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秦东魁:好日子是用天性过出来的

[佛学基本知识] 发表时间:2023-09-01 04:07:48 作者: 阅读次数:
秦东魁:好日子是用天性过出来的

天性当家学圣贤。

一块石头丢进池塘里,与水发生作用后,周围会荡漾开一圈圈的涟漪。

其实,我们每个人与外面世界发生关系的情况,也是如此。我们是那块石头,世界就是水池。就看我们这个能量源,是用正能量向外散发,还是用负能量向外散发。

东方智慧的原点,都是自我,好了一个人,就好了一个小宇宙。

幸福之道的起点,首先在于了解自我的念头层次,做到自己先与自己和。

为什么要首先了解自我的念头层次呢?因为,大多现代人并不了解自己的念头,整天糊里糊涂跟着念头走,有时候,各种念头每天都在斗争,甚至无法与自己和睦相处。

比如,我们有时想着:我要看爸妈。心里立刻又想:爸妈还挺好的,我这么忙,看啥啊。你看,两个念头一斗争,不和了,你立即就停那,不去了。

还有的人,心里想的和嘴上讲的就不一样。他心里想谋人家的钱财,嘴上却说“我是为你好”。这就叫心口不一,这也是斗争的一种表象,也是与自己失和。失和者,求福不来。

每个人心念都藏着三种特性

那么,该如何了解自我念头的层次?

我先给大家引入一个概念,每个人心念都藏着三种特性:第一是天性,第二是禀性,第三是习性。

天性是君王,是给我们带福的,也可以简称其为善思维。

禀性是臣子,是给我们带毒的,也可以简称其为恶思维。

习性是士兵,主要表现为身体和行为上养成的一些习惯,可善,可恶。如果是天性控制人的行为,习性就善。如果是禀性控制人的行为,习性就恶。

孩子的天性里有很多善的品质

什么是天性?

我们把小孩作为例子进行分析。孩子生下来,有五种东西天生是不会的。

第一,不会抽烟喝酒。你看,哪有刚出生的小孩会抽烟喝酒的?

第二,没有淫心。小孩子去厕所,不问男女,心是非常纯洁的。

第三,不会撒谎。小孩一定不会说谎话,我们家孩子在市里上幼儿园,有一天我太太起晚了,孩子入园迟到了,我太太路上就跟孩子说:“你跟老师说,今天堵车来晚了。”其实那天还真不堵车。老师就问了:“今天怎么来晚了?”我孩子说:“我妈妈说,因为堵车来晚了。”“那堵不堵车啊?”“不堵车。”孩子就如实禀报了。

第四,不会杀害。有一次我太太看到一只蟑螂,一下就拍死了,孩子说:“我要告诉老师,你欺负小动物!”

还有一次,我带孩子去市场玩,有一个卖鱼的地方,很多人在那买鱼,孩子忽然问:“那叔叔怎么打鱼呢?”原来是有个人在杀鱼,把鱼在地上一摔,鱼还没断气,那人就拿一块铁在鱼头上敲一下。

我就说:“那鱼不听话嘛,所以挨打。你不听话是不是也要挨打啊。”

第五,不会偷盗。我跟孩子去买玩具,他拿着玩具就走,我跟他说,还没交钱呢,他自己完全没有概念。

所以,孩子天生来就带有很多善的品质。孩子后来学坏了,是谁教的?大人教的。

不过,孩子出生后,禀性里也带了很多毒素。

第一,贪婪。比如,最明显的,你要是抱着别人家的小孩,你们家小孩就会生气。还有,你给他手里塞个好吃的,再拿走就难了,他会两手抓着不放,所以,这是天生带贪。

第二,生气。他会发脾气,你顺他意他就乐,不顺他意他就发脾气。

第三,执着。你要是真把他的好吃的拿走了,他要撒泼打滚很久。

人性本善指的是天性,人性本恶指的是禀性。

通过孩子,我们可以观察到,其实,每个人的念头都具有善恶两重属性。

天性是天生善的。就像《三字经》上讲的,人之初性本善。

也有些古人讲人性本恶,这里的性本恶,实际是指的禀性。

习性呢,是可以善也可以恶的,天性指挥它就是善,禀性指挥它就是恶,它只是工具而已。

天性的善念可以细分很多,换成名词来说,有感恩、珍惜、理解、包容等等。天性可以说是我们的命运的根,是人生的幸福长寿安乐所在,开发好了天性,一生顺利。

禀性的恶念也可以细分很多种。比如说,有的人特别吝啬,有的人特别自私,有的人特爱嫉妒,有的人特别自以为是,有的人贪心特别重,有的人特别呆,还有的人特别爱怀疑,还有的人特别喜欢生气,不同禀性的人有不同毛病。

习性是半善半恶的,坏的习性有吃喝嫖赌,吸毒抽烟,还有部分习性的形成是由于环境和生存的需要。你看,南方人爱吃辣椒,深圳广州那边爱喝茶。我这个陕西人就喜欢吃面条,吃米饭感觉吃不饱。南方人就喜欢吃米饭,他就不吃面条。这也就是北方人偏胖,南方人偏瘦的原因。这些都属于潜移默化的习惯。

本期文章编辑:小宇

选自:《好运从心开始》,作者:秦东魁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