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茶之三味和禅门衲子的三味,有何相通之处?

[佛学基本知识] 发表时间:2023-07-25 14:34:04 作者: 阅读次数:
茶之三味和禅门衲子的三味,有何相通之处?

茶之三味和禅门衲子的三味,有何相通之处?

皆仁法师

人间百味,茶有千味。自从茶叶出现以来,就和僧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达摩祖师与茶叶的传说,还是陆羽寄居寺院而著《茶经》,还是唐代仰山慧寂禅师日常的“酽茶三两碗”(皆仁注:见《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还是宋代被苏轼称叹不已的“点茶三昧手”,无不与僧人们有着种种密切的联系。

正因为茶与佛门的渊缘颇深,所以在品茶之余,不免会想起丛林旧事。

那茶之三味和禅门衲子的三味,是否有何相通之处呢?

第一味:酸

这里说的茶的酸味,是指由于水土气候的原因,在茶叶所产生的一些物质中富有酸味,而在制茶之后,茶叶中自然显现的、特有的果实自然酸味。

那什么是禅门衲子的酸呢?

衲子们辞亲割爱,入佛门修行,只是对于凡夫来说,与亲人离别,自然难免心酸,但是为了能够度脱众生脱离生死轮回的泥淖,衲子们也勇于担当这份心酸。

在佛经中,佛陀曾经为此做了一个譬喻:就像一位医生的父母亲属都不慎中了慢性毒药,而这位医生因为一时外出而没有中毒,但是他见到父母亲属中毒时,毅然离开家门,前去为他们寻找解药解毒。这种情况下,不能说这位医生不通情理,也不能说要求这位医生停留下来呆呆看着父母中毒而茫然无措。而出家人也是如此,见父母至亲在生死轮回之中轮转不休,所以他们辞亲出家,为父母至亲寻找脱离轮回之苦的良药,而他暂时的离开,也不能说他是不顾情理。

更何况,禅门衲子之中,也有因为自己是家中独子,父母无人照看,而在父母住所附近的寺院安单,便于照顾父母的。唐代的睦州道明禅师便是其中的表率,他是家中独子,向父母求请出家,之后持戒精严,学通三藏。后来因为父亲去世,母亲年迈无人照顾,于是他在家中附近一处废弃的寺院中安身,并织草鞋为生,以得来的钱财赡养母亲,然而他也没有耽搁修行,他在丛林中的声望日隆,前来参学的衲子更是把他所居寺院的路都踏平了。

第二味:苦

茶中的苦,往往是源于茶叶中的咖啡碱、茶叶碱、可可碱、花青素和茶皂素等。而茶叶让人所欣赏之处,就在于苦味之后的回甘。

那什么是衲子们的苦呢?

衲子们的苦,是参学十方,在路上餐风露宿?是求学多年,苦无明师?是参禅多年,没有入处?还是像浮山法远禅师在叶县禅师门下时,被百般锤炼,不但在寒冬时节被泼了一身水,还被从头到脚地骂了一通,最后留在叶县禅师门下修学时,还被各种调教,最后才得到一句“远真有意参禅”(皆仁注:见《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的赞许?

曾有禅师叹息着说道:“衲子们的苦,是穿着僧衣却不能了却生死大事!”

第三味:甘

茶叶的回甘,一般来说是因为茶中的有机酸会刺激唾液腺进行分泌以产生“生津回甘”的感觉。而在当年的鲜茶之中,有机酸的种类较多,含量占干物质的百分之三左右,所以,在制茶的过程中会形成更多的有机酸。成茶之后,人们品饮茶汤,就会有生津回甘的体验。

那什么是衲子的甘呢?

有人误以为,出家就是为了苦修,苦修才是正道。这种观点是存在误区的。当然,出家人修行起来的“狠劲”,是一般人无法想象得到的,这里也没有必要过多的提及。

其实,修行也有乐处,要不然,以凡夫众生的根性,如果没有丝毫的乐处,一味的苦修,不崩溃才怪呢?

那衲子修行的乐处是什么呢?

一如《法华经》中所说,衲子的乐处是“一者、法喜食,二者、禅悦食”。

什么是法喜呢?闻法或味法而生喜,称为法喜。如果常常听闻佛法的亲们,也许会有类似的体验,听到佛法精妙之处,心中会涌起一阵的喜悦,甚至欢喜流泪。这就是法喜的体验之一。《宏智禅师广录》中说:“法喜为食,慈悲为舍;信佛是归,视身如借。住正念以唯勤,趣外尘而无暇。”

什么是禅悦呢?简单地说,就是修行者进入禅定之后,所产生的身心愉悦的体验。《三藏法数》中说:“修行之人,以禅法资其心神,而得禅定之乐,即能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故名禅悦食。”《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中说:“始知法喜禅悦之乐,非世间之乐可比。”

今天说了茶之三味和衲子的三味,不知道大家得到了几味?愿与大家共勉。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