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楞严经第三卷浅释

[楞严经的入门] 发表时间:2020-02-08 14:03:34 作者: 阅读次数:

楞严经第三卷浅释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如说第三卷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此下显如来藏不离六根也。入即根。照下吸字。能吸入所对之尘也。

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曰即彼者。承前色阴中喻说也。空华固目睛瞪发之劳相。此目与劳相。又同是菩提之瞪发。菩提即真如。瞪乃真如中所生无明。劳即业识。前喻以瞪为劳相。目为净相。此并净目亦为劳相。兼目与劳。即影见俱眚。见与见缘也。因于明暗三句。即后文粘湛发见也。吸此尘象二句。即见精映色。结色成根也。根揽尘而得名。离尘毕竟无体。根出为正计。明暗空生。防转计也。无有实体。故虚。无所从来。故妄。无有实体者。以其体即真如。不从三处者。以其出自藏性。从真起妄。妄元无体。全体即真。一节大意如此。余五例知○前取根性离尘有体。异彼缘心。今曰无体者。前因不见真心。乃就根中指性。令识真心。所以表离尘有体之真。今已领真性。尚执六根别有体相。水融一性。所以破离尘无体之妄。前显性而此破相。所以异耳。离相即妙真如性。则同为显性矣。以见性对缘心。则缘心为妄。以如来藏对见性。则见性亦带妄。妄无自体。总归于真。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动即有声。静即无声。此唯有闻成性。即非虚空。与归当见根之文小异。余并准上。瞪乃眼之妄相。而耳鼻舌身意。皆借用之。观音证圆通时。发轫工夫。亦从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毕竟在甚么处。如是思惟。如是修习。得入此门。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通来。塞则闻灭。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机。本无自性。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楞严经第三卷浅释

畜。缩气也。冷因畜有。不畜本无。鼻入之妄。类如是矣。虚实。亦通塞之义。故惟以通塞致辨。香臭又通时所嗅。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舐。以舌取味也。熟舐令劳。甚言取著之状。甜苦。动味也。淡静味也。三味约动静二尘。

楞严经第三卷浅释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必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触有合触。有离触。然无合不能显离。必因冷热相涉时。觉其为合。然后两不相涉时。知其为离。故曰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合离二觉。皆因涉显。然涉势因何而成。只因两手相摩之劳相而已。

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忘。是其颠倒生住异灭。吸习中归。不相逾越。称意知根。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华。毕竟无性。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入根惟一。眼但名见。耳但名闻。尘皆分二。色分明暗。声分动静。则意当名知。法当分生灭。今寤寐忆忘。生住异灭。参互成文。实惟生灭二义。眠寤亦假设以例忆忘。忆之则生。忘之则灭。所谓二种妄尘也。住异。即生灭中细相。颠倒。首尾循环之意。吸习此相。中归意根。前灭后起。刹那不停。次第相续。曰不相逾越。五根流逸奔尘。意乃旋其见闻。逆流而缘五尘。所谓吸撮内尘也。流至于此。虽有见闻之相。然此见闻。乃所谓集知居中。却非见闻用力所及。故名觉知性。不名见闻也。

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六根六尘。名十二处。处者。方所也。又定在也。眼对色。耳对声。一内一外。似有方所定在。下反覆显其无方所定在。融归一性。

阿难。汝且观此祇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如是。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汝说一切法。仗因缘而生。即今开眼见祇陀林。还是因祇陀林。生汝眼中之见。见祇陀林乎。抑亦因汝眼中之见。生祇陀林。而汝得见之乎。若谓汝眼根生祇陀林。而汝得见者。则汝眼根见空之时。不见祇林。而祇林便应销灭。若所生之色性既销。则能生之见性亦灭。更有何物显其空质。若谓祇陀林生汝眼见。而令汝见祇陀林者。则汝眼观空时。非是观色。既无所生之色。自无能生之见。见既销亡。而见空见色者。更是何物。眼不生色。色无处所也。色不生眼。见无处所也。虚妄。无体也。无处则无体。无体而以真如为体。

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祇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若无来往。亦复无闻。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气。称鼻闻香。当是香气入鼻。方可称闻。岂有鼻中出香。而说为闻香耶。若谓此香生于空者。空常在。香亦常存。何藉炉中爇而后有。若生于木。则此香气。因爇成烟。而鼻得闻。合当蒙其烟气。其烟未远。四十里内。未及蒙烟。云何已闻。则知香性本来周遍。何待合知哉。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醎。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若谓此味生于汝舌。则汝一舌。应知一味。不应变前我字喻声。城喻阿难耳。祇园喻目连迦叶耳。一声岂能遍至多耳。破声来耳边。后我字喻耳。祇园喻击鼓处。城喻击钟处。一耳岂能遍往多声。破耳往声边。若谓声来阿难耳边。则应余人耳边悉皆无声。不合诸人齐听。若谓耳往鼓处。则钟处无耳。不合更闻钟声。故知声尘生灭动静皆空。声不至于耳根。根不往于声处。既无往来。则心境俱虚。能闻与所闻。毕竟从何出乎。

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栴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栴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气。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若谓此香是鼻所生。则此香气。当从鼻出。鼻非栴移。更知别味。若不变移而独知一味。则不名知味。若变移而知别味。云何一舌而知多味。是则不生于舌明矣。若谓此味生于食中。食非有识。云何自知为甜为苦。纵使食能自知甜苦。此食即同他人。无与于汝。何故称汝名知味者。是则不生于食明矣。若谓此味生于空中。汝啖虚空。作何滋味。若作咸味。则此界人。受其咸味。皆同海鱼。既常受咸。必不识淡。若不识淡。必不识咸。既两不相识。不可名知味之人。是则不生于空明矣。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汝当以手摩头时。则手知有头。头知有手。是谁为能触。而生此知。为手触头。即手为能触。而生此知乎。为头触手。即头为能触。而生此知乎。若以手为能触。而生此知。则触知在手。头成无知之物。云何知手之触头。而成触乎。若以头为能触。而生此知。则触知在头。手成无用之物。云何知头之触手。而名触乎。若头与手。各有一知。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头与手。只有一知。则手与头。应成一体。若一体者。不应成触。若二体者。此触当何所属。为属能触。为属所触。若触为能。则在手在头。俱成能触。而无所触。岂虚空与汝成所触乎。若触属所。则在手在头。皆成所触。而无能触。岂虚空与汝成能触乎。触因根境能所相感。而独依根明者。示万法一体。由妄分能所。故有妄触。非所非能。言皆无实处。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处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善恶无记。总谓内尘。意缘此三。生成法则。名为法尘。法尘非相。因意知显。故问为知非知。异汝。从离字生。心既异于汝。且又非尘。岂不同他人心量乎。若即汝心。不与汝异。应无二相。云何心境相对。宛然与汝为二乎。此破知也。设若非知。法尘非色声香味等。有形相者。特由知发耳。今既非知。处当何在。色空名一切处。今于色空无所表显。岂更在色空之外乎。色容有外。空岂有外。此破非知也。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根境识皆六。成十八界。界者。内外中三。各成界限。不相杂乱。下专就识立论者。如三家比邻。撤其中家左右界墙。则三家界限。俱不成矣。破界者何。妙归一性也。

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从变则变。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如汝所明。犹乘所解也。根尘相对。识生其中。而成三界。因缘生法皆然。但不了即空耳。故破其执。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双征双破。又出眼与色不共生一破。若因眼生。不有色空。则识无缘。且眼见无形。无所表示。界从何立。此非因眼生也。若因色生。色灭应与俱灭。识既俱灭。则空独存。谁识空者。若色灭时。识不俱灭。则识独存。无色为侣。谁界空者。不但识有无界。假使随色变灭。则识已变。谁与空为界者。不但识灭。不应识空。假使识不变灭。则常与色一体。与空无干。谁识空者。此非因色生也。若兼眼与色共生。根尘合在一处。自无空隙容识。而中界之识。应离而在傍。何成中界。又此根尘。若离在两处。则所生之识。亦应分在两处。半在根。半在尘。亦不得为中界矣。此非眼色共生也。色界者。色识界也。下同。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从根生。自生也。从尘生。他生也。根尘合生。共生也。虚空生。无因生也。四生法。前后间出。总显无生之义。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