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达真堪布:《修心七要》讲记(二十九)

[佛教基础知识] 发表时间:2023-02-23 09:26:19 作者: 阅读次数:
达真堪布:《修心七要》讲记(二十九)

达真堪布仁波切宣讲于2017年10月7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修心七要》。

今当修主要。

作为学佛修行人不要愚痴,要有智慧。要有何种智慧?即了知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

是修持佛法重要,还是现实生活中的利益重要?当然是修持佛法重要!如果没有佛法,没有智慧,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我们成家立业等所做的一切,无不是为了幸福快乐。世人只追求这些,都希望自己能幸福快乐,无不是为了这两种利益。快乐是怎么来的?幸福是怎么来的?如果你有佛法、有智慧,才会有真正的快乐、幸福。否则,如果只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即使得到了也不会有快乐和幸福,只会与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

成功、荣誉、文凭等,是否会给你带来幸福、快乐?不会的!研究历史可以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知道一个真相:以前的皇帝都深居皇宫,有些人梦寐以求的是想进皇宫当妃子,或成为皇上身边的人。除了一些真正看破的人,其他世间的普通人,都无一例外地特别喜欢到皇宫生活。但真正走进皇宫,才知道那里是人间地狱,是争名夺利的地方,没有丝毫的自由,出宫一次难于上青天,始终处在患得患失的状态,哪有什么幸福、快乐。

其他的方面也同样。比如拼命想赚钱,做梦都想发财,但真正发财了,就如同走进皇宫一样吉凶未卜。也许没赚到钱,没发过财的人会不解:“有钱还不快乐啊?”真的有钱时,不可能有快乐和幸福;真的有荣誉和权力,真正得到了世间的利益时,幸福会离你越来越远,快乐也无影无踪,所以有佛法、有智慧才是最重要的!

佛法就是智慧,得一分佛法就得一分智慧,佛法讲的是诸法的究竟实相。当你明白了诸法的究竟实相,明白了无常、空性等,才叫智慧。我们经常讲“看破才能放下”,有了智慧,心才能平静,心才能自在,才会拥有真正的快乐幸福。如果有了佛法的智慧,无论在哪里都自在,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自在。在山上或山下,出家或在家,有钱或没钱,有权或没权都一样。到那时,宝座上的国王和乞丐没有区别,都一样的快乐、幸福。

如果真能看破、放下,真正把佛讲的道理,究竟的实相搞清楚、弄明白了,在你的相续中产生了这样的智慧,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你的心始终能够保持平静的状态,自在没有束缚,这时才有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所以佛法很重要,智慧很重要。世间的现实生活中的利益不是主要的,是次要的,主要的是佛法、智慧。

很多人为了现实生活中的利益,舍弃了佛法,舍弃了智慧,也可以说迷失了自性,失去了方向。很多人都没有方向,都自找烦恼,自找痛苦,这是颠倒的。现实生活中的利益重要,还是佛法与智慧重要?当然是佛法与智慧重要。

教法和证法哪个重要?证法重要!但没有教法就没有证法。除了上上根基之人可能会随时见性,随时在自己的相续中产生戒定慧三学的功德。上上根基之人,前世已经修的差不多了,今生已经到了瓜熟蒂落的程度,一点就开。当时六祖慧能一听到念《金刚经》的声音,就唤醒了自性,可以说是见性了。看看历代祖师的传记,就能知道有些传承上师是如何见性的。上师对他说了一些看似无聊的话题,突然吼了一下或拿东西打了一下,就见性了,这种人是特殊情况。

凡事都有特殊情况,不可一概而论,而其他普通根基者则需通过教法。什么是教法?三藏(经藏、论藏、律藏)是教法。三藏包括了一切佛经,我们要研究、学习、领会、体悟三藏的内容,然后相续中才会产生证法,证法是戒定慧三学的功德。除了我刚才讲的特殊情况、特殊根基者,其他人都要这样。所以无论是依止上师,还是寻觅适合自己的佛法道场,都要看有没有三藏。比如上师如意宝,他用自己的一生为众生传法、讲法,他传法、讲法的内容都是三藏,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我们就要依止这样的上师,就要亲近这样的道场,其他再好都无济于事。

道场的规模再大、条件再优越也无济于事。有些出家人总是看寺院的规模大小,条件是否优越,最好一人一个间房,还有卫生间。有的要求更高,房间要装修的豪华。难道寺院的规模大,就能成就吗?一人住一个房间,带洗手间,就能成就吗?这些跟你的学佛、成就有什么关系?没有关系。应该如何观察呢?不看规模,也不看条件,就看有没有能每天传讲三藏内容的法师,有这一项就可以了。

其实,上师、善知识要有很多法相,要具备很多条件,主要具备这一个条件就可以了,我们应该依法不依人。真正具德的上师,能每天或者随时给你传讲三藏的内容,依止这样的上师没有问题,亲近这样的道场也没有问题。即使他的功德不圆满,成就不大,但是只要能给你传讲三藏的内容,用佛法利益你,就可以依止。

佛经里有这样的公案:有一个僧人,是三藏法师,因为犯了三个无间罪,无法留在在原来的道场里,只能离开,去往一个无人知情的地方。因为他有传承,有讲经、传法的能力,他不断地给人讲法,结果摄受了很多弟子,其中有几百个人成就了阿罗汉。

这些阿罗汉都有神通,但他们并没有用神通观察过自己的上师。有一天上师圆寂了,他的一位大弟子——年龄最大、成就最高的长老,招集所有的弟子,想把上师的遗体擦洗干净供奉起来,在洗手时,突然心生一念,想通过神通观察一下自己的上师往生在哪个清净刹土,于是一一观察,可所有的清净剎土都没有自己的上师。他有点奇怪,无法相信,于是继续观察,结果发现自己的上师在地狱里。经过进一步观察知道,原来自己的上师曾经犯过三个无间罪,他立即招集所有的弟子,请大家一起为上师超度。这样,上师立刻从地狱里出来了,解脱了。因果是不虚的,他犯了三个无间罪,必须要下地狱,但是他穷尽余生来传法、讲法,培养了很多阿罗汉,还是有功德、有善根的,以此善根在地狱里驻留的时间很短,立即解脱了。

所以,尽管我们要观察一个道场、一个善知识有点难,但只要有佛法就行,不是偶尔讲一讲,而是天天讲。比如喇荣每天都有很多课,想听哪种法门都可以,每月除了初一、初十、十五、二十五这四天不讲法,因为这四天是会供日、诵戒日,其余时间都有人讲法、传法,上师也是日不缺讲。这样的道场值得我们亲近,这样的上师值得我们依止。如果不讲法、不传法,即使名气再大、地位再高也不能利益你,只有通过传法和讲法才能利益弟子、利益众生。

即便你再有名气、再有地位,也无法利益弟子及众生,但凡夫都喜欢虚的、假的。所以教法很重要,尤其是证法——戒定慧三学的功德更重要。我们想要真正到达彼岸,想要解脱,就要靠戒定慧三学。即便懂得再多、讲得再好,如果没有戒定慧三学的功德,你还是个凡夫,还是无法超脱轮回。但是想要产生戒定慧三 学的功德,必须依靠教法。

现在有些道场只是建些大殿、塑造些佛像,甚至还互相攀比,看谁的佛像高、大,这些都不是佛教。佛教只有教法和证法,护持教法和证法就是护持佛教,护持教法要有传法、讲解三藏的能力,用全部的生命和精力来传法、讲法,就是护持佛教;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能让弟子、众生相续中产生戒定慧三学的功德,并让其增长、圆满,才有摄受弟子的资格,才可以摄受弟子。

只有日不缺讲地传法、讲法,弟子的相续中才会具有戒定慧三学的功德。最初他们还像个婴儿一样,要精心维护他们的功德,直到功德圆满。这叫护持佛教。

戒是净,是受持戒律,让自己的相续变得清净;定是不让自己的内心散乱、动摇,能专注,有定力。专注于某一个对境而不散乱叫禅定;智慧是有辨别、取舍的能力,对诸法的究竟实相了了分明。让自己的相续中产生戒定慧三学的功德很重要。

佛法浩如烟海,其中发菩提心是最主要的。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是菩提果的间接因,胜义菩提心是菩提果的直接因,除此之外都不是菩提果的因。一切善根、功德只有菩提心的摄持,才能成为菩提果的因,

如果有菩提心的摄持,一切善根、功德,才可以成为菩提果之因,否则,都不能成为菩提果之因。所以发菩提心、修菩提心很重要。如果没有菩提心的摄持,即使再精进,做的善事再多,都不是成佛之因,跟成佛没有关系。这是《修心七要》里讲的菩提心。

所有的佛法里,发菩提心是最主要的,是最珍贵的。

还有修菩提心。是教证与理证重要,还是上师的窍诀重要?虽然教证与理证很重要,但是上师的窍诀更重要!如果没有上师的窍诀,不可能明白佛理;如果没有上师的窍诀,在你的相续中不可能产生菩提心。

即说教证与理证重要,又说上师的窍诀重要,二者看似有矛盾,到底应该选择哪个?应该选择上师的窍诀。那若巴依止上师谛洛巴时,谛洛巴是怎样教他的?很多事情都不符合教证与理证,如让他偷东西、打架,干的全是坏事。那若巴是那烂陀寺精通三藏的班智达,谛洛巴在显现上是一个乞丐。但那若巴就是听话,上师谛诺巴让他怎样做,他就怎样做,因为这是上师的窍诀。

那若巴对善法的执著特别强。他精通三藏,是位班智达,有很多弟子,可能装惯了。为了调伏这种人,谛洛巴给他示现的就是一个钓鱼的人。

那若巴是因智慧护法的指点,说他虽然是精通三藏的班智达,有成千上万的弟子,但精通的只是词句,还没有精通意义,他宿世有缘的上师在南方,叫谛洛巴,应该去找他。所以他才去找上师谛洛巴的。到达南方时,他问有没有一个叫谛洛巴的上师,所有人都不知道。

最后有一个人跟他说,这里没有一个叫谛洛巴的上师,但那边有一个钓鱼的乞丐叫谛洛巴,也不知道你找的是不是他,应该不是吧。那若巴一想,有些菩萨、大德,说不定以何种形象来度化众生。于是就去河边找谛洛巴。当时谛洛巴正在河边烤鱼吃。那若巴一下子跪在地上,祈请他摄受自己。

最初谛洛巴并没有答应,“我是个乞丐,是个钓鱼的,你是不是搞错了。”谛洛巴不答应,那诺巴就长跪不起,直到谛洛巴答应。那若巴经历了大小苦修三四十次,全是做坏事。这时那若巴没有选择教证与理证,而是选择了上师的窍诀。谛洛巴就是要让那诺巴通过这种方法消业,帮他去除对善法的执著。甚至还让他跳楼,直到有一天,谛洛巴拿鞋底猛烈击打他的额头,那诺巴当场晕了过去,醒来就开悟了,得到了与上师无二无别的境界。

那若巴选择了上师的窍诀,没有选择教证与理证。其实,你真正找到了与自己宿世有缘的上师,真正对这个上师生起了坚定不移的信心时,可以只听上师的窍诀,这时上师的窍诀最重要。

不是佛法重要,不是教证理证重要,因为我们修本尊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你对上师的信心超过了对本尊的信心,这时本体是本尊,形象是上师。如果你对上师的信心没有超过对本尊的信心,这时本体是上师,形象是本尊,这是有差别的。

佛法和上师的窍诀之间也一样,如果你对上师的信心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可能对你意义不大。如果对上师的信心,真正超过了对佛法的信心,那佛法不重要,上师的窍诀重要。这里主要讲上师的窍诀重要还是教证理证重要,教证理证就是佛法。

佛法重要还是上师的窍诀重要?上师的窍诀重要。上师的窍诀也是佛法。有时候上师针对你的习气,当时的状况,会采取一些调教的方法。这些方法有些不一定符合教证理证,而是针对你个人的,这个时候上师的窍诀重要。

尤其是刚开始时,懒懒散散地学佛重要,还是闭关修行重要?闭关修行重要!刚开始时还是远离一些外在的干扰比较好。世间不有这样一句话嘛,眼不见心不烦,少看少听,少接触,这样你就可以避免很多烦恼或造业的机会。

也许有些人会说“没有事,世间不离佛法,生活不离佛法。”确实是这样,但是你现在还没有这样的功夫,生活还是生活,佛法还是佛法,就别吹牛。尤其是刚开始时最好闭关。如果做不到,也可以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修行,早上一小时,晚上一小时,或者早上两个小时,晚上两个小时,这很重要。随时随地修行是很重要,也很好,但是刚开始时不会有这种功夫。

你看我们是随时随地念佛,随时随地安住。但仔细观察一下自己,何时安住了?一天都过去了,一小时也没安住;一天都过去了,一句佛号也没念出来,这说明你还是不行。

所以刚开始时,最好有闭关的时间。闭关有很多种,哪怕是少接触也行。怎么闭关?你现在可能还没有修本尊、安住,还没有这个能力,但是可以闭关时,多看书,多思维,多观想。有些人闭关了之后念咒,有的是修五加行的数目,有的是看书学五部大论。有的闭关时不是念咒这样安住,而是看书,不接触别的,心容易收回来,这样学更快。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也可以利用早上和晚上,在固定的时间里学修。还可以在早上,其他人都没起床时,你先起来打座、观修。晚上大家都睡了,也可以修法。最好是这样。

还有回避外境,对治内在的烦恼。我们经常有这种心理状态,凡夫都有这个问题,就是想逃避一些外境,想逃避一些事情。其实这样逃避是很难解决根本问题的,应该去对治烦恼,对治自己的内心,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这点很重要,因为你无法逃避。

《入行论》里讲的,逃避外境,是愚者的做法;对治内心,对治自己的烦恼,调整自己的心态,是智者的做法。《入行论》里还有这样的教言,比如,如果光着脚走路,会把脚扎伤,为了保护脚,有两个人提出两种不同的解决办法。一种办法是,把整个大地都铺满棉布,但这是不现实的,根本不可能成功。去哪里弄那么多棉布?即使弄到了,谁铺啊?另一种办法是,拿一块棉布,做一双鞋子穿上。一块棉布很容易就能弄到,做双鞋子也很快,穿上就解决问题了。

如果去对治烦恼,调整心态,就可以摆脱一切烦恼,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否则,只是在外境上找原因,想逃避外境,像刚才第一种选择,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所以,自己很重要,去对治自己的烦恼,调整自己的心态。心态调整好了,问题就都消失了,也就没有烦恼了,这点很重要。

不颠倒是非。

第一点忍辱不颠倒,就是安忍不颠倒。

这里讲的忍辱即安忍,安忍不能颠倒。我们讲的忍辱波罗蜜,就是安忍波罗蜜。为什么说安忍波罗蜜是忍辱呢?因为忍辱是最难的,所以以此做代表,其实就是安忍。安忍不颠倒,指为了世间的利益,我们什么都能安忍,可以起早贪黑,当牛做马。有的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为了世间的利益怎样都行。

现在的社会更变态,因为人们把利益看的特别重,为了利益,可以不要仁义道德;为了利益,可以不要自己的生命;为了利益,可以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奔波忙碌。为了一百万怎样都行,即使是有人辱骂,甚至骑在头上都可以,这是不应该的。

但是为了学佛修行怎么就不行呢?现在是夏天有点热,尤其是高原的紫外线有点强,就觉得太热了,就不愿意修法。冬天的天气稍微有点冷,就觉得太冷了,就往山下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