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

[观无量寿经讲解] 发表时间:2020-05-23 14:40:20 作者: 阅读次数:

观无量寿经是非常殊胜的经典,我们平时若是能够修行的话肯定是很好的。现在的法师们都是推荐我们去修行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这是很好的。而且我们也是可以去看一看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 (第 1 卷共 20 卷 )

前言代序

【1】为菩提道而求生净土!

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在大乘法的修学当中,是很特别的法门,因为它是一种本尊相应法门。也就是说:我们修学净土的所有功德,都是来自于阿弥陀佛本愿的加持。这样的内涵,印光大师提出了两个观念说:净土宗的修学,它是属本尊相应法,就是:他力门、果地教。

意思是说:在念佛的过程当中,当我们的心跟弥陀的功德接触时,能使我们今生消业障 、增福报,这叫他力。这个他指的是谁呢?就是指佛力的加被--阿弥陀佛的光明,照耀念佛众生,令我们消业障、增福报!

什么是果地教呢?是指是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现前,接引到净土去。在净土的庄严当中,成就不退转,乃至究竟成佛,这叫果地教。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建立净土,因此所受用的净土,全是阿弥陀佛的果地功德,所以叫果地教。

而这他力门跟果地教,在中国佛教的传承当中,事实上有两种差别:

唐朝之前,也就是在昙鸾大师之前,大部份的念佛人,是偏重在他力法门,比方说唯识的学者、天台宗的学者,也念佛,但是他们是把念佛当做消业障用--- 多障众生念佛观。因此,早期的念佛,并没有明确地想要求生净土。只是当我在修止观的时候,身心出现了种种障碍,我祈求阿弥陀佛的加持,来帮助我破除所有的障碍;之后,仍继续修止观,所以早期的人念佛,偏重在他力门。

一直到昙鸾大师 ,提出了五浊恶世的概念,呼吁念佛人,必须如实地面对所处的环境。以凡夫来讲,我们的善根不够,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正法时代已经过去,像法时代也过去了,现在是末法五浊恶世来临的时代,如果继续在娑婆世界修学,将面临两大问题:

第一个 、善根的问题:我们本身就善根不足,出世的道心抵不过内心的烦恼---善根薄弱、烦恼粗重,造成用功不能够相续,这是内因力的薄弱。

第二个 、外缘的问题:外在环境的干扰繁多,顺逆因缘的刺激太严重,使令我们的修行容易生退转心。

因此 ,昙鸾大师普劝念佛人,念佛不应该只是求消业障、增福报而已,应该要考虑离开娑婆世界----为菩提道而求生净土!换另外一个环境来修学!昙鸾大师就进一步把念佛提升到净土的思想。所以到了末流,我们现在念佛,其实包括了今生的消业障,也包括了临终的往生,两个是一起的。

当念佛法门从消业障,被提升为往生到净土,这时候对于净土的了解,变得很重要了。因为,如果你念佛只是为了消业障,那只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就够了;但是如果你念佛的目的,是要求生净土,那就必须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有很深刻的了解。

【2】我们不可能往生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在本经当中,释迦牟尼佛有讲到:为什么我们念佛人,除了持名念佛之外,还要兼修观想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呢?

佛陀说:如果你能够如法的观想,会有两种功德:第一个净除罪障;第二个生诸佛前。

一、净除罪障:因为阿弥陀佛的庄严,是---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阿弥陀佛的功德有一种大愿力,祂发愿要救度我们,必须我们去忆念祂,才能产生感应道交。

所以经常忆念净土的依正庄严,比方说: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莲华的庄严、楼阁的庄严…身、口、意一次又一次不断地熏习,我们的生死重罪,就会慢慢的消灭;就像光明显现时,黑暗就消失了,由于经常熏习的缘故,能消除我们的业障---恶业减少,福报就增长。这是第一种功德。

第二种才是修观真实的目的---生诸佛前。当我们不断的修观、熏习,自然会产生坚定的愿力,因为我们不可能往生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你说你对极乐世界一无所知,对于极乐世界的意境,完全没有概念,那你求生的愿力,肯定是薄弱的。

真实的愿力,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其实不只是愿力,信心也是一样,真实的信心和愿力,一定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如果,你对极乐世界完全陌生,而突然产生坚定的愿力,你很想要去,不太可能!

所以为什么我们一次又一次回来娑婆世界投胎,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对于娑婆世界太熟悉了!

很多事情,每一生不断地重复造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三界之中,生死的业力,会这么强。

所以,净土宗的方法就是要你:对娑婆世界,由熟悉转成生疏;对于净土的功德庄严,由生疏转成熟悉。这样你才能成功!

本经当中,很强调思想的改变,这是不共于阿弥陀经,也不共于无量寿经的地方;就是强调你对净土宗那种皈依、意乐心的生起。它认为感应道交,来自于你对净土的意乐欣求,以及对净土庄严的熟悉。

因此,学习本经---不断地以庄严的净土境界,来熏习我们的内心---第一个能净除业障,第二个能生诸佛前;一个是现世的安乐,另一个是来世的往生,这正是我们研究本经的目的。

【3】我们可以在心中,创造一个极乐世界的影像!

将释此经,大分为四:

一、解释经题:按照惯例必须先解释本经的经题,因为经题能总持经文要义。

二、经文大意:这部经的整个结构是怎么安排的,本经的修学纲要,它的大意,跟大家简单说明一下。

三、随文释义:正式进入经文,然后消释经文。

四、结示劝修:最后做一个总结,来跟大家互相劝勉。

一、解释经题:《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这地方有别题(是与其他经典不共的)和通题(一切经的通名)。佛说观无量寿佛七字,就是别题,其中有二重的能、所:

第一个能、所,是约著教法,就是语言文字的教法,也就是佛说、观无量寿佛。

第二个能、所,是约著行法,就实际的修行来说,把观--能观的智,和无量寿佛--所观的境,区分出来。

先看第一重能所,从语言文字的教法,来解释这部经。佛说观无量寿佛,别题七字,含有三层意思:

第一个、本经是谁宣说的?第二个、是在什么情况宣说的?第三个、说些什么?

首先,本经的说法主是佛,古德说:经通五人,律唯佛制。其实,经典有五种人可以宣说:佛、菩萨、罗汉、天人、仙人。但是,净土法门是一种很特别的法门,因为它牵涉到众生的心跟佛心之间的感应道交,同时也牵涉到大乘的自他不二思想,所以除了佛之外,没有人可以宣说,菩萨以下都不能宣说,这是很特殊的法门,所以必须由释迦牟尼佛来宣说。是在什么情况宣说呢?

说的意思,是表示欢喜、欣悦的心。因为宣说这个法门,有很多人能得度、有很多人能了生脱死,机缘成熟了,所以释迦牟尼佛才宣说的。

说些什么事呢?是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不颠倒的来观察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

其实本经的十六观中,前面的十三观,虽然包括了正报、依报,但是是以正报来摄受依报,所以是以无量寿佛来作代表,这是第一重的能、所。

再看第二重能所行法当中,观、无量寿佛,这个观有两个意思:

一、是指观想:虽然我们没有去过极乐世界,也没有看过极乐世界,但是透过语言、文字来进行思维、观察,我们可以在心中,创造一个极乐世界的影像,这叫观想,也就是靠你的想像力。

二、是指观像:在十三观当中,有一个很特别的第八观──佛菩萨像观。佛陀在未说佛身观之前,要我们先观一尊画的佛像,所以说只有第八观是观像,其他都是观想。那么,是观什么呢?是观无量寿佛的依正庄严。

这是一个主题,关于极乐世界的观法,在进入经文之前,先跟大家作简单的说明。

【4】不懂这个道理,你就没有资格修观!

我们看附表:在观经的注解当中,讲的最圆满的,就是隋朝智者大师的《观经疏》。因为《观经疏》的经义很深,所以北宋四明知礼大师又把它加以解释,叫《妙宗钞》。那么,天台智者大师,他是用一心三观来解释本经的。所谓一心,就是你修观之前,要先知道你心中的依止,你是依什么而修观呢?是依止现前一念心性,来修空、假、中三观,叫一心三观。

附表一 总明一心三观

因缘所生

空-----

念 现

---- 当体即空 空有同时

心 前 中------

性 一

十界十如 空有无碍

假------

历历分明

《妙宗钞》云:此经正当约心观佛也。实相为体者,心观之宗,方能显发中道实相深广之体。所以者何?若于心外而观佛者,纵能推理,但见偏真,即如善吉观佛法身,但证小理。今约唯心观佛依正,当处显发中实之体,中必双照,三谛具足。故云此经心观为宗,实相为体。

这一段文很重要!在修观之前,不懂这个道理,你就没有资格修观。

此经正当约心观佛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约心观佛这四个字,就是本经的中心思想。意思是说:我们观察极乐世界的佛陀,应该如何作观呢?是要约心。换句话说:佛在哪里?你必须要向内心去观!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你一开始就走错了路,一昧往心外求法,以后可能会产生障碍,甚至于着魔,观佛是要向内去观,你向外去观,那就错误了!

所以约心观佛这四个字,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中心思想。就是说:在你观佛之前,要先把心带回家,在心中生起佛的影像,不能向外攀缘,这叫约心观佛。

为什么要约心观佛,智者大师解释说:因为本经以实相为主,所有大乘经典,都是以实相为体。这个体跟宗有所不同;体是我们修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契入中道实相。这个宗呢,就是趋向目标所采取的方法。我们经由心观,以一念心性来起观,方能显发中道实相的深广道理。

反过来说:如果你心外求法,老是看佛像,看久了,这个佛像很庄严、眉毛画得怎么样、鼻子画得怎么样…心去攀缘外在的相状,纵能推理,但见偏真,依此来推论空假中的道理,最后的结果,毕竟是证入偏空。

智者大师举个例子,比方说善吉,善吉就是须菩提尊者;须菩提尊者在般若会上,也能够讲空性的道理,也能够依止空性的道理,去观佛的清净法身,但是最后是证得阿罗汉果,因为他没有将清净的法身,向自己的内心去会悟。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

凡夫和二乘人都是向外观;大乘佛法修观之前,一定是安住现前一念心性,由此来观佛的依正庄严,才能显发中道实相圆满的智体。因为在中道当中,一定是空有双照,一定是空、假、中三谛具足。这就是本经的修学宗旨--以心观为宗,以达到实相为真实本体。

因此,当进入到十三观的时候,你的每一次作观,比方说落日观,你要想它是你心中的影像;琉璃地观,琉璃地在哪里呢?也是你心中的影像;观阿弥陀佛的相状,也是你心中所出现的影像…总之,你必须把整个十三观的影像--色尘,全部都在心中显现出来,这叫做约心观佛。

简单说:应当怎么作观?首先安住现前一念心性,然后起观,先修空观。

【5】修行必须法法消归心性,不能心外求法!

大乘佛法的修学,一定是先空观再假观,先离相再建立相状。所以刚开始观心,先观想我们这一念心---因缘所生,当体即空,我们心中本来没有相状,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我们现在有很多痛苦的相状,这个相状是你自己执着,是你自己抓住它,不让它离开的。相状本来是缘生缘灭,但是你一住在相状它就会重复的出现。

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说,我们的心性本来清净,世间上只有一个人可以伤害你,诸位你们猜猜看,那个人是谁呢?

自己!

对了!是你自己。因为你自心取自心,事情发生之后,你把这个影像抓住不放,所以它才会不断的出现。我们心中本来没有相状,因为本来没有相状,所以才可能成佛;我们的心没有好、也没有坏,所以它可以重新塑造。本来没有相状,为什么我们现在弄到有很多的个性、相状呢?

那是因为住在相状,是我们的心被物化,被物质同化,心本来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弄得现在心量这么狭小,是我们自己操作错误。

所以在修观之前,先把生命归零,告诉自己---因缘所生,当体即空。我的心,本来就没有烦恼的相状、没有什么业障的相状,也没有生死的相状…这是很重要的思想!

修行的第一件事情--正念真如,就是把心先归零。接下来再修假观:当我们开始归零之后,再重新出发---必须知道我们念头一动,一个思想的活动,就创造十法界的十如是,这个十如是,简单说就是因缘果报,有它的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而且在心中的相状,历历分明。生命就是思想的活动,是我们念念之间把它创造出来的。

那么,空、假二观---由中观把它平衡,空有同时,空有无碍,就是不断的重复啊,所以我们在修观之前,念佛也好、持咒也罢,一定要知道,整个修行必须法法消归心性,不能心外求法。

【6】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佛在哪里?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对不对?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我们的修学目标,不管是身业的礼拜、口业的持名赞叹、心中的观想、身口意的皈依,目的就是要我们死尽偷心--一心皈命。那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佛在哪里?

在心中,对啦!是在你心中!如果你心中不培养一个佛的影像,佛也是不会出现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心中没有去观想佛的影像而出现佛,就要小心了,这个有问题了!

净土宗人有很多人喜欢向外攀缘,拜佛的时候看到佛像在对你微笑…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看佛像的目的,是要你藉相修心,假藉佛像来启发你对阿弥陀佛皈依的心。

以前参加斋戒学会时,有一次,有一位大专生就站在佛堂不动,一直看着佛像,忏公师父就说:佛像不能这样一直看,会出事情的,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忏公师父知道这个人是向外攀缘,当一个人的心向外攀缘时,魔王就有机可趁了。

真正的修行是托彼依正,显我心性,虽然我自性本具极乐世界的功德,但是必须假藉外境的因缘,来启发我对弥陀的皈依,只要你心中的因缘准备好了,阿弥陀佛随时会出现,这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本经的整个思想,就在这两句话当中。

是心作佛是指因地,这个作包括了身、口、意的造作,当然主要是意业观想造成的;你去念佛、忆佛,都还是心的造作,心中先造一尊佛出来,所以感应道交,一定要有能感的心,才有能应的佛。

净土宗的思想是:只要你准备好了,阿弥陀佛就出现,是你的心去感应佛啊!所以你必须把你跟阿弥陀佛的因缘---你的信心、你的愿力具足了,对于极乐世界的环境非常地熟悉---这就是是心作佛的意思。

其次,是心是佛,是约果。古德对于感应道交,讲出一个譬喻说:千江有水千江月,虽然月亮很想跟我们感应道交,但是因为我们没有水,所以月亮也不能显现出来。只要你把水准备好,月亮就会映照在每一个水面上。月亮本身没有意见,它随时高挂空中,你把水准备好,月亮就出现。

所以净土宗的感应,绝对不能向外攀缘,如果你自己没有准备好,心很散乱,向外驰求,那你看到的佛,会有问题。

净土宗的修学,所要追求的是什么?

是追求一心不乱的功夫;只要你一心不乱,彼佛自然现前。净土宗最忌讳的就是---你一开始念佛就想:唉呀,阿弥陀佛什么时候出现啊?祂用什么形状出现?祂是坐着还是用站着出现?如果是这样,那你已经起了攀缘心,仁者心动了。

念佛是你自己先准备好,你把这个水准备好---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不要管阿弥陀佛什么时候出现,你只要把自己准备好,阿弥陀佛就随时出现,你要做好准备的工作。

所以为什么要打佛七?打佛七,就是调整自己的心,为临终资粮做好准备。所以这地方的约心观佛,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佛弟子莫向外求啊,往生净土的三资粮,在你的心中要先建立起来。这是我们学习观经之前的第一个观念。

【7】修习极乐世界之法门,要有境才能修观!

其次,再看附表二:所观之境。

前面是约着我们在修观之前,能观的心,这里是说当我们的心开始收回来---修空、假、中三观,我们的所观境又是什么呢?

附表二 别示所观之境。

《妙宗钞》云:大乘行人,知我一心具诸佛性,托境修观,佛相乃彰。今观弥陀依正为缘,熏乎心性。心性所具极乐依正,由熏发生。心具而生,岂离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终日观心,终日观佛。

智者大师提出一个观念说:大乘的修行人(包括净土宗),如实的了知我们这一念心,本来就具诸佛性、具足净土的功德,但是必须假藉因缘来开显,所以要托境修观,这样才能够彰显佛的功德相,就是要藉境来修心!

什么叫藉境修心?初开始修观的时候,先修空观---离一切相,把凡夫所有的烦恼相、业障相、生死相全部消灭掉,回复到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本性。但是也不能偏空,还要──从空出假,修种种功德,虽然是离一切相,也要即一切法。

比方说修布施,怎么修呢?先要有一个所观境--观苦恼的众生相;假藉众生的苦恼相,来启发我的布施心,成就我布施的功德。

修行要藉外相,但是不能执着;就是先把相拿掉,然后再把它藉回来;藉众生的苦恼相,来行布施;藉佛像的庄严,来启发我皈依的心、我的信心和愿力。

大乘佛法不执着一切相,是要离一切相,但是你要修一切法,那么就要藉相。

所以我们在修皈依的时候,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藉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相,来修我们皈依的心,这叫藉境托境修观。

十六观经教我们观想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为助缘,来熏习我们的心性;心性本具的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因为你不断的熏习,就会慢慢开显出来。就好比说:我们内心当中有极乐世界的种子,如果你很努力,每天给它灌溉、施肥、浇水,它就会开华结果,所以我们心性本具功德,但要假藉外境的因缘,才能够把它显发出来。

一切功德不离心性,所谓: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全心是佛是约理具,心性中本自具诸佛性;但是必须透过身心的造作,佛的功德才能显现出来,所以全佛是心约事造;也就是终日观心,终日观佛的道理。特点就在这四个字──托境修观,我们要修习极乐世界之法门,要有境才能修观。

净土宗在修皈依时,最重要是信心、愿力和皈依的心。这当中有两个传承,一个是第十八愿,一个是第十九愿,先看经文:

一、观佛陀功德以生信心。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二、观净土庄严以发愿力。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净土宗的往生,不在于你念的佛号多少,关键在于你的信愿,也就是你皈依心的强烈和坚定。所谓皈依心的生起,在净土宗的传承中,有两种不同选择:一个是因为佛陀的因缘而生起;另一种人是因为净土的因缘而生起,因为在娑婆世界修行会退转,所以我要去净土,受用种种依正庄严、清净功德,依净土的的皈依而生起信愿。都可以。在第十八愿、第十九愿,阿弥陀佛提出了往生的条件,但是这两种人的思考不一样,下一堂课,再把这两段文--所观境说明清楚。

【8】净土宗的修学,就是要想办法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

上面就是关于净界法师对于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的讲解了。读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的福报是非常大的,我们读诵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的遍数越多,发愿回向的次数也就越多,功德也就越来越多,福报自然是很大的。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