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然教法师:若要修行不后悔,必须时刻管住嘴

[佛学基本知识] 发表时间:2023-10-24 04:07:32 作者: 阅读次数:
然教法师:若要修行不后悔,必须时刻管住嘴

本来学佛时间长,懂得道理多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往往有一些人学佛时间长,懂得道理多了之后,烦恼就更多了,执着也会更多。为什么没有因为学佛解脱而更加束缚了呢?因为他忘记了学佛的目的,忘记了是为解决谁的问题而学佛。

《六祖坛经》:“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为什么不见他人过?因为真修行人只戒自己不戒别人。自己要守戒,不勉强别人守戒,别人守戒也好,犯戒也好,各有因缘,自己左右不得。每个人都守自己受的戒,这就“戒和同修”。大家共住在一起,没有争论,每个人都欢欢喜喜,法喜充满,大家是平等的,这是和合众。

有一些看似持戒很严的人,并非戒律持得很好,因为他自己觉得很了不起,总说四众过,这是我慢的表现。常常听到他批评“这个人破戒,那个人犯戒”,整天气呼呼的,自己烦恼别人也烦恼。他永远不会得佛法的受用,为什么?常常生烦恼,看到这个破戒,那个不持戒,看到这个不守规矩,看到那个不懂道理,他就生烦恼了,他心就不平,心不清净,他怎么能得定?不懂得各有因缘,天天看到别人毛病,那就是自己的大毛病,所以他的修行不能成就。佛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凡夫眼看一切诸佛都是凡夫。

蕅益大师教导我们:“境缘无好丑,好丑起於心”。纵然看到别人过失,做的不如法,也合掌令欢喜。可以软语劝谏,决不敢轻易批评,说不定那是菩萨示现的,诸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是随类示现的,没有固定的形象。古德常讲道场里面龙蛇混杂,道场里面确实有凡夫,但是也有圣人示现在其中,你知道哪个是佛?哪个是菩萨?我们把每一个人都看作是诸佛菩萨,一律平等的恭敬,一律平等的供养,就没有过失。

天天责备别人,“你破戒了,你犯戒了”,完全没有观照自己有没有犯戒、破戒,起心动念都是找别人麻烦,这样造了一身的罪业,最后的结果三途轮转去。定要晓得“佛法是教自己的,不是教别人的”。宣化上人说:“真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当真正具足菩萨的慈悲心的时候,我们很难用恶狠狠的话去对待犯错的人,而是知道这是自己业力的显现,是自己的问题,应该慈悲对方,应该帮助对方,而不是有一种成就感,来指责对方。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三“初篇说过戒第六”中解释说过的六种情况云:

一,见地上菩萨为物逆行,谓非而说;二,见三贤菩萨及四果圣人微失而说;三,说自和上、阇梨之过;四,说传法住持人过;五,说同类净戒过;六,说破戒人、无戒人过。此六皆初重次轻,应知。

此段的意思是说,有六种情况,就算犯了“说四众过”戒:第一,见到登地菩萨(初地以上)为了度化众生,方便示现种种犯戒之象,而说其犯戒之过。第二,见地前菩萨(三贤菩萨即位居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在登初地之前)及证得四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的圣人有轻微的过失,而说其犯戒之过。第三,讲说自己的亲教师(和上)、教授师(阿阇梨)的过失。

第四,讲说传法人(如上师)、住持人(过去的住持多为领众修学者,如禅宗的丛林,住持往往为开悟的善知识)的过失。第五,讲说同受净戒的戒兄弟的过失。第六,讲说破戒人、无戒人(未受戒或失去戒体者)的过失。这六种情况中,说前面的比说后面的要严重。

保持一个慈悲的心态,一个客观的心态,一个平等的心态,心安自在。欲责人先正己,在规范别人之前要先修行自己的品德,对待自己很宽松而对别人很严格,这又怎么能够算得上是修行人呢?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只有这样才能和合吉祥。自己有很多方面做的不足,不思进步,只想着找别人的不足,责人且不正己,只能让自己和他人都烦恼。你找我的毛病,我挑你的不足,有几个人能听对方的指责呢?只能是弄得越来越是非,越来越矛盾,越来越麻烦。恶莫大于放纵自己的过失,恶莫大于傲慢心给别人挑毛病,应该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这才是一个有修养的人应该做的!扪心自问,当父母、师长总是指责你的时候,你当下的心态的怎麽样的,能不能欢喜接受?切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