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的意义
现在有很多人带佛珠,说起来并不是真的信佛,而是看到不少演艺界的明星带,觉得这是一种时尚,所以自己就跟风。当然,这并没什么不好,但如果大家能更多地了解一些佛珠的相关知识,会更有意义。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
“佛珠”与“弗诛”谐音,戴上佛珠,可以随时提醒我们,不可诛杀任何有性命的东西,包括人、动物、植物,而且要想尽一切办法来维护对方的生存,让他们也能安心地活下去。
关于佛珠的来历,据《本患子经》中记载:“昔有国王名波流梨,白佛言:‘我国边小,频年寇疫,谷贵民困,我常不安。法藏深广,不得遍行,惟愿垂示法要。’佛言:‘大王若欲灭烦恼,当贯木患子一百八个,当自随身,志心称南无佛陀、南无达磨、南无僧伽名,乃过一子。如是渐次,乃至千万,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除谄曲,舍命得生炎摩天,若满百万遍,当除百八结业,获常乐果。’王言:‘我当奉行。\’”此即念珠的由来。
佛珠主要是用来念佛号的,譬如念“南无阿弥陀佛”或“南无观世音菩萨”等时,食指与大拇指握住某颗佛珠时,嘴巴用金刚持法微声念出佛号,同时大拇指轻轻地在佛珠上摸压绕表面一周,以摸完时也刚好念完佛号的速度摸之,念完后把佛珠拨进来手掌心中,继续再念下一声佛号。
佛珠作为法物,被赋予了特殊的表法意义。看到佛珠,我们就会提醒自己要念佛,告诫我们应当象佛陀那样处世待人接物,这样做所得善果不可思议,所感得的吉祥如意亦不可思议。我们如果真能够这样去想去做,那就会明白带佛珠对我们有非常大的意义。带佛珠不是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带,在家居士,甚至没有皈依的人都可以带,它是提醒我们要有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提醒我们要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言行举止。
- 如何理解“法尚应舍”?
- 人穷还是心穷
- 怎么样随喜获得最大福德
- 佛说修行为什么要戒淫的道
- 什么是净化供品咒
- 学佛需要有长久心
- 人类沙文主义何时了?——
- 既然有护法神为何还会着魔
- 《楞伽师资记》游意
- 【持诵佩戴】楞严咒,冤亲
- 把生活变成一场修行
- 往生净土是逃债的行为吗?
- 兔年的启示
- 普劝“吃素”
- 阿弥陀经通赞疏(唐·窥基
- 做生意为什么总被骗
- 清净传承之重要性
- 容忍和宽恕
- 越吃越多,越穿越富,越花
- 维摩诘经和维摩诘菩萨
- 大悲水
- 学佛是为了了生死,不是谈
- 圣严法师:现代人往往火气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 修行人遇到对境需稳重
- 盂兰 盆会
- 松云禅师
- 事业的定位
- 闻思修中得成就
- 圣旭法师简介
- 妈妈的味道
- 僧伽
- 茶道与人生
- 被迫帮夫杀猪,三年往生极
- 想行之间
- 水果供品
- 嫖妓为什么有罪?
- 律 宗
- 无德失宝
- 如何念佛才是真精进?
- 说真话真的很难吗?
- 让“孝”字在孩子心中生根
- 言为心声
- 袈裟的功德
- 薄命的不仅仅只是红颜
- 莫以善小而不为
- 节后上班吃点素
- 美从自然得,佛由心中生
- 脱掉你脆弱的外套
- 给对方留一些空间
- 给机遇留点空间
- 给自己抹点黑
- 给孩子创造一个向善的环境
- 立冬养生须重饮食、运动
- 素食养生有助于长寿
- 眼见未必为实
- 睡的境界
- 禅茶与养生
- 盲目迷信不是修行
- 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别人
- 盂兰盆节话佛家的孝慈
- 生活中难免身不由己
- 用“无我”化解“嗔恨心”
- 用微笑将世界传染
-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如果
- 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学佛
- 生活不拒绝萝卜花开
- 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 生命,只有一次
- 生命的长度
- 生命中的嫉妒苦
- 生命中的贪欲苦
- 生命之“气”苦
- 珍惜缘分
- 生命中的“嫉妒苦”
- 生命中的“爱别离”和“求
- 父母不会一直在原地等你!
- 父母的累都是为了子女
- 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 爱的表达有时不用语言
- 80华严经多少字
- 白话楞严经
- 《地藏经》85分钟
- 《金刚经》唱诵
- 《心经》念诵
- 造业容易,等要忏悔灭障,
- 般般不如意,正好降伏其心
- 不是法门有问题,是操作的
- 佛说一大藏教无非破执
- 如何为去世的父母眷属超度
- 道源老法师为临终者的助念
- 观音菩萨感应故事:治愈脊
- 有人骂你,你听不见,他自
- 依止普贤之德修学的加持力
- 堕落到畜牲道,都是自心所
- 造了罪业后,生命中会产生
- 佛陀如何破除凡夫的执着
- 圣严法师《人生如戏》
- 到寺院若生这么一个心,所
- 助念一个不念佛不发愿的人
- 修行四念处的重要
- 虚云老和尚亲述称念观音菩
- 人生和晚上做梦一样,哪有
- 胎生是什么因缘而投胎
- 正报身心世界的虚妄相是怎
- 当下的念头若是念佛,就不
- 在十斋日中,做的佛事功德
- 一切都是幻化不实,若执着
- 佛门中这六条你能做到吗
- 为何一念《地藏经》心里就
- 六道轮回里,每个人都在进
- 菩萨不怕老不怕死,但是很
- 佛道未成,先结人缘
- 阿弥陀佛接引临终人事迹三
- 红尘中你被什么緾住了
- 接受「还不圆满」的自己
- 如果这个离不开,你修什么
- 佛经开头的「一时」到底是
- 佛教如何解释各种梦境
- 为什么只靠佛号,就能把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