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演正比丘:爱惜人生 知足是福

[佛学基本知识] 发表时间:2023-10-29 04:07:34 作者: 阅读次数:
世间几乎人人都想自己有福,结果却未必人人能如愿,有的在向人求福,有的在向神求福,有的在向上帝求福,有的在向佛求福......,求来求去,对于自己是否真正求到了福,却并不清楚。那么人到底怎样作为,才会有福呢?首先是知足。人生最大的毛病便是贪欲不息。得一望十,得十望百,是大多芸芸众生之习性。贪得幸运一点的,也免不了众苦煎迫,身心交瘁;贪得不幸运的,落得是人格堕落,遗臭万年,何苦来哉!佛经中云:“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又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历史上济公和尚居陋巷,箪食瓢饮,却不改其乐;近代的弘一大师:“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古圣先贤因其具有少欲知足的修养,所以能超然物外,法喜无限。俗话说:“知足常乐”,一个人如果不知足,即使是富甲天下,亦无快乐可言,一个人如果能知足,即便是穷得“上无片瓦覆顶,下无立锥之地”,只要他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同样有幸福相伴。人人都希望拥有幸福,其实幸福就是平静与安定,如果心中不满足,不平静,不安宁,而且还不断的怨恨和怀恶,也就无福可言。从某种程度上说,知足既是富贵,亦是拥有,更是圆满和自在。因此,能知足者,幸福也就掌握在你的手中。其次是惜福。“惜”是爱惜,“福”是福气。许多人认为有福不享是傻瓜,应该有多少福享多少福。有的人享政府的福,有的享父母的福,有的享丈夫的福,有的享妻子的福,有的享儿女的福......,可是光会享福是不够的,因为福报享尽了,痛苦就会随之而来。每个人一生中的福报,并不是无底洞,如果不注意惜福,福气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近代著名的大德印光大师,有一次,一位当时在社会上颇有名气的在家弟子在陪大师一道用餐,那位居士先吃好,老法师暮见他的碗里剩了一粒米饭,很不客气地大声诃斥道:“你有多大的福气?”那位居士的脸一下红到了耳根,在众目睽睽之下,吃完了碗里最后一粒米饭。的确,当我们吃饭的时候不惜福,福气就会从我们吃饭的时候流失了;当我们穿衣的时候不惜福,福气就会从我们穿衣的时候流失了;当我们做人的时候,种种行为,操守不惜福,福气就会从我们种种行为,操守中流失了......。犹如你在银行的里的存款,光知道享用,不知道积聚,那么银行里的钱很快会透支。福报也一样,光知道享福,不知道惜福,福报亦同样会透支。从使你有十分的福气,亦要爱惜三分,不可全部享尽。俗话说:“乐极生悲”。一个福报享尽的人不但会面临诸多的痛苦。

有时会突遇横病、恶病,甚至短命而死。所以有福亦要惜福,惜福的人才称得上快乐的人。第三是培福。知道有福,但福报的限,就应该懂得去培福,也就是栽培福报。凡是做一切利于他人的好事、善事,做了之后,他人得到幸福和快乐,这就是在培福,培福不一定要用钱,举手之劳或一句话,一个笑容都可以培福,培福的机会随时都有,过马路时挽扶一个小孩或老太太,坐车时让位残障人也都是在培福。提及用钱去培福,有人可能会这样想,我辛辛苦苦赚了钱,将它丢在水里还有声音,而拿它去做善事,我能得到什么?实际上当你拿出钱的那一刻,你的心当下就是欢喜了。本来所做的一切都在为自己,而且我还能去帮助他人,使他人得到利益,这就是一种为善的快乐。另外,培福的时候,扫除求回报的心,亦就是说,不去计较福报,福报才会变得无限;计较福报,反成有限了。
一个人如果秉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去培福,不但自己的福报会越来越大,而且会活得更惬意和开心!第四是种福。知道自己没有福,就要去种福。培和种不太一样,已经有了但不够,因此要培;原来没有福,所以要开始种。农民种粮食需要土地,种福亦需要福田,福田有很多种,就近来说,师长、父母、家眷、朋友等等;就远而言,世间一切需要帮助者,你能随缘随份的恭敬承事供养和帮助,就能够获得无量福报。换句话说,只要别人需要帮助,能适当的提供就是在种福。福种得越多,你的幸福和快乐也就越多!所以,一个人唯有能够知足,懂得惜福,善于培福,多多种福,人生才会变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春节将近,恭祝各位莲友:新年大吉,万事如意,福报多多!图文:演正法师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