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宏圆法师心经讲解 第二讲(视频)

[心经的入门] 发表时间:2020-06-19 10:58:44 作者: 阅读次数:

心经讲解宏圆法师讲的非常好,以上是视频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文字版。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一节课,我们讲了五重玄义中的释名,通过解释经的名题,对本经的大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来看显体。

显是显示的意思,体是体性,就是显示经的体性。经的名字就像我们人的名字,经的体性就像我们人的身体。如果人只有名字没有身体,那么张三李四就莫知所指,等于成了龟毛、兔角,没有事实,所以在释名之后,必须要显体。每一部经都有各自所具的理体,如《华严经》是以一真法界为体;《楞严经》是以如来藏妙真如性为体;《佛说阿弥陀经》是以常乐我净涅槃的四德为体。那么本经是以什么为体呢?本经是以诸法空相为体。诸法是指宇宙万有,空相是指空无自体、无可执取。意思是说,唯有心性是真,而心性清净无染,不立一法,无相可得。经中,从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一直到无智亦无得,都是显本经之体的文句。

显体之后,就要依性起修、由修证性,这就是第三个明宗。明是明白,宗是宗要,就是说,要明白一经之宗要。体非宗莫会,宗非体不立,要想领会不可思议的妙体,就要知道以什么为宗来修行。显体是使修行人悟理,这是属性德;明宗是使修行人起修,属修德。性德大家所共具,而修德必须靠潜心修行才能有所造诣。一切经论都各有它的宗要,像《法华经》是以一乘因果为宗;《金刚经》则以发菩提心为宗;《阿弥陀经》是以信愿持名为宗;那这部《心经》是以什么为宗呢?是以无所得为宗。

《心经》中说,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心经》是以无所得为宗。无所得,不仅是《心经》的宗旨,也是整个佛学的宗旨,也正因为如此,佛学才是最彻底、最究竟的。佛学一法不立,无法可得,法也不可得,心也不可得,一无所得、一丝不挂、一尘不染。倘若有丝毫的东西,那它就不究竟,因为这个无相的实相,它是容不得一点东西的存在。就像我们的眼睛,金、银、钻石再好,哪怕一丝一毫的,只要夹杂在我们的眼睛里,那眼睛也受不了,一定要排斥出去。我们要真正证得这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佛性,就要一切放下,无所得、无所证,才与妙体相应。而且,只有无所得才是真得。因为心清净了,彻底空了,心性才会完全地显露出来,才能显发广大的妙用,所以说佛力无边、妙用无穷;相反,如果有所得,真性就会被障碍住,而不能显现神通妙用了,就会有阻碍了,不能通达无碍了。有得和无得是外道于佛学的根本区别,佛法一无所得,不在心外取法,无修、无得、无证,一法不立。外道他们是有法可修、有神通可得,心外取法,这样终不究竟。比如道教,道教是以出阳神为究竟,有阳神可得,有个物所在,所以终不究竟。

从前道教的吕纯阳祖师,修道有成后四方云游,有一天,他来到黄龙山,看到山顶有紫色的祥云,他知道山上一定有得道高人,于是他就到山上去参访,到了山上,看到了一座寺院,这个时候,维那师正好正在拈香,请黄龙祖师出来说法,吕纯阳赶紧进入殿内,黄龙祖师上了法座之后,厉声说道,座旁有窃法者。吕纯阳一听,心想你们都是和尚,就我一个道士,那这个窃法者肯定指的就是我了,他本来是想听听黄龙祖师讲的什么法,他这么一听,说他是个窃法者,他就不高兴了,心想我就来和你斗斗法、较量较量,他就从僧众当中站了出来。问黄龙祖师,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你说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一粒米中能藏这么大的世界,只能煮半升米的锅中,能把山河大地放在里面去煮。这个是从道教的神通变化出来的,他可以把一粒米放大,笼罩整个世界,也可以把山水缩小,放到锅里面去煮,这个吕纯阳是拿这个偈子,来试探黄龙祖师。黄龙祖师一听,知道吕纯阳还没有证到根本,他是落在了神通上了,于是指着吕纯阳说,你这个守尸鬼。吕纯阳一听,哈哈大笑说,我囊中有长生不死药,他认为自己已经证了阳神了,已经阳神成就了,证得了这个金刚不坏之身,不再是这个守尸鬼了。其实,这个阳神是佛学里面讲的第七识,末那识,还是虚幻的神识,并不究竟。黄龙祖师指着吕纯阳说:“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意思是说,你纵然活的比世人长寿的多,能活八万个大劫,最后还是要毁灭,不可能不生不灭的。因为他还没有见到自己的根本,没有见到性这个万能体,他还是落在这个识上面,落在神通上面玩弄神识,但是他自己却误以为已经证得了根本,以致于步入歧途,生死不了。吕纯阳一听黄龙祖师说他终是落空亡,心里非常的不痛快,明明自己识神已经成就,已成了金刚不坏身,怎么还会落空亡呢?他不太高兴,这个时候,他就拔出宝剑去斩黄龙祖师,黄龙祖师哈哈大笑,顺手拿起拂尘轻轻一扬,啪的一声,吕纯阳的剑就掉落到了地上。这个剑和见解的见同音,就是说,他的见解落于下风了,打了败仗了,赶忙退下来给黄龙祖师顶礼,请求开示。吕纯阳祖师过去修道,他追求的是神通,是出阳神,现在见败落下来以后,听黄龙祖师一开示,他的见解败了下来以后,他听黄龙祖师一开示,他悟到了一切法都不可得,一切都是无相的这个性所显现的,都是我们背后真正的性在起作用,只有性是真的,其他的都是假相,都是幻现,都是因缘合和的。

佛学一切法门都是做心地工夫,无不从制心上下手。像我们净土宗念佛法门,是用佛号抓住这个心,让这个心不着相,我们的心就安住在一句佛号上面,空空净净,随着我们念佛的工夫越来越纯熟,由染转净、由妄转真,直到心地真的空净了,你自然证到了无相的实相,而得大自在。我们用功要明白这个道理,把这个世事,世间的事,看透、看破,一切都不可得。假如你执着有法可修、有果可得,则不自在、不究竟了。因为凡有所得,即是有所束缚,反而不自在了;因为凡有所得,就把我们的清净本性牢牢地捆绑住了,得不到真的性德。而且有得、有所求容易入魔,不但成道不能,而且入魔有份。我们看到今天修行的也有非常用功的,但是最后反而误入歧途,什么原因?就是心里面老有一个所求、老有一个所得,去求神通、去求能量,甚至有的人愚痴到什么程度,去求护法,最后求来的是什么?求来的都是旁门左道,求来的都是一些我们说的这些仙家,反而对这个修行有了干扰,这就是因为自己有所求,不肯去放下。

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我们把一切都放下,佛法也要放下,你自自然然的,你的清净本性自自然然的就显现了。那我们说把佛法放下,要不要去读经典?要不要去学佛?师父说,这个读经典学佛就是为了帮你放下的,而不是帮你去执着的。而我们世间人恰恰相反,把世间的东西不去执着了,又去执着佛法了,只不过转变了一个执着的方法。就像好多的我们学佛的,一听说我们以后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去做菩萨、成佛,他反而看不起世间的人了,不向世间的人去学习了,反而贡高我慢的心出来了,这样就是偏了。像我们有些学佛的,一看到这些有福报的人,不但不去赞叹别人前世修的功德,反而是说别人是在造业,不去学习别人的优点,这样根本就不是菩提心,而是更大的执着、更大的分别心了。我们学佛是为了更好的放下、更好的看破、更好的发起菩提心来,而不是叫我们更加的执着,这样不越学就越反了。说我们讲经,一定要给大家讲明白这个道理,大家才能如理如法的去修行去。这个是我们佛学的宗旨。

明宗之后我们来谈一下力用,也就是这部经的作用。每一部经都有他特具的妙用,如《楞严经》是以离爱得脱为用;《金刚经》是以无住生心为用;《阿弥陀经》以往生不退为用;这部《心经》是以破三障为用。我们人活在世上,所遭受的一切灾难、困苦,心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无明烦恼,都是由这三障带来的,只有破了这三障,才能度一切苦厄。

宏圆法师心经讲解 第二讲(视频)

我们来讲解一下这个三障,三障包括报障、业障、烦恼障。我们先来说一下报障,报障分正报和依报,什么叫做正报?正报就是指我们的身体。我们每个人的身体看起来大致相同,都长着头、胳膊、腿,但是相貌、体型、身体素质各不相同。有的相貌端正、身体健康;有的长相丑陋、难看、多灾多病;甚至有的人寿命短促,不到中年就夭折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种的不同呢?是因为今生的这个果报身,是由前世所造的业感召来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们今天的这个果报,就像一面镜子,能让我们明白我们前世造了什么样的因。我们前世的善事多,今世你就会感得健康的身体、端正的相貌、较长的寿命;反之,前世如果做了恶业,前世的心态不好,心性不好,那这个相貌就会比较丑陋。一看师父这个面相,就知道师父前世修了大的福报、大的功德了,所以从这个相貌、从这个身体素质,就可以知道我们前世修的到底怎么样。但是可以改变,我们后面讲,即使你们长的没有师父这么庄严,以后好好修行,也是可以改变过来的,这是正报。

宏圆法师心经讲解 第二讲(视频)

依报是指我们的衣食住行这些生活环境,也就是我们身体生存所需的条件。我们看,有的人住着舒适的房子,开着豪车,穿戴都是名牌;而有的人住的拥挤简陋,甚至衣不遮体、饥寒交迫,为什么会有这么悬殊的差别呢?也是我们前世所造的因所决定的。有的人可能认为,自己感得这样的苦,命就永远改变不了了,不是的,因为因果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时时刻刻都在转变,因感果,果又生因,因因果果循环不停,不是这种固定不变的。这一世受苦受罪,是前世所造的因不好,这一世我们学佛了,从现在开始,多做一些好因,多种一些好因,多做一些善事,因果就会转变了,这个恶果就会改变了,生活环境和身体状况,就会慢慢地由坏向好的(方向)发展变化;反过来讲,前世造了好因,今世福报就大,但如果不做好事,游手好闲,坐吃山空,甚至倚福造业,做些恶事,那么这个福报就会减少,一旦把福享完了,那么这个厄运就会接踵而至。所以今世享福我们要惜福,要接着再种福田,接着再做善事,这个福报才能长久地延续下去,这是报障。

第二是业障,什么叫业障?就是我们做一切事业的障碍。我们每个人在做任何事业中,都免不了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阻力、挫折,这个不是无缘无故的。这个我们要从六道说起,如果贪嗔痴具足,而且是多份量的,那就表现的贪得无厌。别人有自己没有,得不到就会生起嗔恨,自己不如别人,也会生起嗔恨,贪嗔痴非常的深,这就造就了地狱的因;如果贪心很重,嗔恨和愚痴少点,那这样就是饿鬼道;大家都知道,这个饿鬼道的众生,从口里喷火而不能进食。如果贪嗔少许,愚痴的厉害,那就是畜牲道;我们都说畜牲道是因为愚痴。如果贪和痴少些,嗔恨心重,好争斗,则是阿修罗道;阿修罗好斗争。如果只有少份量的贪,多份量的善,十善比较圆满,这样则升天道;人道是贪嗔痴具足,只是少份量一些恶,多的是一些善,虽说有恶,但是恶比较少一些,这样就是我们说的人道。善中有恶,以致于我们人道,今世办起事情来,做起自己的事业,不免会碰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这就是业障。

像我们大家都有感触的,我们现在寺庙,正在筹建迦叶佛的舍利塔,因为我们现在批的地拿不回来,已经批下来的地要不回来,所以我们就会有一些障碍,所以说你想做一件好事,它也会有一些障碍的,什么原因?就是我们福报不具足,我们做的善法没有具足,这才会有一些障碍的,这个不能怨任何人。有的人就来跟师父说,这是大家没有福报,我说不对,是因为我们想做这件善事的福报不具足,不要去责怪众生。我们好好的修,我们好好的发愿,来改变我们的业障,把我们的业障都变成我们的福田,都变成我们的慈悲,都变成我们的圆满,那这件事情我们成就的也就快了。不要去怨外缘,都是由我们的心所感召的。通过这件事,鼓励师父好好讲经、好好修行,把佛法传播给大家,让大家福慧增长,我们这个佛学的事业自自然然就完成了。我们看忉利天主,释提桓因,他就是和三十二个妇女发心,修建的迦叶佛的舍利塔所得的果报,就是玉皇大帝嘛。我们现在也有这个因缘,也有这个机会,而且我们现在,也是西藏那边给我们传过来的迦叶佛的舍利子,多难得,但是我们现在这个因缘还就差这么一点,我们在座的同修,一定要好好修行,把我们的这种福德,回向给十方法界一切的众生,来增长我们的善根,增长大家闻法的善根,这样我们才能完成这个使命。这个就是业障,所以我们必须要修持,息灭贪嗔痴三毒,这样办任何事情、遇到任何情况,就会理事圆融无碍了。以后再遇到障碍,不要去责怪任何人,责怪任何人反而我们又给自己造新业了,又会有障碍了,从我们自心去找,这就对了。这就是佛法,反闻闻自性,不要去找外缘,一切都是由我们的心所感召而来的,这是业障。

宏圆法师心经讲解 第二讲(视频)

第三,烦恼障,因为有前面的报障、业障存在,人在立身处世时,就难免有不如意、不顺心的时候,一旦不能称心如意,就妄想纷飞、胡思乱想、烦恼丛生、苦不堪言,这就是烦恼障。根本烦恼障有六种,贪、嗔、痴、慢、疑和不正见,我们说的邪见。第一是贪。对于贪,我们都有深的体会,想得到这、想要那,多了还想多,好上还想好,永远没有满足,欲壑难平,这个贪使我们非常痛苦;第二是嗔。贪不到就会生起嗔恨心,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就会生起嗔恨心;第三是痴。这个贪和嗔都是来自于愚痴,痴就是执迷不悟、认妄为真,迷恋世间形形色色的东西,名、利、财、色不停的去追求,追求不到就嗔;如果我们明白,一切都是这个梦幻泡影,皆不可得。就像《圆觉经》中所说,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知幻即离,离幻即觉。知道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是空花水月,都是假相,都是幻相,都不是真实存在的,你还去追求它干什么?那不是自寻烦恼?不去追求了,那我们还有什么生死轮回,所以说痴是产生嗔的根源。

推荐阅读:宏圆法师心经讲解 第一讲(视频)宏圆法师心经讲解 第三讲(视频)宏圆法师心经讲解 第四讲(视频)宏圆法师心经讲解 第五讲(视频)宏圆法师心经讲解 第六讲(视频)宏圆法师心经讲解 第七讲(视频)宏圆法师心经讲解 第八讲(视频)宏圆法师心经讲解 第九讲(视频)宏圆法师心经讲解 第十讲(视频) 首页12尾页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