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无心论 第2831部

[古逸部·疑似部] 发表时间:2019-07-15 11:38:16 作者: 阅读次数:

无心论

释菩提达摩製

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為接麤而见形。今且假立二人共谈无心之论矣弟子问和尚曰。有心无心答曰。无心问曰。既云无心。谁能见闻觉知。谁知无心答曰。还是无心既见闻觉知。还是无心能知无心问曰。既若无心。即合无有见闻觉知。云何得有见闻觉知答曰。我虽无心能见能闻能觉能知问曰。既能见闻觉知。即是有心。那得称无答曰。只是见闻觉知。即是无心。何处更离见闻觉知别有无心。我今恐汝不解。一一為汝解说。令汝得悟真理。假如见终日见由為无见。见亦无心。闻终日闻由為无闻。闻亦无心。觉终日觉由為无觉。觉亦无心。知终日知由為无知。知亦无心终日造作。作亦无作。作亦无心。故云见闻觉知总是无心问曰。若為能得知是无心答曰。汝但子细推求看。心作何相貌。其心复可得。是心不是心。為复在内為复在外為复在中间。如是三处推求觅心了不可得。乃至于一切处求觅亦不可得。当知即是无心问曰。和尚既云一切处总是无心。即合无有罪福。何故眾生轮迴六聚生死不断

答曰。眾生迷妄。于无心中而妄生心。造种种业。妄执為有。足可致使轮迴六趣生死不断。譬有人于暗中见杌為鬼见绳為蛇便生恐怖。眾生妄执亦复如是。于无心中妄执有心造种种业。而实无不轮迴六趣。如是眾生若遇大善知识教令坐禪觉悟无心。一切业障尽皆销灭生死即断。譬如暗中日光一照而暗皆尽。若悟无心。一切罪灭亦复如是问曰。弟子愚昧心犹未了审。一切处六根所用者应答曰。语种种施為烦恼菩提生死涅槃定无心否答曰。定是无心。只為眾生妄执有心即有一切烦恼生死菩提涅槃。若觉无心即无一切烦恼生死涅槃。是故如来為有心者说有生死。菩提对烦恼得名。涅槃者对生死得名。此皆对治之法。若无心可得。即烦恼菩提亦不可得。乃至生死涅槃亦不可得问曰。菩提涅槃既不可得。过去诸佛皆得菩提。此谓可乎答曰。但以世諦文字之言得。于真諦实无可得。故维摩经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又金刚经云。无有少法可得。诸佛如来但以不可得而得。当知有心即一切有无心一切无问曰。和尚既云于一切处尽皆无心。木石亦无心。岂不同于木石乎答曰。而我无心心不同木石。何以故。譬如天鼓。虽复无心自然出种种妙法教化眾生。又如如意珠。虽复无心自然能作种种变现。而我无心亦复如是。虽复无心善能觉了诸法实相具真般若三身自在应用无妨。故宝积经云。以无心意而现行。岂同木石乎。夫无心者即真心也。真心者即无心也问曰。今于心中作若為修行答曰。但于一切事上觉了。无心即是修行。更不别有修行。故知无心即一切。寂灭即无心也弟子于是忽然大悟。始知心外无物物外无心。举止动用皆得自在。断诸疑网更无罣碍。即起作礼。而铭无心乃為颂曰

心神向寂无色无形睹之不见

听之无声似暗非暗如明不明

捨之不灭取之无生

大即廓周法界小即毛竭不停

烦恼混之浊涅槃澄之不清

真如本无分别能辩有情无情

收之一切不立散之普遍含灵

妙神非知所测正觅绝于修行

灭则不见其怀生则不见其成

大道寂号无相万像窈号无名

如斯运用自在总是无心之精

和尚又告曰。诸般若中以无心般若而為最上故维摩经云。以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摧伏外道。又法鼓经。若知无心可得。法即不可得。罪福亦不可得。生死涅槃亦不可得。乃至一切尽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乃為颂曰

昔日迷时為有心尔时悟罢了无心

虽复无心能照用照用常寂即如如

重曰

无心无照亦无用无照无用即无為

\

此是如来真法界不同菩萨為辟支

言无心者即无妄相心也

又问。何名為太上答曰。太者大也。上者高也。穷高之妙理故云太上也。又太者通泰之位也。三界之天虽有延康之寿福尽。是故终轮迴六趣。未足為太。十住菩萨虽出离生死。而妙理未极。亦未為太。十住修心妄有入无。又无其无有双遣不妄中道。亦未為太。又忘中道三处都尽。位皆妙觉。菩萨虽遣三处。不能无其所妙。亦未為太。又忘其妙则佛道至极。则无所存。无存思则无思虑。兼妄心智永息。觉照俱尽。寂然无為。此名為太也。太是理极之义。上是无等色。故云太上。即之佛如来之别名也

无心论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