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行行摄摄广西北海:最家常也最鲜的味道 三滚粥就咸鱼

[佛教传播与发展] 发表时间:2023-08-06 04:08:05 作者: 阅读次数:
行行摄摄广西北海:最家常也最鲜的味道 三滚粥就咸鱼

2014年12月1日讯,广西北海市,南疆小城。她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北海的大收藏家许维基老先生细声细气地说:“北海呀很小,她只有几个‘一’:有一个火山岛叫涠洲岛;有一片沙滩叫银滩;有一座山叫冠头岭;有一种珍珠叫南珠;有一条老街叫珠海路;有一群古墓叫合浦汉墓;有一种美味叫沙虫;有一座亭叫东坡亭;有一口井叫东坡井……”老人家的口气里,有着对家山讲说不尽的自得。北海人吃海鲜,有天生的口福。都说海鲜里的嘌呤物质含量最高,可是你看,北海人很少虚胖囊肿,大都长得结实精瘦,也很少有人患痛风症。仅此一点,足以令人深羡不已。第四味 煎咸鱼佐白粥最为家常

在北海的几天,大啖海鲜自不待言。渔船刚刚拢岸,新鲜的海味就端上了餐桌。四寸长的鱿鱼是白灼的,两寸长的沙虫是刺身的,鹅蛋大的生蚝架在炭上烤着吃,不够鲜的话,敢这么做吗?在大墩海渔村的临海木屋里一坐,前面是海浪拍打的银滩,西面是绿意葱茏的冠头岭,身后是寄情山海的“第九湾”。海风从远处习习吹来,做一深呼吸,顿觉周身通泰,气定神闲,有超乎世外之感。遂口占一绝:“海月风涛几度还,冠头岭上暮云闲;人生泛梗归何处?家在珠城第九湾。”

但跟北海人接触当中才逐渐知道,其实真正维系他们饮食生活的,不是什么生猛海鲜、刺身料理,而是再寻常不过的东西--三滚粥就咸鱼。所谓“三滚粥”,就是在煮粥的时候,不要熬得太过粘稠,沸一次锅,添一次凉水,再沸再添,如是者三,即可食用。夏天犹以凉粥为宜。喝“三滚粥”时,佐以新煎好的咸鱼,方为绝配。这种吃法在两广一带非常普遍。北海的咸鱼好吃不贵,可以直接到鱼市上购买新鲜的马鲛鱼等海鱼,让渔婆当场去腮去内脏,大鱼切块,小鱼整条,用小箱子盛了,再撒上些许海盐码放妥当。十多斤装一箱,不过百元。吃时,再用水浸泡1小时,淡化咸鱼,以小火慢慢煎之,色至金黄,香味即出。或清晨,或傍晚,以此佐粥。其实,愈是寻常百姓食物,越能品出生活真谛和人文情怀。

岂止是北海的咸鱼三滚粥,桂林的米粉可好?北京人的豆汁儿焦圈如何?绍兴的笋丝乌干菜怎样?哪个不是盛满了浓浓的乡情!

第五味 大作家端坐蚊帐著文章

“北海人好像不怕蚊子咬?”作家陈建功师私下跟笔者说。数次来北海,笔者也有同感,北海人家或许由于尘土很少,或许为了便于通风,大都不封阳台,门窗常开,甚至连纱窗都不常见。如此一来,蚊虫岂不堂而皇之长驱直入?

陈建功也深为“小咬”所困。

今年5月回北海小住,时有亲友来访,皆敞门出入,以致客人走后,满屋小咬肆虐,深夜难眠。药水、盘香、电蚊拍都用上了,并不奏效。本为回乡静心写作,不想夜夜“蚊友”来袭,实在不堪其扰。陈建功向来创意极多,此番亦然,终于利用“退避三舍”之法,赢得了写作空间。他买来两顶蚊帐,一顶挂在卧室的床上;一顶挂在书桌、椅子的上方。写作的时候,先进书房,再迅速钻进蚊帐,转身上下封严,不给蚊子留下任何可乘之机。如此安坐帐中,凝神笔耕,逸兴遄飞,则全无袭扰。他引笔者来看时,这里的阵仗依旧如初。

把房间里大部分空间留给小咬们空折腾,这里边有取舍得失的哲学,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过了不久,友人给他送来一块枕头大小的香樟木,放在厅里。其香竟有奇效,不多日,屋子里的小咬们居然悉数飞去,不知所踪,从此平安无事。怪不得南方许多人家都用香樟木做家具,原来不仅能防虫,还有驱蚊的功效。为保险计,吾师并未撤去他的“写作宝帐”,仍旧每天退帐、升帐,指点键盘,激扬文字。

第六味 汉墓奇闻主人伴酒长眠

合浦有个汉墓博物馆,笔者曾先后来过三次。博物馆里有两样藏品,使人印象深刻。第一样是这里的镇馆之宝“西汉铜凤灯”。这可是个令人叫绝的“环保艺术品”。据馆里的讲解员介绍,43年前,在北海市合浦县望牛岭发掘西汉晚期一号汉墓时,出土了一对铜凤灯,高33厘米、长42厘米、宽15厘米,个头跟一只成年的鸭子相仿。“铜凤灯”的外形按照凤鸟设计,双足并立,昂头回望,尾羽后曳下垂和双足“三点成面”共同支撑全身,显得沉稳庄重。“铜凤灯”通体细刻羽毛,头、冠、颈、翅、尾、足,比例匀称,轮廓清晰,栩栩如生。最值得称道的是,“铜凤灯”背部有一个圆孔,放置灯盘,颈部内空,由两节套管相连,可以折开和转动,腹腔可以盛水,嘴衔喇叭形的铜灯罩,正好罩在灯盘上方。当油灯点燃时,油烟就通过凤嘴进入颈部,到达凤的腹腔,溶入水中,消除污染,净化室内空气,有益健康。如此精美绝妙的环保产品,竟然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古时北海人的聪明才智可见一斑。

另一样馆藏,是一座“酒坛合塚”。汉墓博物馆里的墓穴大都是夫妻塚,唯独有一座汉墓与众不同。在我的脚下,这座双孔墓,一边葬着墓室主人,另一边葬的是盛满佳酿的陶酒坛、铜酒壶。什么叫真性情?生与酒为伴,死与酒长眠,这样的北海酒仙,以酒为妻,人酒合一,哪里去找,哪里去寻?历史上可与此君匹敌者,或许只有竹林七贤里的醉鬼刘伶了。讲解员说,博物馆里展陈着一把密封极严的铜酒壶,就是出自这座汉墓,壶里至今还装着多半美酒,由于怕保存不利,他们未敢启封。

北海当地作家个个喜饮,清爽的啤酒、香醇的白酒、晶莹的红酒、甘甜的桑果酒,不一而足。大家频频举杯,随性取饮,完全没有北方人劝酒催杯的恶习。席间人们轻松谈笑,纵论文章,并无贪杯酗酒之嫌。想想铜凤灯,再想想酒坛合塚,北海人的智慧,北海人的好酒,从合浦的汉墓遗存里已然折射出来。

第七味 冠头岭上放眼量

到北海,远望西南方向的冠头岭,曾以为是一片无人问津的海角崖山。这次,陈建功亲自驱车带笔者自东麓上山,这才有幸一睹冠头岭的迷人风采。

冠头岭不高,海拔只有120米,西南东北走向,因山形“穹窿如冠”而得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们从山脚上行,不远处便有一道一释两座寺庙迤逦相迎,道观是关帝庙,佛院是普度寺,为这片山林野趣之地,增添了些许人文景观。再往前走,山道弯弯,行人汽车络绎不绝,林木蓊郁,山风拂面,时送清凉,鸟鸣莺啼,间关宛转。如此清心骋目之所,于盛夏之季,殊为难得。

及至峰顶,更可以南瞻天海,东望银滩;听峭壁之下惊涛拍岸,如鼓如雷;临风而立,发幽古之思,皆入诗入画。冠头岭的绝胜风光,不身临其境,是无法体味的。

冠头岭南麓,观海位置最佳。有人在此处建了一片冠头山庄,栋宇精良,在绿茵美林间错落排开。有趣的是,在冠头山庄的正上方,也是一个山道拐弯处,地势相对开阔。于是北海人民的聪明才智再一次得到了展现:几架一尺多长的高倍望远镜,就支在弯道路边正对着冠头山庄的地方出租,“从这儿看大海,比站在山庄里的落地窗前一点儿不差!”租望远镜的小贩们朝我招着手。

果然有一些人花几块钱,伸长脖子用望远镜向大海深处远眺。看渴了,旁边还有卖绿豆冰沙和鲜椰子的候着!边看边喝,实在美气。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周家旺/文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