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义

[观无量寿经讲解] 发表时间:2020-05-23 11:51:08 作者: 阅读次数:

相信很多人都是听说观无量寿经的,这是非常殊胜的佛经的。很多的法师都是开示过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我们若是有什么不懂的话,是可以去看一看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讲解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今天是2015年12月5日,我们利用这两天的时间一起学习这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简称《观经》,是净土五经一论之一,也是过去所说的净土三经之一,此经与《无量寿佛经》、《佛说阿弥陀经》,为净土宗兴盛的基石。这部经境相胜妙,义理渊深,理事圆融。《观经》为利根与钝机二类众生,平分定散两门十六妙观。又特开散善三福九品,指归称念佛名,忏悔往生,用作普度一切众生之慈航。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义

十六观的次第是:(1)日观(落日状如悬鼓,破妄心暗宅,知业障浅深处修日观,送想西方。);(2)水观(观水、冰、琉璃,显自性湛然);(3)地观(观净土地下地面庄严);(4)树观(观七宝林树);(5)宝池观(观七宝池八功德水);(6)宝楼观(观地面与虚空的宝楼宫阁);(7)华座观(观阿弥陀佛的莲华宝座);(8)像观(观西方三圣坐像);(9)真身观(观阿弥陀佛的报身);(10)观音观(观察观世音菩萨色相);(11)势至观(观大势至菩萨色相);(12)普观(观自己生于极乐世界莲华中);(13)杂想观(观阿弥陀佛丈六八尺的应化身。);(14)上辈观(大乘之凡夫上辈三品往生观);(15)中辈观(小乘之凡夫中辈三品往生观);(16)下辈观(五逆十恶凡夫下辈三品往生观)。

《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即三世诸佛不离于方寸,凡是心外求法皆不可取。《观经》教人观想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先与一尊佛相应,能相应一尊佛,即可相应十方三世佛。因此,不研究《观经》,则“一切唯心造”徒具空理而已。故须好好学习,才会真正领略到“心即是佛,佛即是心”的道理。这个道理通《华严经》,亦是禅宗的精髓,是大乘佛法的最高理论。

此经是世尊在摩羯陀国王舍城东北方耆阇崛山(别名灵鹫山),于一千二百五十人之声闻众和三万二千菩萨众之前,以王舍城所发生的宫廷事变为起因而述说的经典。善导大师作《观经四帖疏》就是依据《观无量寿佛经》所作。

请大家看法本。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刘宋西域三藏法师畺良耶舍译

佛说,是释迦牟尼佛所说。“释迦牟尼”是梵语,“释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释迦”中文叫“能仁”,就是能以仁来爱人,以仁来教化众生。“能仁”就是慈悲,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悲有三种:一、爱见悲;二、法缘悲;三、同体悲。能帮众生离苦得乐,是众生的福祉。故曰“天上天下无如佛”。“牟尼”翻译成中文叫“寂默”。寂是寂然不动;默是口不言,心不思。不着于相。这是不可思议的一种境界。

《金刚经》中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佛性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象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无法可得,“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但非借语言文字,真理无以彰显,故知“释迦四十九年说,未曾说著一字”是真实语,皆是方便说。所以佛虽说法,但说而未说;虽未说,但未说而说。寂然不动,虽不动,但感而遂通;虽感通,但常常寂默。若全然无法,则落断灭;若言佛法,又著于法相,以为佛有言可取,有法可得,有相可见。皆因迷失心性矣。

佛说的是观无量寿佛的一部经。为什么叫观无量寿佛?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万法之本来面目。“阿”就法身功德;“弥陀”即是化身功德;“佛”具法、报、化三德。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四十八大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我们起修净土法门,求生极乐世界,就要对极乐世界的相状有所了解,极乐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用哪种方法修持呢?就是修观法,《观无量寿佛经》在经名中就明确提出了它是一部观经,观就是观想、观照。能观之智慧,须悟后才能启发,未悟前此名为识。这部经不仅是净土宗的代表,也是一部密法的经典。通过观修,以佛的果地觉为我们的因地心,提升当下,直契佛境,登至巅峰,浏览风景。观阿弥陀佛、观极乐世界的境界,当下妄识即转成智,乃“观”字之妙义。

“经”字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每部经都有其所契化之机,唯有净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最为殊胜。

《观无量寿佛经》在历史上曾经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畺良耶舍法师翻译的,另一个是昙摩密多法师翻译的,后者的已经失传。三藏法师畺良耶舍(383年-442年),意译作时称,西域人,南北朝刘宋时代译经家。畺良耶舍博通阿毗昙、律部,精通禅观。刘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从西域赴建业,居钟山的道林精舍,译出观《观无量寿佛经》、《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元嘉十九年西游岷蜀弘法。后于江陵圆寂。

三藏指经、律、论。

经藏:专门介绍宇宙人生的真理,介绍无量的修行证果的法门教义;

律藏:是为了保护修行人的清净心,保护修行人既得功德,规定我们在身口意三业而制定的戒律戒规威仪,主要是约束身,但也离不开意;

论藏:是对“经藏、律藏”加以解释发挥,阐明经义。可以由佛来论,也可以由菩萨来论。我们看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聚,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我亲自听见佛这样说。一次,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郊的耆阁崛山中,与一千二百五十个大比丘弟子在一起。与会的菩萨三万二千人,以文殊师利为首座。

公元前565年,悉达多太子出生在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父亲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太子出生七天,母亲去世,完成使命往生忉利天宫。太子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抚养长大。太子发现,即使父王如何治国有方,国家如何繁荣富强,人们还是有生老病死、种种的苦难,并为此困惑不解。于是,二月初八的晚上,义无反顾,舍弃尘世,别妻离子,剃发出家,以求解脱种种烦恼得永恒快乐之道。在茫茫夜色中立下誓言:“若不能求得正觉,度脱众生于苦海中,誓不再回!”所以,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是佛教中的释迦牟尼佛出家纪念日。

出家后,太子参学各种外道,发现他们的教法都不能解脱生死之根本问题。于是就在菩提伽耶的一棵菩提树下独自打坐冥想,悟道成佛,成就正觉。佛就是觉醒者。太子觉醒了,叫佛陀耶;他觉悟的真理,称作达摩耶;追随佛陀的教法修行的人,叫做僧伽耶,这就是三宝。佛陀耶、达摩耶、僧伽耶也可以简称为佛、法、僧。佛陀讲经说法三百余会,弘法利生四十九年。公元前486年,八十岁的时候,从世间现象来说就是他老人家去世,从究竟层面来说进入了不生不灭的究竟境界,超越我们已知概念的涅槃。

“如是我闻,”这是阿难尊者在佛陀涅槃之前,向佛陀请教说:“您老人家入涅槃之后,记录您教导的经典,如何标注?”这句话是有内涵的。当时印度有婆罗门教,有九十多种外道,每个外道有各自的教主,和他们专门的经典,如果不标注,就不容易区分佛教经典与外道经典。佛陀告诉阿难,在佛教的经典开头都标注:如是我闻。这包含了两个含义:第一是佛教的典籍,第二也代表着阿难尊者我亲耳聆听佛这么说。

我们来看佛的弟子们如何结集经典。当年由摩诃迦叶尊者带领五百大阿罗汉,组成一个非常严密的译经团体,由过目不忘、入耳成诵的阿难尊者登台,把佛在某年某月某日某处所讲之法,一字一句地背诵出来……佛法大海水,阿难心中流。阿难每诵出一句,必须经五百阿罗汉全体举手表决,只要有一个有不同意见,这句话就不能录入。古今中外,有没有哪一个体系的学术,像佛法如此慎之又慎?没有!

阿难的故事:

从前某位佛陀住世的时代,有位老比丘对身边的小沙弥管得非常严格,每天的诵经必须达到他的要求,否则就会处以责罚。小沙弥不仅要做功课,还要经常去化缘。如果化缘顺利,当天的课诵就能完成;如果化缘不顺利,课诵无法完成,就会挨骂。

有一次,小沙弥化缘耽误了很长时间,课诵也没有完成,就在路上嚎啕大哭起来。此时,遇到一位长者,长者问他:你为什么这样哭?小沙弥便如实相告:我有一个老师父,管得特别严,我今天没有化到缘,课诵也完不成了。长者说:不用再担心了,以后你到我家来化缘吧。从此,小沙弥每天到长者家去化缘,后来老师父也来了。二人天天在长者家里应供,师徒都满心欢喜。

这位长者就是阿难尊者的前世,小沙弥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缘于遇到圣者并供养的功德力,故而阿难尊者即生能不忘失佛陀所讲法义。

历代祖师如玄奘大师、法显大师、义净大师等历尽千辛万苦,九死一生,西域取经。佛法传到中国,由梵文译为中文,同样如此严谨慎重。佛法的传承有别于其他宗派,它是封建帝王出于恭敬心礼请而来。经典的翻译往往由当朝宰相或者状元组织全国进士以上学位的人,包含高僧大德,组成一个译经道场,一主两副。首先宣读梵文,大家表决无误,然后再当场译为汉文,仍然是得全体通过,最后经皇帝批准进入藏经阁。所以,对于佛经,我们一定倍加珍惜。

一切法从因缘而生,经文的开头也包含了六种成就。

“如是我闻”:“如是”为信成就,“我闻”为闻成就。同时“如是我闻”说尽了世间出世间一切万法的本来面目。

如果用“如来藏”来讲:“如”即是空如来藏,“是”即是不空如来藏,“我”即是空不空如来藏,“如是我闻”具足外内密三层深意。

用“三身功德”来讲:“如”就是法身功德,“是”就是化身功德,“闻”就是报身功德,“我”就是佛,佛具三德。

对照“阿弥陀佛”:“如”就是“阿”,“是”就是“弥陀”,“我”就是“佛”,“闻”就是智慧。

对照“理事”:“如”就是“理”,“是”就是“事”,“我”就是理事不二,“闻”就是观照,就是智慧。

对照“性相”:“如”就是“性”,“是”就是“相”,“我”就是性相一如。

对照“真俗”:“如”就是“真”,“是”就是“俗”,“我”就是真俗一体,真俗不二。

“一时”是时成就。佛教经典中,都讲的是“一时”,没有准确的纪年历,这是印度的特点,蕴含佛陀的密意。佛陀的教法是从心性的角度直接探知真理的本源。“一时”的“一”表真心本来面目,万法都是归于“一”;“时”表无量的时间,在佛法里,有了时间,必有空间。有了时间、空间,必生万法。有了万法就离不开生住异灭、东来西去、浮浮沉沉的万相。“一时”将时间、空间、万法、万相统统归为“一念”。

当明白“一”能够显现出万法,是“明心”;明白万法当下是一念所现,即是“见性”。“明心”即在性见相;“见性”即在相悟性。

横向来看,佛用“一时”也堪为殊胜之法。古印度时,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分据,各自有独立的政治、经济、文化,对时间的记载,也各立一家,没有统一计时标准。而当年的印度分五大片,每一片有若干小国,在计时上一样参差不齐。

纵向来看,从人道往下有鬼道、畜生道、地狱道,往上有二十八层天的天道,各自对时间的感受都悬殊很大,如人间50年,在第一层天是一天;第二层天的一天是人间的100年,等等。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义

我们现在也讲科学,讲真理,但往往是阶段性真理。对一件事物的剖析、研究,过一段时间之后,原有的被认为是真理的成果就会被新的真理冲击甚至否定,然后再一段时间之后,一个新的真理又再次否定……就像过去认为地球就是宇宙核心,后来发现地球不是核心,发现太阳是核心,再发现太阳也不是核心,有更遥远的星系,不断的在否定中获取真理。而佛陀对真理的获取是在禅定中,直接契入真理的本源,到达心性的层面,用“一时”也包含着佛陀的教法,是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异而变异,因佛陀讲的都是思想层面,是在人的心性上下功夫。无论科技的发展多么先进卓越,多么奇异缤纷,人心的本性依然一如既往,如如不动。如《六祖坛经》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所以用“一时”也包含着佛陀教法真理的永恒常在,亘古不变。所以,佛教经典开头一般都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某处,为众讲法。

当时在印度,注重冥想和思维,不注重纪年历,不注重历史记载。印度的历史一是来自佛经中的记载,二是来自我国玄奘大师、法显法师、义净法师等高僧大德,去印度取经时的记录。玄奘大师的《大唐西域记》、法显法师的《佛国记》、义净法师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现在印度都奉为国宝。前段时间印度总理来中国,首先就去西安礼拜大雁塔,印度人非常感恩玄奘法师。

佛陀成道的菩提伽耶的大金刚塔,是阿育王亲自建的,后被摧毁。现存之大塔系十二、三世纪间缅甸国王所修造,塔高五十二公尺,外观九层,内部两层,四面佛像佛龛雕镂,精致庄严。公元十三世纪时,为避回教徒之摧残,佛教徒就用泥沙、泥土把塔掩埋成一个小土丘。掩埋之前,玄奘法师朝拜过,并对佛塔的位置、高度、建筑风格做了详细记录。后来英国统治印度的时候,考古学家康林罕,在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中看到,菩提伽耶那里有个大金刚塔。然后依此去寻找,重新掘出了大金刚塔,举世震惊。

“一时佛在”“佛”是主成就,包含着一切时佛都在宣讲。“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来十号”是诸佛的通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我们从法身、报身、化身三个层面来探讨佛。佛的化身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年到486年,佛陀在世讲法,这属于化身境界;从法身境界来说,佛无处不在,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永恒存在,在听经闻法的此时此刻,我们亦与诸佛同在。佛陀讲这部法是在灵鹫山,此时我们在普贤莲社听法,普贤莲社的当体就是灵鹫山,所以灵鹫山也无处不在,这也是佛的法身境界。报身境界包含着果报和受用,意味着众生迷失时,当体是果报之身;觉悟觉醒时,当体是受用之身。皆在一念之间。

我们大家要认知到,佛的法报化三身无时无刻无处不与我们同在,不要说到佛,就感觉遥远。佛是觉醒者之法报化三身,我们始终都在佛的温暖怀抱里,佛无时不在关注着我们,视为心子,就看我们觉与不觉。

王舍城耆阇崛山:是处成就。“王舍城”是当年印度摩羯陀国的都城。其国王叫频毗娑罗王,也是佛的在家弟子。“王舍城”有两个美丽的传说,对解释佛法的真实义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传说一:古印度很久以前,有个国王生下一个王子,但王子天生奇形怪状:两个人背靠背,两个脑袋,四条胳膊,四条腿。国王以为是妖怪,怕他祸害人类,将他一劈两半扔到荒山野外。一个罗刹鬼于心不忍,用神通把王子复原,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他。王子长大后,把当时的印度万八千国,武力征服而统一。把万八千国五全部集中到“耆阇崛山”中。但并不伤害他们,而是给他们养老。开始房子很简陋,连遭七次大火把草棚都烧掉了。于是国王发慈悲心,另外建造了城市住宅区,就叫“王舍城”。

传说二:远古以前,人类尚处于野蛮时代,有一位国王叫班足,上山打猎与一只狮子发生了两性关系,后来狮子生下一位王子,送到王宫。这个王子既有人性又有畜生性,非常残忍,特别贪吃,每天都要换一道菜。仅有的菜根本满足不了他的食欲,后来一位大臣在城外捡了个弃婴给太子吃。但不可能每天都能提供他弃婴,因此逼着大臣用活的小孩供养他。于是暴乱一触即发,一千个小国的国王联合出兵,强迫国王将王子囚禁起来。

后来王子与山神勾结约定:“你帮我夺取王位,我把这一千个王供养你。”所以,当他取得王位,抓捕了九百九十九个国个,漏掉一个,叫普明。过了一段时间,普明国王找上门来自投罗网。国王说“我正要找你,你是来送死吗?”普明说“怕死我就不来了。”“那你来干什么?”“我正在学一个法,等学完再来送死,行吗?”“不行,那谁能找到你?”“你没有找我,我不是也来了吗?”国王一想也对,于是就放他回去。多日后,普明学法圆满,回来传他明心见性之法,他不仅赦免了普明,而且将其他的国王统统释放,只让他们每人滴一滴血供养山神,意思意思。

故事的法理微妙无穷。那样的恶人都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况我们这些行善断恶的修行人?一旦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想不成佛都不可能!所以“王舍城”也叫“王赦城”。

摩竭陀国王舍城东北方有座山叫耆阇崛山,耆阇崛山就是灵鹫山。常说“灵山会上佛菩萨”,灵山就是灵鹫山的简称。因为山的形状像一只灵鹫,灵鹫是一种大鸟,很有智慧。到印度朝拜过的都去过,巍峨庄严。上次我师弟仁宣法师在灵鹫山诵《法华经》,空中豁然出现了佛光,无比殊胜。佛陀很多的经典都是在灵鹫山讲的。玄奘大师的《大唐西域记》,这样记录当年看到的灵鹫山:“接北山之阳,孤标特起,既栖鹫鸟,又类似高台,空翠相映,浓淡分色,林木非常茂盛。如来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广说妙法。”

会相归性,“王舍城”表涅槃城,表法身坚固不可动摇;“灵鹫山”无量万法。或者“王舍城”表心法,“灵鹫山”表色法。或者“王舍城”表正报,“灵鹫山”表依报,依正不二。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是众成就。受了比丘戒的叫做比丘僧,大比丘僧就是大阿罗汉。证到阿罗汉的比丘僧叫大比丘僧,一共有一千二百五十多人,是佛的常随众。菩萨有三万两千,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什么叫菩提萨埵呢?菩提就是觉,萨埵是有情,就是自觉觉他的有情。菩萨行人,发心上求觉道,下化众生。所以就叫菩萨。所以我们不要一想到菩萨就认为神通无碍、飞来飞去,不是,像我们在坐的大众,凡是发了菩提心的都堪称菩萨,菩提心是三世诸佛成佛之因。严谨意义来说受了菩萨戒的才算是完整的菩提心,菩提心它是有标准的,它要有规范,要有量化。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它必须表达出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就是戒法。

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师利菩萨)我们简称为文殊菩萨,他的道场在五台山,也叫清凉山。文殊菩萨代表智慧。又称文殊师利、曼殊室利、妙吉祥、妙乐、法王子,佛陀称作法王,能够继承佛陀位子的就是法王子。就是说他将来成佛,像佛一样弘化,利益众生。

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左右胁侍,世称“华严三圣”。应化道场为山西五台山。

据《文殊师利般涅槃经》所记载:文殊菩萨是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之子。后来诣仙人处,求出家法,却无酬对者,乃皈依佛,出家学道,住首楞严三昧,行稀有难事,佛涅槃后五千四百岁时至雪山,为五百仙宣畅演说十二部经,后还本生地,在尼拘楼陀树下入涅槃。依照佛教典籍所载,文殊菩萨是过去世无量诸佛的老师,曾经引导无数的修行者证得佛果。在《放钵经》中,佛陀也说: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萨的恩德!过去无数诸佛,也都是文殊师利弟子,未来当成佛者,也都是文殊菩萨威神力所致。就好像世间的小孩有父母一样,文殊菩萨是一切众生在佛道中的父母。

文殊菩萨常与普贤菩萨同侍释迦牟尼佛,是释迦牟尼佛所有菩萨弟子中的上首,所以又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菩萨形象则为仗剑骑狮之像,代表着其法门的锐利,以右手执金刚宝剑,断一切众生的烦恼,以无畏的狮子吼震醒沉迷的众生,这是文殊菩萨的基本形象。

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是我们汉地比较有名的四大菩萨,菩萨不仅仅是指一个人,更是指一种力量,一种品质。如雷锋代表助人为乐,大行普贤菩萨,代表的品质是精进、敬业;地藏菩萨代表救度;观音菩萨代表慈悲。修行就是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看到心性这个层面为最佳,但是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不是人人都能够见相非相,大多数都需要有个相去膜拜,佛陀便以指方立相来度化众生。什么叫指方立相呢?大家知道有一个伟大的精神存在,但要解释明白,会耗费很多的时间,还要有很大的铺垫。因此就把这种精神与一个表相合二为一,让人们在膜拜表相的同时能够体悟到这种精神,这就叫指方立相。

古代的帝王也建立武圣人、文圣人。武圣人是谁?关羽,关公、关老爷,他代表的是什么形象?“众答:忠义!”对,当所有的将军们都去膜拜关老爷,慢慢就在他们心中输入忠义的精神。过去领导干部要学孔繁森的奉献精神,军队里要树立黄继光、董存瑞这些英勇形象。在宣传的同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慢慢就会把这种精神与自己合二为一。佛教也是利用这种模式,文殊菩萨代表人人本具的般若智慧,但是由于我们的烦恼障重,层层遮蔽。多礼拜文殊菩萨,多诵持文殊心咒,本具的智慧会慢慢自然显发,人人就成为文殊菩萨。

为什么提出以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呢?因为这部经典属般若系。佛陀在经中讲到了极乐世界的十六种观法,有定善十三观,散善三观,通过观想发掘我们本具的极乐世界。所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极乐世界人人本自具足,但由于烦恼执着而迷失。迷中有不迷,乃密严刹土。十六观想法门,能把我们内心本具的极乐刹土召唤出来,丰盛和璀璨我们的世界。唯有大智慧者,才能观得起来,文殊菩萨在菩萨众中,智慧第一,故他为上首。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义

上面就是关于观无量寿佛经的开示内容了。多多的念诵修行佛法的话肯定是很好的,我们平时若是有时间的话是可以去寺院中礼拜佛菩萨的,这样是很好的。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