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楞严经·卷六|乐脱本伦的天龙八部(12)

[佛教基础知识] 发表时间:2023-12-11 04:07:12 作者: 阅读次数:
楞严经·卷六|乐脱本伦的天龙八部(12)

继续边读边聊《楞严经》。

【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诸天人乐意离开天类身,我就为他们说出天伦法,令他们愿心成就。”

这是三十二应化身之二十四:天身。

世人绝大部分都想做天人,但天人为何不想在天上待,要出离天道呢?这里面大概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知道天道并不究竟,在天上继续修行。当彻底解脱六道轮回,就脱离天伦了。

但这里的“乐出天伦”,一般注解是指第二种情况。即,愿心大的天人,希望快速解脱六道轮回,而苦乐各半的人间是修行的最好场所。无常、苦、空、无我等法,只有在人间,才容易领悟并成就。

舍去天福到人间修行的“乐脱其伦”,其实并不容易。我曾见到一位一脸幸福的女士说:“我觉得做人挺好的,为什么要往生极乐世界呢?”又曾见那放不下亲人的念佛人。既然“放不下”,就不是念佛,而是念人了。这里的“觉得好”、“放不下”,都是不愿脱离其伦。

在一个道,总有一个道的执着和骄傲,就像人道众生写小说,总喜欢写什么仙人思凡的“只羡鸳鸯不羡仙”。等他们真有福德到了天道,只怕是打死也不想下到人间的。由此可见,愿意下到人间修行的天人,他们所发出的愿心该有多么大!

对于这些想脱离天伦的人,观世音菩萨会化现成天身为他们说离天身之法,帮助他们实现下到人间修行的愿望。

【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诸龙乐于脱出龙类,我现龙身而为他们说脱龙伦法,令其成就愿心。”

这是三十二应化身之二十五:龙身。

《大智度论》中说:“恶人多怀瞋恚,心曲不端而行布施,当堕龙中,得七宝宫殿,妙食好色。”嗔恨心重,心不端正,故而堕落成龙身。由于行布施,故能得到七宝宫殿,享受妙色美食。简单来说,龙类众生就是脾气不好,但福报挺大的众生。

龙族众生神通大,大概有四种职责:一是守护天宫殿,二是兴云降雨,三是开渎决江,四是守护伏藏。

如果龙族的众生愿意脱出龙类,一般是两种情况。

一是龙族虽然某些方面变化自在,但毕竟是畜生类躯体。一些福德具备的龙族众生愿意出龙族,以得到更为殊胜的生命形式。

二是龙族常为佛门护法,随着智慧的提升,一些龙族众生往上升,也有愿意到人间来修行者。

对于这一些愿意出龙伦的众生,观世音菩萨化现龙身,为他们讲出龙伦之法。根据他们的根性,其中也许会讲到得人身的五戒法和得天身的上品十善法,乃至于彻底解脱身见的佛法,以成就他们的愿心。

【若有药叉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药叉乐意度脱本伦,我就会在他们面前现药叉身,为他们说度脱鬼伦法,使他们成就愿心。”

这是三十二应化身之二十六:药叉身。

药叉,又译为“夜叉”,是隶属于毗沙门天而住于忉利天的鬼类众生。投生为药叉者,往往过去世好行布施,但性格品行不好,损害他人,随着其布施功德的胜负,分为天行药叉、虚空药叉和地行药叉。

根据《大智度论》云:“多瞋佷戾、嗜好酒肉之人而行布施,堕地夜叉鬼中,常得种种欢乐、音乐、饮食。”堕落为地行夜叉鬼身的原因是,嗔恨心重、性情狠戾、嗜好酒肉。其福报来源于往昔曾行布施,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疏财仗义。

“有人刚愎强梁而能布施,车马代步,堕虚空夜叉中而有大力,所至如风。”堕落为虚空夜叉的原因是性情刚愎自用,强势橫暴。其福报来源于往昔布施车马,因此,才类夜叉有大力,行动迅捷如风,又称捷疾鬼,勇健鬼。

“有人妒心好诤,而能以好房舍、卧具、衣服、饮食布施,故生宫观飞行夜叉中,有种种娱乐便身之物。”堕落为飞行夜叉的原因是嫉妒心强,好口舌之诤,其福报来源于房舍、卧具等等布施。

药叉毕竟是鬼类众生,因此,当他们愿意从鬼类度脱时,观世音菩萨就会现出药叉身,为他们讲脱离鬼伦的方法。根据他们的根性,其中也许会讲到得人身的五戒法和得天身的上品十善法,乃至于彻底解脱身见的佛法。

【若乾闼婆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乾闼婆乐意脱离其类,我就会在他们面前现乾闼婆身,为他们说脱其伦法,令他们成就愿心。”

这是三十二应化身之二十七:乾闼婆身。

乾闼婆是乐神或香神,他们不啖酒肉,只食诸香,擅长乐舞,是帝释天属下职司雅乐的天神。据说,帝释需要听音乐时,便燃沉水香,此神寻香而至,为帝释奏乐。在佛教中,此神是欢乐吉祥的象征,如敦煌壁画中,体态丰满,飘带飞扬,凌空飘荡,姿态优美的飞天,就是他们。

作为半人半神的天上乐师,乾闼婆想要脱离其类,观世音菩萨就在他们面前现乾闼婆身,为他们说脱其伦法。同样根据他们的根性,讲五戒十善以及相应的解脱修行法,令他们得偿所愿。

【若阿修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阿修罗愿意脱离其伦者,我会到其面前,现阿修罗身,为他们说法,令其成就。”

这是三十二应化身之二十八:阿修罗身。

阿修罗译作“非天”或“劣天”,有天福却没有天德,喜欢搞人我是非,性暴好斗,常无端挑起战争。据说阿修罗众生,男子极丑,女子极美。

如果有阿修罗愿意脱离其类,观世音菩萨就会现出阿修罗身,为他们说脱其伦法。同样根据他们的根性,讲五戒十善以及相应的解脱修行法,令他们得偿所愿。

【若紧那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紧那罗愿意脱其类,我应有他面前,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这是三十二应化身之二十九:紧那罗身。

紧那罗:是天龙八部中的歌神。据《华严经 探玄记 卷二》载,紧那罗外形像人,但头顶长一角,人见人疑,故也称为疑人、疑神。

紧那罗拥有美妙的歌喉,还善于舞蹈,是帝释天的执法乐神。佛教画作中,紧那罗通常膝上安放横鼓或两个竖鼓,作击鼓演奏法乐之势。

如果有紧那罗愿意脱离其类,观世音菩萨就现紧那罗身,为他们说脱其伦法。同样根据他们的根性,讲五戒十善以及相应的解脱修行法,令他们得偿所愿。

【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摩呼罗伽愿意脱离其类,我就在他面前,现摩呼罗伽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成就。”

这是三十二应化身之三十:摩呼罗伽身。

摩呼罗伽,译作大蟒神,亦叫地龙。蛇头人身,因为多恚多妒的缘故而受蟒身之报。此类众生灵性高,嗔恨心大,善于演奏乐器,同时也力大无比。

如果有摩呼罗伽,愿意脱离其类,观世音菩萨就现出摩呼罗伽身,为他们说脱其伦法。同样根据他们的根性,讲五戒十善以及相应的解脱修行法,令他们得偿所愿。

乐脱其伦,就意味着对本类身体的执着消除了。观世音菩萨当然会为他们执着的消除,而助一臂之力。

【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些众生愿得人身,以在人间修行,我就现人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成就。”

这是三十二应化身之三十一:人身。

对于三恶道的众生而言,要想得人身,就要奉行五戒十善,因为五戒十善是人间的德土。

对于三善道的众生而言,人道苦乐参半,是修行的最好场所,故而一些天道众生,也愿意放弃天道的欲乐而下到人间修行。

如果有众生想得人身,想在人间修行,观世音菩萨就现人身为他们说五戒十善和相应的解脱修行法,以成就他们得人身的愿心。

【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非人众生,有形的或无形的,有想的或无想的,愿意度脱他们这一类的身,我就会到他们面前,皆现出其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成就愿心。”

这是三十二应化身之三十一:非人身。

六道众生,要么是人,要么是非人。故这里的最后两个应化身,除了有对前面三十个应化身的总结之外,更是说明众生无量,观世音菩萨应化的人身或非人身也是无量的。

有形:比如说有色界以下的的众生皆有形相。无形:比如说无色界众生。无色就是没有质碍,超越了物质形态。如果以五蕴来讲,无色界众生没有了色蕴,只剩下受、想、行、识四蕴为其生命特性。

有想:比如说鬼、神、精、灵等有情众生。无想:比如说土、木、金、石等无情众生。其实,无想众生也有灵知性,故而会“乐脱其伦”。这里的“无想”,是佛陀恒顺众生的假名而已。

事实上,十方三世没有一块死东西,都有见闻觉知。只不过泥巴、瓦块、苹果、蔬菜等无情物痴色相想过于沉重,以致于受、想、行、识非常薄弱。从广义上讲,吃水果、蔬菜也是相杀相吞相,只是和灵知高的动物相比,其受到伤害后嗔恨心很少、很轻微,我们将修行功德回向给它们,就足以还债。人间饮食是为了延命修行。但不必要的杀生一定要避免。

如果有非人众生,愿意度脱他们的本类,观世音菩萨就会根据他们的类别而应化成相应的身,来为他们讲五戒十善以及相应的解脱修行法门,令他们都能得偿所愿。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这就是妙明清净的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定力,耳根返闻闻自性、向内熏闻修成,无作妙力自在成就此三十二应。”

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入国土身,是反闻闻自性中,闻性熏修而成。是“无作妙力自在成就”的,一切是任运而成,随类应化,自在显现的,并没有丝毫的造作成分。

想一想,凡夫乐于新年抢头香,以为抢到头香,观世音菩萨就会特别保佑我今年发大财。这只是凡夫的一厢情愿。

从上面的三十二应可以看到,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但这种应,一定是有利于众生灭除烦恼、境界向上提升的应,是向性德靠拢的应,而不是与性德背道而驰的贪嗔痴的应。

(当觉)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