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是否必须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
不一定,要看情形,无目的的享受,应该放弃;有理由的享受,必须维持。
佛要金装,是装给众生看的;人要衣装,是装给一定的社会层次的人看的。享受的本身是代表人的身分。地位和立场。在需要威仪、礼节的场合和环境,如物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享受是一种礼貌。隆重的表示。
可是在物质条件贫乏。自己经济能力薄弱、社会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纵然自己有此能力和物力,也当舍去所有的享受和大众共度难关,例如近代的印度甘地就是如此。今日的社会,为了礼貌或安全的理由,在某些场合、某些环境或者会见某一些人,必须衣冠整齐,必须乘用私家汽车;日间有日间的礼服,晚间有晚间的礼服,在日本及欧美地区,参加丧礼有一定形式和颜色的礼服,参加婚礼以及各种正式的集会,也不得穿着工作服、睡服和居家的便服,这些都不该算是享受。
佛法重视因果,今生的福报是由于过去世的布施而来,享受福报,犹如向银行提用存款,提用愈多,存款愈少;终有提空之时;今生享受愈多,福报所剩愈少,终有用毕之日。应该一方面继续修福,同时也要惜福,才能达到福德圆满的程度;否则,纵然有福,也有所不足,因此,从原始的佛教开始,就主张比丘要身无长物:一则是为戒贪,二则是为惜福,三则是为减少对身体的执着;出家众固然如此,在家众亦复如此。
出家沙弥就要遵守不着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唱伎、不故往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不带手饰、不蓄银钱和宝物等戒律。在家众如果能够做得到,除了银钱必须使用之外,其他也应遵守;如果不能遵守,希望在一个月的六天之中,受持所谓六斋日,来比照出家的生活而行,目的就是在于惜福而放弃享受。此所谓享受的内容,应该包括吃的、用的、住的、坐的、睡的、身上带的和各种娱乐设施。这便是节流更重于开源,而施是为福报开源,放弃享受是为福报节流。
可是,释迎世尊的身相,就有三十二种大人相,是一种福德、庄严、智慧相。传说释迦世尊也接受金缕袈裟的布施供养,也受给孤独长者以黄金铺地,买下了祗园精舍而供养佛陀。当时的福德长者们供佛斋僧时,都用上好美味的饮食,并且庄严、修饰精舍和供佛斋僧的场所,许多有名的说法之处,后来都成为佛教史上著名的庭园和花园。
从佛经里面所见到的佛国净土,例如:西方的弥陀净土以及《华严经》的弥勒楼阁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见的诸大菩萨的宫殿,都是金碧辉煌,极庄严之能事,那也就是大福德者,福德与他们的生活同在,而以他们财富表现出来;好像贫贱的人身相丑陋、皮肤粗糙,富贵的人身相庄严、皮肤润滑,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福报,与放弃享受或贪图享受无关。
我们所说的享受,应该是指贪图个人的口腹之欲,饮食山珍海味等稀有食品,不为请客,也不为礼节,只为了表现一己的富有;或为使得他人羡慕。注目而蓄意的打扮、化妆、穿着,以满足自己的虚荣;或者为了官能的享受,刺激,而去歌榭、舞厅、妓院等声色犬马的所谓游艺场所,纵情放逸、挥金如土,这些行为当然是学佛者应该放弃的。(信息来源:摘自《正信的佛教·学佛群疑》)
编辑:明蓝
- 上一篇:奇!老鼠合掌48拜往生净土
- 下一篇:如何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消极悲观
- 准提咒正确念法
- 太上清心咒全文
- 为什么晚上不能听大悲咒
- 超度经文往生咒全文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62条人生妙言妙语,帮助你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长寿佛心咒注音
- 普贤行愿品全文诵读含仪轨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六字真言的作用和功能
- 普门品念诵的正确方法
- 净身 口 意三业真言拼音
- 道家静心咒原文
- 普贤行愿品回向文全文
- 普贤行愿品全文念诵仪轨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心经可以随便抄吗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诵金刚手菩萨圣号的感应故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楞严咒快速记忆法
- 普贤行愿品偈颂全文
- 念坚牢地神咒的感应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药师咒念诵正确方法有哪些
- 家里播放普庵咒的禁忌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什么是绿度母心咒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
- 念大悲咒使人阳气上升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学佛没皈依能算是佛教徒吗
- 学佛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帮
- 学佛的三不退
- 学佛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
- 学佛的人一定要学忍辱
- 学佛的人常会遇到的问题
- 学佛的人应该如何应对社交
- 学佛的人是否放弃现有生活
- 学佛的人是否放弃现有生活
- 学佛的人是否放弃现有生活
- 学佛的人要有魄力,坚持多
- 学佛的人,防御病毒最好的
- 学佛的关要及修行验相是什
- 学佛的心量
- 学佛的意义:生命的出路
- 学佛的改变即利益他人,也
- 学佛的方法
- 学佛的根本方法、根本途径
- 学佛的至高境界,就这4个字
- 学佛的路虽远行则将至
- 学佛省思:夏虫不可语冰,
- 学佛离不开《十善业道经》
- 学佛究竟能得到什么?
- 学佛究竟该有多少位师父
- 学佛第一要守戒,如何才是
- 学佛老实听话真干,奇迹发
- 学佛者发这四种大愿,让你
- 学佛者都是“老好人”?那
- 学佛行礼
- 学佛要习惯成一个很好的习
- 学佛要从点滴做起
- 学佛要从这两方面下功夫,
- 学佛要拿出真功夫
- 学佛要持戒律
- 学佛要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
- 学佛要正确认识“佛”是什
- 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
- 学佛要经的起考验
- 学佛要起用,不要当成知识
- 学佛让孩子多一些为人处世
- 对修行打坐没兴趣了是离破
- 净土法门法师:自称能与佛
- 宣化上人:无相,它才能容
- 宽运法师:众生度尽 方证菩
- 学佛人应从皈依三宝开始
- 学佛是精神世界的寄托
- 奇鱼通人性半夜敲门求生
- 学诚法师:感悟人生 第九讲
- 如何做到“还精补脑”
- 宏圆法师:清净心布施是出
- 宋立道教授:努力促进社会
- 学习“安忍”时,遇到坏人
- 学佛的秘诀—诚、敬、惭愧
- 如何对待妄念?
- 安心当下 享受人生的自在(
- 宏圆法师:布施时发心正确
- 学诚法师:烦恼的产生与对
- 子欲孝而亲不待,不要让亲
- 宣化上人:无间地狱概述
- 组织孩子们放生小记
- 宽运法师:但念无常 慎勿放
- 净土法门法师:自认为是大
- 安徽巢湖市鼓山寺第六届佛
- 学诚法师:感悟人生 第二讲
- 对初学者来说,无常法应观
- 宏圆法师:《阿弥陀佛四十
- 宋立道教授:法显西行求法
- 学习了传统文化,我才知道
- 如何对待生命的恐惧?
- 学佛是从哪里学起?
- 宏圆法师:往生极乐世界,
- 如何做才能自在往生
- 学佛人应该如何处理财务纠
- 安心当下住
- 奇!焚尸的烟焰中,现出阿
- 学诚法师:百法百句 人生百
- 宏圆法师:烦恼与菩提,亦
- 学佛的秘诀在于诚与敬
- 纽约这只猫,冲进火海五次
- 宏圆法师:《阿弥陀佛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