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荀子的哲学思想,“天行有常”是荀子天人理论的中心观念

[佛教传播与发展] 发表时间:2023-08-19 04:07:47 作者: 阅读次数:
荀子的哲学思想,“天行有常”是荀子天人理论的中心观念

本文由作者万紫爱历史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荀子的哲学思想

荀子(公元前298~前238年),名况,赵国人。荀子曾在齐国稷下学宫讲过学,当时声望很高,做过学宫之长。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曾两次做楚国的兰陵令,又曾西游于秦,议兵于赵,晚年著书立说。荀子思想不同于孟子,代表了儒家思想的另一方面,又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总结者,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1.“天人之分”的自然观 先秦哲学的天人之辨已含有天命观、天志观、天人有分与天人合一观、天道自然观等理论形态,荀子对此进行了总结,以当时的自然科学成就为依据,批判了各家混淆天人观念的观点。提出了他自己的“明于天人之分的”的自然观。

“天行有常”是荀子天人理论的中心观念。荀子吸收了道家的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坚持天道运行有自己的客观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基本立场。“天”在他就是“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的自然界,天“不为而成,不求而得”从根本上否认了“天”的人格性。“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一切都是自然的运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天道属于必然,人道却是有为。天人有分在荀子,首先在阐明天与人、自然与人事各有自己的职责和规律,天有天的运行规律,人有人的活动规律,不能互相代替:“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正因为如此,人们应当自己为其所从事的活动负责。

如果他积极努力,天不能阻挠之;而如果消极怠慢,天也不能保佑之。人世的吉凶灾祥、物质生活的贫富丰俭,主动权掌握在人们自己手中。从而,“明于天人之分”在他既是当然的前提,也是必然的结论。而且,与“天行有常”相应,天时等自然条件是相对稳定的东西,而人世却从来就有祸福兴衰,故“怨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道然也”。

天人有分并不排斥双方的统一。人是天演变而成的,人的自然属性与禽兽无别,故人与自然相分就主要不是表现在与万物的对立,而是在于对万物的超越上。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气”是万物生存的同一基础,这是天人合一的方面;但合一又是与有分相并存的,人位于自然进化的最高序列而又区别于其他自然物,他能够凭借其所特有的礼义法制超胜于万物,“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在荀子突出表现了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意义,它说明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人有能力驾驭自然并为人类造福。与此相反,“错(措)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抛弃人为而一味顺从天命,才是真正割裂了天人之际的联系和统一。

应当指出的是,荀子把儒家君子“畏天命”的思想改造为“制天命”,这是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解放,在中国哲学史上有进步意义。但“制天命”不等于西方的“征服自然”。《说文解字·刀部》:“制,裁也。”“制天命”即《荀子·王制》讲的“序四时,裁万物”。荀子认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人应当“全其天功”,而不应“与天争职”。“制天命”仍体现着人与自然应该协调的东方文化基调。

2.“化性起伪”的人性论 人性善恶问题是先秦思想争论的重要问题。荀子总结了前人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人性问题上,主张“性恶论”,在怎样变“恶”为“善”的问题上,提出了“化性起伪”说。

荀子的出发点是“察乎性伪之分”,这是他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在人性论上的推广和运用。在他看来,“性”是指人的先天本性,“伪”则是指后天的社会礼义道德。荀子说:“性者,本始材朴也”。“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这种人性不用学习,不用实践,与生俱来,其具体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也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荀子将人的生理需求和感官快乐划归于人的本性,实际上就承认了这些属性的合理和必然的地位。但在同时,荀子又给它们以否定的恶的评价,因为“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认为,人本性是恶的,人的善(伪)是通过学习而来的。

他说:“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积虑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伪者,文理隆盛也”。“伪”是人为的意思,人为善是通过后天的长期学习、受礼乐教化的结果,不是人之自然本性。

性伪双方在荀子又是有分有合、相互作用的关系,“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3.“虚一而静”的认识论 荀子吸收改造黄老道家之学,认为:“道者,古今之正权也,离道而内自择,则不知祸福之所托”。“道”是客观、全面的真理,离开“道”而主观地判断,必定是“蔽于一曲”,弄不清祸福究意是怎样产生的。

只有精通“道”才能驾驭万物;只有从“道”的高度考察事物,才能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少出偏差。认识“道”的方法是什么呢?“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什么叫“虚”?荀子说:“心未尝不臧(藏)也,然而有所谓虚。”这是说不要用以前获得的知识,来妨碍接受新知识。“壹”者专一,即:“心未尝不满(两)也,然而有所谓一。”这是说不要因这一方面的认识去妨碍另一方面的认识。

什么叫“静”?他说:“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这是说要保持宁静的心态,不要以胡思乱想和烦乱浮躁来干扰正常的认识活动。总之,“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使思维活动保持高度清醒,高度专一,就能“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夫恶有蔽矣哉”。

所谓“蔽”是指认识上的局限性、片面性和主观随意性。他认为:“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一曲”指只看到问题的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这样就难以把握事物的全貌和宏观的道理,他列举了“蔽”的多种情况,说:“故(胡)为蔽: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矛盾对立着的两方面如欲恶、始终、远近、博浅、古今等等,如果某一方被夸大,就会产生蒙蔽,走向执著,造成错误。

既然“蔽”的危害如此大,怎样“解蔽”呢?荀子提出:“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县(悬)衡焉”。认为要像圣人那样不带有个人的好恶与偏见,全面占有材料,将可以考虑到的情况统统摆出来,兼顾、通观对立的两方面,周密、充分地考虑各种发展趋势,通过比较权衡,做出客观的分析,得出公允的结论,这样才能“解蔽”,才能把握事物的全体与真实规律。

参考资料:史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系作者万紫爱历史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