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腾格尔:对宗教认识不多 但知“信”字为要

[为人处世] 发表时间:2023-08-13 04:06:49 作者: 阅读次数:
腾格尔:对宗教认识不多 但知“信”字为要

我写的《天堂》,歌词最关键的是“我的家”,因此也可以说,“天堂”就是“我的家”,反过来也一样。从词面上看,我写的是大“家”,是故乡;我爱着大“家”,我爱故乡。但如果没有我对我那小“家”的爱,如果心里没有那一份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我敢说我肯定写不出这首歌,就是写出了也唱不好结尾时那辉煌的高音。

我父母生了我们姊妹五个,可以说个个成材。我大姐很早就是我们县乌兰牧骑的骨干。她的文艺才华不仅直接影响了我,而且也影响到我的两个妹妹,一个学了大提琴,另一个歌儿也唱得特别好。我哥后来一直在内蒙古交通厅工作。

这事不仅别人,就是我们自己聚在一起时说起来,也觉得真是有点奇:这么一个草原深处的穷乡僻壤,这么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五个孩子,却一个是一个。当时我们那儿的人,能到县里就不错,到呼和浩特已是凤毛麟角;而我们家的孩子不仅到了呼和浩特,而且到了北京,姐姐和一个妹妹甚至去了国外,还在那里定居。额尔和图的蒙古孩子怎么会在美国定居呢?

现在父母亲都老了。我父亲近视1200度,身体一直不太好,我们又都不在身边,因此家里的事大都靠我妈撑持。都70多的人了,还经常骑着摩托车在外面颠簸;家里养了20来头牛,200多只羊,也都是她一人操劳。也试过让他们搬到北京一起过,但他们就是不肯,说是不习惯。每每想到这一点,我心里就非常难受。

我信佛也是受我父母的影响。他们都是特别虔诚的佛教徒,自小就跟我们讲行善积德的道理,讲三尺之上,必有神明,凡是佛都会看在眼里,还经常带我们去庙里磕头。磕头时须滤清杂念,虚怀若谷,心平如镜,不要怀有什么目的,因为佛门是净地,容不下乱七八糟的东西,这道理也是他们教给我的。

我对宗教认识不多,但知“信”字为要。要不你就别信,要信,信就可以了,没必要去研究。搞清楚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还要悟出一堆道道儿,那是学者们的事;对我们芸芸众生来说,其实也就是一种文化,一种心态,一种寄托罢了。我曾听过不少大师说法,但仍左右不离这一基本态度,这种态度,应该说主要是从我父母那里继承下来的。

我成名后对家乡的最大贡献就是在弘扬佛法方面。家乡新修的喇嘛庙,十根大柱子、宗喀巴佛像、佛塔都是我请来的;在庙的四周,我还另请了2000余棵树苗。钱是我出的,但其中自也有我父母的一份心意。

我想也是因为父母的缘故,我和佛之间还真有一种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缘份。

庙修成后我应邀参加开光典礼,许多人都跪在那里磕头,我也跪下磕头。我一边磕头一边偷偷看了一眼我请来的宗喀巴佛,发现他犹如活的一样,就那么痴痴地盯着我,而另外两尊佛就没这表情。

出来后信步来到我所请的杨树林里,一派新绿,有的树苗已经长得比我还高了。那天是一点风都没有,但不知为什么,我一走进去,所有的树叶都动了起来,好像能看见我并认识我,在打招呼儿似的。当时我心里那个感动,那个慰籍!一棵棵地摸过去,绝对能觉出一种灵性,一种默契,一种感应,心灵和心灵之间的感应。我对自己说,这事儿你做得太值了。我说这些你也许不信。那也不要紧,反正我信。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