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主要有哪些佛教宗派?
佛教的两大流派——大乘和小乘,都曾在我国流行过。这些不同的佛学传入东土,被炎黄子孙所接受和研究,由于有各自的理解和悟性,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隋唐以来,随着寺院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具有组织意义的宗派,师徒传承仪式等制度也被逐步固定下来。当时比较兴盛的有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八个宗派,都属于大乘佛教。
三论宗由隋代吉藏完成其理论体系,以研习龙树《中论》、《十二门论》、提婆《百论》而得名。因其着重阐扬“诸法性空”,所以又称“法性宗”。传至唐代开始衰微。近代这个宗派已不复存在。
华严宗始于隋代杜顺,因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而得名。又因实际创始人法藏被武则天赐号“贤首”,所以又称“贤首宗”。还因此宗法会“法界缘起”的旨趣,也称为“法界宗”。强调“圆融无碍”是观察宇宙、人生的法门,也是认识的最高境界。唐武宗灭佛后,一蹶不振。后传入日本。
法相宗由唐代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创立,以分析法相表达“唯识真性”而得名,也称“法相唯识宗”、“唯识宗”。窥基在慈恩寺著书讲学,所以又称“慈恩宗”。其基本理论是用逻辑的方法论证外境非有,内识非无,即“唯识无境”说,以为宇宙万物都是心识动摇出现的影像。在唐代数传以后,逐渐衰微,但却在当时传至日本。
律宗由唐代道宣创立,以戒律为依托而得名。因道宣住终南山,所以又称“南山律宗”、“南山宗”。以《四分律》为依据,规定了受戒、说戒、安居以及衣食坐卧的标准。至今中国僧尼出家受戒和日常生活,均按这一派行事,律宗因而通于各宗。唐代时由鉴真传入日本。
净土宗由唐代善导创立,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求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宗旨而得名。因东晋慧远在庐山邀集僧俗十八人成立“白莲社”,发愿往生西方净土,被后代奉为初祖,所以又称“莲宗”。以修持者念佛行业为内因,以弥陀的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以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由于修行简易,在民间影响很大。后传入日本。
密宗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在唐代创立,以密教经典《大日经》、《金刚顶经》为依据而得名。因人为这两部佛经是释迦牟尼对自己亲属传授的秘密真言,所以又称“密教”、“秘密教”、“真言宗”、“真言乘”、“金刚乘”。认为世界万物、佛和众生都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造。密宗在唐代盛行一个时期,后来逐渐衰微,也被传入日本。现在西藏的密宗是藏传佛教,和唐代密宗不是同一派系。
禅宗据说由南朝入华僧人达摩创立,以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所以又称“教外别传”。至宋代发展为“五家七宗”。主张不疑不悟,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带有鼎新精神。从唐朝至今天,我国佛教势力最大的是禅宗,并先后传入日本、朝鲜。
隋唐以来,随着寺院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具有组织意义的宗派,师徒传承仪式等制度也被逐步固定下来。当时比较兴盛的有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八个宗派,都属于大乘佛教。
三论宗由隋代吉藏完成其理论体系,以研习龙树《中论》、《十二门论》、提婆《百论》而得名。因其着重阐扬“诸法性空”,所以又称“法性宗”。传至唐代开始衰微。近代这个宗派已不复存在。
华严宗始于隋代杜顺,因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而得名。又因实际创始人法藏被武则天赐号“贤首”,所以又称“贤首宗”。还因此宗法会“法界缘起”的旨趣,也称为“法界宗”。强调“圆融无碍”是观察宇宙、人生的法门,也是认识的最高境界。唐武宗灭佛后,一蹶不振。后传入日本。
法相宗由唐代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创立,以分析法相表达“唯识真性”而得名,也称“法相唯识宗”、“唯识宗”。窥基在慈恩寺著书讲学,所以又称“慈恩宗”。其基本理论是用逻辑的方法论证外境非有,内识非无,即“唯识无境”说,以为宇宙万物都是心识动摇出现的影像。在唐代数传以后,逐渐衰微,但却在当时传至日本。
律宗由唐代道宣创立,以戒律为依托而得名。因道宣住终南山,所以又称“南山律宗”、“南山宗”。以《四分律》为依据,规定了受戒、说戒、安居以及衣食坐卧的标准。至今中国僧尼出家受戒和日常生活,均按这一派行事,律宗因而通于各宗。唐代时由鉴真传入日本。
净土宗由唐代善导创立,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求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宗旨而得名。因东晋慧远在庐山邀集僧俗十八人成立“白莲社”,发愿往生西方净土,被后代奉为初祖,所以又称“莲宗”。以修持者念佛行业为内因,以弥陀的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以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由于修行简易,在民间影响很大。后传入日本。
密宗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在唐代创立,以密教经典《大日经》、《金刚顶经》为依据而得名。因人为这两部佛经是释迦牟尼对自己亲属传授的秘密真言,所以又称“密教”、“秘密教”、“真言宗”、“真言乘”、“金刚乘”。认为世界万物、佛和众生都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造。密宗在唐代盛行一个时期,后来逐渐衰微,也被传入日本。现在西藏的密宗是藏传佛教,和唐代密宗不是同一派系。
禅宗据说由南朝入华僧人达摩创立,以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所以又称“教外别传”。至宋代发展为“五家七宗”。主张不疑不悟,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带有鼎新精神。从唐朝至今天,我国佛教势力最大的是禅宗,并先后传入日本、朝鲜。
- 上一篇: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十二)
- 下一篇: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十一)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为什么晚上不能听大悲咒
- 62条人生妙言妙语,帮助你
- 白衣大士神咒全文
- 《阿弥陀经》全文念诵文字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超度经文往生咒全文
- 长寿佛心咒注音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普贤行愿品全文念诵仪轨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六字真言的作用和功能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普贤行愿品全文诵读含仪轨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普门品念诵的正确方法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什么是绿度母心咒
- 宝箧印陀罗尼咒21遍
- 楞严咒快速记忆法
- 家里播放普庵咒的禁忌
- 摩利支天咒手印图-摩利支天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心经可以随便抄吗
- 大吉祥天女咒快诵7遍
- 道家静心咒原文
- 弥勒佛心咒的正确读音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千万不能在家放大悲咒
- 读诵《金刚经》好处很多很
- 念大悲咒使人阳气上升
- 达真堪布:以怎样的心态亲
- 贤书:北京龙泉寺沙弥日志
- 达真堪布:修禅定就能熄灭
- 贫苦夫妻卖身供佛 感动国王
- 达真堪布:恶果成熟一定是
- 达真堪布:愿力超越业力,
- 达真堪布:凡夫本无常
- 身边就有六道轮回,一看就
- 达真堪布:观音心咒的功德
- 贵州医科大学举办“哈佛
- 达真堪布:在批评和诽谤中
- 达真堪布:任何时候都要稳
- 达真堪布:想修禅定?先把
- 达真堪布:修行不要太执着
- 身边就有六道轮回,看看就
- 达真堪布:慈悲并不是恩怨
- 达真堪布:在批评和诽谤之
- 达真堪布:在家务中修福报
- 达真堪布:凡夫能不能救度
- 达真堪布:詈骂圣者多生为
- 达真堪布:伟大的佛陀二千
- 达真堪布:慎勿败给嫉妒心
- 达真堪布:在无常的世界里
- 达真堪布:修行人如何面对
- 达真堪布:想解脱,想圆满
- 达真堪布:在家务中修福报
- 赐茶代酒 古代十大茶典故(
- 达真堪布:慎勿非议诸正法
- 达真堪布:体悟空性真的能
- 达真堪布:修行人的日子是
- 达真堪布:在家里不幸福在
- 达真堪布:在明理的基础上
- 赖小民华融往事:人生不过
- 达真堪布:在心地上建造自
- 达真堪布:佛在哪里?
- 达真堪布:慧眼识假“我”
- 达真堪布:修行人遇到危难
- 达真堪布:在福田、恩田、
- 赖永海教授-佛学是一座博大
- 达真堪布:在打扫卫生中转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