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脱离酒鬼的生活

[佛教传播与发展] 发表时间:2023-08-27 04:07:29 作者: 阅读次数:
脱离酒鬼的生活

脱离酒鬼的生活

在元宵佳节也是传统的小过年。公司行号会喝春酒庆祝一番,祝福大家新的一年大发财。狂欢庆祝及餐叙后,贪杯成瘾的姊夫自行坐捷运也安然无事,平安抵达家裡。隔天早晨,醉意未醒骑摩托车到隔壁小镇,买了时令下种的小株菜苗。蛇行绕路被警方逮个正着,酒测当然未过,警方也就顺路「护送」他人车一路回到家,随后将人带回警局留守并扣押证件。到了下午,姊夫酒醒后,警方将人送回家也开了罚单给他。

酒并非甘露水,能如此痛快豪饮也只有当事人才知其中滋味,但酒驾的后果,谁能担当?多少幸福圆满家庭葬送在酒驾人的手裡。真的要多替自己和家人想一想,一定要戒酒。

不饮酒是佛教五戒裡的其中一戒。地藏菩萨开示过,守一戒律自然便有五位善神守护之。

姊姊心无起伏,非常澹定,真的是人生难得的大智慧。她心裏有底,与其夫妻纷纷扰扰为了酒造口业,也无法改变事情的发生。这次就交给菩萨来办吧!惟有得到警惕与教训才能清醒自己的所作所为。免得造成更大的憾事来误自己一生!阿弥陀佛!

(分享完毕)

古代许多诗人喜爱以酒入诗,以酒消忧解愁,到了现代,不少以酒入歌的歌曲,很多人也抢当酒国英雄,真能一醉解千愁吗?真的酒国有英雄吗?

大家都知道,酒是无法消愁的,那麽为何人们遇到苦闷忧愁时,期望黄汤下肚消千愁,无奈举杯消愁愁更愁?因为酒能麻醉身体,使人头昏眼花,头脑不清醒,使人暂时忘掉一切,误以为这样可以抛开烦恼,再者喝醉时容易丑态百出,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让人贻笑大方。

有些人痛快豪饮,是为了追求刺激与痛快,有些人拱人拼酒作英雄,但下场通常都是乐极生悲。如同有缘人的姐夫一样,酒醉不仅伤身,酒驾被开罚单又伤财,万一发生车祸,还可能葬送性命及家庭幸福,时下新闻,也常见酒后闹事、夜店捡尸案件,都与喝酒离不开关係,百害而无一利,最好是浅尝则止。

有很多亲朋好友都是因为酒驾或酗酒而葬送了健康及性命。我自己的二位叔叔因酒驾车祸死亡,二位伯父及一位堂哥酗酒肝癌暴毙,姑丈酗酒导致胃穿孔破损,割掉半个胃,可见喝酒不可能解愁,只会添愁而已啊!

为什麽要戒酒呢?喝酒不仅失了健康,更有损慧命,以下分享淨空法师:为什麽佛要制饮酒为重戒?

「盖好酒贪杯」,那就是意业裡头的贪,就是贪恶。「醉后易怒」,喝醉之后发脾气,这是瞋恚。「酒令神昏,饮之过度,甚至不省人事」,这是愚痴,头脑不清楚了,酒喝多的时候发酒疯。「可见饮酒一恶,常与三毒并行」,饮酒裡面,为什麽佛要制饮酒为重戒,道理在此地。饮酒本身没有过失,它能够连带生起贪嗔痴,严重的会犯到杀盗淫,杀盗淫那个动机都从贪嗔痴来的。所以酒为遮戒,世尊为防御行人,无论在家出家修行人,不破戒、不作恶,在十善裡讲叫不造恶,五戒裡头不破戒,酒这一戒就严格的遵守。

「《资持记》明酒有十过」,饮酒十种过失,这些也都是常见的,只是我们粗心大意没重视。哪十种过失呢?说明如下:

第一、「颜色恶」,酒喝了之后,脸很难看,尤其是喝醉,别人看到的时候厌恶,无礼。

第二、「少力」,酒醉之后东倒西歪,站都站不稳,这是非常明显的。

第三、「眼视不明」,眼花了,看不清楚。

第四,「现嗔恚相」,为什麽?情绪不能控制,这个时候怨恨心很容易生起。他有抱怨的,酒喝了,醉了,无法控制,自己神智不清。有所谓酒后出真言,讲真话,没有法子隐瞒,全都洩漏出来,这是瞋。

第五「坏业资生」,对你的事业有伤害,特别是经商,实际上任何事业。为什麽?酒醉的时候不正常,酒醉的时候说谈生意、谈判,很容易出麻烦。不正常状况之下,这言语能作数吗?如果真的签了约、签了字,后悔莫及。

第六「增疾病」,有过度的饮酒,有急性的病、有慢性病。如果是常常好酒的话,身体怎麽可能会好?

第七「益斗讼」,我们讲打斗,怨恨发作,叫嗔毒,这时候会爆发,不饮酒的时候他能控制,饮酒之后不能控制。

第八「无名称」,名称是别人讚歎的,常常醉酒,没人讚歎他。

第九「智慧少」,这就是愚痴。

第十,「命终堕三恶道」。

前面这九种是痛,你现前受的,死了以后这叫烧,堕三恶道去了。「其中第四第七即瞋,第九即痴。」

「又世云:酒能乱性,指酒能迷乱人之心意与良善之本性」,这是真的,这中国古人所说的,「故令人造恶」。中国古时候,宴会当中都有酒,但是这个酒的酒精浓度很低,你不会喝醉的。在宴会当中如果发酒疯,那多难看,但是酒又不能少。所以古时候这酒杯子它当中做两个竖的,你看古时候饮酒的杯子叫「爵」,它有两个竖上的,这叫什麽?这两个叫「止酒」,你喝的时候它就套在这裡,你没有办法乾杯,你只能够喝一点点,它这裡给你挡住了。古时候人他很聪明,他做出这些方法。就是告诉你,是要用,是礼节,但是表示意思到了就行,决定不许可你喝醉。所以「耽酒嗜美」,这美是美食,美食来下酒,「本身即是贪痴二毒。是故饮酒一恶,实兼意业三恶」。「故上之两说,唯开合之异耳」,实际上确实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学这一节经文,这两个意思统统都顾及到了。(引用完毕)

上文有提到「性罪」?什麽是性罪?罪有两大类,遮罪与性罪,性罪不管有没有受戒,只要造作了都是罪,如杀、盗、淫、妄,只要犯了就会得到罪报;遮罪是遮止的罪,受了戒又犯了戒才有罪,如果没有受这个戒,就没有犯这个罪,这叫遮罪,如酒的本质不是恶,但是佛禁止不许饮酒,谁饮了就会得到毁犯佛制戒的罪。为什麽佛要禁止饮酒呢?因为饮酒容易造下杀、盗、淫、妄的性罪,彼此之间互相关连、环环相扣。

从这段文中,我们可以瞭解到,饮酒后小则容易造成失礼,大则容易造成遗憾终身,小酌养身无妨,但勿喝到使自己酒后失态、迷眛颠倒的地步,那就真的是「断肠之时」了,因为会「命终堕三恶道」,不可不慎!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