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科判
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四章·科判
东晋的释道安,是最早提出佛经三分说,即所谓的序、正、流通三分。序分如人之五官俱全,正宗分如人之脏腑主质,流通分如人之四肢运行,藕益大师有将此三分譬喻为初善、中善、后善。这就是说,佛经一般皆具足序、正、流通三分,此三分好比记叙文之六要素,议论文只三论点一般重要。当然也有例外,序与流通隐显不定,如《心经》无序与流通,《四十二章经》无流通分。
据说,经文三分说,当时受到了讲家之批驳,原因是当时所传译之经论里并无提及,故人多不服道安之说。直到玄奘大师西天归来,译出青光菩萨《佛地论》后,其中谈及教起因缘分、正教所说分、依教奉行分,正与道安三分说不谋而合。于是,后人为了记念道安法师的卓越远见、慧眼独具,称为“弥天高判,古今同遵”。
本经虽则仅仅八百余字,但序、正、流通三分皆俱。译人之所以不删繁就简,忠实于梵文而译全此经文句,其目的无非是为令行人由教起因缘分而景仰目连尊者实因报恩而修道的慈孝精神,从而启发自己本具之慈孝心行;由正教所说分而体认供佛斋僧的重要性;由依教奉行分而彻底掀翻、当下承当如来之敕令,“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
为了行人便于掌握经文之理脉,提纲挈领地对经文有个大概认识,故将藕益大师科判大纲对照经文摘引如下:
甲一、序文二(乙一、通序;乙二、别序。)
乙一、通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乙二、别序六
丙一、目连道满
大目犍连,始得六通。
丙二、知恩欲报
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
丙三、攀慕遍寻
即以道眼,观视世间。
丙四、得见所在
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
丙五、悲哀往救
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
丙六、恶习难转
母得钵饭,即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甲二、正宗分三(乙一、目连悲泣陈情;乙二、如来广示法要;乙三、当机获益脱苦。)
乙一、目连悲泣陈情
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
乙二、如来广示法要二(丙一、简示;丙二、正示。)
丙一、简示五
丁一、彰母罪深
佛言:“汝母,罪根深结。
丁二、明子力弱
非汝一人,力所奈何!
丁三、斥邪无用
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
丁四、显正有能
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
五、许以救方
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
丙二、正示二(丁一、教孝子献供之法;丁二、教众僧受供之仪。)
丁一、教孝子献供之法五
戊一、定胜时
佛告目连:“十方众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
戊二、发胜意
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
戊三、设胜供
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
戊四、赞胜田
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
戊五、获胜益
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
丁二、教众僧受供之仪
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食时,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
乙三、当机获益脱苦二
丙一、孝子获法喜益、脱忧愁苦
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皆大欢喜。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
丙二、慈母获济度苦、脱果报苦
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
甲三、流通分三(乙一、当机申请;乙二、如来赞答;乙三、四众奉行。)
乙一、当机申请
目连复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力故。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亦应奉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为尔否?”
乙二、如来赞答二(丙一、赞许;丙二、正答。)
丙一、赞许
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
丙二、正答四
丁一、教起行
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丁二、教发愿
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
丁三、教常作
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丁四、劝奉行
若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
乙三、四众奉行
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欢喜奉行。
藕益大师科文:
甲一、序文二(乙一、通序;乙二、别序。)
乙一、通序
乙二、别序六
丙一、目连道满;丙二、知恩欲报;丙三、攀慕遍寻;
丙四、得见所在;丙五、悲哀往救;丙六、恶习难转。
甲二、正宗分三(乙一、目连悲泣陈情;乙二、如来广示法要;乙三、当机获益脱苦。)
乙一、目连悲泣陈情
乙二、如来广示法要二(丙一、简示;丙二、正示。)
丙一、简示五
丁一、彰母罪深;丁二、明子力弱;丁三、斥邪无用;丁四、显正有能;五、许以救方。
丙二、正示二(丁一、教孝子献供之法;丁二、教众僧受供之仪。)
丁一、教孝子献供之法五
戊一、定胜时;戊二、发胜意;戊三、设胜供;戊四、赞胜田;戊五、获胜益。
丁二、教众僧受供之仪
乙三、当机获益脱苦二
丙一、孝子获法喜益、脱忧愁苦
丙二、慈母获济度苦、脱果报苦
甲三、流通分三(乙一、申请;乙二、赞答;乙三、奉行。)
乙一、当机申请
乙二、如来赞答二(丙一、赞许;丙二、正答。)
丙一、赞许
丙二、正答四
丁一、教起行;丁二、教发愿;丁三、教常作;丁四、劝奉行。
乙三、四众奉行。
- 上一篇:真有民间广为传说的灶王爷吗?
- 下一篇:第十一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论
- 普门品全文念诵及回向完整
- 太上清心咒全文
- 为什么晚上不能听大悲咒
- 62条人生妙言妙语,帮助你
- 超度经文往生咒全文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长寿佛心咒注音
- 普贤行愿品全文诵读含仪轨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六字真言的作用和功能
- 普门品念诵的正确方法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普贤行愿品全文念诵仪轨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心经可以随便抄吗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道家静心咒原文
- 楞严咒快速记忆法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诵金刚手菩萨圣号的感应故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药师咒念诵正确方法有哪些
- 家里播放普庵咒的禁忌
- 普贤行愿品回向文全文
- 什么是绿度母心咒
- 净身 口 意三业真言拼音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念坚牢地神咒的感应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宝箧印陀罗尼咒21遍
- 摩利支天咒手印图-摩利支天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
- 算命和修命
- 管理者如何带领团队达到更
- 管窥三千大千界
- 米拉日巴关于不执着于孩子
- 米拉日巴尊者最后的嘱托:
- 米拉日巴最后叮嘱:不要做
- 粗茶淡饭保平安,健康长寿
- 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
- 精华小语
- 精品线路|六祖庙、兰花特
- 精彩视频: 彭博士讲身体恢
- 精满自溢遗的不是垃圾,那
- 精神出轨也有罪
- 精神和物质存在如影随形地
- 精诚持戒 亲见地藏菩萨超度
- 精进向上与随缘自如不二
- 精进是远离众苦、自利利他
- 精选10个禅宗故事,看完大
- 糟蹋生灵饱口腹,不知因果
- 索南敦珠堪布:如何在日常
- 索达吉仁波切:吸烟者非常
- 索达吉堪布-龙树菩萨的睡眠
- 索达吉堪布与妈妈的故事:
- 索达吉堪布对占卜的开示
- 索达吉堪布:《21度母礼赞
- 索达吉堪布:《心经》殊胜
- 索达吉堪布:《心经》的殊
- 索达吉堪布:一个人的心若
- 索达吉堪布:一个博士的梦
- 索达吉堪布:一念嗔心能摧
- 索达吉堪布:一念嗔心能毁
- 索达吉堪布:一旦死亡出现
- 索达吉堪布:不管学习净土
- 索达吉堪布:世间上并没有
- 索达吉堪布:世间人如在火
- 索达吉堪布:业障重,如何
-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万法本
-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很多人
-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现在各
-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要修五
-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信佛不
- 皈依能够得到多大的功德(
- 相国寺
- 第十一卷 大般涅槃经疏
- 真正“唐僧”的四句话 太重
- 确切地告诉你,这师父≠师
- 知道与不知道
- 福建支提山华严寺举行爱国
- 礼拜宣化上人一万拜的感应
- 笮融:一手屠刀一手佛,佛
- 恒传法师:我想知道佛是什
- 意淫危害甚大!
- 真正放下一个人,不是不联
- 圆满放生:外来动物非洲大
- 真正感悟了佛法 人生才会完
- 破坏雀巢鸟儿会流离失所劝
- 疑似优昙婆罗花在淮安楚州
- 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生病、
- 知道为什么反复破戒不了吗
-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外道可
- 等待幸福婚姻的朋友,加速
- 皈依道教是不是意味着出家
- 相宗、密宗的开示,凡夫妄
- 真正伤害你的,是你的“自
- 恒传法师:我想请问师父是
- 圆满放生:外来动物福寿螺
- 破恶加持:告诉它,反正我
- 礼拜的种类、方法、功德及
- 真正放下一个人,不是今生
- 福建梵天寺指导小组总结会
- 八类人绝不能吃辣椒
- 界诠法师:修道人
- 牙疼
- 疑因佛堂祭拜,引发居民楼
- 意淫又开始了,真心忏悔自
- 目犍连,美色敌不过神通
- 真正的定是对别人始终如一
- 知难行易与解行相应
- 碧玉中的阳绿是这个样子,
- 破戒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