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记着他人好

[佛教传播与发展] 发表时间:2023-07-22 04:21:48 作者: 阅读次数:
记着他人好



每个人从小到大,在不同时期都会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关爱与照顾。在小的时候,我们会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到上学的年龄,我们又会得到老师的教育与引导;工作之后,常有领导与同事的关怀;到了老年,又会得到晚辈的赡养与照顾。正是有了来自不同方面对我们的关爱,我们才能够从小学会明白事理,长大之后学会为人处世,学会善待他人。我们接受了太多人的爱,我们应当时时记住别人的好,尽己所能地回报别人对我们的恩德。 有则阿拉伯故事说,两个朋友出门做生意,他们要经过广阔无垠的沙漠、石滩。有一天,两个人在旅途中争论起来。其中的一个还打了另一个人一记耳光。被打的觉得受辱,一声不响地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 他们继续往前走。到了深更半夜,暴风夹着流沙吹来了,他的朋友先醒了,赶紧推醒他说,咱俩赶紧逃生。两个人跑到了个温暖安全的地方,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这个人拿出小刀,在石头上刻了一句话: “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朋友在一旁好奇地问道: “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我叫了你这么一声你怎么就刻在石头上了?” 这个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难免受到伤害,被伤害了就要宣泄一下,不过要写在沙子上, 反正风一过, 流沙就平了。这些伤害就会被遗忘。但是,别人对你的好,你要铭刻在心,刻在石头上,它就永远留在心里。

对于别人给我们造成的伤害,我们不要记在心上,要尽快淡忘掉;对于别人给予我们的恩惠,我们要时刻记在心上, 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回报别人的恩德。如果我们能够以宽容的心来对待别人对我们的伤害, 以感恩的心来对待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则人世间就会减少许多仇恨,增加更多的人间真情。

《菜根谭》云: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 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当我做了有恩于人的事情的时候,不要念念不忘, 当对人有过错的时候,应当时时提醒自己以后不要犯类似的错误; 当人对我们有恩情的时候,我们应当时刻记在心上, 当别人做过伤害我们的事时,应当尽快;忘掉他人的不是。所以, 作为—个有情有义的人,应当经常记住别人对你的好,这样你就会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如果总是揪住别人的过错不放, 不仅会增加你的嗔恨心, 还会因嗔恨别人进而去伤害别人, 酿成不好的结果。

不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奸, 不只是记住那些能够给自己巨大帮助的大恩大德, 即使是微薄帮助,诸如在饥饿时给人一顿饭吃,我们也不应忘怀。 《菜根谭》又云:“千金难结一时之欢, 一饭竟致终身之感,盖爱重反为仇,薄极反成喜也。 ”这段警句告诉我们,对并不需要帮助的人来说, 有时候, 你即使给他很多金银珠宝,也难以博得他们的欢欣。而在人真正衣食无着之时,你施舍给他一碗饭,也能够令他终生对你感恩。当两人相爱达到极点时, —不小心,感情处置不当就可能会翻脸成仇;还有一些平常不受重视或者淡泊至极的人,只要给予—点小惠,就会受宠若惊,对你表示好感成为好事。

不忘人对自己好的事例,历史上不胜枚举。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穷困的时候,没有人瞧得起他,他经常到处流浪,居无定所, 常是吃了上顿就没有了下顿。有一次,他在河边钓鱼时, 因为饥饿昏倒了,这时,一个洗衣服的妇女见到处于昏迷中的韩信, 生起怜悯之心,回到家里给韩信盛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韩信吃过之后,很快恢复了体力。他很感激洗衣服的妇女的救命之恩,表示自己以后——定会重重报答这位妇女的恩情。这位妇女生气地说: “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我不过是同情你、可怜你, 谁指望你报答?” 此后,韩信一直记得洗衣服妇女的恩德。成年之后,他成为刘邦手下的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成为当朝的显贵。这时,他想起了当年洗衣服的妇女的一饭之恩,就派人找到当年救他的妇女家中, 以重金相谢。回报了洗衣妇女对自己的恩德。

在春秋战国时期, 郑国曾经派子濯孺子去攻打卫国,不幸兵败而逃。卫国随即派庾公之斯追击,子濯孺子说: “今天我的病发作了, 拉不了弓, 我活不成了。 ”又问给他驾车的人说: “追击我的是谁呀?”驾车的人回答: “庾公之斯。”子濯孺子便说: “我死不了啦。 ”驾车的不明白: “庾公之斯是卫国的名射手,他追击您, 您反说您死不了啦, 这是什么道理呢?子濯孺子回答说: “庾公之斯跟尹公之他学的射箭,尹公之他又是跟我学的射箭,尹公之他是个正派人,他所选择-的学生、朋友一定也正派。”不一会,庾公之之斯追了上来。他见子濯孺子端坐不动,便问道: “老师为什么不拿弓呢?”子濯孺子说:“我今天病了,拿不了弓。”庾公之期说:“我跟尹公之他学射,尹公之他又跟您学射,我不忍心拿您的技巧反过来害您。但是,今天我追杀您,是国家的公事,我也不能完全放弃。”于是,庾公之斯抽出箭,在车轮上敲了几下,把箭头敲掉,用没有箭头的箭向子濯孺子射了四下然后回去了。庾公之斯知道,没有子濯孺子当年对自己师父传授箭术,也不会有他今天在箭术上的成就。

曾经有一个女孩因为生活琐事与母亲发生了口角,独自冲出家门,到了晚饭时间,早就感觉饿了,却碍于面子,不愿意回家。路边一位卖面的老婆婆看出了她的窘态,好心地送她一碗面吃,小女孩感激不尽,向老婆婆诉说了事情的原委。老婆婆说: “对于我这样一个陌生人的一碗面你都如此感谢,而对于生养你这么多年父母你又该怎样感谢呢?”然后就劝她赶快回家,免得母亲牵挂。小女孩心里顿时一惊, 于是便听从老婆婆的话,往家走,刚走到家的巷口,远远就望见了妈妈焦急的目光…… 见到女儿平安回到家中, 女孩母亲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此时的女儿泪流满面,她从内心深处感觉到母亲是真正的爱着自己, 即使自己与母亲吵了嘴,母亲不会计较自己的无礼, 依然对自己很好。从此,她彻底改变了对母亲的态度,变得十分尊重和孝敬母亲。

其实,人生道路充满了曲折坎坷,我们经常会遭遇挫折和失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充满艰难险阻的人生中克服困难,顺利成长,都是因为有人在我们困难之时,向我们伸出温暖的双手,帮助我们解除生活的困顿;在我们迷惑困苦时,有人为我们指点迷津,让我们明白前进的方向;甚至还会有人甘愿为你作垫脚石,帮你战胜苦难,扬帆远航,驶向光明幸福的彼岸。

朋友间,记住别人的好,就会拥有更多的朋友。夫妻间,记住对方的好,关系会更加融洽恩爱。家庭成员,记住别人的好,这个家庭一定会其乐融融。记住别人的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远比记住别人的缺点、毛病,怀着一颗怨恨之心痛苦地生活要强一万倍。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去记住别人的好呢? 因此,我们始终要怀有一颗知恩图报的心,永远记住别人对我们的好。并在适当的时机回报别人对我们的恩惠。同时,我们也应当学会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尽己所能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更多的人因为我们的帮助而过得更为快乐。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