太子修了两世,得了宿命通都还没有成道,还不如往生西方得好。」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安息太子就是东汉时代来中国弘法的安世高,安世高在中国翻译了数十卷的经典,大多为小乘经典,其中最为大众所知的是《八大人觉经》。他过去生是安息国的太子,后来继承王位,为了出家修行,将王位让给他的叔叔。出家修行以后,得了宿命通,知道自己前世在中国广州杀过人,就到广州来偿还命债。他到了广州,看见一位少年拿着剑,很威武的样子,这个少年一见安世高,走上前去就给他一刀,结束了他的生命。安息太子死后,这一世又投生到安息国出家修行,而且得了宿命通,知道自己还有余报未尽,后来就在前往会稽的途中,被暴徒误打而丧命。

  修行如果执着神通为实有,就是法执。执着宿命通、心中产生法执,将来就要受报。因此,在打坐的时候,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都不要理它,不要执着任何境界。梦中的境界不能执着,打坐的境界也不能执着,就算真正得到了神通,还是不能执着,就是一念到底,只有这一念,没有第二念,这样就能超越。

  修行的目的是在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但得本,何愁末」,根本契悟了,其他的都是枝末。所谓「净寂光通达,寂照含虚空」,悟了道,这念心具足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功德、妙用,十方世界都在这念心当中,这就是最上乘的法门,就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道理。明白了这些道理,对于达磨祖师所传的顿教法门就有百分之百的信心。

  --------------------------------------------------------------------------------

  (十)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

  这一段是韦刺史请问六祖大师「念佛真的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韦刺史问:「弟子经常看到出家众或在家众念阿弥陀佛,希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念佛真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恳请六祖大师为弟子解答这个困惑。」

  现今一般大众也有这个疑问:「修净土念佛求生西方,西方究竟在哪里?」这也证明韦刺史是示现菩萨行,以在家居士的身分代大众发问,帮助一般学佛大众解除疑惑。

  六祖大师引述世尊在舍卫城所说的西方引化经文来回答韦刺史。西方引化经文就是《阿弥陀经》。「引」是接引,「化」是度化,用西方净土法门来接引、度化众生。佛法无量无边,每一部经都是修行的法门,所以西方净土也是一个法门,如果不了解这些道理,就会执一而非他。

  西方究竟在哪里?根据《阿弥陀经》记载,距离我们这个世界十万亿佛土遥远,有一个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有佛,号「阿弥陀」。因此六祖大师说:「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有十万亿佛土那么遥远。佛法可以从事上讲、从理上讲,从因上讲、从果上讲,十万亿佛土是从事上讲。怎么会构成十万八千呢?因为我们的身心有十恶八邪,所以就有十万八千;如果这个身心没有十恶八邪,确确实实在剎那之间就能超越十万亿佛土,立刻就能到达极乐世界。

  大众自己想一想,当这念心有了烦恼,看这个世界处处都不顺眼,似乎每个人都在排斥自己、和自己作对;相反地,如果自己心里很欢喜、快乐、平静时,或是体悟了禅悦,就会感觉自己现前所在之处就是净土。所以,一切都是源自于自己的这念心。这念心非常微妙,白天打妄想,起了恶念,晚上就会做恶梦,或是梦见妖魔鬼怪,这都是白天打妄想所招感来的。如果心没有妄想,时时刻刻保持正念,正念就是光明、正念就是解脱,这念心超越了时间、空间,晚上做梦就是一片光明,乃至于一剎那即超越十万八千里,不但是超越,而且当下就是净土、当下即见弥陀。所以,一切都是心与境的关系。心是内,境是外,如果这念心有内、有外,就是有人我、是非,分别彼此,就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如果这念心无内、无外,能看破、放下、不执着,内外就能一如,这时候即使是十万八千里,一剎那就到达了。

  有些人不了解《六祖坛经》,以为六祖大师只是在理上讲。大众要了解,理是事的开始,理是「知」,事是「行」。儒家王阳明也讲「知行合一」,知达到最高的境界,自然与行互相契合,行达到最高的境界,理就现前。所以,十万八千就是心中的十恶八邪,因为心中有十恶八邪,净土就被障蔽;一旦心中的十恶八邪消除了,这念心都是光明,光明就是净土。因为能行八正道,所以八邪自除;相反的,心念不正,以十恶为因,则招感八邪,所以招感外境离净土有十万亿佛土之隔。

  六祖大师说「去此不远」,为什么又说有十万八千这么遥远?因为说远是从「事」上讲、是从「果」上讲,说近是从「理」上讲、是从「因」上讲。「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对根性钝的人来讲,的确是很遥远,因为听了很多道理还是没办法契入,于是就说「在十万亿佛土远的地方」有个极乐世界。对上根利智的人而言,内外一如、心境一如,虽然是十万亿佛土这么远的距离,一剎那就能到达。所以禅宗讲:「迷即众生,觉即菩提。」究竟是远?是近?菩提非遥,在迷悟之间,没有悟,就是相当地远,骑牛找牛,走遍天涯海角也找不到,离道愈来愈远;悟了,当下这念心就是,十万亿佛土剎那间就能到达。净土宗也说:「屈伸臂顷到莲池」,悟了,一剎那就到达了。悟到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悟到这念心不生不灭、不去不来,这念心时时刻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净土、这就是无生,是果证无生。上根、上智的人能够听得懂这些道理,可是钝根的人却始终怀疑,执着外面有个西方净土,不相信当下这念心就是净土。

  --------------------------------------------------------------------------------

  (十一)

  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人有两种,法无两般」,人有上根、下根的区别,但是法却是没有两样,所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没有顿、没有渐,只是因人、因机而有不同的说法。「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这念心因为迷悟的差别,所以净土就有远近。悟了就很近,迷了就很远。悟到这念心即是道,就不会再骑牛找牛,举手、动足都与释迦牟尼佛同一鼻孔出气。悟了以后,就不再求佛,为什么?因为「心即是佛」,时时刻刻这念心都存在,再去求就是「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没有悟到这念心,始终是在心外求道、心外求佛,希望佛菩萨为自己加持、摩顶、授记,希望佛菩萨使自己开悟,这种想法就是在迷的众生。悟了这念心,净土、佛就在眼前,举手动念都是在转大*轮,眼睛一眨、手一动就是神通;没有悟到这念心,始终认为唯有释迦牟尼佛才会转大*轮,甚至认为现神通才是转大*轮。所以,在这念心上契悟最重要。想要有正确的认知,也有迟、疾的差异。心如果还在迷惑当中,在理上就听不懂,就只能在事上了解,从事上建立知见;如果真正悟到这念心,当下就能契悟正知见,过去的邪知邪见当下就转过来了。

  「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迷人不知道心即是佛,不知道心净就是净土,始终执着外面有净土、执着外面有佛,始终在东寻西找。「求生于彼」,「彼」就是未来,将所有的希望、果报放在未来。悟到心即是佛、心即是道、心清净就是净土,就不会再东求西找,时时刻刻安住这念心,有妄想、恶念,立刻就觉照、净化。所以悟了的人知道自净其心,心清净才是佛,心清净才是道,心清净才是净土。

  这个法门实在非常殊胜,但是下根的人听不进去,甚至于说:「我明明就是要生净土,为什么却要我净心呢?我的心就是没办法清净,就是会起贪、瞋、痴,造杀、盗、淫,所以我才要求生净土。如果一定要净心,我不就不能生净土了?」自认为与净心法门不相应,没办法建立信心。大众要了解,心不净就不会有净土的果报。念佛是个法门,用念佛来净心、定心,心清净了、心定了,当下不就是净土吗?六祖大师所说的法,直截了当告诉我们「自净其心」,不要东求西找,不找净土、也不找佛,因为心清净才是真正的净土,悟了这念心才是真正的佛;所以,成佛、生净土必须先净心。

  「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六祖大师惟恐自己所讲的法,大家还是不相信,所以举证佛所讲的话。由此可知,不只六祖大师这么讲,所有一切诸佛如来、大乘经典也都这么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自净其意就是清净自己这念心。《观无量寿佛经》里讲得更清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以要了解这些道理,明白了以后要有信心,才不会随着错误的知见团团转。

  --------------------------------------------------------------------------------

  (十二)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使君」就是韦刺史,六祖大师一方面再次提醒韦刺史,另一方面也是藉此提醒大众注意以下的重点。「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生在东方,只要心清净就没有罪业;所以,不一定要求生西方,如果想求生西方,也得要先净化这念心,这念心清净了,即使是身处东方也能成佛、成菩萨,东方也可以成为极乐世界。不知道清净自己这念心,认为念佛可以灭除罪障,于是天天造恶业,造了恶业再来念佛消罪,始终在放火、加油、熄火,这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是颠倒。所以要想无罪,净心则无罪,心清净就没有罪过。相反地,「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虽然是在西方极乐世界,这念心不清净就有罪业、过失,有了罪愆就要忏悔,倒不如心不造恶业,时时刻刻保持心清净,这就是光明。

  「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这是一种譬喻。东方人造了罪,可以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了罪,又该念佛求生何方呢?这就好比身在台湾的人犯了罪之后逃到美国;在美国的人犯了罪,又要逃到哪里呢?逃到台湾吗?逃得了吗?逃不了的。所以,念佛是为了净心、定心,心清净了就是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大众身口意三业清净,当下就是在西方。如果不知道这些道理,时时刻刻打妄想、造恶业,就会堕入恶道。

  「凡愚不了自性」,凡夫愚痴颠倒,不明了自性在哪里、心在哪里?自性就是自己的本心本性,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念心,就是知道是非、善恶、改过、作主的这念心,也就是大众的良知良能,也就是佛法所讲的自性佛。天台宗提到:「佛智照中,佛智照假,佛智照空」,佛智就是觉悟的智慧,知道改过向善、知道精进、知道破除烦恼的这念心,这就是自性佛。

  「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由于众生心中的妄想、执着不断,身口意造作种种过失,身心不清净,所以身体的地、水、火、风是一片黑暗,没有光明,身心成了秽土;佛的身心清净无染,清净的地、水、火、风就是净土。凡夫的心没办法作主,不知道万法唯心,不了解一切都在自己的这念心当中,也不认识自心当中的净土,不相信心即是佛,所以总是在心外求佛、在心外找净土,求生东方、西方、南方、北方,甚至于求生兜率天,这都是颠倒。既然是颠倒,为什么佛又告诉大家要求生西方呢?因为一般人在还没有开悟时,心中如果没有依靠的法门,就没办法安住,所以佛说种种法门,先让众生安心,而求生东方净土、西方净土是一种方便法门,没有开悟前,也不妨碍藉方便法门净心、定心。但是要了解,唯有在这念心上用功才是究竟,所以大众不要执一非他。

  凡夫不识身中净土,所以东求西找。小乘视三界如牢狱,视生死为冤家,认为要离开三界火宅才能得解脱;但是「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大乘行者知道要转识成智,明白烦恼即菩提,所以识得身中净土。诸位不要看轻自己的身体,离开这个身体也没办法修行。身体属于俗谛,穿衣吃饭、行住坐卧都是俗谛,修行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清楚明白,时时刻刻觉照自心,使身口意三业清净,这个世界就是净土。

  「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觉悟的人无论身处何地,心始终是坚住正念,所以不论在东方、西方、南方、北方,都一样是净土,无论是在埔里、在台北、在禅堂、在卧室,乃至于在厕所,都能够坚住正念,所以觉悟的人处处是净土。佛告诉大众:因为这念心时时刻刻保持正念,所以身处任何地方都是净土,时时刻刻都是安乐。但是,自己是不是能真正时时保持正念?能做到时时保持正念,无论在厕所、禅堂,都是一般无二;如果做不到,厕所是厕所,禅堂是禅堂,就不是「一般」,而是完全不一样,既然做不到,就要藉由各种方便法门达到究竟。

  --------------------------------------------------------------------------------

  (十三)

  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这念心时时刻刻都是善念,所作所为都是善法、善行,西方就不远了;若怀不善之心,想生净土、想见佛是很难的,不但念佛往生难到,修任何法门都难与三昧相契。因为这念心有虚妄、有夹杂、有间断、有障碍,所以与任何法门都不容易相应。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三昧,如果没有办法达到三昧的境界,就是念佛也难以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不要认为现在念佛,最后就一定有佛来接引,于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这种心念,要想生西方就更不容易。

  过去琉璃王要灭释迦族,目连尊者有大神通,将释迦族的五百童男、童女放在钵里送到天上。战争过后,目连尊者从天上取回钵时,发现五百童男、童女全都化成血水。为什么?因为在业难逃、在劫难逃。众生有业、心不清净,所以没办法生到天上。既然生天都不可能,又怎么能生到净土呢?这就像厕所里的蛆不能离开厕所,如果将之放在清水里,可能就会死亡,是一样的道理。虽然我们认为厕所里的水又脏、又臭,空气不好,但是它们反而觉得那个地方空气最好,粪水就像甘露水一般,因为每个众生的业报、业感都不一样。了解这个道理,就知道要想生西方、要想成佛,绝不是向外祈求就能求到,只有契悟这念心、在这念心上用功,转识成智,才能与净土相应。

  修行,要知道如何调和「心」与「境」,心由境生、境由心生,两者互为因果。心一接触到外面的环境,就会产生种种妄想、执着,看到清净的境界,即生清净的心念;看到染污的境界,则心生贪、瞋、痴等恶念。相反地,外面的境界也是从心而生,由于心生分别、心生执着,所以又产生外面的种种境界,心境互为因果。修行要做到「见境不生贪爱,于理不生分别」,「不于理中生分别,是故其中最吉祥」。见到任何境界不起贪爱心,也不起排斥心、烦恼心、厌恶心、瞋恚心。「于理不生分别」,什么理?心性之理,心性就是实相,实相就是实实在在的心境。「不于理中生分别,是故其中最吉祥」,这当中一个是心里的境、一个是外境,一个属内、一个属外,不论是心里的境或是外境,这念心都不在境上生分别、执着。真正做到了,不求消灾免难,灾难自然消除;不求平安,所在的地方最是平安;不求吉祥,所到之处都很吉祥。为什么?因为这念心是正念,是超然、是绝对的,任何人都找不到自己。

  人总免不了要到东、西、南、北四处行走,保持正念才能脱离灾难,有正念,就能与诸佛菩萨相感通。明白这个道理,任何地方都是乐土、都是七宝宫殿,就能随所住处恒安乐。所以六祖大师说:「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有的人平时不知道持戒、修善、反省、检讨,以为只要念佛、帮人助念,当自己临终时一定也会有人来帮自己助念往生,这就是怀不善之心。因为有依赖心,因为平时不在自己的身口意上努力,这是投机取巧。为什么需要依赖别人来助念往生?为什么不现在就检讨反省、净心、定心,反而打这种如意算盘?存有这种念头,想要念佛求往生必定不容易。

  有人以为:既然净土法门提到临终可以十念往生,活着的时候何妨逍遥享乐一番,只要临终十念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哪有这种事?存有这种侥幸心、等待心,这个心就已经不清净,已经被染污、被障蔽了,如果心念没转过来,将来必然感业果,怎么能往生净土呢?有人就问:「既然如此,佛陀为什么要讲十念往生?」大家要了解,佛是基于慈悲,希望每个人都发心学佛、修行,在这一生成就戒定慧、成就法身慧命,尽管众生的烦恼、习气深重,这一生修行没办法成就,佛还是想尽办法度化,开各种方便法门让众生有省悟的机会,只要众生在临终时真诚恳切地惭愧、忏悔,十念即能往生。另一方面,对于这一生没有修行学佛,或是造了极大罪恶的人,佛为其说十念往生:只要最后能真诚忏悔、改过,能真诚十念,也可以往生净土。但是,净土有层次上的差别,这个净土只是凡圣同居土,也就是我们这个世界。因为有惭愧心、忏悔心,加上最后临终十念,所以还可以转世为人。

  临终十念就是保持正念,因为临终时五阴境界现前、业报现前,看到种种恐怖的境界会心生害怕,这时赶快念「南无阿弥陀佛」,口念佛号、耳听佛号,没有其他念头,只有佛号,就能将这一生所造的恶业转过来。但是这要有很大的信心才行,因为已经造了几十年的恶业,这个信心必须要能超过几十年已经养成的习惯、认知,才能达到十念转识成智的境界。

  所谓「十念往生」,也不一定要十念,只要最后一念保持正念,即使不念佛也可以往生。但是一般人做不到,因为不念佛的时候心就跑掉了。所以临终时就看自己最后这一念心在哪里,将来的果报就在哪里。人在临终时,这念心是很糊涂、很难作主的,因此必须在平时练习,平时没有练习,临终时怎么会有正念?在平时发慈悲心帮别人助念、与人结善缘,当自己临终时心能够作得了主,又有人帮自己助念,就有了往生的资粮。「助念」就是帮助提起正念,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正念,千经万论都是告诉我们要有正念。正念是学佛的根本,是修行的资粮;没有正念,就没有成道的资粮、没有往生的资粮。

  如果临终十念仍然不能往生,怎么办呢?还有一个方便,只要今生受过三皈、五戒,将来弥勒菩萨成佛的时候,就能在龙华三会中得度,所以只要种下了善根就有保障。但是,大众不能听了师父这么讲就认为:「我等弥勒菩萨成佛时再证果好了,今生先尽情地享乐一番。」这么想就是糊涂、颠倒。若怀不善之心,不但念佛往生难到,修任何法门都很难相应。何必要等待来世?时时刻刻保持正念,今生就能解脱。

  六祖大师为了让大众更深刻地了解,所以进一步说明念佛生西方的目的是「净心」。心清净、心时时都是正念,随处所在都是净土;如果心不善,造作恶业,想藉西方来逃避,怀这种心来念佛,则往生难到。

  --------------------------------------------------------------------------------

  (十四)

  「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

  六祖大师劝大众,先要除去心中的十恶、八邪,能够做到十善、八正道,心中没有十恶、八邪,就超越了十万八千里,立刻到达净土。所谓「有此则有彼,无此则无彼」,善念现前,恶念自然消失;恶念现前,善念也就消失;如果保持正念,善恶两亡,就能契悟如来的心境,这是最高的境界。心时时保持正念,才能「念念见性」。「心」是清楚、明白的心,「性」是空寂之性;清楚、明白的心就是「菩提心」,空寂之性就是「涅槃性」。具足菩提心、涅槃性,即成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指果报;在因地上修,就是定慧等持。

  「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这念心能够时时刻刻平等不二、质直无曲,一弹指间就能见到净土、见到弥陀,弥陀就是无量寿佛、无量光佛。契悟了这念菩提妙明真心就是见到弥陀,因为这念菩提妙明真心确确实实是无量寿、无量光。所以,坚住正念就是道,平常心就是道。可是众生的心既不平、也不常。平是平直、平等,常是不动、不变。如果经常打妄想、不起正念,心就是不直;不知道人人都有佛性,心就是不平;起心动念有如波涛起伏,心就是不平、不常。这个心水没有波浪了,心如同一潭止水,定慧就现前。所以这念心时时刻刻都要安住于「平常」,时时刻刻保持心的「平直」,一弹指就能到达西方极乐世界。

  「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净土是果报,这种果报土必须有因才能感果。十善是正因,因上做不到,就不会有净土;如果平时做到十善,净土的果报一定会现前,何用另外去求往生呢?因为有因必定有果,有耕耘自然会有收获。修行要经常检讨、反省、改过,在因上努力了,清净心自然现前;否则,天天向外求,不知道检讨、反省、改过,再怎么求,清净心也不会现前。况且,心有所求,这念心就不是真正的清净。

  「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不断十恶,无论是东方佛、西方佛、南方佛、北方佛,都不会来接引,因为不相应。能断十恶、能行十善,一起心、一动念就是如来的境界,则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如果这念心没有十善,只有十恶,起心动念是谁来呢?就招感阎王、小鬼,因为「因」能感果。

  「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剎那。」什么是无生?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不起心、不动念,一念不生,也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不思善、不思恶,当下即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大众要在这个因上去实践,这念心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不起心、不动念,始终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顿悟无生大法。真正能如此,说剎那还是太慢,因为西方就在目前,当下即是极乐佛土。

  「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如果没有悟到「心清净就是佛」的道理,没有从净心、定心去契悟,不知道用佛号来净心、定心,又怎么能到达西方?念佛的目的在净心、定心,心净即是佛。念佛时心净、心定,不念佛时也是心净、心定,当下即是佛土,当下就是西方;否则,到西方的路途就很遥远。为什么?因为心中有贪瞋痴、有人我是非,妄想烦恼不断,就隔了十万八千里。

  --------------------------------------------------------------------------------

  (十五)

  惠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剎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

  「惠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剎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六祖大师问:「我在剎那间将西方极乐世界移到诸位眼前,让诸位现在就见到西方,诸位愿意见西方吗?」与会大众五体投地顶礼六祖大师,说:「如果现在就能够见到西方,又何必等到将来再求往生极乐!恳请和尚慈悲,此刻现西方极乐世界于眼前,让弟子们都能见到西方的胜境。」

  这里的「见」不是肉眼看心外之境的见,而是指「契悟」。能契悟这个道理,西方就在眼前;没有契悟,就不能见、就见不到。譬如净土宗说:「花开见佛悟无生」,又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见的是心外的弥陀、还是心内的弥陀?如果见心外的弥陀就能开悟,在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为什么很多人见到释迦牟尼佛却没有开悟呢?还得要听经、闻法、打坐、持戒,难道释迦牟尼佛的德行不如阿弥陀佛?如果见到阿弥陀佛能开悟,见到释迦牟尼佛不能开悟,就不是佛佛平等、佛佛道同了。由此可见,「见佛」不是见心外之佛,而是契悟佛心,这才真正是见佛。

  「移西方」,并不是六祖大师用什么方法移山倒海,让大众看见净土,如果是这种见,不就如同看电视、看魔术一样,看过以后就没有了,这种净土有什么用处呢?六祖大师开显净土的意义,是要大众契悟到清净心即是净土,心时时刻刻安住在无住、无为,才是真净土。如果是用肉眼去看任何境界,无论是看好的、坏的,都是尘境,都是尘劳。譬如看电视,看久了之后眼睛疲劳,就不想看了;即便是看七宝宫殿、看佛像,看久了眼睛还是会疲惫,所不同的是,看佛像能引发恭敬心,想到佛陀的慈悲、平等、定力、智慧、愿行,想到佛陀修六波罗蜜、普度众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想到这些,内心是清净的感受,将来就感清净的果报。所以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也需要方便法门,例如道场就是方便,依止的道场很宁静、祥和,这个心自然清净、安定。藉由外境的方便可引导大众回归自心,即使未能契悟自心,因为赞叹佛、法、僧三宝,对三宝起恭敬心,还是有无量的福报。

  「西方净土」可以从因上讲,也可以从果上讲。「因」就是现在去实践,做到了,未来所感的果报就是净土。修任何法门都是如此,现在种因,未来感果。如果只是追求未来的果而忽略了现在的因,那是南辕北辙,佛已经远在天边了。如果悟到心清净,当下即是净土,悟到心觉悟即是佛,佛就是在眼前,净土就在自心当中。要想成道证果,一定要有正知正见,有了正知正见,眼前就是一条菩提大道,否则就会迷失本心本性。所以修行没有什么玄妙之法,也不能投机取巧;但是,契悟这念心之后,确实又很微妙,处理任何问题都能四两拨千斤。一旦悟到心清净就是净土,就绝不会再向外去求净土,因为当下这念清净心就是!十万亿佛土一剎那就到达!这不就是很微妙吗?这实在是无上法门。想要迁移到西方,必须从这念心上移转。迁移到西方不需要旅费、移民费,所有的费用都不需要,最重要的是自己这念心能够时时安住正念。

  --------------------------------------------------------------------------------

  (十六)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六祖大师希望大众都能见到西方净土,所以进一步用譬喻为大众开示心性的道理。「世人自色身是城」,世间人的身体就像是一座城,这个城有金城、银城、琉璃城、玛瑙城,看看自己的身心清净到什么程度,身体的地、水、火、风四大就转变到什么程度。起烦恼、生恶念,四大就变成暗无天日的土城;持戒清净就是水晶城;这念心完全清净,地、水、火、风就变成了七宝宫殿。

  「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是这个城的外门,因为这念心经常是由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向外境攀缘,所以是外门。意根是内门,因为意根在里面想东想西、患得患失,或起善念、或起恶念,这就是意门;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这也是意门。所以,必须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外门、内门都清净了,才能进入宝所、进入宝城。这是从因上讲,是实实在在、直截了当的说法。

  「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这就是心,是菩提妙明真心;性是空寂的本性,虽然是空寂,却又清楚、明白、能作主,能作主的这念心性就是空性。这念心能作主,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只起善念、不起恶念,有了过失知道反省、检讨,就是心王住在心地上。本心本性在、觉性在,自己的法王就存在,这个城中就有主人;本心本性不存在,城中就没有主人、没有王,只是个空城,因为二者是一体的。

  「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本心本性存在、能作主,身心必然安定;相反地,这念心起了烦恼、出了状况,身体就会生病。过去的祖师大德因为悟了这念心性,成就金刚定,所以身体就成了金刚不坏身。如果本心本性不在,自己不能作主,随着外缘起贪、瞋、痴,随着外缘造恶业,心也就坏了。现在社会上种种混乱的现象是由人的心病所致,所以要让社会安定、和谐,一定要先从净化人心做起。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想要成佛,必须返观自性。怎么返观呢?这念心时时清楚、明白,处处作主,经常检讨反省自己的言行,有了过失就要惭愧、忏悔。所谓「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哪个心呢?凡夫心不染污就是!离开这些道理另外再去求道、求佛,就是骑牛找牛、在太阳下找影子,心外求佛就始终见不到佛。明白这个道理,修行就找到了一个入处。」

  --------------------------------------------------------------------------------

  (十七)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瞋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这念心迷惑、颠倒,就成了众生;这念心觉悟、转识成智即是佛。有慈悲心,就与观音菩萨的频道相感应;有喜舍心,就能与大势至菩萨相感应。有居士问师父:「观音菩萨有时是男众相,有时是女众相,有时又是比丘相,究竟观世音菩萨是什么相呢?」观世音菩萨是慈悲相。有的人虽然天天拜观音、求观音,却仍然杀生、造恶,如果自己没有慈悲心,求观音菩萨也不容易有感应。要想见到大势至菩萨,就要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要喜、要舍、要随喜赞叹他人,这都是在因上用功,在慈、悲、喜、舍的因上精进用功,就能与大势至菩萨相感应。修行达到三业清净,身业清净、口业清净、意业清净,就能见到释迦牟尼佛。想要见到阿弥陀佛,就应时时刻刻保持平常心、平直心。

  「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这念心有人我是非、我慢贡高、自私自利,或是有人得罪了自己就怀恨在心,不知道冤亲平等,乃至于做出损害他人的事,这就是大须弥山存在自心当中。想推倒心中这座须弥山,就先得看破人我是非。如果内心充满了邪知邪见,充满了偏执,前念接着后念,如同波浪一般无法止息,这种心念就像汹涌的海水会将自己淹没,始终在烦恼、黑暗当中,在轮回的果报当中。一旦邪心转过来,烦恼息灭,种种恶业果报就消失了。

  「毒害是恶龙」,如果有害人之心,这种心念就是恶龙。想要避免种种毒害,就应该检讨反省自己这念心是不是有贪、瞋、痴三毒?有没有害人之心?有没有排斥别人的心?假使有,就要改过迁善。「虚妄是鬼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虚妄不实、虚伪、作假、掩饰自己的念头,自己没有德行却显示出有德行,自己没有定力却装作很有定力,这就是虚妄,有这种心念就是与鬼神相应,因为鬼神的心是虚妄的。大家要了解,这不只是一种道理,理当中还有事。一般人说「内神通外鬼」,以佛法来讲是「内邪感外鬼」,因为有虚妄心、虚伪心、不实在的心,这种心的频道和鬼神法界的频道相感应,就感通外面的鬼神法界。要想脱离鬼神的恶报、脱离鬼神的扰乱,就要除去自己的虚伪心。有人听了这些道理,心里又产生了误解,认为:「虚伪、作假就是鬼神,心怀恶毒就是毒龙,这么说来,世间上的鬼神、毒龙是不存在的了?」佛法有事、有理,上面所说的是从理上讲、是从因上讲。一个是因、一个是果,一个是事、一个是理,不能因为是从因上讲、理上讲,就认为没有鬼神、没有毒龙。修行要先悟理,除了在理上契悟,也要在事上用功,除去心中的贪、瞋、痴三毒,除去虚妄心,才能脱离三涂恶道。

  「尘劳是鱼鳖」,尘是尘境,一般众生都离不开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譬如眼睛看外面的形形色色,接触色尘久了眼根就会疲劳,耳朵听声音听久了会打瞌睡,这些都属于尘劳。一般人说「水清无鱼」,鱼都是在浑水中生存,鱼鳖经常是在动当中,因为它们喜欢尘劳;贪着尘境,就招感鱼鳖的果报。六根攀缘六尘,不但使身心感觉劳累,过度贪着甚至还会造作恶业,所以要远离尘劳。这里所讲的尘劳是指世间的灯红酒绿、歌声舞影、色声香味,是指外面粗的尘境,六根接触这种六尘,起了贪心、瞋心,产生憎爱,造作恶业,最后就会堕入三涂、堕入鱼鳖的恶报。如何远离尘劳境界?要从心远离,如《金刚经》所说的「无住生心」。远离,不是身远离,而是心远离;身很难远离尘境,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眼睛看、耳朵听……六根经常都要接触六尘。所谓「巧把尘劳作佛事」,运用清净的六尘净化世间浊染的六尘,这是一种方便法,例如道场里的大殿、公园,虽然都属于尘,但这是清净的尘境;梵呗属于声尘,可是听到梵呗的声音,心就会觉得宁静。

  「贪瞋是地狱」,起了贪心,不论是贪财、贪色、贪吃、贪睡,都会增长习气,当自己追求的欲望不能满足时,就起瞋心、怨天尤人,内心的光明顿失,当下就如同活在地狱之中,乃至于起恶念、造了地狱的因,将来一定感地狱的果报,这是从因上讲。除去贪心、瞋心、淫欲等种种恶念、恶行,才能离开地狱的果报,因为没有因就不会感果。

  「愚痴是畜生」,不知道因缘果报的道理、不知道人人都有佛性,这念心经常糊涂、颠倒,所作所为就愈来愈愚痴,心就愈来愈迷糊,如同畜生道的众生一样无知,将来所感的果报就是畜生。一般人只知道现在是因、未来是果,其实因果同时存在,都是这念心所产生的果报,因为心生万法。这念心非常微妙,真正认识这念心、明白这念心的人就不会愚痴。

  --------------------------------------------------------------------------------

  (十八)

  民国初年,有一位富翁结交了许多地方上的官绅,并和他们勾结,仗势欺人。富翁养了很多牛羊,经常把牛羊放牧到隔壁邻居陈老头的田里,结果田里种植的稻麦、蔬菜都被牛羊吃得精光。陈老头为了生计,只好和这位富翁打官司。无奈富翁有很多靠山,所以陈老头不但在地方上打不赢,告到县衙里也打不赢。日子久了,陈老头更加郁闷,感叹活着很痛苦,人生实在没有指望。因为农人就是靠庄稼维持生活,自家田里的稻麦都被别人的牛羊吃光,不但有冤无处申诉,根本连生活都过不下去了,被逼得只有死路一条。陈老头愈想愈生气,既然告官告不倒他,说理说不过他,甚至打架都打不赢他……于是发了毒愿:「我死后一定要变成一条毒蛇来报仇,把他们全家都咬死!」

  陈老头的心里充满了怨怒,天天想着要报仇雪恨,想久了就生病了。他觉得自己已经无药可救,就请来一位木匠为自己做了一具棺材。陈老头告诉木匠:「我的棺材上下都要留个小洞。」木匠觉得很奇怪,做了这么多年的棺材,从不曾有人说要留个洞!于是就对陈老头说:「你要告诉我为什么要留洞,否则我不做。」陈老头就讲:「反正我总是要死的,告诉你也无妨。我家隔壁的富翁欺人太甚,现在我拿他没办法,所以死了以后我要变成一条毒蛇报仇,要把富翁全家通通咬死,以泄我心头之恨!所以棺材要留个洞,我才好从洞里出来。」木匠知道原因之后,就去告诉隔壁的富翁。

  富翁听了这个消息,每天都心神不宁,只好找人去和陈老头商量、沟通,表示不但要弥补陈老头过去的一切损失,还愿加倍赔偿,亲自向陈老头道歉,希望他能打消报仇的念头。陈老头看到富翁确实有改过的心,心想:「看来他是真心悔改,以后的农作物就不会再被糟蹋了,况且自己也得到一些钱财赔偿。算了!就放他一马吧!」说也奇怪,当陈老头答应不报仇的时候,忽然从嘴里吐出了一条毒蛇,病也就好了。

  所以大家要了解,念力、愿力是不可思议的,心生万法,心想到什么,就会产生什么境界。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以信仰来说,有人信仰观音,希望观音菩萨帮自己消业障,为自己摩顶、授记、传法,天天想这个境界,晚上就会梦到这个境界;想耶稣,就会梦到耶稣;想土地公,就会梦到土地公;想到自己爱慕的人,晚上就会梦到这个人;想到亲人,就会梦到亲人……,因为这念心无远弗届。但是,不论所想的是什么,终究是生灭境界。想佛,会梦到佛、看到佛,即使看到佛仍是属于生灭,有生必定有灭。因为想念的心并不是真心,而是心的作用。什么是真心?真心不去不来、不生不灭。这念不生不灭的心可以自在地作用,作用的时候是心之用,不作用就归于心之体。心之体是如来,心之用就是「如来者,乘如实道而来,乘如实道而去」。明白了这些道理,进一步就能落实修行,只起善念、不起恶念,时时刻刻保持正念,正念就是心体。这念心保持无念、无住、无为,就是佛的境界,就是不生,就不会堕入畜生道、地狱道、鱼鳖道、鬼神道、毒龙道。要想出离五浊恶世,也是这么出离。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