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大安法师:净土百问(18)

[佛学常识] 发表时间:2024-04-15 04:06:52 作者: 阅读次数:
大安法师:净土百问(18)

问:我皈依佛法已经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常想这是逆增上缘,可是我的处境常让我对念佛感到灰心,请开示。

答: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皈依三宝,持戒念佛的目的是圆成本具的正觉佛性。并不是为了人天福报,妄想一皈依学佛,就得钱比别人赚得多,官比别人当得大,身体比别人健康等,用这些来能证明学佛的成效,这个观念是有偏颇的。固然学佛为了出世间的解脱,也是能获得世间利益的。然众生业力不可思议,因果错综复杂,所以不可平面线性地看待此事。对净业行人来说,对世间顺逆等事,应作如理的观照。世间无论遭遇倒霉的逆境还是成功的顺境,都属梦幻泡影,最终都是一场空。念佛行人宜应随高随低随缘而过,顺境感恩阿弥陀佛,逆境同样感恩阿弥陀佛,因为逆增上缘更能增加我们的道心。这个世间,众苦充满,三界火宅,冤家对头常常碰面,苦不堪言,赶紧出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呀。不如意的事情会成就出离心。如果天天都是很顺利,日日都过得舒舒服服,就感觉到这个世间蛮不错的,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呀,何必求往生呢?死于安乐。

我们念佛行人对苦难要有一种敏锐的感受,即使在所谓成功快乐中,也要看到其本质上苦空无常。由是对现世的福报不必过于贪恋,应利益众生、惜福培福,这样便不至于在福报中迷惑颠倒。而人往往在顺境中容易骄逸造业,在忧患中或能令我们生起一种出离心,从三界苦域中超拔出来。这个心理学有个实验,将青蛙放进沸腾的池水中,这个青蛙会蹦地一下跳出来,侥幸逃一命;如果把这个青蛙放在凉水里面,慢慢地加热,直至沸腾高温,那么这个青蛙在这过程中出不来,会被煮死。所以修行人以八苦为师,成就菩提,斯言不虚。愿仁者遇到不如意事,不要怨天尤人,应逆来顺受,修德进业,以惭愧心念佛,忏悔业障,如是便是转化逆境之良方,进而心地光明,静定安乐,念佛法喜洋溢,方为真正的净业行人。

问: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见地、修证、行愿是修行整个过程,如何处理三者的关系?

答:净土宗也讲见地的,各宗各派都有见地的问题。

见地就是我们的知见所能到达的一个地步。我们对净土法门事理因果的了解所引发的信愿,就是净土宗的见地。没有这种见地是很难产生信心的,很难生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愿心,如果没有对娑婆世界苦空无常无我的切实了解,对于西方极乐世界在我们一念当中完整具足、是涅槃的常乐我净的事相上的表达,没有这些见地的话,包括真空妙有的中道智慧的把握,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信愿的,你的信根就很难建立,没有信根就不会有力量,于是就会怀疑,就会受很多的别解别行的法门所动摇。所以净土宗是非常重视见地的,见地就是信愿。能否往生的关键取决于信愿。见地、修证与行愿密不可分。你见到什么程度,也就是你信到什么程度,你的愿才能恳切到什么程度,你执持名号的功夫才能到什么程度,这里面就是净土宗修因证果的完整表达。然而净土法门的见地的建立,主要是仰信佛语。比如,能确信释尊所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并依信愿,执持名号,即是以佛知见为己知见。老实持名念佛就是佛的第一弟子。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要念兹在兹,要把我们所见闻觉知的一切境界都作为往生净土的增上缘,一切的逆境成就我们的厌离心,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薰习增强我们的欣慕心,顺逆境界都是成办吾人往生的好境界,往生成佛度众生,这样的修道生活即是沐浴在阿弥陀佛光明中的快乐生涯。念佛人乃人中妙好人,斯语不虚。

问:“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具体落实在念佛的时候,应该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答:“都摄六根”就是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摄入一精明(阿赖耶识之见分),以此深心,执持弥陀名号,令六根不再驰逸于六尘。六根当中最重要的是耳根和意根,这两根的功能最全,也容易驰逐外境。如果把这两根摄住了,其它的如眼根、鼻根、舌根、身根也就不摄自摄了。摄耳根的方法就是自念自听,从心里念出声音再从耳朵听进去,心与声相依,小内循环,就能把耳根摄住。摄意根的方法,可采用印祖的十念记数法。念第一句佛号记1,念第二句记2……念第十句记10,再从1记到10,循环往复。这样给意根派了记数的任务,意根自然不容易跑,这就是念兹在兹。如是持念佛号,灵灵不昧,念念相续,即是净念相续。日常工作生活中,恒常系念佛号,如子忆母,如是熏习,自然与万德洪名、净土依正庄严日渐亲切。忆佛念佛,现前(现生证得念佛三昧)当来(带业往生,华开见佛)必定见佛。大势至菩萨的授记,吾人当拳拳服膺。

问:请介绍一下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答:印光大师是近代中兴净土宗的一位了不起的祖师。晚清以后,随着国运的衰微,佛教也呈凋零之颓势。印光大师生于乱世,悲愿广大,挽狂澜于既倒,高扬儒佛共弘之幢,其一生所倡导的“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八句乃概述了中国净土宗传承的宗旨,为净土宗在现代的生存发展贡献极大。道盛德隆,被四众弟子推尊为净宗第十三祖,名实相符。印祖往生之后,净土宗保持着良性发展的势头,这主要得归功于印祖的《文钞》,作众生无明长夜中的智慧火炬,文字般若感人至深。所以印祖往生之后,净土宗持戒念佛、矢志净土之宗风不坠。依据《文钞》修行,往生净土者不胜枚举。建国以后,中国大陆一度受左的思想的波及,整个佛教受到摧残,净土宗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以落实,寺院丛林得以恢复,僧俗二众修行念佛法门者占的比例最大,净宗法门的群众基础最广。从目前中国大陆的佛教现状以及信众的根机来看,走印祖指归的弘法路子,上契诸佛本怀,下应现代众生之机,即在世间法中弘扬儒家思想文化,在出世间法方面独标念佛往生净土一法。我等净业行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企想做什么大通家,也不要这山望到那山高,宜摒弃傲慢,老实念佛。在这末法之秋,以我等通身业力之资质,舍弥陀大悲愿力,决定难得解脱。印祖临往生婆心开示:念佛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吾等净业行人当依教奉行,守住净宗平实的家风,作印祖的私淑弟子,自行化他,便能在此浊世传承光大念佛法门。印祖在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亦会含笑加持我等行人,伏冀勉旃!

问:如何理解“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答:《阿弥陀经》的这句经文宜从净土法门“以果地觉作因地心”的特点加以理解。有些人会自然地从通途教理来理解善根福德,认为往生西方净土,就一定要培植甚深的善根,积累广大的福德,否则便不能往生。这种理解并不符合这句经文的法义。蕅益大师深契佛心,于《弥陀要解》中有一精辟的诠释:阿弥陀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证知吾人信愿持名,即是多善根多福德,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是以佛的大愿作为我们因地修行之因心,以佛的名号具足的大行作为我们因地修行之强缘。这是阿弥陀佛以其果地上的功德加持我们,我们凡夫众生只要信愿接纳、感应道交,即可成就往生大事。

问:净业修习总是进进退退,这其中有何因缘?如何对治?

答:原由很多,其根本原因还是生死心不切啊!不了解在轮回中生命的无常啊!再一失去人身,换个嘴脸到三恶道里去报到,就万劫难复啊!这种生死恐惧心没有生起来,于是就把学佛看得泛泛悠悠,甚至于把学佛作为生命的一种点缀。看点佛经,搞点机锋转语,然后跟同学、朋友在一起侃一侃,表现自己很高雅。念佛也大多停留在表面:情绪好一点,多念几声佛;待会儿昏沉了,正好美美睡一觉;待会儿又觉得有点感冒,更有放逸的借口了;待会儿遇到几个多年不见的朋友,高谈阔论,更把念佛忘到九霄云外了。如是种种情形,乃吾辈因循怠惰之常态,对此,要痛加对治。从现在开始,规定早晚功课,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情况,或几千,或一万、二万佛号,以决定不缺为准;同时要有同参道友相互监督、劝勉。要有恒心啊!坚持耐久,像普贤菩萨修十大愿王那样不疲不厌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大愿无有穷尽。普贤菩萨无量劫不疲不厌地修,难道我们这几十年光景,只念这句佛号都念不下来吗?当你要懈怠退转的时候,赶紧在佛面前至诚忏悔,痛哭流涕,发出真为生死、矢志求生安养之心,如是就渐渐把这个烦恼习气改变过来了。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