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澳门佛教简介及其信仰特点

[佛教基础知识] 发表时间:2023-11-03 04:08:11 作者: 阅读次数:
澳门佛教简介及其信仰特点

一、澳门宗教的基本情况

澳门,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珠江口西岸。北接广东珠海市,东距香港61公里。由澳门半岛与凼仔岛、路环岛三部分组成,总面积23.5平方公里。古称“濠镜澳”:澳,本意为泊船之港湾;濠,以近海产牡蛎(粤语即濠)而名;镜,乃半岛两侧海湾波平浪静、形状如镜之故。自古以来,澳门就是中国领土。早在新石器时期,中华先人即在此创造文明。秦朝时为南海郡番禺县所辖,从晋代起属东官郡,隋朝时属南海县,唐代属东莞县,南宋时划入香山县。元末明初,有渔民开始定居。从1553年开始,葡萄牙人利用行贿等不正当手段,逐步窃据为殖民地。现有常住人口近60万,其中96%以上是华人。

澳门是一个多元宗教并存的地区,居民中61%的人信仰宗教,主要有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及一些民间宗教,还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巴哈伊教等。澳门现有各种宗教组织、团体约210多个,寺庙、会所、教堂、清真寺约108座(间)。在民间宗教中,除一般的土地公、财神、鲁班、朱大仙、关帝、包公、女娲等神灵外,特别信仰妈祖。妈祖阁(俗称天后庙、妈阁庙)是澳门最古老的庙宇,建于澳门开埠前的1488年。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为妈祖诞辰,有盛大活动。每年除夕夜,澳门大多数居民都去礼拜,平日还有来自香港、台湾、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地的信徒。道教及道教系统的民间多神信仰影响也很大。天主教是葡萄牙国教,在澳门的信徒虽不多,但一直有很强的社会势力。目前,天主教徒约2.4万人,60%为华人;有神职人员300人,教堂20多座;开办的中小学校有34所,学生近4万人,占澳门中小学生总数的52%;另开办有托儿所、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50多个。基督教于19世纪末开始传入,多数为互不隶属之小型教会,目前有信徒5000多人,以青年居多;布道场所42间,神职人员20多位;另有中小学校10所,学生约8000人;其它社会福利机构18家。伊斯兰教信徒多是印度、巴基斯坦侨民,约100人,清真寺1座。只有100多年历史的新兴宗教巴哈伊教在澳门已传播40多年,现有信徒2000多人,9位负责人,开办有一所双语学校,有24个国籍的学生近300人,近些年比较活跃。另外,诸如日本的创价学会、台湾的观音法门等新兴宗教也在澳门开展活动。

综观澳门宗教的历史与现状,大致有以下特点:(1)多元宗教,和平共处;(2)宗教徒占社会大多数,影响深远;(3)宗教活动成为民众风俗,构成社会文化的重要部分;(4)宗教界积极从事福利事业,产生巨大社会作用;(5)中国文化影响广泛,其宗教文化心理是国家统一及澳门发展的思想基础。无疑,这是澳门佛教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是我们了解澳门佛教社会作用之基础。

二、澳门佛教历史概况

澳门佛教,其传入与发展应与广东香山县佛教作一整体考察。香山县佛教有史可查者,当远推唐咸通(860—872)初年,时有真教(又名法果禅师)在该地区传教。北宋开宝(968—975)中有圆明禅师(即禅宗云门宗缘密)到来,至宋淳化元年(990)示寂,后人建香山西林庵以祀。宋时香山县西村有黄懒僧,在龙归岩化世,至南宋绍兴(1131—1162)时,获赐号惠慈普济禅师,邑人建龙归庵以祠。南宋乾道(1165—1173)中,香山县令范文林建无量寺、宝庆寺;端平(1234—1236)又建有独觉庵。咸淳三年(1267)邑人吴成子建西山庵,咸淳五年邑人周仁建普陀庵。官民都兴建佛寺,说明宋代佛教十分流行。元大德(1297—1307)中,佛教进一步发展,著名的元兴寺、翠竹庵等佛寺都相继建立。元至正(1341—1368)初年,又建西竹庵。至元末,佛寺大都毁于兵燹,而幸存的一些佛寺在明嘉靖二年(1523),被香山县提学副使以“淫祠”罪名毁尽。但到明末,佛教又再度兴起。明崇祯(1628—1644)年间,僧慧融建香林庵、白衣庵。清顺治(1644—1661)间,香山知县胡戴仁出资建成由慧信主持的众母庵。在清初建立的佛寺还有观音阁、凤山古寺、宝莲寺、普觉寺、开元寺等,大多是禅宗寺院。

关于澳门当地佛教历史,缺乏系统史料,但仍可依据著名佛教寺院之兴衰记载了解概况。现今登记的佛教活动场所有40多间,主要寺院有普济禅院(又名观音堂)、菩提园、莲峰庙、竹林寺、乐山寺、功德林等,其中普陀禅院、菩提禅院最著名。

(1)普济禅院,又名观音堂,坐落在澳门美副将大马路,背倚半岛北部望厦山,是澳门最古老和最大的佛教寺院。建筑形式沿中轴线有大雄宝殿、长寿殿、观音殿三重主殿,两序配殿依次是西侧天后殿、地藏殿、语清室、龙华堂、乐静堂、祖师堂,东侧有关帝殿、大客堂、檀越堂等,此外还有报恩堂、藏经楼等。在观音殿内所塑的十八罗汉像中有元朝时来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之形象,胡须卷曲,眼睛突出。寺内保存有历代著名艺术家米芾、董其昌、刘墉、章太炎、高剑父、关山月等人的书画诗文。特别是1844年7月3日中美《望厦条约》即在此签订,使禅院历史平添了悲凉的一页。

禅院创建于明朝天启三年(1623),几毁几建,屡经沧桑。寺内《普济寺普同塔铭》记载:普济普同,本山自天启三年由循智祖师斥衣钵资购下,崇祯五年建斯普同塔。雍正癸卯比丘天树、乾隆丙午比丘静持、同治癸酉比丘畅澜均重修之。至民国丙子塔渐颓毁,比丘遐龄、比丘济航经营之,遂成今观焉。慧因誌。

普济禅院自1623年创立后,1632年(崇祯五年)建普同塔,规模渐大。另有史载,明末清初的反清义士、诨名石头陀的大汕和尚,曾募捐重修毁于战火的禅院。大汕和尚,祖籍江西南昌人,16岁在苏州落发为僧,曾参与反清斗争,有《离六堂集》、《海外纪事》等著作传世。大汕画像在祖师堂中,有撰联颂曰:“长寿智灯传普济,峡山明月照莲峰。”大汕之后有畅澜法师于清咸丰年间再度扩建,奠定了今日规模。当时,高僧辈出,多才多艺,现寺内还保存有明末清初寺僧迹删、天然和尚的书法诗轴。到清末民国年间,又有高僧遐龄、济航等人重修禅院。济航法师是30年代的住持,于1929年重修寺宇,于1939年病逝,继任者即慧因法师,是中兴禅院和澳门佛教的有大功者。慧因法师住持禅院50年,于1979年圆寂。法师德才兼备,利生济世。抗日战争期间,他积极支持文化界革命者高剑父、关山月等人文艺抗战,提供食宿,并资助关山月办“抗战画展”,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他一生倡导佛教与社会文化结合,使普济禅院成为澳门著名的文化胜地,闻名海内外。1980年,现任住持机修法师为“慧因大师纪念亭”撰联:“定力修持成就人天功德海,庄严法像远观尘刹众生心。”准确反映了慧因法师的大乘心行,也揭示了该禅院的佛法风格。

禅院内现存济航法师所书石碑,标明禅院遵习慧能南禅,属曹洞宗系:

戊辰年仲春吉日,洞宗第三十六世敬老大师之墓 比丘济航重修立石。

洞宗即曹洞宗简称,明末清初流行于广东。普济禅院与广东鼎湖山庆云寺、丹霞山等佛教重地保持密切关系,由此深刻影响了整个澳门地区的佛法风格。40年代,虚云和尚到澳门讲经说法。50年代,广东南华寺高僧观本法师也曾到澳门说法。寺内现存有清初迹澹法师手书的《丹霞日记》及行书条幅,中有:

一脚踢倒净瓶,说甚法身向上。

张家不使李家钱,李家莫算张家帐。

颇具禅机,生动体现了洒脱率真的禅风,也为历代高僧援佛入世、多才多艺、导俗利生的现实主义实践,作了理论之诠释。

现在,普济禅院常住僧3人,其余多为挂单僧。现任住持机修法师是土生澳门人,本禅院出家,在广东鼎湖山庆云寺受戒。他曾多次到祖国大陆访问,是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为1987年赴京参加中葡澳门问题联合声明正式签署仪式的观礼团49名成员之一,是澳门佛教界的唯一代表。

(2)菩提园,位于凼仔岛七潭公路上,是澳门净土宗唯一道场。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曾是画家罗宝珊、罗维宗父子清修之所。殿堂园林颇具规模,曾是澳门文人雅士吟诗作画的场所。1960年,现任住持智圆法师购买全部产业,又依山扩建,现有大雄宝殿、六祖殿、三宝殿,另有往生堂、思亲堂、妙法亭等,还有圣观、妙观、静观、达观等名额之亭台。大雄宝殿为三层楼宇,内供有重达6吨的释迦佛像,造像形制与香港大屿山天坛大佛一样,宏伟庄严。六祖殿内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像金身趺坐,神态安祥。庭院内种菜,反映出农禅风范。智圆法师已80多岁,浙江金华人,1928年在杭州昭庆寺受戒,来澳门已60多年,是澳门佛教界最有影响的人物。寺内常住僧4人,常往来于港澳与大陆、台湾等地。

除上述两座禅院外,其它佛寺规模大小各异,如观音岩庙、药王禅院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另为澳门三大寺院之一的莲峰庙,始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经清雍正、乾隆、嘉庆等年代扩修。清道光十九年(1839)林则徐曾巡视此山,现寺内塑有林公石像,高3米,重5吨,为世人所景仰。寺内还同时供奉有天妃(妈祖)、关帝、孔圣等。

澳门佛教自本世纪初以来,一直呈上升势头。据1982年出版的《基督教百科全书》载,佛教占总人口的比例,1900年为10%,1970年为15.3%,1975年为15.4%,1980年为15.5%(约59100人),1996年正式登记的约6万多人。但澳门居民多是兼信多种中国传统民间宗教,都去佛寺烧香拜佛,又都自认为是佛教徒。因此,若依此计算,澳门佛教徒约占总人口的80%以上,达数十万之多。

目前,澳门佛教组织有1974年成立的澳门儒释道联合会,1988年成立的佛教联合会,1991年成立的佛教青年中心,另有澳门佛学社、永善莲苑、佛教普门会、国际联密佛教慈航会等。但组织较为松散,多为联谊性质。

三、澳门佛教信仰特点与前景

澳门佛教信仰的特点具体说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禅净结合。澳门佛教多属慧能南禅曹洞宗系,同时信奉净土宗。禅净结合是明清以来中国佛教信仰的主流,是大众化佛教的突出特点。澳门深受内地佛教影响,自然也汇入潮流之中。曹洞宗之思想特点是即事而真,认为只要践行不怠,任何个别的事情上均可显现所追求的真理,一切事物都蕴含真如本体而圆融无碍。这与慧能倡导“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方便利世的宗旨,是相符合的。普济禅院历代高僧多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以诗书画利世导人,特别是慧因法师等人勇敢地投身抗日民族解放运动,正是这种精神的发扬。

(2)观音信仰流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信仰早已深入人心,是大乘佛教实践的化身。在澳门,多数佛寺都供有观音,而主供观音寺庙不少。如,在凼仔岛有分别建于1871、1902年的观音岩庙、观音堂;在路环岛有分别建于1839、1881年的观音古庙、观音庙;还有建于清道光年间的旺厦山上的观音古庙等。处于西方殖民统治下的同胞,盼望观音循声救苦,是十分自然的事。

(3)方便包容。佛儒道三教融通,深植于民俗信仰之中,从而发挥广泛持久的影响,这是中国宗教的一大魅力。在东西方文化混杂的大都市,佛寺内既供关帝、妈祖,又列位西方人神,体现了一种宽容和平的精神气度,适应各阶层民众心理的灵活风格,主客分明,抑扬有致,这是澳门佛教的一大特色。

澳门即将在“一国两制”方针下回归祖国,当能更加繁荣富强。1993年3月31日通过的《澳门基本法》第六章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了“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其中有“宗教组织可依法开办宗教院校和其他学校、医院和福利机构以及提供其他社会服务。宗教组织开办的学校可以继续提供宗教教育,包括开设宗教课程”等等权利,这为澳门佛教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据此,我们认为澳门佛教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佛教将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与澳门天主教、基督教相比,澳门佛教界过去在社会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方面缺乏系统建设,尽管力所能及地作了些慈善工作,但松散无力。佛教界正计划开办教育机构,如已有莲峰小学、普济中学。随着知识阶层与企业界有识之士的推动,加上大陆、香港等地佛教界的参与,澳门佛教界将学习其他宗教重视社会参与的长处,学习西方宗教善于组织管理的优点,让佛教大乘思想发挥作用。

(2)随着澳门社会的更加开放,佛教信仰将更加多元化。在澳门,泰国的南传佛教及藏传佛教密宗修法及日本佛教新兴教派近年来传播很快。如1992年由陈果济在香港成立的密宗“国际联密慈航会”,已在澳门大三巴区设有梅花精舍,传法不断。日本日莲宗自本世纪60年代传入后,有不少华人信仰。1992年日莲宗系创价学会名誉会长池田大作获得澳门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当然,近些年兴起的邪教如“清海无上师”的“观音法门”也试图影响澳门佛教徒。

(3)寺院建设将日益正规,信徒素质将更加提高,且与祖国内地保持紧密关系。过去,澳门寺庙出家人少,且流动性大,难以有完整的僧团组织。随着寺僧人数增加,必有相应健全的轨范。澳门是以旅游与博彩为支柱的商业城市,而殖民文化色彩又重,居民文化教育水平不高,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近50%。随着澳门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佛教徒的素质也将不断进步,加之以后与祖国内地佛教界密切交往,互帮互补,共同发展,相信会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主要参考资料:

[1]《澳门总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4年。

[2]《台港澳宗教概况》,东方出版社,1996年。

[3]《澳门1999年》,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

[4]《话说澳门》,长春出版社,1999年。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