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玄洪法师:培养僧才当务之急 佛教教育刻不容缓

[佛教基础知识] 发表时间:2023-10-27 04:04:18 作者: 阅读次数:

上海崇明县佛协常务副会长玄洪法师代表福建佛学院校友在30周年庆典上致辞

在欢迎晚宴结束后,玄洪法师与他的学僧们欢喜合影

编者按:2013年11月1日,在福建佛学院成立三十周年庆典纪念大会的间隙,作为1997届校友代表的玄洪法师接受了本网记者的专访,为我们回顾了他当初在福建佛学院就学经历以及毕业后所走的弘法道路。

玄洪法师,1966年7月出生于上海市崇明岛。出家前曾供职于(中美合资)上海动力设备有限公司,从事企业管理。偶得佛经,叹为稀有。顿觉人生无常,而兴出尘之意。研习有年,遂立志行道。1994年皈依明旸法师。1996年于崇明广福讲寺住持常定法师座下披剃出家。同年10月赴香港大屿山宝莲禅寺秉受三坛大戒。1997年考入全国模范丛林莆田广化寺―福建佛学院深造。199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院任教,继续攻读该院研究生班。期间曾任广化寺僧值。在佛学院讲授《二课合解》、《佛学基础》、《中国佛教史》、《俱舍论颂疏》等课程,兼任大专一班班主任。2002年七月研究生毕业,应邀回崇,现任上海市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崇明县佛协常务副会长、上海市崇明县人大常委,2003年任无为寺住持。2005年至2006年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学系佛教高级研究生班的学习。

玄洪法师个人修持严谨,作风正派,在广大信教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他热心于弘法事业,平时非常注重佛教经典的研习,其佛学造诣深为教界所肯定。他以宏扬正信佛教为己任,倡导广大信教群众正信正行。这些年来,为不断提高四众弟子的修学水平,举办各类弘法法会,亲自主讲各类大乘经典及各类佛学讲座,组织传戒共修,讲习戒律。自2004年起,玄洪法师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创办“福慧之旅”青少年学佛夏令营,亲自为学员讲课,倡导青少年传承孝亲尊师的传统美德,当时在国内还属首创。目前已连续成功举办10届,深受广大学子及家长的欢迎,深受社会各界肯定。2010年9月,法师鉴于居士学佛之教育与引导尚未引起教界广泛重视,为推动居士正信学佛的系统化、制度化、常态化,在无为寺开始创办“无为书院”。法师亲自授课,籍传统书院亲切之教学方式,成就大众研修佛法及中华传统文化之胜缘。2011年初,应广大信众恳请,又在上海市区开设“内典系列讲座”,开讲系列大乘佛教经典,接引市区有缘善信,法缘之殊胜,不可思议。

记者:请问法师您是福建佛学院哪一届的学僧,能否为我们回顾一下您当时在福建佛学院求学经历和感受?

玄洪法师:我是97届的。

1997年我从上海来到广化寺,那时在信仰道路上还很青涩,只是抱着一种求学的心态来读书的。读了两年书之后,就去读研究生了。承蒙学诚院长慈悲栽培,佛学院读了两年,就去做了法师,开始带学僧、授课。再后来一年之后,又担任了大专一班的班主任。在这期间感受颇多,从一个学生,蜕变成一位法师,肩上的责任、担当完全不一样,再从一位法师转化角色担任班主任,这个过程是既辛苦又漫长。

1997年,对于福建佛学院来说,也是一个转折点,当时佛学院的法师队伍很不稳定,很多法师因为种种因缘离开了广化寺。当时的教务长是法空法师,他非常辛苦,为维持整个学院教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他亲自上阵去补空缺。也就是在那时,法空法师找到在读研究生的我们,请我们出来任教,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当时先后被请出来的还有包括振宇法师、寂相法师、演悟法师等几位法师。那个时候做法师,并不是个人多么优秀,多么有能力,而是困难摆在了那里,我们要去解决。佛教教育一直都很困难,来的学生参差不齐,师资队伍也不稳定。但是佛学院办在那里,我们要对得起学生。所以,当时还是有很多法师毅然决然的走上了这个岗位。在特殊的环境里,为了整个佛学院,大家共同挑重担,一起发心。

今天福建佛学院30周年庆典我们聚在这里谈笑风生,一晃十多年过去了。遥想当初的每一步都是那样的艰难。正因为如此,我也能够深深体会到学诚院长前前后后为了整个佛学院的操持所付出的艰辛。办佛教教育,没有心胸,没有抱负,没有对整个佛教兴盛的独到眼光,是没有人愿意做这个事情的,办佛学院不但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要对来自各地的每个学生去负责、去培养的。

当看到来自各地阔别多年的同学们再聚首,那种感觉,我都快热泪盈眶了。广化寺对我的恩德非常非常的大,对我来讲,广化寺也是个福地。在这里的前辈、师长、同学,都非常真挚,非常亲切,非常清净,这是在别的地方无法得到的。我自己出家,在自己的庙里待得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在广化寺前后待了将近跨度六年的时间。我与佛学院的法师们一直都保持着很好的沟通,也特别能够感同身受,同学间情同手足,非常关心佛学院,把佛学院母校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事实上,不夸张地讲,福建佛学院为中国佛教培养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青年法师,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为佛教的振兴与恢复所做的贡献是非常非常巨大的。

记者:法师在福建佛学院学修了这么久,佛学院的学修经历为您以后的弘法道路奠定了怎样的基础,您又是怎样进行弘法事业的?

玄洪法师:初期我准备在广化寺待上十年,自己也一直有心从事佛教的僧教育事业,我认为培养人才是当务之急的事情,要光大佛法,恢复佛教事业,那一定要先培养人才,无论是法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培养,没有一大批的人才,佛教是不可能有发展前途的。当时我也是很安心的待在广化寺里,但是我的师父上常下定老法师往生了,为了给师父送往生,我便回到了上海。当时,上海的佛教也是人才紧缺,加之政府来找我回去,就是这样的一个因缘,我留在了上海。

即便是回到了上海,我依旧是无比感恩我的师长们。这十年,在弘法利生的过程中,时常策励我的就是在广化寺的所学。广化寺良好的学风、道风,学诚院长那种为法为教的发心都策励着我。在上海这些年,我一直致力于弘法、讲经,每年讲经可能有上百场。在2004年,我们无为寺创办了“福慧之旅”青少年学佛夏令营,当时在国内还属首创,这样一办就办了近十年。三年前,我又开始创办了无为书院,尝试开辟一条社会弘法新的道路。

佛学院是比较偏重于人才的培养,僧教育的部分。当然在培养学生方面也是比较多元的,除了老师讲课外,还举办演讲比赛,办报纸、组织学生会参与常住的工作等等。我做班主任的时候,时常带领学僧们做包子、种地、砍柴、挑大粪等等。我觉得让一个出家人进行全方位的历练,在生活当中知道怎么运用佛法这个很重要。也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在探索怎样更好地弘法。

现在我面对的是社会上的大众群体,去为大众弘法。这在当时还是比较困难的,社会上的人员,无论是在年龄上、地位上、智慧上都是参差不齐的,你怎么样去活学活用,适应时空的转换,适应弘法对象的变化,这在弘法的过程中,都需要时刻调整的。当然,这对弘法者本身也有很多极其苛刻的要求,比如:你的学问要扎实,你的见识要广博,你要有无碍的辩才,还有你本身所具有的道德修养,足以服众才行。众生千差万别,用哪种弘法方式更适合大众,这对我来说还是个学习的过程。真是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学不完的。比如办夏令营,我在上海,上海的孩子比较好动,互动性很强;我到广东,广东有的孩子很内向,你要时时的调整你的讲课风格,讲课的节奏,这都是个挑战。

几年前,因缘成熟,我们创办了无为书院,为社会上大众听经闻法创造了一个平台。在书院内,我们进行了内典系列讲座,包括后来开设的《印光大师全集净土法要》课程,每年还做一些专题的佛学讲座。这样,繁忙的人们在紧张的都市生活中,也能有听经闻法的机会。我现在每个月基本上在寺院里讲一天课,在市区的书院里讲两个半天和一个整天的课程。

如果我们自己不做佛教教育,没人来为我们做。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僧教育的问题,事实上,佛教上社会大众教育的问题,也是刻不容缓的。因为佛教的生存离不开广大的在家居士,居士的教育也是很紧迫的。我也发现好多地方的居士还处于一个迷信的状态,我之所以开设书院,讲经说法,也是要对众生负责,他们到这里来皈依,那我就要好好的带着大家来修学,来建设道场,来为三宝的事业发心。

记者:法师您悲心宏愿,一直扑在弘法的道路上,非常赞叹法师,那么法师您对福建佛学院成立30周年有何寄语?

玄洪法师:善知识很重要。以一个真正善知识为核心的僧团才是佛教振兴的希望,是佛教教育未来发展的希望,光明的所在。我觉得,没有一代一代的善知识,没有法师们的坚持和发心,是不可能培养出那么多的人才来。唯有一大批有志于弘扬佛法的人站起来,我们佛教才有未来,才有希望。这么多年来,我们的院长学诚大和尚一直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培养造就僧才是很难的事情,需要靠无限的发心,宽阔的胸襟,难行能行的毅力,才能够完成这样的事情。所以我觉得今天看到呈现出来的面貌,就是一代一代善知识所有功德的展现,也是三宝力量的展现。如果没有这些,是不能想象的。三十年的风风雨雨,是师长成就了我们,当我们还是那么幼稚、那么弱小,我们没有力量来走菩提道的时候,是师长一路接引我们。佛法是需要续佛慧命,代代相传的,如果当我们有一点点成长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像我们的师长前辈一样,伸出我们的手来,让后面的人,踩在我们的肩膀上往前走。如果都能这样,我们的佛教就真有希望了。

在此也祝福我们的母校越办越好,祝福我们所有的校友都能够有广大的弘法事业,为我们国家、民族的振兴发展做出我们出家人应该有的贡献。(文:晓岚)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