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复高邵麟居士书

[净土论著] 发表时间:2019-06-22 16:06:53 作者: 阅读次数:

  阁下欲了生死,况复年临知命,来日无多。又无知识益友之可亲近,而不专修净业,一心念佛;而欲泛泛然研究诸经奥义典句,似未深知净土法门之所以然者。宜阅《净土十要》,及《净土圣贤录》,息心祥阅,自知所趣。

  学佛目的在断烦恼、了生死;若不专修净业,怎能了生死?如笔者年逾知命,来日明知无多,却仍然还在“钻故纸”,真是“入海算沙徒自困”!病在生死心不切,所以因循空过。注意呀!腊月三十日就要到啦!

  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杀而食之,何能下咽?若知此义,即丧身失命,亦不能吃一切肉矣。然、佛之教人,循循善诱,上根则令其全断,中下则令其渐减,而遂至于全断耳。

  《梵网菩萨戒》轻垢第三云: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捨去。《楞伽经》:佛告大慧: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如云:众生从本以来,常为六亲故;不净气分所生长故;众生闻气,悉生恐怖,如旃陀罗,狗见惊吠故;……《楞严经》云:食肉之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云何食众生肉名为释子?

  莲池大师曰:“世人食肉,或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怨业,相习成俗,不自知觉。昔人有言: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也”。又云:“人之食肉,是大怪事,然不以为怪者,良由家世袭而为常,邻里比而成俗,习而既久,不觉其非,反以为是,又奚怪乎?今有杀人而食者,人必大骇而亟诛之,不习行故也。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也!”(见《戒杀文》)

  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岂可今日要死,且不愿死;既贪恋尘境,不能放下,便因贪成障,净土之境不现,而随业受生于善恶道中之境便现;境现,则随业受生于善恶道中矣。往生西方,便成画饼!故修西方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几岁死也好,一切任彼前业,不去妄生计校。倘信愿真切,报终命尽,便即神超净域,业谢尘劳;莲开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记矣。

  要生西方,怎可怕死?报尽必死,怕之岂能不死?台湾在日据时,某地有个日本净土真宗的布教所,供一尊阿弥陀佛像。有一位老太婆,每日早晨五点钟就来布教所礼佛,跪在佛前,大声祈求:“阿弥陀佛啊!这个世间太苦了!我要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呀!请您大慈大悲,赶快接引我去西方呀!”天天如是。有个看守布教所的年青人,把佛座下面的地方作卧榻,清晨被老太婆求生西方的声音吵得不能安睡;有一天早晨,那位老太婆又来“求生西方”了。这青年突然想出一个办法,待老太婆正在求“阿弥陀佛啊!快快接引我去西方呀!”那青年在佛座下就说:‘好──吧,明──天──我就来──接──你──去!’那老太婆一听,怕死了!拔腿就跑,再也不来了!那个青年也就从此得安睡到日头出了!一笑!

  喻如无足之人,一步难移,安坐三叉路口。有欲直达家乡,不知所趣者,指令得其正道,速达家乡。而归家之人,断不以彼之不能行,并其言而废之也。

  这段是印祖的谦虚话。但也可以借来看作:有正知正见的人,他自己虽未必能一一如法行持;但他能正确地指示人们归家的大道,听者只要依其所示的光明大道迈进,决能到达目的地(生西方、成佛道)啊。

  复高邵麟居士书二

  来书言礼《法华经》、摄心念佛,及欲寡其过而未能,拟欲依功过格、日常检点。足见汝近来操修,实属为已之学,非如今人之唯欲沽名邀誉、自欺欺人之可比也。幸甚、幸甚!

  “为已之学”,谓是真正为自己求了生死而修学。

  礼诵、持念,种种修持,皆当以诚敬为主。诚敬若极,经中所说功德,纵在凡夫地,不能圆得;而其所得,亦已难思难议。若无诚敬,则与唱戏相同,其苦乐悲欢,皆属假妆,不由中出。纵有功德,亦不过人天痴福而已。而此痴福,必倚之以造恶业,其将来之苦,何有了期?当以此意,普告同侪,俾修须真修,行须实行,则其利溥矣。

  印祖要其普告同侪,亦即要使一切人:当生解脱、究竟成佛。即此可见祖师之彻底悲心也!我等如不真修实行,辜负祖师多矣!

  所立拜经规矩,理固无碍;若依事相论之:若儱侗通拜,当念“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法华会上佛菩萨”。拜下,想礼经偈云:“真空法性如虚空,常住法宝难思议,我身影现法宝前,一心如法皈命礼”。想全经放光,及经中所说佛菩萨、各各放光,照触自身,及法界有情。若逐字礼拜,当念“一心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某字法宝”。拜某字,则念某字;从如是我闻,至经尽,皆如此念。然、观想一法,大非易事,若理路不清,及心诚纷乱,或致起诸魔事。但以至诚恭敬为主,能观则观,否则竭诚致敬,蓦直拜去,亦自功德无量。

  此示拜经方法。一字一拜,则每一字皆称法宝,如云:一心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如字法宝。拜下,起来,拜第二字,则云:一心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是字法宝。……如是而拜“我”字“闻”字,直至作礼而去,例此可知。

  若汝所立章程,对经而拜,拜下想偈,及拜起念佛观佛;固不若供经佛前,专一礼阿弥陀佛,为专精一致。且勿谓缘想一佛不如缘想多佛之功德大;须知、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诸佛功德,阿弥陀佛一佛、全体具足;如帝网珠,千珠摄于一珠,一珠徧于千珠,举一全收,无欠无余。

  凡夫著我,总是在一不及多的数目字上转,那晓得“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一即一切,一摄一切,故礼一佛即礼多佛,一多不二。

  若久修大士,缘境下不妨宽广,境愈宽而心愈专一。若初心末学,缘境若宽,则心诚纷散,而障深慧浅,或致起诸魔事,故我佛世尊及历代诸祖,皆令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者,此也。待其念佛得证三昧,则百千法门,无量妙义,感皆具足。古人谓:“已浴大海者,必用百川水”,

  “身到含元殿,不须问长安”,可谓最善形容者矣。

  专修念佛,一门深入,才能到“含元殿”,才可谓“浴百川”。

  至于止恶修善,刻实检察,虽莫善于功过格;然使心不主于诚敬,纵日记功记过,亦是虚文。

  阅云棲大师《自知录序》,知有《太微仙君功过格》。若欲检察善恶功过,宜依云棲莲池大师《自知录》。此书,最近明伦有印送。

  若约予所见:但当主敬存诚,于二六时中,不使有一念虚浮怠忽之相;及与世人酬酢,唯以忠恕为怀;则一切时、一切处,恶念自无从而起。倘或宿习所使,偶尔忽生,而诚敬忠恕在怀,自能念起即觉,觉之即失,决不至发生滋长,举三业而随之矣。

  祖师之意:只要常存诚敬,忠恕在怀,其止恶修善之功用,当胜过记功过格耳。

  小人之所以伪为善而实为恶者,意谓人不我知。不知其不知者,但止世间凡夫耳;若得道圣人,固了了悉知;而天人、鬼神,虽未得道,以报得他心通,亦了了悉知;况声闻、缘觉、菩萨、诸佛,他心道眼,圆见三世,如视诸掌者乎?欲无知者,唯已不知则可耳;已若自知,则天地鬼神佛菩萨等,无不悉知之而悉见之矣。若知此义,虽暗室屋漏之中,不敢怠忽。人所不知之地,不敢萌恶,以天地鬼神诸佛菩萨共知;纵不知惭愧者,知此亦当惭愧无地矣,况真修实践之士哉!故欲寡其过,先须从畏此诸圣凡悉知悉见起,见先哲于羹墙,慎独知于衾影,犹是约世间情见而浅近言之;

  “见先哲于羹墙”:《后汉书·李固传》:“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舜坐则见尧于墙,食则见尧于羹”。(《后汉书》卷六三)“慎独知于衾影”:《大学》曰:“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宋史·蔡元定传》:贻书训诸子曰:“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勿以吾得罪故遂懈”。(《宋史》卷四三四)

\

  实则我心与十方法界,觌体吻合。由我迷故,共知局在于一身,彼十方法界圣人,彻证自心本具之法界藏心,凡法界中一切有情举心动念,无不亲知亲见。何以故?以同禀真如,自他无二故。若知此义,自能战兢惕厉,主敬存诚;初则勉力息妄,久则无妄可得矣。(恶念原属妄想,若不觉照,便成实恶;倘能觉照,则妄想灭而真心现矣。)

  古德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若能时时觉照,妄念自息,而真心显现矣。如何觉照?妄想起时,猛念一声佛号;或观妄想起处,了不可得,诸妄自灭。

  复高邵麟居士书三

  世之修持求了生死者、多矣;然每每以己愚见,测度如来不思议大法,遂致北辕适越,不能了脱。今生尚无正见,况来生乎!万一复得人身,而被今生所修之痴福所迷,安望其更加精进以求出离也耶?

  彻底道破一般修行者的病根!

  佛说一切大小权实法门,皆须仗己功力,断惑证真,方出生死。若惑业有一丝毫,生死决定难出;是以从生至生,从劫至劫,展转修持;或有力量充足,直进不退,即能了脱者。多皆旋觉忽迷,暂进久退,经尘点劫,不能出离;所以尔我今日尚为凡夫,皆坐不知如来普被三根、至极圆顿之净土法门故也。

  纵然知有净土法门,如果信不真、愿不切、行不力,也是不能当生解脱。世有几人能像印光祖师勇猛精进,当生成就?然而、“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欺而退屈”,我们得赶快努力修学。“有志者,事竟成”。

  佛愍众生无力断惑,虽了生死,故特开一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之横超法门;无论断惑与否,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此是正行),及修行众善,回向往生(此是助行),无一不得生者。即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地狱相现,若心识不迷,闻善知识教以念佛求生西方,若念十声,或止一声,当下命终,亦得往生(此在十六观经下品下生章,系金口诚言)。既往生已,即已高预海会,永出轮迴,渐次进修,以圆佛果。若此逆恶罪人,不闻此不思议法,经尘点劫,难出地狱;饿鬼畜生尚难得,况欲得人身而修行了生死耶?

  据《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章》:五逆十恶的大罪人,只要临终之时心识不迷,遇善知识教以念佛,决定得生。这是世尊金口所说,理应深信。但难在“心识不迷”耳!别说造五逆十恶的重罪,就是普通常人,到临终时,多是糊里糊涂,心迷识乱,纵有善知识教之,亦未必能念,况善知识难遇乎!

  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不愿更受,即为人天王身,及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大宏法化,普利众生之高僧身,亦视之若毒荼罪薮,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如是决定,则己之信愿行,方能感佛;佛之誓愿,方能摄受。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直登九品,永出轮迴矣!

  有这么坚定的志向,决定“万修万人去”。

  三皈五戒,为入佛法之初门。修馀法门,皆须依此而入,况即生了脱之至简至易、至圆至顿之不思议法门耶?不省三业,不持五戒,即无复得人身之分,况欲得莲华化生、具足相好光明之身耶?

  学佛先从做人起;三皈五戒,就是做人的根本,所以修净业者,必须受持三皈五戒,如《观经三福》中说。

  汝日暮途远,宜从径直之法,且专门读诵《净土三经》及《普贤行愿品》,研究净土诸经注疏。若诸语录、金刚、法华,且先置之度外。以事宜急先,心无二用故也。

  老年人,宜先储备往生资量,所谓“急先务”也。

  至于寡过一事,实为儒佛切要工夫。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使人谓其欲寡其过而未能。此实在意地上用功,非身口动辄有过也。

  蘧伯玉,名瑗。孔子弟子。见《论语·卫灵公》。

  在家居士,日与常人酬酢,固宜刻刻堤防,否则不但意业不净,即身口亦或污秽不净。欲其自他兼利,莫过于多识前言往行,以存龟鉴。《安士全书》,实为古今第一融通儒佛心法、详示因果报应、及修持方法之导俗奇书,宜常翻阅,庶无疑不释、无行不谨矣。

  《安士全书》:清初.周梦颜著。周梦颜,一名思仁,号安士。昆山诸生也。博通经藏,深信净土法门,自号怀西居士。尝以众生造无量罪,唯淫杀二业,实居大半,因著戒淫、戒杀二书,曰:《欲海回狂》,《万善先资》。又尝辑《西归直指》四卷。乾隆四年(西纪一七三九)正月,与家人诀云:“将西归”。家人请以香汤沐浴,卻之曰:“我香汤沐浴久矣。”谈笑而逝。异香郁然满一室。年八十四。(《净土圣贤录》八)《安士全书》,即:《阴骘文广义节录》、《万善先资》、《欲海回狂》、《西归直指》。

  《法苑珠林》,更加阔大;虽非甚深经典,然初心由浅及深,则无误会之失。若不先悉罪福因果,便拟直探第一义谛实相妙理,或恐见地不清,错认消息,则以迷为悟,求升反坠矣!

  《法苑珠林》,参阅一九八页。

  汝既专修净土,宜以莲池大师新定《净土发愿文》为主(《省庵语录》下卷,有此愿文注解,阅之自知其妙)。以彼愿文,事理周到,了无一义一法之渗漏。

  所有《净土发愿文》中,印祖最推崇莲池大师著的《西方发愿文》。于拟答某居士书中亦云:“此文,词理周到,为古今冠”)。

  历观汝书,似是真实在心地上用功;然今之学者,每每专说假话,不修实行,意拟沽名邀誉以求体面,并非真实自省寡过而作是言也。此名自暴自弃,名大妄语,名不知惭愧!若非此等,则为圣贤之徒;若带此气,则是下流坯,乃法之罪人,佛之逆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直心直行,方与佛合。

  今时“说假话”者、多矣!安得印祖之当头一棒、脑后一槌以警之!呜呼!

  又、自既修持净业,(谓改过迁善及念佛,即生即愿往生西方。)亦当教一切相识者,亦修净业。宜依《龙舒净土文》普劝门,令其随分随力,种此不思议善根。然既欲教人,须由亲及疏。妻妾子女,忍不令得此利益乎?

  处处不忘利人,菩萨道,应当如是。

  汝专求往生,晨朝十念外,凡行住坐卧、语默动静、著衣吃饭、屙屎放尿,一切时、一切处,皆当以六字洪名,置之心口之间。但于如法时处,声默随宜;若大小便、睡眠,则只许默念,切勿出声;默则功德齐等,声则不恭;睡则又加伤气,不可不知。

  这类文字,钞中多有,读者或致厌繁,似不必再抄了。惟笔者觉得“一番提起一番新”,真是百读不厌;以多读此类文字,尤感印祖之彻底悲心也!

  须知:西方极乐世界,莫说凡夫不能到,即小乘圣人亦不能到,以彼系大乘不思议境界故也。小圣回心向大即能到。凡夫若无信愿感佛,纵修其馀一切胜行,并持名胜行,亦不能往生。是以信愿最为要紧。蕅益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乃千佛出世不易之铁案也!能信得及,许汝西方有分。

  《往生论》云:“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谓极乐净土是大乘不思议境界;所以彼净土中,无女人,亦无五根不具者。

  复高邵麟居士书四

  接手书,知居士近来修持亲切,自讼、寡过,希圣希贤,非徒博一修行之虚名而已,欣喜无量!

  自讼:犹自责也。论语、公冶长:“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集注:“内自讼者:口不言而心自咎也。”

  寡过:少过失也。论语、宪问:“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博一修行之虚名:参阅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中“邪、正、真、伪”等义,可知自己是否有患“博名”之病。

  夫欲学佛祖了生死,须从惭愧、忏悔、止恶、修善而来(惭愧忏悔止恶修善,即自讼寡过,克己复礼。若能自讼,自然寡过;寡过,即克己之实行;既能克己,自然复礼矣。)

  惭愧:《涅槃经》云:“佛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梵行品》)

  忏悔:《资持记》云:“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有言忏悔,梵华双举。《准业疏》云:取其义意,谓不造新。忏、谓止断未来非,悔、谓耻心于往犯”。

  克己复礼:《论语·颜渊》:“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约束自己,使一切行为返归于礼。《集注》:“克尽己私,皆归于礼”。

  持斋警策,意甚真切。但须脚踏实地,尽力做去。否则便成妄语中妄语,知之匪艰,行之维艰。世间多少聪明人,皆以唯说不行,了此一生。徒入宝山,空手而归,可痛惜哉!可痛惜哉!

  “唯说不行”,学人之通病;笔者也是“多少聪明人”之一,得趁此一生尚未全“了”之时,既然亲到“宝山”,急需伸出双手,捞足众“宝”;腊月三十日到来,才不致“空手而归”。愿与净业行人共勉之!

  若夫妄念满腔,憧憧往来,朋从尔思;由未真提正念故也。倘正念真切,则朋从于专注一境之正念矣。所谓:调御得法,即寇贼皆为赤子;调御失道,虽手足亦作怨家。

  在凡夫地,谁无妄念?若念佛时,妄念纷起,古德所示对治之方,略录数则,以资学习:

  《莲池大师遗稿》:“问:此心放逸来久,虽以念佛摄持,暂得还失,如何保任?答:久反之地,非一战所可收功;惟在坚勇不退,直待心地开明,自然一得永得。”又曰:“久乱之心,一时难定;念佛心不清,不必忧,只要工夫深耳。字字句句当心念。”

  所谓“字字句句当心念”,只依下文“十念记数法”行之,自能息妄。

  《念佛百问》:“如何得除去杂念?(答):不消除得;但自抖擞精神,以此一念,全提在佛上,杂念即无。”

  省庵大师曰:“念佛休嫌妄想多,试观妄想起于何,无心收摄固成病,著意遣除亦是魔。救火抱薪添烈焰,开堤引水作长河。直须字字分明念,念极情忘有什么?

  《圆觉经》云:“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

  在凡夫地,谁无烦恼?须于平时预先堤防,自然遇境逢缘,不至卒发;纵发、亦能顿起觉照,令其消灭。

  起烦恼境,不一而足;举其甚者,唯财色与横逆数端而已。若知:无义之财,害甚毒蛇,则无临财苟得之烦恼。

  佛视黄金如毒蛇,此故事,多人知之——略见《法味》95。另有:贪爱黄金,死堕毒蛇事,见贤愚因缘经卷四、经律异相卷下。

  与人方便,究竟总归自己前程,则无穷急患难求救,由惜财而不肯之烦恼。

  色则纵对如花如玉之貌,常存若姊若妹之心;纵是娼妓,亦作是想,生怜悯心,生度脱心,则无见美色而动欲之烦恼。

  夫妇相敬如宾,视妻妾为相济继祖之恩人,不敢当作彼此行乐之欲具,则无徇欲灭身及妻不能育、子不成立之烦恼。

  子女从小教训,则无忤逆亲心,败坏门风之烦恼。

  请参阅《印祖嘉言录》:九、论在家善信:甲、示伦常大教,乙、伦家庭教育。(一九二~二○二)

  至于横逆一端:须生怜悯心,悯彼无知,不与计较。又作自己前生曾恼害过彼,今因此故,遂还一宿债,生欢喜心,则无横逆报复之烦恼。

  请参阅《嘉言录》:六、告注重因果(一○四~一三二)。

  然、上来所说,乃俯顺初机。若久修大士,能了我空,则无尽烦恼,悉化为大光明藏。譬如:刀以磨利;金以炼纯;莲因淤泥滋培,方得清净光洁。境无自性,损益在人。

  我空:又曰:生空、人空。众生虽尽有心身,而是为五蕴之假合者,无“常”“一”之我体,故谓之我空。又云众生空。三藏法数十曰:“我空,谓于五蕴法,强立主宰,名为我执。若推求色、受、想、行、识之五法,皆无自性,不见我体,是名我空”。

  《大光明藏·思益经一》曰:“如来身者,即是无量光明之藏”。《千手陀罗尼经》曰:“当知其人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所照故”。

  三业、四仪(四仪即行、住、坐、卧),常持颜渊之四勿;五戒、十善,必效曾氏之三省。

  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篇》)

  三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篇》)

  暗室虽无人见,而天地鬼神咸知。念始萌乎隐微,罪福判若天渊。

  “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杨震四知”。

  《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又曰:“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巳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若能如是修省,将见举动皆善,恶无从生矣。

  是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此实正心诚意之宏规;切勿谓释氏琐屑,不若儒者之简捷也。

  正心诚意:《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佛法、三藏十二部,其理、高深洪博,其事、广大无涯;无法不包,无法不含。是博大精深,非“琐屑”也。时人难得其门而入,不免望“藏”兴叹耳!

  若论念佛法门,唯以信、愿、行、三法为其宗要。三法具足,决定往生。若无真信切愿,纵有真行,亦不能生。况悠悠泛泛者哉!蕅益所谓: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三世不易之常谈,三根普被之妙道也。宜通身靠倒,庶亲证实益耳。

  蕅益大师语,见《弥陀要解》。正宗分三科毕,续云:“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

  信愿行三,十要中皆悉详示;而第一要,弥陀要解,五重玄义中,第三明宗,发挥三法,最为精详。其后、节节段段,皆有指示;宜细参阅,此不备书。

  兹略引之:

  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故释迦慈尊,无问自说,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故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也。(以上明宗)

  释别序云:“复次、二有现在,劝信序也;世界名极乐,劝愿序也;佛号阿弥陀,劝持名妙行序也。”

  信愿持名,一经要旨……如目足并运也(见前引)。

  释“应当发愿”云:“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释闻名执持云:“闻而信,信而愿,乃肯执持;不信不愿,与不闻等;虽为远因,不名闻慧。执持、则念念忆佛名号,故是思慧。”

  释流通分云:“信愿持名一法,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竖与一切法门浑同,横与一切法门迥异。既无问自说,谁堪倡募流通?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此经唯佛境界,唯佛佛可与流通耳。……初、劝信流通,二、劝愿流通,三、劝行流通。”

  释已今当愿云:“已愿已生,今愿今生,当愿当生,正显依信所发之愿无虚也。非信、不能发愿,非愿、信亦不生,故云:若有信者,应当发愿。又、愿者,信之券,行之枢,尤为要务。举愿、则信行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劝也。”

  释五浊云:“复次、祇此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转劫浊为清净海会,转见浊为无量光,转烦恼浊为常寂光,转众生浊为莲花化生,转命浊为无量寿。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释难信之法云:“信愿持名一行,不涉施为,圆转五浊,唯信乃入;非思议所行境界。设非本师来入恶世示得菩提,以大智大悲,见此、行此、说此,众生何由禀此也哉!”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

  如或犹湧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往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印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

  此是印祖彻底悲心,示此摄心念佛妙方,吾侪当如教奉行,以冀亲证实益也。——次说记数之法: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

  案照此法,发恒常心,努力用功,不达目的,决不懈退。此是祖师经验之谈,宜深信而力行之。

  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捨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

  时人往往以为念佛容易;实则、一句佛号,人人会念,容易也;若要把一句佛号念好,念到一心不乱,则不容易。所谓:“三岁孩儿也会念,八十老翁未必念得好(谓得一心)”。

  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

  蕅祖曰:“大藏教中,匪夷所思事理甚多;虽不即解,亦应仰信,不可辄生诽谤也。寄语来哲,特宜慎此。”(《地持菩萨戒本笺要》、释第二十七、不信深法戒。)

  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

  如果要有念珠才会念佛的人,必须学习不用念珠念佛,即以十念记数法行之。因为、人至临命终时,手不会拿念珠。

  居士以年将半百,身系樊笼,素未参寻知识;倘欲即生了脱,但当专主净土一门。金刚、法华,且先置之度外。待净土大通、一心已得后,再行研究,不晚也。若此刻便即从事,恐智力不给,得彼失此,一法未精,二利咸失耳。

  万事莫于生死急,生死大事,必先办之,急先务也。其馀一切不妨从缓。

  拣魔辩异录,系禅宗,深通教理者尚不易知,况居士乎?

  《拣魔辩异录》:八卷。卍续藏第一一四册。清世宗雍正帝著,题名《御制拣魔辩异录》。

  临济宗,至明末清初,密云圆悟门下,有三峰法藏者,尝提《智证传》,力阐纲宗;诸方惊疑,谤议竟起。圆悟作书诫之,藏亦复书答辩,又作《五宗原》,立异说。圆悟作《辟妄救》略说,一再闢之。法藏之弟子潭吉宏忍,复作《五宗救》,再主张师说。后、世宗雍正帝斥藏忍所言为“魔说”,将《五宗救》逐条驳正,是为《拣魔辩异录》。书中,称三峰藏曰《魔藏》,潭吉忍曰《魔忍》。故此“魔”是指法藏、宏忍,非通常所说之“四魔”等也。

  凡禅宗典章,概勿研究。以禅宗意在言外,若按文解义,则错会佛法,以善因而招恶果。

  宋之大慧杲禅师,所以把《碧岩录》付之祝融者,恐世人错会,致招恶果,故也。

  释氏稽古略:乃记事之书,而以禅宗为主。凡属此种言句,皆当置之勿究可也。

  释氏稽古略:四卷。大正藏第四十九册,卍续藏弟一三二册、一三三册。元、觉岸编集。书是编年体,记释氏历史,多依《释氏通鉴》,亦引《佛祖历代通载》。为使释子稍通世史,历朝兴废盛衰,亦列入之。

  吾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灭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灭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全无恭敬,虽种远因,其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凡见一切信心人,皆须以此意告之。此系从初心至究竟之决定实义,若当作腐僧迂谈,便为自暴自弃,岂特孤负印光,实为孤负自己也已!

  祖师慈悲,一再提示学佛必须恭敬,我等如仍春风马耳,孤负自己甚矣!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