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佛教宗派简介
天台宗
中国佛教宗派。因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它集合南北各家义学和禅观之说,加以整理和发展而成一家之言,当时得到朝野的支持和信奉,对隋唐以后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响。元明以后,该宗学者往往兼倡并净土,形成“教在天台,行归净土”之风。
9世纪初,日本僧人最澄将此宗传到日本,在平安时代(784~1192),与真言宗并列发展,史称“平安二宗”。13世纪由此宗分出日莲宗。当今,日本天台本宗、日莲宗都很兴旺,而日莲宗在20世纪又分出几个新兴教派。
三论宗
中国佛教宗派。隋吉藏创立。因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故名。
此宗初祖龙树。是释迦牟尼灭后第一个重要的大乘佛教学者。其《中论》、《十二门论》等,发挥缘起性空的学说,为大乘佛学建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禅宗
主张修习禅定,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
相传弘忍为选嗣法弟子,命大家各作一偈,时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认为“未见本性”。慧能也作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认可,并秘密传以衣法,为第六代祖。慧能得法后南归,隐居15年,继至曹溪住宝林寺。后应请在韶关大梵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并传授无相戒。嗣法弟子法海集其言行为《六祖坛经》,是为南宗。神秀于弘忍寂后至荆州当阳山玉泉寺弘禅,20余年中门人云集,是为北宗。
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至今仍延绵不绝。
净土宗
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因其始祖慧远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净土,故又称莲宗。
净土思想渊源于印度。在东汉时净土经典开始传入中国。唐代善导往玄中寺听净土要旨,后到长安,在光明、慈恩等寺弘扬净土教义,正式创立净土宗。
该宗由于修行方法简便,人人都能做到,故自中唐以后广泛流行。宋明以后与禅宗融合,其他如律宗、天台宗、华严宗等,也都兼修念佛法门。同时又很快普及于一般社会,有所谓“家家弥陀佛”的说法,一直流传至今。
法相宗
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而得名。又因强调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亦称唯识宗。由于创始者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常住大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
创始人玄奘曾游学印度17年,回国后先后译出瑜伽学系的“一本十支”各论,并翻译了《成唯识论》,奠定了法相宗的理论基础。
此宗所传唯识因明之学对后世影响很大,在日本亦有流传。
华严宗
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因实际创始人法藏号贤首,也称贤首宗。以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为宗旨,又称法界宗。
此宗传承为杜顺一智俨一法藏一澄观一宗密。该宗推戴杜顺为初祖,而实际创始人为法藏。法藏28岁以后,开始广事讲说,有著述100余卷,详尽发挥智俨的教规新说,正式创立华严宗。
律宗
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因依据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称四分律宗。复因道宣住终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
相传释迦在世时,为约束僧众,制订了各种戒律。第一次佛教结集时,由优婆离诵出律藏。其后因佛教各派对戒律的理解不尽一致,所传戒律也有所不同。据僧史记载,中国汉地翻译戒律和实行受戒,始于三国。当时印度昙柯迦罗来洛阳,见中国僧人只落发而未受戒,即译出摩诃僧祗部戒本,以为持戒的准绳。又请印度僧立羯磨法(受戒规则)创行受戒。
该宗由鉴真传至日本。唐天宝十三载(754),鉴真在日本当时的都城奈良东大寺佛殿前筑坛传戒,弘扬戒律,是为日本有律宗之始。
密宗
亦称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刚乘、真言乘等。因该宗依理事观行,修习三密瑜伽(相应)而获得悉地(成就),故名。
印度最后一个时期的佛教中密教盛行,其教典总称为怛多罗。密教在教理上以大乘中观派和瑜伽行派的思想为其理论前提,在实践上则以高度组织化了的咒术、礼仪、本尊信仰崇拜等为其特征。宣传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手结契印(手式或身体姿势,“身密”)和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应可以即身成佛。最初流传于西南印度、德干高原,后来再向南印度和东北印度传播,以超戒寺为中心,获得波罗王朝的支持而迅速发展。在11世纪西亚突厥系的伊斯兰军队侵入南亚次大陆以后,中印的佛教寺院受到入侵军队的彻底摧毁,佛教在印度也就消失了。
中国佛教宗派。因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它集合南北各家义学和禅观之说,加以整理和发展而成一家之言,当时得到朝野的支持和信奉,对隋唐以后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响。元明以后,该宗学者往往兼倡并净土,形成“教在天台,行归净土”之风。
9世纪初,日本僧人最澄将此宗传到日本,在平安时代(784~1192),与真言宗并列发展,史称“平安二宗”。13世纪由此宗分出日莲宗。当今,日本天台本宗、日莲宗都很兴旺,而日莲宗在20世纪又分出几个新兴教派。
三论宗
中国佛教宗派。隋吉藏创立。因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故名。
此宗初祖龙树。是释迦牟尼灭后第一个重要的大乘佛教学者。其《中论》、《十二门论》等,发挥缘起性空的学说,为大乘佛学建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禅宗
主张修习禅定,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
相传弘忍为选嗣法弟子,命大家各作一偈,时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认为“未见本性”。慧能也作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认可,并秘密传以衣法,为第六代祖。慧能得法后南归,隐居15年,继至曹溪住宝林寺。后应请在韶关大梵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并传授无相戒。嗣法弟子法海集其言行为《六祖坛经》,是为南宗。神秀于弘忍寂后至荆州当阳山玉泉寺弘禅,20余年中门人云集,是为北宗。
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至今仍延绵不绝。
净土宗
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因其始祖慧远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净土,故又称莲宗。
净土思想渊源于印度。在东汉时净土经典开始传入中国。唐代善导往玄中寺听净土要旨,后到长安,在光明、慈恩等寺弘扬净土教义,正式创立净土宗。
该宗由于修行方法简便,人人都能做到,故自中唐以后广泛流行。宋明以后与禅宗融合,其他如律宗、天台宗、华严宗等,也都兼修念佛法门。同时又很快普及于一般社会,有所谓“家家弥陀佛”的说法,一直流传至今。
法相宗
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而得名。又因强调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亦称唯识宗。由于创始者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常住大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
创始人玄奘曾游学印度17年,回国后先后译出瑜伽学系的“一本十支”各论,并翻译了《成唯识论》,奠定了法相宗的理论基础。
此宗所传唯识因明之学对后世影响很大,在日本亦有流传。
华严宗
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因实际创始人法藏号贤首,也称贤首宗。以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为宗旨,又称法界宗。
此宗传承为杜顺一智俨一法藏一澄观一宗密。该宗推戴杜顺为初祖,而实际创始人为法藏。法藏28岁以后,开始广事讲说,有著述100余卷,详尽发挥智俨的教规新说,正式创立华严宗。
律宗
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因依据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称四分律宗。复因道宣住终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
相传释迦在世时,为约束僧众,制订了各种戒律。第一次佛教结集时,由优婆离诵出律藏。其后因佛教各派对戒律的理解不尽一致,所传戒律也有所不同。据僧史记载,中国汉地翻译戒律和实行受戒,始于三国。当时印度昙柯迦罗来洛阳,见中国僧人只落发而未受戒,即译出摩诃僧祗部戒本,以为持戒的准绳。又请印度僧立羯磨法(受戒规则)创行受戒。
该宗由鉴真传至日本。唐天宝十三载(754),鉴真在日本当时的都城奈良东大寺佛殿前筑坛传戒,弘扬戒律,是为日本有律宗之始。
密宗
亦称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刚乘、真言乘等。因该宗依理事观行,修习三密瑜伽(相应)而获得悉地(成就),故名。
印度最后一个时期的佛教中密教盛行,其教典总称为怛多罗。密教在教理上以大乘中观派和瑜伽行派的思想为其理论前提,在实践上则以高度组织化了的咒术、礼仪、本尊信仰崇拜等为其特征。宣传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手结契印(手式或身体姿势,“身密”)和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应可以即身成佛。最初流传于西南印度、德干高原,后来再向南印度和东北印度传播,以超戒寺为中心,获得波罗王朝的支持而迅速发展。在11世纪西亚突厥系的伊斯兰军队侵入南亚次大陆以后,中印的佛教寺院受到入侵军队的彻底摧毁,佛教在印度也就消失了。
汉地密宗
印度密教的思想和实践传入中国,始于三国时代。唐开元四年(716),印度密宗高僧善无畏携带梵本经西域来到长安,深受玄宗礼遇,被尊为“国师”。开元五年起,先后于长安、洛阳两处译出密教经典多部。
日本密宗
唐贞元二十年(804),日本僧人空海大师来唐学法,在长安青龙寺从惠果大师受金刚界、胎藏界两部秘法,并受传法大阿闍黎位。3年后回国,以平安(今京都)东寺为中心弘传密教,并建高野山金刚峰寺为传教“根本道场”,创立真言宗,以传金刚界密法为主,亦称“东密”。
藏地密教
在中国西藏行区的密宗通称“藏密”。早在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的藏传佛教,就传入密部经典。8世纪间印度密教僧人寂护和莲花生到藏弘法,建有密教的根本道场桑耶寺。其后又有法称来藏传瑜伽金刚界法、大曼荼罗等灌顶;无垢友、施戒等来藏译出《集密》等许多密宗典籍。密教在西藏得到了流传。但公元841年赞普朗达玛禁佛时受到了严厉的打击。11世纪中期,中印度超戒寺僧人阿底峡应请入藏,其弟子续其法灯,首开西藏密教噶当一派。15世纪初,宗喀巴及其弟子贾曹杰、克主杰等创立格鲁派。下传达赖、班禅两大系,为现今藏地盛行的一大密宗教派。
- 上一篇:七大净土之一兜率净土
- 下一篇: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十六)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准提咒正确念法
- 为什么晚上不能听大悲咒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太上清心咒全文
- 超度经文往生咒全文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62条人生妙言妙语,帮助你
- 长寿佛心咒注音
- 普贤行愿品全文诵读含仪轨
- 道家静心咒原文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净身 口 意三业真言拼音
- 六字真言的作用和功能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普门品念诵的正确方法
- 普贤行愿品回向文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心经可以随便抄吗
- 普贤行愿品偈颂全文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普贤行愿品全文念诵仪轨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诵金刚手菩萨圣号的感应故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楞严咒快速记忆法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什么是绿度母心咒
- 地藏经能随便念吗
- 念坚牢地神咒的感应
- 药师咒念诵正确方法有哪些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金刚经》注音读诵完整版
- 家里播放普庵咒的禁忌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十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大修行
- 六种损害名誉之法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消业障
- 净土法门法师:六道轮迴真
- 冯小刚的佛教思考:活着,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父母不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天天就
- 净土法门法师:光堕胎这一
- 关于带班中串习的一些思考
- 党员姓党 为党做事
- 入寺方知三宝恩
- 全球最大的佛教遗迹,号称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如何修
- 净土法门法师:《十六观经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十
- 净土法门法师:“体弱性柔
- 六种病态思想障碍佛性的显
- 做手术、针灸、拔火罐会对
- 净土法门法师:人都想升官
- 冯小刚食素48年,她17年陪伴
- 净土法门法师:光念佛不放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清净心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现代人
- 全叔读报:应聘和尚 能发家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如何帮
- 关于度母崇拜现象的几点思
- 兜率净土与极乐净土优劣之
- 全球通史:佛教的创始人,
- 六租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如何修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2014净土
- 净土法门法师:“十善”做
- 农历六月初三,恭迎护法韦
- 净土法门法师:其实修行就
- 净土法门法师:《十善业道
- 净土法门法师:全是假的,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现代人
- 冯德福:学佛后有病还要不
- 全国“最好”的四所邮电大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