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放生,其实就是在放生自己

[放生知识] 发表时间:2024-04-25 04:05:57 作者: 阅读次数:

  我自从信奉了净土念佛法门以来,就一直坚持着持名念佛圣号,到了晚上就做一个总的功德回向。自我感觉是得到的感应很多,身体一直以来的疾病痛苦和无明烦恼也确实在逐渐减轻了许多,真心感谢佛菩萨的慈悲加持。我确实感觉到佛菩萨的大悲愿力真的是不可思议,佛法无边,诸佛菩萨的救护众生的功德确实是很大。在此我至诚礼拜佛菩萨,并对诸位佛友说声感谢!

  古德云:“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设身处地扣心问,谁肯将刀割自身。”

  记得有一次,我在市场买了半斤多的小虾,还有一斤多的小螃蟹,又要将它们放生到河边,我一边走着,那些小生命就在袋子里很不安地跳来跳去,我心里面则更是心急如焚,一心只想着赶快把它们放生到河里,让它们少受一点痛苦。

  于是我就开始为它们助念佛号了,为它们念了本师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还有几遍大悲咒和地藏王菩萨的圣号,为这些可爱的动物们一起结下了“不堕地狱、饿鬼、旁生,永不再受三途苦”的殊胜佛缘。那些小生命似乎也很有灵性,也能读懂到你的心意,它们都喜欢游到你的附近欢快地游来游去,有些小虾还浮到水面,顺时针地打了几个小圈,似乎在游一个好看的舞蹈给你欣赏,以表示它们现在获得重生后难以形容的高兴心情。

  大慈大悲佛陀在,《梵网经》中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也杀我故身,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佛菩萨和善知识慈悲的心总是系念着那些悲惨的生灵。法界无尽,众生无尽,众生苦无尽,诸佛悲心无尽。

  (一)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分毫不爽,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放生就是救人家的命,种了善因,必得善果,等于救了自己的命。相反,阻碍批评放生就是妨害人家救命,种了恶因,必得恶果。

  (三)天地万物众生,皆本具佛性,与我相比无二无别,只是因为宿业深重,不幸沦为异类畜生,一旦业障消除,同样可以证得佛果。今朝放生,等于救一未来佛!

  (五)天地万物众生与我,在过去的轮回中,皆曾经互为冤家仇敌。今朝放生,正可解冤释仇,不再冤冤相报!

  简单地说,放生就是还债,还今生累世以来我们所欠无数的杀债。要知道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有债必还,有罪必报的真理,今生我们所造的杀债已不可胜数,更何况累劫多生!

《华严经》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思及自己通身杀业,不免惶恐愧怍无地自容,怎能不及时深自忏悔,力行放生以期偿还宿债于万一。所以我们要积极地放生、救赎生命、偿还宿债,以期灭罪消愆,消除业障。放生可长养自己的慈悲心肠,悲悯众生,视万物生命如己出,如此则不复颠倒狂妄,不复再造杀业,不再积欠杀债,不再轮回受报!

  惟有放生,功德最为无量无边。我们一辈子行善的愿望,可以在一天短短的时间内满足实现,千千万万人累积善事的功德,我们自己一个人便可单独成就。只要有信心努力去做,灾祸危难可以马上消除,福报感应可以马上到来,古今中外,从来没有一个人会有例外。

  惟有放生,最为殊胜。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进行。钱多的时候,我们便买多一点,多放一些物命;钱少的时候,我们便买少一点,少放一些物命。自己可以衡量自己的能力量力而为,没有什么金钱上多少的限制,并且人多人少都可以进行。

  不如我们自己赶快去放生,短短的时间内即可满足我们的愿望,而且短短的时间内马上会得到成效。放生这件事情,看起来非常简单,做起来也非常容易,感应效果快速并且所得功德广大,一个人放生,可以免除一个人身家的疾病灾难,众多人放生,可以挽救世界的浩劫,改变世界的命运。

  《大智度记》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若能顺应天地好生之德,施行戒杀放生,济急救危,必有不可思仪之善报焉!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一功德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淫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