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简介
《瑜伽师地论》(梵文:yogācāra-bhūmi-āstra),一百卷,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又称《瑜伽论》、《十七地论》,为印度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及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亦是玄奘西行取经法之最大原因。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汉传佛教以此经为弥勒所造慈氏五经之一,藏传佛教传统上认定此论的作者为无著。
瑜伽意谓“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以其“一切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亦即相应”,即是在禅定修行中,心境相应。所谓瑜伽行,就是修行种种禅定观行,其中最常用者,为小乘部派所修之数息观与不净观。
瑜伽师即是自作修行乃至讲述传授瑜伽诸法之师。总括来说,“一切法无不皆是瑜伽师地,以瑜伽师用一切法为依缘故”,也就是说一切法无不皆是瑜伽师用来修行、观行乃至讲述传授的依止,修习种种观行的佛教僧侣,被尊称为瑜伽师或观行师,这些瑜伽行者,即是瑜伽行唯识学派的前身。
本论的组织,共有五分,以本地分为中心所在,其余四分是本地分的更详细补充说明。
本地分,一卷至五十卷。略广说明三乘根本十七地的意涵。内容可以归纳为境、行、果三相。
摄抉择分,五十一卷至八十卷。抉择本地分十七地中的深隐要义。
摄释分,八十一卷至八十二卷。解说十七地中诸经的仪则。
摄异门分,八十三卷至八十四卷。解释十七地经典中诸法名义差别。
摄事分,八十五卷至一百卷。解释十七地三藏中众要事义。
本论在唐译以前,已经有几种部分译本:一、《菩萨地持经》十卷,昙无谶于北凉玄始三年到十五年间(414~426)译出,相当于唐译本论第三十五至五十卷前半《本地分菩萨地》。二、《菩萨戒本》,一卷,昙无谶在和前经同时译出,相当于本论第四十至四十一卷《本地分菩萨地戒品》。三、《菩萨善戒经》,九卷,求那跋摩于宋元嘉八年(431)译出,相当于《本地分菩萨地》,和《地持经》大同,但另有《序品》。四、《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一卷,求那跋摩在和前经同时译出,这是《菩萨戒本》的异译。五、《十七地论》,五卷(已佚),真谛于梁大宝元年(550)在富春译出,相当于本论第一至三卷《本地分五识身相应地》和《意地》。六、《决定藏论》,三卷,真谛于梁代(一作陈永定元年到太建元年间,即557~569)译出,相当于本论第五十一至五十四卷《摄决择分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以上皆本论的部分异译。本论另有西藏文译本,总题《瑜伽行地》,区分前十二地(二十六卷),声闻地(二十卷),菩萨地(二十二卷),摄决择(四十三卷),摄事(二十二卷),摄调伏,摄异门,摄释(都不分卷),共八部分。题为无著造。同译,收在西藏大藏经丹珠尔中。
名称 | 译者 |
《瑜伽师地论释》 | 玄奘大师 |
《瑜伽师地论略纂》 | 窥基 |
《瑜伽论记》 | 遁伦 |
《瑜伽师地论叙》 | 欧阳竟无 |
《瑜伽论科句》 | 韩清净 |
《瑜伽师地论披寻记》 | 韩清净 |
《瑜伽真实义品讲要》 | 太虚大师 |
《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真实义品亲闻记》 | 太虚大师 |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 | 妙境法师 |
《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 | 妙境法师 |
名称 | 作者 | 名称 | 作者 |
瑜伽师地论讲座 | 南怀瑾 | 瑜 伽 师 地 论 声 闻 地 止 观 要 义 | 林崇安 |
瑜伽论记 | 遁伦 | 瑜伽师地论略纂 | 窥基法师 |
更多瑜伽师地论讲解 |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准提咒正确念法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五路财神咒全文咒语
- 作明佛母心咒念100万遍后的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太上清心咒口诀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药师咒念诵正确方法有哪些
- 读诵《金刚经》好处很多很
- 坛经两则原文及翻译
- 弥勒佛心咒的正确读音
- 经常听金刚经有啥好处
- 千万不能在家放大悲咒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清心咒口诀及拼音
- 宝箧印陀罗尼咒21遍
- 越吃越多,越穿越富,越花
- 摩利支天咒回向
- 大吉祥天女咒快诵7遍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弥勒佛心咒正确念诵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佛经静心咒全文念诵
- 念大悲咒使人阳气上升
- 静心咒口诀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佛经静心咒全文有声
- 普庵咒正宗版全文
- 普庵咒全文原版
- 南岳怀让禅师的禅学思想
- 维摩诘经和维摩诘菩萨
- 普门品正确念法
- 楞严经简介
- 普贤行愿品简介
- 文殊菩萨发愿经简介
- 成唯识论简介
- 妙法莲华经简介
- 大乘起信论简介
- 大势至菩萨圆通章简介
- 妙法莲华经
- 圆觉经简介
-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简介
- 地藏经简介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简介
- 占察善恶业报经简介
- 十善业道经简介
- 华严经简介
- 六度集经简介
- 僧伽吒经简介
- 八大人觉经简介
- 佛说盂兰盆经简介
- 佛说长寿灭罪经简介
- 佛遗教经简介
- 俱舍论简介
-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简介
- 佛本行经简介
- 佛说八大人觉经简介
- 佛说四十二章经简介
- 拜佛真实感应
- 拜佛有什么的感应
- 拜佛的感应好处
- 拜佛有什么功德感应
- 拜佛时候的感应
- 拜佛时候感应
- 拜佛感应事迹
- 拜佛念佛的感应
- 拜五台山有的感应
- 抄经有的感应
- 拜佛后有的感应
- 抄经最新的感应
- 抄经文念经感应
- 抄经感应的故事
- 抄经念佛感应
- 抄写经书有的感应
- 抄写经书感应该
- 抄写佛经的感应故事
- 抄写咒语经书感应
- 抄写佛经有的感应
- 抄写佛经有什么感应
- 抄佛经后有的感应
- 抄佛经咒的感应
- 抄佛号有的感应
- 打坐有的感应
- 打坐有什么感应
- 打佛七的好处感应
- 打佛七治病的感应
- 打佛七有的感应
- 打七的真实感应
- 打七的功德感应
- 怎么财施感应
- 忏罪感应故事
- 忏悔文的感应
- 忏悔消业念佛感应
- 忏悔后有的感应
- 忏悔后有什么感应
- 常听咒语有的感应
- 常年坚持放生感应好处
- 布施食物的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