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黄柏霖:长寿山两位大德的故事

[佛教基础知识] 发表时间:2022-07-29 17:20:36 作者: 阅读次数:
黄柏霖:长寿山两位大德的故事

我以前在长寿山带共修。我们有一个黄炳文师兄,也是我们本家。长寿山那个住持是愿兴老菩萨,九十七岁往生。老和尚在《种善因得善果》里面有赞叹他。因为有人跟老和尚提到这位老居士,早期在台湾日据时代就开始修行了。他的师兄弟就是黄炳文师兄,他们两个一起开山的,两个都修得很好。愿兴老师父是在一九九七年走,那修到什么程度?我在一九九六年人家跟我介绍,因为他道场是在承天禅寺的后面,听说广钦老和尚也去看过他,他们私交也不错,广钦老和尚是我师公。我见到这个愿兴老师父,我是送《金刚经》到承天禅寺,人家就跟我介绍说,我带你到后山见这位在家居士,修得非常好。

我总共见他三次面。第一次面是一九九六年,就他往生前大概五个月。我送去的时候,他在楼上在那边打坐,我在楼下等他,他在楼上等人,他大概知道,大概是有人要来跟他请法。我上去,他就跟我开示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那他用什么注解呢?他用净空法师讲的《弥陀要解》来开示。他就跟我讲,净空老法师讲得很好。这是我第一次跟他见面的印象,他就跟我讲《阿弥陀经要解》,蕅益大师注的。第二次见面,我送他莲花地毯还有西方极乐图。他跟我讲,这个莲花地毯,我不能坐,我也不能拜,这留给阿弥陀佛用。你看,从他这样就可以看出他很谦卑、很恭敬。

第三次我看到他,有一个老信徒来请教他,因为这个愿兴老居士他修的功夫不错。他也懂得一些我们一般讲叫做,有人会问命运,就跟他请示。那这个人拿给他是他死掉的儿子的生辰八字,因为台湾早期一般来讲,民众都很喜欢所谓的求神问卜,他们不晓得要学袁了凡居士去改变命运,就是「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我就在旁边看,我也没有问,因为它是一个佛寺嘛,元亨寺,我在旁边看。

那个人就问老居士了,他就拿儿子的名字给他看,他只有看名字而已,我真的也吓一跳,他说,这个人都死掉,你还问我干什么?只有看三个字他就知道死掉,这不就是功夫吗?给你看你也不知道这个人死掉。他说,这个人都死掉,你还问我做什么?我是在旁边看,我实在很佩服说,哇,这修行有到这种地步了。后来他就带着我去吃饭,我说,老师父,您可不可以帮我算一算啊?他说,你不用算啦!你不用算啦!他拉着我的手去吃饭,这是我跟他见三次面。

送他莲花地毯那天刚好是农历的九月三十日,药师佛圣诞。到第二年,就是一九九七年的二月,他是三月二十九日往生,农历三月二十九,就是一九九七年的三月二十九日,他圆寂。他圆寂的时候,非常多人跟他助念,大概四五百人。台湾中国佛教会前任的会长悟明长老给他封棺,因为悟明长老的道场离他大概是几公里。

悟明长老是我受戒的,得戒大和尚,也就是他叫我从五戒改成菩萨戒,就是悟明长老。他说,黄警官,你五戒改菩萨戒。我说,怎么可能?我五戒都做不好,还菩萨戒?愿兴老居士的封棺大典,因为他是坐缸嘛,就是坐在那个桧木的佛龛里面,他助念,大概就我所知道,他助念大概是超过三天。一般佛事是四十九天,他做佛事大概做一百天。很多的法师、很多的居士感恩他过去的帮忙,都去跟他助念,去跟他诵经做回向,那这是修行有功夫了。这个就是愿兴老师父他一生的德行。

后来我因为带了陀罗尼被去,我那个陀罗尼被是中国北京,在中国那边刺绣的陀罗尼被。它正面是阿弥陀佛的咒轮,背面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是中国国内做的。很多人在助念,大概四五百人,那我就坐在外面那个石椅上,我就动一个念头。我说,啊,老师父,你要不要我盖陀罗尼被啊?我说,我有带陀罗尼被来。我才刚念头起来而已,他的侍者走过来,他那个女众的居士,就是帮他服务的侍者走过来。那我就问那个师姐说,师姐,师姐,妳的师父有没有陀罗尼被?她说,没有盖,就穿居士服。她说,来、来、来,你就帮他盖起来。我就上去帮他盖,我跟他也不认识,第一次见面,上一次就是见面送他莲花地毯而已,我就帮他盖陀罗尼被。

后来悟明长老给他封棺,那我就是捧着这个大势至菩萨,他的大徒弟就捧着他的往生莲位,他的大护法就捧他的相片。我在那边帮他道场顾了十年。因为他那个道场,他在的时候,大概有一千多人的弟子,在我们台北地区算是满兴盛的。他那个佛寺很简单,很清幽。然后他在往生前,就是三月二十九日的往生前,大概二月份的时候,他的弟子跟他讲说,诶,老师父啊,你带我们念佛好不好?他就跟他弟子讲说,不用啦,快来了,有人会来带了。你看这个就是,人家他已经,『须识所生之本』,他也不会贪生怕死,他已经知道不死之人是谁,那不死之人就是「吾人本来常住真心」。

所以当时听说他往生的时候,台北的张德声居士,也是净空老法师早期的护法,都护持净空老法师在电视讲经。去机场接老法师的时候,跟老法师报告这位老居士往生的行仪。老和尚在讲经特别赞叹他,说这位老居士,我有听说过,他修得很好。所以当时他往生的时候,封棺的时候,我送这位老师父一个偈语,他叫愿兴嘛,我就给他写个偈语,愿深慈悲超十方,兴转法轮度群伦。

他的师弟叫黄炳文,今天要讲就是讲黄炳文的故事。我在长寿山带他们共修十年,把他们道场稳住。我用什么稳住?很简单,只有念佛法门,一句佛号就把他们稳住十年。到现在道场还维持得正法久住,道风没有变,是十年没有变。他们现在一直要请我回去,我说,我实在是忙不过来,不是不帮你们忙。我那时候去护持这个道场的时候,每个礼拜下班开车就到土城去带共修,每个礼拜这样开车去,晚上喔。

下班以后晚上七点多,还要开车到那边共修,晚上十点多,快十一点才回来。每个月去那边打一个「佛一」,而且是自己带菜上去的,不是他们准备菜,是我跟我家中师姐,我们提着大包小包的菜,到山上去带佛一共修,一共这样十年,把他道场稳住,没有产生一些人为的困扰。

因为他弟子很多,一千多人,突然间他往生了,顿失重心,众弟子不晓得怎么办?

那我就是用念佛法门,那当时在十年之内,大概做了八九年,我请悟道法师去那边,一年做一次三时系念,也是我请悟道法师去的。悟道法师带着悦众法师,去那边大概连续做了将近十年的三时系念。就平常用这句佛号共修,一个月一次「佛一」共修,一年做一次三时系念,把他们道场稳住了,到现在没有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

他的师弟黄炳文是怎么往生的呢?就是我讲,他已经悟了什么叫做不死之人,因为他本身平常也是称念佛号,他心念非常单纯。我听说他早期的时候,早上很早就起床,做完早课以后,带了两个馒头,带了一壶水,他就到后山去出坡,就像海贤老法师一样去干活、去做事。做到下午五六点太阳下山他才下山。他到底在山上做什么没有人知道,可能是念佛,可能是经行,可能是入定、打坐、参禅,这也有可能。

他要往生的那一年,他是慢了愿兴老师父,大概慢了将近大概是七八年。他从十一月十一日,阿弥陀佛的圣诞是十一月十七日,永明延寿大师的圣诞。他从十一月十一日就跟里面那个师姐讲,就是那个老师父的侍者讲说,我要借妳这个地方死掉往生喔。一般人听到知道要死就很可怕,我要死了怎么办啊?他没有,他说,我要借妳这个地方舍报往生喔。因为台湾的习俗是这样,台湾习俗,大家都很不喜欢听到死这个字。就这里讲,「欲求不死」。所以他跟那个师姐讲说,我借妳这个地方往生死翘翘,好不好?你看他几乎是游戏人间了,人家这种就叫,真正叫做生死自在,我们是生死不自在。就是印光大师讲的,死的时候就像那个锅里面的螃蟹,呼爹叫娘的,印光大师说叫呼爹叫娘。

结果那个师姐跟他讲说,呸、呸、呸,不要讲这个不吉祥的话,呸、呸、呸,就是这个话不吉祥。到十一月十五日,因为那个师姐每天送饭菜到他的寮房给他吃饭。这黄炳文师兄,我们都叫他阿炳叔,我们台语叫阿炳叔,就是中间那个字,我们唸阿炳叔。我跟他很熟,每次我去看他,他就说,我这个《六祖坛经》的卡带给你听好不好?因为卡带都老式的卡带,那时候已经流行CD跟DVD了,光盘,我们大陆叫光盘。

我跟炳文师兄讲说,不用、不用、不用,你自己留着就好。没有什么病,每天就在那个寮房里面,他也没有说什么练什么功,没有。你说他吃什么?也是很简单的,青菜、萝卜、一碗稀饭、一个白饭,就这样而已,人家他活到八九十岁。没有烦恼,一句话,没有烦恼,心地清净、预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真的没有生病,连送医院都不用去,他连医院都不用送。现在的人要死的时候,要嘛就是植物人、要不然就老人痴呆症、要不然就是插管、要不然就气切,要死死不了。为什么?我们业障深重,人家他没有送医院,是真正的叫做五福临门,寿终正寝。

到十一月十五日的时候,他跟那个师姐讲说,我还有三天就要走囉!他还笑笑地,我还有三天,比这样。换成我们,我还有三天就要死掉了,怎么办?没有,人家说,我还有三天就要走了。就是莲池大师在大回向文里面讲的,「屈伸臂顷到莲池」,就像这样伸一个手臂,「屈伸臂顷到莲池」。人家是这么简单,我们是死去活来。所以你说修行重不重要?不修行吗?不修我们就死不了、走不了。老和尚讲说,不是一死百了,是没完没了。

结果他就跟那个师姐讲说,我还有三天就要走囉。那个师姐还是不信,你看,信跟不信差在这里,那个疑就在这里。同样的闻信,同样听他讲这句话,人家他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是还不知道,她也不知道他要走了。但是黄炳文师兄知道他自己要走,可是对方这个师姐不知道他要走。同样都是一念心,差这么多,这就是功夫。那后来到十一月十七日,十一月十六日晚上,我们都是子时转过去才算是十一月十七日,子时是晚上二十三时。他到十一月十六日,那个师姐还给他送饭,他照吃。他就跟海贤老和尚一样,凌晨两点自己在房间打引磬,舍报往生。

这个黄炳文师兄是在凌晨两三点的时候,自然安祥舍报走。到第二天早上,师姐要给他送早粥的时候,才发现他已经断气了。真正有修行的人,就是海贤老法师说,不需要人家助念,他就是不需要人家助念。我们那个师兄,给他从他的寮房楼上,背到那个地下室,助念室,去助念的时候,全身柔软。我问那个背他的师兄说,他怎么样?他说,哇,全身甩来甩去的,很柔软。这就是我们净土里面讲的境界,预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后来我在给他临终说法的时候,我跟他讲的就是《弥陀要解》里面很深的这个经文。

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百二十三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