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放生让我举办了佛化婚礼,深深感恩佛菩萨的加持!

[放生知识] 发表时间:2024-04-15 04:05:51 作者: 阅读次数:

  时间真的好快,和先生从认识到结婚已经半年了,从第一次见面到国庆在杭州道场举办佛化婚礼,都离不开佛菩萨的加持,也可以说放生也真的是我们的走入婚姻的加速器。在此深深的感恩佛菩萨的加持!

  很感恩那个介绍的热心人,她经常打电话给我,有一天周日,我刚好约好和师兄们去放生,介绍的人就让先生和我一起去放生就当作约会。我想这人不知道会不会来,因为很多人是不认可放生的,一大早他真的如约来了,他没有表现的差异,而是像一个已经放生很久的师兄一样投入进来。他也大方的随喜了100元,放完生喊阿弥陀佛佛号的时候,一点也不像初次接触佛法的人,喊的很投入,声音很响亮,我想也许和他真的有缘分吧。

  放生团推出了一段时间,参加的师兄越来越多了,每天的放生款数量在增加,所以由一个师兄每天去放已经不能负荷了。也许是佛菩萨加持吧,有一天突然想,要不我也每天去领个任务放生吧,我如果没有时间出差了,可以请男朋友放啊,我就把我的想法和他说了。那时候本来想一周放3天就好了,真是佛菩萨加持,负责的师兄,那个星期7天每天都给我们安排了放生款,我们都特别欢喜,一天不放生都好像少了什么一样。

  就这样坚持着,有一次我记得到我带他回老家,那天也有放生任务,我们就到乡下的镇上菜市场去购买了物命,由外婆介绍地点在河边放生,那一刻我感觉好感恩,一种放生的善行在农村的河边上演,多么感动,要是每个地方都能放生,多一些人来参与,那上天该多么欢喜,因为不是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吗!

  前几天他还特地购买一个大的储物箱放在车上放生用,说来也奇怪,他说他用一点钱,他都很心疼,但是就放生他就舍得,他也会经常自己多随喜一点放生款。有时候听他谈放生的乐事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他说有一次放了两只很大的乌龟,有一只许久不肯走,他还在梦中梦到过,呵呵。还有一次放刺猬,我买的野生的两只刺猬,他为了放刺猬打车到很远的郊区去放,就怕别人抓,结果说那刺猬都不肯走。后来有次他自己也买到了3只刺猬,价格不是很贵,放的时候一下就跑掉了,照片发给我看特别的可爱。有时候我在公司开会,他会把放生的照片发过来,一下就很欢喜。还有一天,他给我打电话,说遇到好人了,他在菜场碰到人家卖了蟹吃,听到他说放生就说送给他,还说如果给钱就不让他放要带回去掉。那天我和他一起去河边放的,天已经黑了,他说他从来没有碰到这么好的人,一边听他开心的诉说,我一边给众生皈依,真的很随喜他。他和我说,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放生的事情都要坚持,不要请假,尽量都去放。他喜欢放生,以前他早上特别的爱睡觉,喜欢赖床,因为放生每天早上都愿意起来。我的功课也比以前坚持的好了,我想也和他放生有关吧,有时候拜不动忏,但想到他这么早去放生,自己也要精进的,早上那一刻他在放生我在拜忏,我们都在播种善的因,感恩佛菩萨给我们播种善因的机会!

  地藏七六部曲坚持已经3年了,3年了发生太多的改变,我也从人生的低谷慢慢的走出来,3年前负债累累,工作找不到,感情不顺利,身体脸色不佳,到现在已经有了翻天腹地的变化,一切都在往的好的方向改变。工作也从找不到,到现在成为一家销售公司的主管,债务也还掉了一大部分,有了归宿成了家不再让父母操心,脸色从原来的黄瘦到现在的光亮,看到我的人都说我比以前年轻了变白了。最重要的是和父母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感恩佛菩萨慈悲加持!

  感恩地藏王菩萨!

  感恩所有发心参加一元放生的师兄们给我机会。

  感恩所有成就我的菩萨们!

  放生种类很多:

  2、水族类:鱼仔、鱼卵、大头鱼、鲢鱼、鳝鱼、黄鳝、甲鱼、鲤鱼、鲫鱼、鲶鱼、泥鳅、乌龟、青蛙、鳖、螃蟹、蛤蜊、螺蛳、田螺等;

  4、动物类:狐狸、蛇、蚯蚓、狼、老鼠、黄鼠狼、野猪、猫、狗、刺猬等。

  结合当地情况:

  2、水多、水源多,可以放生水族类等等。

  花钱少又放的多推荐:田螺、螺狮、鱼子、泥鳅、蚯蚓等;应该随缘放生,因为放生不同的动物在因果还是有一些差别。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不能着相放生。所有需要我们解救的动物,都需要我们尽力放生。

  一定要如法如理的、严谨正确放生,不能破坏生态环境体系。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