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索达吉堪布:在一切恶业中,最可怕的就是邪见

[佛学基本知识] 发表时间:2023-08-19 04:08:23 作者: 阅读次数:
索达吉堪布:在一切恶业中,最可怕的就是邪见

我们感受一些身心的痛苦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生邪见。如果一个人的相续被邪见蒙蔽,他就不可能见到上师三宝的功德,也不可能感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而且这种人无论怎样努力,也不可能获得圣道,因此,为了避免染上邪见的过患,大家一定要经常祈祷莲花生大士。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3》 2010年08月12日

“杀生之上无他罪,十不善中邪见重。”尤其是邪见,《成实论》(又做《诚实论》。诃梨摩著,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为成实宗之根本精典。成实即“成四谛之实之意。论中说明宇宙各种现象之存在皆为无实之假相,最后终归于空,修如是观可体解四谛之理,以八圣道灭除所有烦恼,最后到达涅槃,在印度,此论未见流传,梵文原本早已佚失,现存梵本是从汉译本还译地。)中说:“意业势力,胜身口业。于诸罪中,邪见最重。”所以意业的力量远远胜过身体和语言造业的的程度。为什么这样说呢?

杀生:一般而言,除了地狱众生以外,任何生命都贪生怕死。当然因情感问题自杀者除外。达芬奇曾说“鄙视生命的人,不配拥有生命。”他还说:“人的确是禽兽之王,其残暴胜于所有动物。我们靠其它生灵的死而生活,我们都是坟墓。”伏尔泰也说:“如果它们会说话,我们还敢杀它们嘛?”杀生的罪业极为可怕,杀害一个众生,需要偿还五百次命债。《念住经》中说“杀害一个众生,需在地狱住一中劫。”

汉地有些居士看到蚂蚁、蟑螂、老鼠时,一边念佛一边把它们打死,还美其名“是在超度它,”如果别人对你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然后杀了你,你感受如何呢?《杂宝藏经》中有一个公案:

从前有一个富翁,他很想吃羊肉,又怕善良的儿子反对,就打妄语说他家这所以这么富裕,是因为田头一棵树的树神庇佑,故必须要杀羊供神。儿子信以为真,就在树旁建一座小庙,经常杀羊供养树神。不久后富翁死了,因恶业所感,投生为自家的羊。第二年儿子又要杀羊祭神,恰好选中了这一只羊。此羊咩咩地叫着,死也不肯被牵出去。正在此时,门外来了阿罗汉化缘,见此情景,便加持儿子看到此羊为其父亲的转世。了知这种因果报应后,儿子十分懊恼,赶紧催毁了神庙,从此断恶行善,永不杀生。《大智度论》云:“莫夺他命,压他命世世受诸苦痛。”

邪见:《毗奈耶经》、《四分律》中都说,对我们修行人而言,即使生起一刹那的邪见,也将毁失一切戒律,不能列入佛教徒或出家人的群体中。因为你原来具足暇满人身,但从生邪见那一刹起,自相续被邪见染污,不能踏上解脱之道。为什么呢?因为想趋入解脱道,必须对生死轮回,善恶业果有最基本的正见。圣天论师说:“宁毁犯尸罗,不损坏正见。”宁可毁坏戒律,也千万不能令自已的正见有损。龙猛菩萨亦云:“邪见者行善,其果亦难忍。”《成实论》中说:“行善者将命终时生邪见心,则堕地狱。行不善者死时,起正见心则生天上。”可知一念之差在生死之际极为关键。北宋时期的无德禅师,教徒十分严格。一次他座下一位沙弥走夜路时,不小心踩死了一只青蛙。禅师得知之后,要求沙弥到后山去跳崖谢罪。沙弥万分悲痛地来到悬崖边,往下一看,深不见底,跳下去肯定粉身碎骨。他左右为难、不知所措,于是号啕大哭起来。正在这时,一位屠夫刚巧路过,见状问他为什么这么哭。沙弥把原委老老实实地说了,屠夫一听,说:“你不过是无意间踩死一只青蛙,罪业就这么重,要跳崖才能消业。

那我天天杀猪,满手血腥,罪过岂不是无量无边?唉,你不要跳崖,我来跳吧!”说完他毫不迟疑地纵身跳了下去。由于他的忏悔心极为强烈,眼见就要命丧深谷时,一朵祥云托住了他,救他一命。这也算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吧。

可知,一念忏悔,就能清净无量罪业;而一念邪见,则会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而且由于认为诸佛菩萨都是假的,没有何任何功德,那即使你造罪后想忏悔,也没有忏悔的对境了。所以在一切恶业中,最可怕的就是邪见。为了避免这一点,大家理应经常祈祷上师三宝加持,同时懂得佛教见修行果的真理,这样一来,自相续中隐藏的邪见种子,就会被智慧之火慢慢焚毁,生生世世都会以正见来护持佛示、利益众生!!

选自索达吉堪布《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第64课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