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那么多僧人,六祖慧能为何能成为大德高僧?

[为人处世] 发表时间:2023-01-29 09:22:46 作者: 阅读次数:
那么多僧人,六祖慧能为何能成为大德高僧?

佛说:放下!可你放不下。为何?因为那里有你的得失利害!

你执着于此,不可自拔,你让它占据了生命的大部分。于是,你看不到美景山色,尝不出人间至味,也抓不住这大千世界的至情温暖!

佛说放下,不是放弃!家庭、事业、亲情、爱情、友情?你需要放下的,仅仅只是你的执念而已!六祖禅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需用心参悟。

放下,即得到!放下,而不放弃。

历史上那么多禅师,修习的僧人,为何六祖慧能能成为大德高僧?成就佛家大智慧?因为他深刻悟得了人生的真谛,世间的因果,以及佛教的灵魂思想。

说白了,佛再厉害,还得人来做,离开了人,也就没有了佛。六组很智慧的通晓这点。那我们俗人怎么做佛呢?在六祖《坛经》中,僧法海,初参祖师(即有一名僧人名法海,初次见六祖慧能,向六祖请教)。

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请教六祖,我们普通人的心,怎么是佛呢?)。

师日: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虽然短短的几句话,却道出了佛学的真谛和佛教的智慧。在这个问答中,六祖的回答非常重要,也非常富有睿智的洞见。通过这几句话,六祖让我们明白,因为我们每人都有心,却不知怎么用,所以成不了佛。想成佛能明白六祖之言,做到即佛。

六祖上面几句话的含义:

前念不生即心——指清静之心,当我们没有杂想之心,这个心是指所有人,包括你,我之心,令其清静。前念不生,就是保持清净之心,保持本真之心。

后念不灭是佛——说的是当普通人的心没有杂念,保持清静无想之态,这时候如果心自动,生出念头,乃是真心自性起念,此心此念乃慧念,智慧自然流出。也道出了真空不空,不是玩空,有智慧随时而出,不由人想,自然而然。

成一切相即心——心灵如同一个宇宙,可以容纳万物,接纳一切事物,这就成一切相。人是个复杂体,可以折射外界的一切,人的心理折射着你的世界观,价值观。心静,性空,不着万物,镜子乃空无一物,镜子如心,当照万物,即显万物,此功能被我们称之为神,为灵。照万物又不带一点自己的自私杂念,不动心思。

离一切相即佛——物体离开镜子,镜子又空空如也,不存一点物质在其中,人心如镜,物走即空。我们说,来的都是客,人走茶就凉,过后不思量。做得到已近道了。心应万物,而又离万物,即看见金银财宝,美女等美贵之物,心不动杂念,没有杂想。金银财宝,美女离开,心又空空清静,心不思不想,事来则应,事去不留,本心自存,无个人私心杂念。所谓直心养道,直心即不思量,没有杂想之心,心应万物,而心不为外物所捕获,不为他者所奴役。心念,应万物而无万物。

结语:

佛祖云,拟议即乖,校量即错指此。万事都不走心,不着心。

不思量动用世界观,保原本之心,无尘念,心性自明。无烦恼,静看起落。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