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这个家庭模式,拥有一个幸福的家
从佛教修行的角度来看,家庭是一个道场。同样的,寺院道场也是一个大家庭。
今天,我为大家分享一些佛教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因为每一个家庭的氛围、背景都不一样,所以我只能提供佛教的这种运作方式,供大家参考,希望不同家庭生活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虽然佛教的人员来自于五湖四海,但大家都以释迦牟尼佛为家长。在这里,不仅有刚性的规定,也有柔性的制度。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有对生命内在的自我觉悟。这是每一个人首先要完成的人生功课。
我们先要完成自我管理、找到自己对生活或者生命的定位以后,我们才能谈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简单地讲,家庭关系是人与人互动的一种结果。有时候结果会不尽人意,所以我们可以参照佛教的互动方式。
在佛门里,每个人的年龄不同,每个人的文化背景也不同。大家聚在一起就像一个家庭,甚至比一个家庭更复杂。但是,佛教的内部是非常和谐的,有很多内在的生机。所以,生机与和谐,就是非常实在的目标。平平常常的日子,我们要能够过得去——要能够不干扰当下的现实和我们的人生。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得到安全或者幸福。
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成员往往并不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彼此。我们总是用一种习以为常的态度来对待家人,这是一种没有生机的表现。没有生机的生活就会埋藏很多问题。有时候,家庭里会出现一些不如意、不满足的地方,这都是平时过于忽略造成的。
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先要把家庭当作是一个道场。首先,我们要超越感情,把家庭成员的关系重视起来去经营。如何经营呢?首先是要完善对自我生命的认知和管理。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去学习。
家人不能用习以为常的方式来相处,而是有惊喜和期待,是一种内在的和谐。首先,应该是稳定。因为在家庭当中,情感因素是基础。不过,不仅仅要有情感上的稳定,还要保持一种内在的生机。
如何让历久弥坚的情感变成智慧呢?如果你有这个目标,那么在家庭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尝试通过佛法的方法来处理。这样,你对家庭也会有新的发现和期待。
- 上一篇:佛教是如何看待离婚这件事呢?
- 下一篇:受五戒后给家人烧放料酒的话,会破了酒戒吗?
- 为什么晚上不能听大悲咒
- 62条人生妙言妙语,帮助你
- 白衣大士神咒全文
- 《阿弥陀经》全文念诵文字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超度经文往生咒全文
- 长寿佛心咒注音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普贤行愿品全文念诵仪轨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六字真言的作用和功能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普贤行愿品全文诵读含仪轨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普门品念诵的正确方法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什么是绿度母心咒
- 宝箧印陀罗尼咒21遍
- 楞严咒快速记忆法
- 家里播放普庵咒的禁忌
- 摩利支天咒手印图-摩利支天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心经可以随便抄吗
- 道家静心咒原文
- 大吉祥天女咒快诵7遍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弥勒佛心咒的正确读音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
- 千万不能在家放大悲咒
- 念大悲咒使人阳气上升
- 地藏菩萨心咒108遍
- 学佛后如何有智慧地去引导
- 孩子做作业如不督促就完成
- 孩子手机上瘾了,怎么办?
- 孩子执拗,做功德回向有用
- 家庭生活的经营也是一种艺
- 家族每代排行老大的女子成
- 小孩晚上哭是什么原因呢?
- 感觉婚姻走到头了,该怎么
- 承担起对孩子道德人格的教
- 换种视角去欣赏父母,不易
- 教育孩子正确的用钱观念
- 断恶修善改变业报 因缘和合
- 有一个孝顺的心,是学佛的
- 父母一方造恶业一方行善积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 留给孩子10个生命气质,孩
- 身教重于言教
- 达真堪布:怎样做才能万事
- 达真堪布:你所贪爱的一切
- 财神咒的功德利益
- 达真堪布:哪个是“我”,
- 达真堪布:你有什么证据,
- 达真堪布:唯有这三者最可
- 身爱难尽(优婆逑多)
- 达真堪布:人身真实的价值
- 达真堪布:怎样具足弘法利
- 达真堪布:怎样让一切行为
- 达真堪布:哪有无缘无故欠
- 达真堪布:先回向给众生,再
- 达真堪布:善心善念结善缘
- 达真堪布:怎样念佛才如法
- 达真堪布:你的愿力一旦生
- 达真堪布:什么是了脱生死
- 达真堪布:怨敌的利益
- 达真堪布:唯一让佛欢喜的
- 达真堪布:种种苦乐因业生
- 贫苦时节,正好用功
- 达真堪布:先学会“打工”
- 达真堪布:你的慈悲可能是
- 达真堪布:善根、功德在何
- 达真堪布:怎样把佛的事业
- 达真堪布:什么是佛菩萨的
- 达真堪布:恋爱与出离心是
- 贯休与十六罗汉像
- 达真堪布:善待家人就有福
- 达真堪布:行善断恶是离苦
- 达真堪布:什么是你生生世
- 达真堪布:恨别人,伤自己
- 达真堪布:你能提起正念,
- 达真堪布:善知识如何令我
- 达真堪布:善知识的法相
- 贵州铜仁梵净山的佛教渊源
- 达真堪布:什么是末法时期
- 达真堪布:喜欢说闲言碎语
- 达真堪布:恨的是别人 伤的
- 达真堪布:善神护法存在与
- 达真堪布:你若能随喜,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