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学的一般教导 修定的共通方法 四种禅
第二项:四种禅
1:初禅。
1.1:近行定与安止定的差异。上述三类保护似相的方法,从近行定修行到定止定,不只镇伏五盖,且具足五种支分(寻、伺、喜、乐、定,参见下面对初禅的规定)。这时的心相并不是实相,只是定心相应的境界,切莫误以为开悟之类。近行定与安止定的区别,前者的禅支不稳固,犹如幼儿学走路,屡屡跌倒在地上,后者就如有力的人,可以持续稳固地站立。四十种业处有十种只能达到近行定,不得定止定,它的内容是八随念(十随念中除了身至念与念呼吸)、食厌想、四界差别。
1.2:初禅的规定,就是离开五盖且具备五种支分。五盖是欲贪(五欲的贪求)、策恨、昏沉(昏昧)与睡眠(欲睡)、掉举(浮躁不安稳)与恶作(后悔所作的恶行)、疑(怀疑),详见不善心所(第六章第四节)。初禅的五支是寻、伺、喜、乐、定。寻是寻求,心专注击触于所缘,它可以镇伏五盖的?沉与睡眠;伺是伺察,心继续深细考察,它可以镇伏五盖的疑。初禅的寻与伺没有渴望求知的冲动,不是豁然开解的恣意,它是依于澄净与安住。寻伺的差别,寻就如击钟之初的响,伺犹如钟的余韵。寻又如鸟振翅上飞,伺如下降的平滑。喜是喜悦欢喜所缘,可以细分为五阶段,小喜身上的毫毛竖立,毛孔都感到欢喜;?那喜犹如电光?那?那而起;继起喜犹如海岸的波浪,于身上数数现起而消逝;踊跃喜是很强的,全身踊动;遍满喜遍身内外欢喜,犹如吹胀的气泡。遍满喜成就才是成就初禅的特点,喜可以镇伏五盖的策。乐是愉悦安乐,遍满喜成就后引发身心轻安,成就身心两种乐,安详地享受喜才是乐,它可以镇伏五盖的掉举与恶作。初禅的喜与乐不是豪爽的快感、不是酣畅的舒适,它是平静清凉。喜乐的差别,喜是行蕴,乐属受蕴;喜是对于所缘的满足,乐是享受获得的滋味;喜犹如沙漠困乏的旅人见到了林水,乐如受用水。定是安住于一境,可以镇伏欲贪;它是禅支的主要特点,但是成就初禅必须余四支均衡兼用。
2:二禅是寻伺止息,内净心专一故,无寻无伺,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自在熟悉初禅才能修习二禅,否则骤修二禅反而会退失初禅。
3:三禅是离喜的妙乐,而住于舍、念与正知,成就舍念乐住,第三禅具足住。
4:四禅是由断乐及由断苦,并先已灭喜忧故,不苦不乐故,舍念清净,第四禅具足住。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准提咒正确念法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五路财神咒全文咒语
- 作明佛母心咒念100万遍后的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太上清心咒口诀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药师咒念诵正确方法有哪些
- 读诵《金刚经》好处很多很
- 坛经两则原文及翻译
- 弥勒佛心咒的正确读音
- 经常听金刚经有啥好处
- 千万不能在家放大悲咒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清心咒口诀及拼音
- 宝箧印陀罗尼咒21遍
- 越吃越多,越穿越富,越花
- 摩利支天咒回向
- 大吉祥天女咒快诵7遍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弥勒佛心咒正确念诵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佛经静心咒全文念诵
- 念大悲咒使人阳气上升
- 静心咒口诀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佛经静心咒全文有声
- 普庵咒正宗版全文
- 普庵咒全文原版
- 南岳怀让禅师的禅学思想
- 维摩诘经和维摩诘菩萨
- 普门品正确念法
- 从《大智度论》看佛教的语
- 从《大智度论》所引的文献
- 《大智度论》的“念佛”思
- 从《大智度论·六度相摄品
- 《大智度论》略译初探
- 《大智度论》中的十善道
- 《大智度论》中的问勒与毗
- 《大智度论》中的净土观
- 《大智度论》中“无生法忍
- 〈大智度论札记〉--时间与
- 拜佛真实感应
- 拜佛有什么的感应
- 拜佛的感应好处
- 拜佛有什么功德感应
- 拜佛时候的感应
- 拜佛时候感应
- 拜佛感应事迹
- 拜佛念佛的感应
- 拜五台山有的感应
- 抄经有的感应
- 拜佛后有的感应
- 抄经最新的感应
- 抄经文念经感应
- 抄经感应的故事
- 抄经念佛感应
- 抄写经书有的感应
- 抄写经书感应该
- 抄写佛经的感应故事
- 抄写咒语经书感应
- 抄写佛经有的感应
- 抄写佛经有什么感应
- 抄佛经后有的感应
- 抄佛经咒的感应
- 抄佛号有的感应
- 打坐有的感应
- 打坐有什么感应
- 打佛七的好处感应
- 打佛七治病的感应
- 打佛七有的感应
- 打七的真实感应
- 打七的功德感应
- 怎么财施感应
- 忏罪感应故事
- 忏悔文的感应
- 忏悔消业念佛感应
- 忏悔后有的感应
- 忏悔后有什么感应
- 常听咒语有的感应
- 常年坚持放生感应好处
- 布施食物的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