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一个人若是能保持虚空、清静的心境,到了极致,自然能悟
俗话说,人生无常,世事无常。
这个无常的根源,来自哪里?
来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
无论是儒、释、道,中国文化的心,在一个“静”字。
诸葛亮精通道家的黄老学问,他留给儿子的智慧财富,在《诫子书》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儒家曾子《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佛门更是清净之地,“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
中国文化的心,在一个“静”字。
青少年能静,才能专心学习;成年人能静,才能好好做事;老年人能静,才能心平气和,延年益寿。
静而后动,知而后行。知识和实践能够合一,内心和言行能够一致,才是真正的知道,文化传承。知而不行,不是真知。
一个人若是能保持虚空、清静的心境,到了极致,自然能悟。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悟到什么?这个用文字很难形容。那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是生,也是死;是衍化,道生一,也是复归,九九归一。
我解读《道德经》上一章时,提出这样的观点:真正厉害的人,“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你看不透他。
有读者问:“我只是想知道,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妙在哪里?”
我看而不答,就像当年佛祖拈花微笑一样。这个问题,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回答。
佛祖拈花微笑,是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心神意会。
如果无法意会,说明自己的心境,还达不到那个层次,那就让自己清静下来。虚空思绪,明心见性,答案自然浮现。一切东西本自足,无需向外去求助。
明白了“常”,就知道什么是“无常”。
老子说:“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段话,讲的就是“常”。
天地之根,万物之源,有一个如如不动的存在,那就是“常”。
从这个根源,衍化出万物,万物经过生长、茂盛、衰败,消亡,人是万物的一种,经历生、老、病、死,最后都回归到那个根,称之为“常”的地方。
有人调侃说,人只能活一阵子,却会死很久。
事实也是如此。所以说,生命无常,世事无常,人生无常。
因为出来混,总要还的。这个混的过程,就是短暂的一生,来的时间,和去的时间,无法控制,这就是无常。
只有九九归一以后,回到那个“常”,才是尘埃落定。
简单和深奥,像一只手的正面和反面,只有开悟,才能明了。
有个名词,“无明众生。”
值得注意的是,无明不等于无知,更不等于愚笨。
老子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道生命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知道天地规律是怎么演变的,知道这个“常”,才是有明。不知常,就是无明。
我们都是无明众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不知常,妄作,凶。
不知道规律,瞎折腾,胡思乱想,乱动,那就是妄作,凶多吉少。
很多人,不知常,不知道规律,一辈子忙忙碌碌,都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那不是妄作,是什么?
知道规律以后,有明,心中明了,就不会妄作。这个时候,真正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天地规律,亦是天地的秘密。
说简单,其实也深奥。
最深奥的,和最简单的,是一个太极的阴阳两面,就像一只手的正面和反面。你只开悟了,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
静则能悟。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每天解读一篇经典,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关注,和我一起坚持读书、提升自己。本文由易瑾还原创,欢迎转发,分享给更多人。
- 上一篇:重庆华岩寺:拜佛参禅 不虚此行
- 下一篇:道源法师: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 62条人生妙言妙语,帮助你
- 作明佛母心咒念100万遍后的
- 白衣大士神咒全文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长寿佛心咒注音
- 《阿弥陀经》全文念诵文字
- 超度经文往生咒全文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普贤行愿品全文念诵仪轨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六字真言的作用和功能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普门品念诵的正确方法
- 什么是绿度母心咒
- 宝箧印陀罗尼咒21遍
- 家里播放普庵咒的禁忌
- 摩利支天咒手印图-摩利支天
- 弥勒佛心咒的正确读音
- 楞严咒快速记忆法
- 大吉祥天女咒快诵7遍
- 普贤行愿品全文诵读含仪轨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
- 千万不能在家放大悲咒
- 读诵《金刚经》好处很多很
- 太上清心咒口诀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念大悲咒使人阳气上升
- 地藏菩萨心咒108遍
- 迪丽热巴的恋爱观很佛系,
- 迷人的禅
- 迷人的禅——吴平
- 迷人禅宗,他扬言要让禅宗
- 迷失的原因
- 迷惑中误入歧途,忏悔!苦难
- 迷茫,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 迷途与来路
- 追忆十世班禅大师-中国西
- 追思—成都文殊院举行首座
- 追思丨智慧长老2016年新春团
- 追求心灵的富足
- 追求自在的家
- 退休干部梦游地狱,阎王爷
- 退休干部梦游地狱,阎王爷
- 退休校长的忠孝人生
- 退休没事干,反而得老人痴
- 送一轮明月
- 送你创造富有、和谐、健康
- 送完婴灵后的症状,给婴灵
- 送礼礼仪以及送礼的禁忌
- 适可而止是一种智慧
- 适合发朋友圈的佛家语录,
- 适应宗教多样性 美国军方尝
- 适时把自己归零
- 逃离呼和浩特,到草原感受
- 通讯:塔尔寺时轮金刚灌顶
- 逆境才是消业障的最好机会
- 逆境真是大恩人,不可以恩
- 逆子辱骂母亲死后投胎变猪
- 逆子辱骂母亲,死后投胎变
- 逆子辱骂母亲,死后投胎变
-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逆缘得大加持
- 选择名师的方法
- 选择明师的四点标准
- 透视SY
- 透过网络视频镜头,他将罪
- 通久母亲往生记实
- 通向大善的灵感
- 道证法师:“信愿念佛,佛
- 金光普宣《金光明最胜王经
- 道证法师:别人随喜赞叹时
- 迷时,有佛有法;悟时,无
- 那个懂得“拈花微笑”秘密
- 透露获得观世音菩萨慈悲感
- 远渡重洋西行求法,舍身
- 远离这九种横死的因缘
- 道坚法师:佛教是非盈利单
- 遇善知识难
- 道证法师:“慢心”病很严
- 通达哲理
- 通天河的老龟让唐僧问佛祖
- 释迦牟尼佛圣诞日 (农历
- 这是修积人生福报、功德最
- 道德乃是真富貴
- 迷途知返幸遇佛法普度,得
- 道证法师:前世今生一堆债
- 达真堪布:你是否是佛的弟
- 金克木——他是我国为数不
- 道坚法师:怎么样系统学习
- 那么多人吵架、离婚、大龄
- 连唐代名相裴休都佩服的禅
- 逐渐退出车市的“屌丝三宝
- 远离不正派的人,就是远离
- 道德是完美的保护
- 这是怎么来的
- 道坚法师:禅宗公案-天耳通
- 追寻“禅茶一味”的脚步
- 道证法师:为什么过去从来
- 遇是缘,错过也是缘
-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
- 通过念《金刚经》治业障病
- 道证法师:功德是由自性清
- 道教三宝、七宝与八宝分别
- 通灵居士果卿:邓丽君肺部
-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简介
- 道坚法师:佛教与中国艺术
- 远离这些人,哪怕恩重如山
- 逐花而居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