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诵经才叫不夹杂?
我们常说诵经最好是有清净心,就是在诵经的过程中没有丝毫的杂念,怎样才能做到心无杂念呢?
开愿法师开示:怎样诵经才叫不夹杂?
问:刚才您说八万四千法门,法法平等,前两天我听一位法师说任何一个法门都是平等的,只要读完三千部就开悟了。我早晚读经,平时持咒,有的时候还念阿弥陀佛,这算不算夹杂?
开愿法师:蛮夹杂的。
问:那我是不是早晚读经,平时持咒就可以了?
开愿法师:你现在持什么咒?
问:《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里面的咒。
师:这个夹杂与不夹杂不在于咒与佛,在于你的心。就是你真正到了一个平等的境界,你持佛也好、菩萨也好都是平等的;当你的心没到那个程度的时候,是夹杂的。就好像我们做木头活的时候,电钻要把这个木头钻开,用一个钻头是很稳当的,如果一个上面安了好几个钻头的话,你说从哪个钻头着力呢?这个木头就钻得七零八散的,你没有办法把它给钻透。
问:那我平时读 净空法师说的那个祈祷文,在读经之前读,也算是夹杂吗?
开愿法师:这个夹杂不夹杂不在这个方面。比如我说诵经,这一个小时,我心清净下来,就诵经,一个念头都没有,我就把这个经诵下来,就安住在经上,没夹杂;我下一个小时,我就念佛,一切都没有去夹杂任何事情,然后这一个小时是专注的。培训的、练习的是你不夹杂的心,叫一门深入。一门深入比如我有特殊因缘要持咒一段时间,我一心一意,我一天当中一个小时也好、两个小时也好,专门做这一件事情。任何一个法只是一个方法,目标是让我们的心达到一心不乱、达到一致。
问:怎么样一心不乱?读经的时候我的心反而不清净,有时观察到我的意识是分散的,不知道这样对不对?
开愿法师:不要去想,不要分散。这是一个过程。
问:师父,每次我念经的时候都有一个新的理解。念完哦原来是这个意思。这个算不算分心?
开愿法师:算不算分心都不用管,一直念下去就行了。目的就是训练我们的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禅定的。到一定程度以后,所谓的明心见性,你才能突破障碍、突破无明,回归到本来面目。
诵经是非常好的学佛的方法,从我们不去理解,只是单纯的念诵,到我们慢慢能感悟到其中的智慧,为人的智慧,处事的智慧,从中不断的学习进步。
- 准提咒正确念法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五路财神咒全文咒语
- 作明佛母心咒念100万遍后的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太上清心咒口诀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药师咒念诵正确方法有哪些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读诵《金刚经》好处很多很
- 弥勒佛心咒的正确读音
- 坛经两则原文及翻译
- 千万不能在家放大悲咒
- 经常听金刚经有啥好处
- 宝箧印陀罗尼咒21遍
- 清心咒口诀及拼音
- 越吃越多,越穿越富,越花
- 大吉祥天女咒快诵7遍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摩利支天咒回向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弥勒佛心咒正确念诵
- 佛经静心咒全文念诵
- 念大悲咒使人阳气上升
- 楞严咒快速记忆法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普门品正确念法
- 静心咒口诀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普庵咒正宗版全文
- 观音咒六字真言怎么读
- 佛经静心咒全文有声
- 经典何其多,如何选读,选
- 如何忏悔以前的过失?
- 佛像到底能不能佩带?楞严
- 功德、福德、福报的区别
- 圣一法师讲解:什么是我执
- 午后不能供佛了吗?
- 怎样理解《华严经》里的“
- 念经有什么好处?
- 不能替别人回向吗?替别人
- 什么叫做修行?在家众要怎
- 诵完经后如何回向才圆满?
- 可不可以抄经?抄好的经如
- 楞严咒下午和晚上,可不可
- 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样的
- 每天念佛就好吗?还要不要
- 念经念咒出声念与心里默念
- 年纪轻轻就疾病缠身,是业
- 总是胡思乱想,心静不下来
- 怎样诵经才叫不夹杂?
- 晚上可以读《心经》吗?为
- 佛教快速咒语的真实感应
- 佛教居士施食的感应故事
- 佛教居士修行的感应
- 佛教供灯的感应
- 佛学因果的真实感应
- 佛咒的福报感应
- 佛教中福报的感应
- 佛咒求财的真实感应
- 佛咒的感应福报
- 佛咒念多少遍会有感应
- 佛咒修持的感应大全
- 佛咒产生的感应大全
- 佛咒中最强感应
- 佛号的真实感应
- 佛号念多久自身会有感应
- 佛号居士修行有的感应故事
- 佛号会有的感应
- 佛力的真实感应
- 佛力加持的感应
- 佛事有的感应
- 佛七的真实感应
- 九华山的感应
- 佛七的感应故事
- 抄佛经的感应
- 超度的感应故事
- 超度后真实感应
- 超度有的感应
- 超度后的感应
- 财运感应的好处
- 财布施真的有感应
- 财布施有的感应
- 财布施有什么感应
- 财布施后感应
- 背经的感应
- 禅师有的感应
- 禅定的感应
- 病人念佛有的感应
- 朝拜有的感应
- 朝拜治病的感应
- 播经机的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