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十一)~D 四、牛粪喻经

[佛教传播与发展] 发表时间:2023-11-04 04:05:34 作者: 阅读次数: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十一)~D 四、牛粪喻经

参加人员:一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通过手中的手粪,进而为一比丘说五阴是无常

、是苦、是变易之法;并以其前生为顶生王时所拥有的七宝,现在已无一存在,说明五蕴皆为无常、为苦、为变易之法。

在佛经中,佛陀往往通过一件物体,而说明一种真理或者道理,这种方法我们一般称之为“譬喻”。佛陀就是用手中的牛粪,从而说明各种物体的无常的道理,这些无常之物,都一无是处,它们是丝毫不值得我们留恋的。我们应该以这些无常之法、变易之法为苦患,从而不执着它们、游离于它们,最终求证出离之道。

故事的起始点,依然是一位比丘在宴坐中思惟而生起的念头。这个念头是什么呢?经中说:“颇复有色常住不变,而一向乐,恒久存耶?颇有觉、想、行、识常住不变,而一向乐,恒久存耶?”这就为本经提出了需要我们思考的一个命题:世间的一切物质因素,包括精神领域的一切要素,它们是否都是令人快乐的?它们都能够恒久存在于世间呢?

其实我们认真去研读佛经,尤其是原始佛教时期的经典——当然以四阿含为代表,它们中间的绝大部分经典,都是对自然、人生以及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朴素的、深入的,或者是从本质意义上的独特思考。从二元世界的恒常,思考出它们实际上却是无常的、变异的、轮回的真谛;如果将这些理论运用到我们自身,从内心深处去观察,便会悟出“无我”这样很自然的结论。佛教里的许多名词,需要我们用心去体悟,深入去观察,这样才能逐渐体会出佛陀说法的初衷与本怀。问题是我们现在很多人,把佛法的理论给泛化了,抽象化了,理论化了,教条化了,甚至有些学究们,还把它们搞得庸俗化、机械化了。比如说佛教中的“三法印”,就简单的十二个字:“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三句话如果让一个小孩子接连念上五遍,我敢保证他肯定会背诵,反复几次,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当我们谈起什么叫佛教,大多数人都会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还有,当人家问起佛教所讲的义理时,我们就会脱口而出:“诸法因缘生,缘尽法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但是,像诸如“无常”、“无我”、“涅槃”以及“因缘”这些名词,如果我要问,你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你是否对它们作些深入的思考与观察?不单说别的,“自净其意”这四个字,其中所蕴含的真义,岂是千言万语所能说得明白?有时候,其中的道理根本就不需要我们用言语去表达。那么用什么去表达?用我们的这颗“心”去观察,去体悟。它着眼于“自净”二字,就是自己首先要把隐藏在自己思想深处的那些肮脏的东西给挖掘出来,然后将它们彻底地抛弃。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教就是一种向自身找寻问题的宗教;或者说,它是一种倾向于内省(自我反省)的宗教。“静处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一个人静处时,第一要务就是要反省自己的过失。如果一门心思去琢磨别人的过失,然后伺机打击报复,那就是“颠倒梦想”。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卧龙雏凤二人不是都很会算计吗?司马家族也很会算计,结果呢?他们算计赢了吗?可以说是一败涂地!“出师未揵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这就是天意。遥想数几年,有些名人不甘寂寞,不仅自己“品三国”,还让很多人都跟着“品”了一回“三国”。我窃自以为,“三国”就不要去“品”啦,还是抓紧时间,把他自己的生死问题给“品品”吧!或许这种“品”法,更有人生价值。为什么如此说?我的观点是——品人不如品己。

言归正传。这位比丘在静处把这个问题一陈列,觉得凭自己的思惟能力,还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就向佛陀请教。佛陀从来不保守,他一针见血地回答了比丘的问题:“无有一色常住不变,而一向乐,恒久存者;无有觉、想、行、识常住不变,而一向乐,恒久存者。”可见,佛陀给予了否定性的回答。

为了更好地让比丘领会自己的回答,佛陀于是就指着不远处的牛粪,问比丘:“你见到那堆牛粪了吗?”比丘答道:“见到了,世尊。”

佛陀对比丘说:“世间的一切,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像这堆牛粪一样,不会长久地存在;而世间的一切也像这堆牛粪一样,我们见之不可能生起快乐之心。”接着,世尊回忆了很久世以前,经历了种种境遇,比如说他曾经上生到晃昱天,曾作大梵天,曾作自在天王,曾作刹利顶生王。尤其是在作顶生王时,荣华富贵,美女美食,可以说应有尽有。但是,此时的顶生王并未因此而陶醉其中,他对自己作了深入的观察:“是何业果?是何业报?令我今日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思惟的结果是:“是三业果,为三业报”。这里的“三业”,是指三种善业,三种善业之报。此三业是什么?就是“一者布施,二者调御,三者守护”。其中,布施是种福田,是与众生结善缘;调御是调理自己的心态与驾驭心念的本领;守护是自己所秉持的原则,即戒条。如果这三个条件都具足了,那么就会获得大威德、大福佑以及大威神。

佛陀讲到此,就问比丘:“你所观察到的那些一切,到头来都将转眼成空,灰飞烟灭。现在你说说看,色是有常的呢,还是无常的呢?”比丘回答是:“无常的。”

佛陀继续问:“既然是无常的,那么这些无常之物是苦的,还是不苦的呢?”

比丘回答说:“肯定是苦的,因为它们是变易之法。”

由此引出的论述是:既然是无常的、苦的、是变易之法的话,那么比丘们执著于“我”,或者执著于“是我所有”, “我是彼所有”之类的见解,则是错误的。如果比丘对此作进一步观察,就会对色、觉、想、行、识不会执着,而产生厌离。从产生厌离起步,然后便修习无欲,再修习解脱,继续趋向解脱,最终的目标是:“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这样,生死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该比丘如法奉行,自然是取得了最终的圆满……(09.03.01)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