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
闭关,禅林之语,指僧人独居一处静修佛法。也就是就是找一所房子,把自己关到里面去,做一些专修的法门。譬如有的人要念佛,就闭念佛关;要看《法华经》,就闭法华关;看《华严经》就闭华严关。各种的闭关者,可以依照他的兴趣、志愿来专修。闭关是摆下杂务,杜绝外缘,专事修行的最佳方式之一。
闭关修行,需要一个孤立寂寞的空间,不受外在环境干扰,才能好好往内心去探索、体验。这样的修行,别人看起来很寂寞,但修行者自身却觉得很充实、踏实、安定,而且烦恼少。修行的寂寞是最高等的寂寞,释迦牟尼佛的修行也是寂寞的修行,这对修行人是必要的过程。现在的台湾、西藏,以及泰国、缅甸,都不乏闭关的出家人,或者在森林中修行的法师,他们看起来似乎很寂寞,但他们的精神其实非常充实、愉快。
闭关要有闭关的条件:第一,你准备在关中做什么?如何安顿你的身心?阅藏?还是修定?若阅藏则如何阅?若修定,不论禅、净,你已知如法修持吗?第二,有谁为你做外护?生活上、环境上你已有这些福缘吗?否则你要师父给你送水送饭做侍者,总说不过去吧!”如果不具备第一个条件,你在关中要不就觉得度日如年,要不便是无所事事虚耗光阴,那又闭关做什么?如果不具备第二个条件,你必须到处奔走,求人资助,结果反而更增烦恼,弄得在关中经常为人诵经消灾,那又何苦来哉!
闭关最主要的是要将身心都关闭凝注起来,斩绝红尘俗念。一个修行的人在关房内,要先把自己缩小,以便养深积厚,将来出关后,再扩大自己,利益群生。但是,自己没有开悟时,不能一个人独住深山;还没破除烦恼时,不能随便闭关;因为烦恼未除,在关房中容易盲修瞎练而走火入魔。所以奉劝一般初参学者,不要心心念念想到深山里遁隐,不要着急,先打好修行的基础,打好佛法知识的根基,等到开悟了以后再住山、破参了以后再闭关,那个时候不管闭关或住山都更上一层楼,能真正进入佛法的三昧真谛了。
在早期的中国,也有一些禅者,于悟发之后,而由善知识嘱其到水边林下,山间洞窟,单独过木食涧饮的修行生活数年。最有名的例子是终南山,据说那儿有七十二家茅篷,原先都是个人修行,其中后来也有的渐渐成为一个个的寺院;但是住茅蓬的风气,仍然历久不衰。所谓住茅篷,是自备炊具以及谷类、菜蔬的种子,入山披荆斩棘,结茅为舍,以避风雨,长期远离人间。不过这样的修行法,虽类似闭关,而不是闭关。
- 准提咒正确念法
- 太上清心咒全文
- 为什么晚上不能听大悲咒
- 超度经文往生咒全文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62条人生妙言妙语,帮助你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长寿佛心咒注音
- 普贤行愿品全文诵读含仪轨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六字真言的作用和功能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普门品念诵的正确方法
- 道家静心咒原文
- 净身 口 意三业真言拼音
- 普贤行愿品回向文全文
- 普贤行愿品全文念诵仪轨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心经可以随便抄吗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诵金刚手菩萨圣号的感应故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楞严咒快速记忆法
- 普贤行愿品偈颂全文
- 念坚牢地神咒的感应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药师咒念诵正确方法有哪些
- 家里播放普庵咒的禁忌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什么是绿度母心咒
- 念大悲咒使人阳气上升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净土法门法师:读经时总有
- 宣化上人:为什么男好女色
- 宣化上人:不持戒即是末法
- 巴基斯坦曾经是著名的佛教
- 宗萨仁波切:保持很酷
- 宗性法师:《瑜伽师地论科
- 宣化上人: 教你轻松背起楞
- 宏海法师:「十念法」到底
- 妙祥法师:孝敬父母,从事
- 小镇人民的信仰:佛教禅修
- 宗宙法师:当你对观音菩萨
- 安徽省宗教局向和谐寺观教
- 始建元代,宜昌古佛寺修复
- 寂静法师:三世因果的理解
- 宣化上人的修行开示
- 学院组织党员和宗教界赴西
- 宣化上人:修道修的是什么
- 巴拉圭恐怖片《现尸报》取
- 宣化上人:为什么要学《华
- 宏海法师:一发心诵经口就
- 如来佛的头发看似葡萄,却
- 宣化上人:不持戒即是末法
- 宣化上人开示:念大悲咒最
- 小雷音寺唐僧遇假佛 孙悟空
- 宗庙上师:你就拼命地装吧
- 神奇的放生转运
- 宣化上人: 诸病的因由,就
- 宣化上人的孝行惊天地、泣
- 净土法门法师:读经时总有
- 宗性法师:《瑜伽师地论科
- 妙祥法师:对死亡的众生要
- 宗萨仁波切:回向中蕴含的
- 安徽芜湖市石雕狮子价格查
- 宣化上人:佛悟道之后,世
- 巴特勒伤情无碍仍要缺战 这
- 寂静法师:不接受自己的命
- 宣化上人:修道就是要修能
- 如来佛祖头上的“葡萄”不
- 始终处在一种平和宁静的状
- 宏海法师:一生行善但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