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
佛性,佛教术语,是指众生都有觉悟成佛的可能性。和法性、实相、如来藏等概念,义一而名异。《大乘玄论》卷三称:“经中有名佛性、法性、真如、实际等,并是佛性之异名。”《涅盘经》也说“佛性有种种名,于一佛性,亦名法性、涅盘,亦名般若、一乘,亦名首楞严三昧、师子吼三味”。
佛陀在许多大乘的经典说∶每个人都有佛的本质,也都有证悟涅盘的能力,都能够成佛,也都可以生起和发挥佛力,化现佛陀的世界。佛陀虽然证明了成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能力,但是,也同时表示,并非每个众生都已经成就了佛性,或者都有菩提的善根种子的。
「有」,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有但未生起为「有」,所以还不能说成是「有」;另一种「有」,是已经生起而慢慢成熟,因此为「有」。
例如,一些资质愚钝的人,虽然没有才智研究高深的佛理,却可以凭藉本身的努力和坚固的意志,修成不同境界的成就。
虽然说每个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但是,这也不是表示,每个众生都能成佛。
一阐提是只有恶心而没有善心的众生,这是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恶因缘,所以我们说∶一阐提是断了佛种的人。不过,我们既然已经知道佛性是由心生发而起的,我们也就可以想像,一阐提也是可以生发佛性而成佛,并非完全不能生起善心的,只是,一旦他们生起善心趋向善道之後,他们就不再是一阐提了。
一般众生,如果没有建立起接近佛教的因缘,也没有生起善心和恶心的话,他们就会像一根随风草一样,是极有可能游走於善与恶之间,最後或趋向善道,或坠入恶道之中,随波逐流。
所以我们相信皈依佛陀,具有导向善道,种植福田的利益。如果归依之後能够诚恳的发心圆成有如佛陀一样壮伟的功德,就会不断的积聚成佛的资粮,经过多劫修行之後,必可证悟菩提涅盘的境界。因此,佛弟子真诚的发菩提心,发心後真诚的修行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功课。
可是,皈依佛陀并不是学佛的起步,皈依之後,发心遵照佛陀的言教修行和摄持身心,才是修道证悟佛境界的起点。佛法虽然有方便法门,三乘普披,但却没有不劳而获的法门,一切功德和福业,都是众生本身自省自修,从修持善行而得来的。所以,人人虽然都有佛性,如果没有修行,佛性也就不会显露而出。
佛性,佛教术语,佛指觉悟,性,意为不变。大乘佛教的一些经典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众生都有觉悟成佛的可能性。佛性一词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内涵。诸家依《涅盘经》一般说有三因佛性:
1、正因佛性,即中道实相、真如法性的理性;
2、了因佛性,即照了二谛的般若智慧;
3、缘因佛性,则是配合了因智慧开发正因的六度万行的功德行愿。
佛性是因,成佛是果,要圆满具备此三因方能成佛。又有三种佛性说:
1、自性住佛性,真如之理,自性常住,无有改变,一切众生皆具此理;
2、引出佛性,依禅定智慧修行之力,本有佛性逐渐显现而引出者;
3、至得果佛性,修因圆满,至成佛时,本有的理体佛性彻底显现。
佛性,梵语(buddha-dha^tu )或(buddha-gotra)。又作如来性、觉性。即佛陀之本性,或指成佛之可能性、因性、种子、佛之菩提之本来性质。为如来藏之异名。据北本涅盘经卷七载,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凡夫以烦恼覆而无显,若断烦恼即显佛性。
原始、部派佛教等,不说佛、菩萨以外者之成佛,故亦不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旨。但据世亲之佛性论卷一,有部等部派主张众生无先天之‘性得佛性’,但有后天依修行而得之‘修得佛性’,依此,分决定无佛性、有无不定、决定有佛性三类众生。对此,分别说部以空为佛性,一切众生悉以空为本,从空所生,故主张本性皆具佛性。同书卷二复将佛性分为三位(称三位佛性、三佛性),即:( 一)住自性佛性,众生先天具有之佛性。(二)引出佛性,通过佛教修行所引发之佛性。(三)至得果佛性,至佛果始圆满显发者。
中、日诸宗派于此亦有诸说而互相论难。(一)天台宗立正、了、缘之三因佛性之说,即:(1)正因佛性,一切众生本具之三谛三千之理。(2)了因佛性,观悟佛理所得之智慧。(3)缘因佛性,能起智慧之缘的所有善行。其中,前者属性(先天),后二者属修(后天),但本来性修不二、圆融无碍,三佛性是非纵非横(非前后继起,亦非同时并列)。又三因佛性加上果性(菩提之智德)、果果性(涅盘之断德),即称为五佛性。以其因果不离,故为因位、果位互具。(二)据华严宗,众生之佛性圆满具足一切因果性相,有情具足成佛之可能性为佛性、觉性,以此与非情具有之真如之理称为法性加以区别,(三)据密宗,森罗万象悉是大日如来之法身,故立悉有佛性之说。(四)三论宗废有关佛性之种种议论,以为别说因果即是迷执,故称非因非果之无所得中道为佛性。(五)法相宗说二种佛性,即:(1)理佛性,所有存在本体之真如理。(2)行佛性,含藏于各人阿赖耶识中成佛之因之无漏种子。具理佛性,而不具行佛性者,亦不得成佛。又立五种姓说,即菩萨、声闻、缘觉证悟所得之三种定姓、不定姓及永不能成佛之无姓;主张唯菩萨定姓与不定姓者具有行佛性。(六)禅宗虽言证悟众生本来之面目,但却否定执迷佛性有无等问题,故有‘狗子佛性’等公案。(七)净土宗承认理佛性之说,然亦有加以否定者。日本净土真宗主张成佛系依阿弥陀佛之本愿力,谓如来给予众生之信心为佛性,此即信心佛性说。
此外,诸经典亦见佛种、佛种性等语,意谓成佛之因,但其内容依经各异,通常多指众生本具之佛性,或指烦恼、菩提心、菩萨之修行、称名等。[大般泥洹经卷四分别邪正品、北本涅盘经卷二十八、菩萨善戒经卷一、入楞伽经卷二、卷七、解深密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七、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大乘玄论卷三、大般涅盘经疏卷二十五、华严经疏钞卷三十、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六、大乘义章卷一佛性义、法华经玄赞卷一、法华玄义卷五下、金光明经玄义卷上、中观论疏卷一末](参阅‘五姓’1107、‘佛种’2744)
- 62条人生妙言妙语,帮助你
- 作明佛母心咒念100万遍后的
- 白衣大士神咒全文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长寿佛心咒注音
- 《阿弥陀经》全文念诵文字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超度经文往生咒全文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普贤行愿品全文念诵仪轨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六字真言的作用和功能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普门品念诵的正确方法
- 什么是绿度母心咒
- 宝箧印陀罗尼咒21遍
- 家里播放普庵咒的禁忌
- 摩利支天咒手印图-摩利支天
- 弥勒佛心咒的正确读音
- 大吉祥天女咒快诵7遍
- 楞严咒快速记忆法
- 普贤行愿品全文诵读含仪轨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
- 千万不能在家放大悲咒
- 读诵《金刚经》好处很多很
- 太上清心咒口诀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念大悲咒使人阳气上升
- 地藏菩萨心咒108遍
- 金菩提禅师:药师佛前供灯
- 逆境就是我们修行的功课
- 释慧彻:初期修行中的误区
- 远大前程:陈思诚行善得福
- 逆境真是大恩人,不可以恩
- 那些卑微的母亲
- 钟茂森:因果轮回的科学证
- 通过尿液看健康
- 道德经的一生二,二生三,
- 道证法师:犯戒后,怕人指
- 道坚法师随笔之:春节与乡
- 释慧彻:如何消除业力-
- 道坚大和尚古剑山开展佛学
- 逆境恶缘也是帮助我们成道
- 远污染求效率,佛像雕塑厂
- 道证法师:随喜,就是和他
- 金蝶赵亮:内控的落地比内
- 金刚手菩萨圣号功德利益
- 那烂陀大学时隔800年复课 曾
- 那些尘埃未落定
- 逆子辱骂母亲死后投胎变猪
- 道德绑架?
- 道证法师:心心回向:善根
- 钟茂森:因果轮回的科学证
- 通途法门成佛需要三大阿僧
- 道坚法师:假如时疫来临佛
- 道证法师:犯戒的罪过重或
- 逆境成就人生
- 达真堪布:发展精神世界
- 那年唐山大地震,是放生的
- 释戒嗔《我以为的人生》—
- 道坚法师一行参访蒙古国达
- 那些年,我们理解错的“善
- 那烂陀大学董事会会议将在
- 金轮山大师被劫 塞氏堡同
- 道,就在你心中
- 远离一切苦难源头的方法
- 逆子辱骂母亲,死后投胎变
- 道心不要被买走
- 释教和佛教有区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