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对治

[对治] 阅读次数:

【对治】是什么意思?佛教对治解释

对治,梵语(pratipaks!a),即以道断除烦恼,‘道’为‘能对治’,‘烦恼’等为‘所对治’。对治是有四种:一厌患对治,谓加行道,在见道以前,缘苦集二谛,生深为厌患之念也。二断对治,谓无间道,于无间道缘四谛而正断烦恼也。三持对治,谓解脱道,于无间道后起解脱道,更缘四谛,摄持彼无间道所得择灭之得,以使所断之烦恼不更起也。四远分对治,谓胜进道,于解脱道后,入于胜进道,更缘四谛使所断之惑转更远也。其中正对治为第二之无间道断。

人都会有烦恼,烦恼不但会伤害自己,有时也会伤害到别人。如果烦恼生起的时候,不表现出来,也许别人不会受伤,却会伤害到自己,让自己很痛苦。我们有烦恼的时候,就像被云遮住了一样,看不到事实的真相,因此失去了理智,产生了情绪,烦恼也跟着情绪出来。人们经常都是在烦恼痛苦之中挣扎,却还不知道自己的心有问题。贪心求不得就变成瞋,如果得到了又希望贪得更多一些;与人相比,比不过人就会妒忌,比人稍强一些就会骄傲;自己得不到而他人得到时,就认为这个世界不公平,于是产生忿怒。

佛陀告诉我们:“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是名知足。”

知足,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足方能常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知足就是要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在过去的丛林中,老和尚总是告诫弟子们要惜福。现在想来,这句话的确特别有道理。

虽然财富、健康、名位、权势都是一般人所喜爱的,但这些并不等于幸福。幸福的真谛应该是‘平安就是福’,能不能够平安虽然和外在环境有关系,但是决定性的关键,还是在于主观的自我心态—如果自己的心态能平安、知足,就是幸福;如果不知足,要获得幸福就很难。真正的知足是‘多也知足,少也知足,没有也知足’,这是平安常乐的基本条件。

\

其实,东西多不一定就能满足,因为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真正、绝对的多,所有的‘多’都是透过相对、比较而来的。而且,即使真的拥有很多,既不可能永恒不变,也不可能永远维持正面的成长。所以,当‘有’的时候就应该知足,至于‘少’或‘没有’也是一样,因为‘少’或‘没有’都可能是‘有’的开始。

因此,无论将来‘有’或‘没有’,都一样要努力,不要和别人比较、不要和过去比较、也不要和未来比较。只要活着,就要凭自己的心力来做事,如果做错了事,就要懂得忏悔、反省;如果做得不够好,就要继续努力把它做好、力求完美,以求不愧于天、地及自己的良心,这就叫做‘知足’。

不知足的人就像生活在米缸里的老鼠,不知道自己的身边都是可以吃的米,却在米缸里撒尿、拉屎,把米缸弄脏了,才又跳出去找东西吃。不但身在福中不知福,还糟蹋了自己的福报。

ad8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ad10
精彩推荐
ad5
推荐内容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