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涤华禅师:金刚经注解 第三十六卷

[佛学基本知识] 发表时间:2023-11-04 04:07:00 作者: 阅读次数:
涤华禅师:金刚经注解 第三十六卷

金刚经注解 第三十六卷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1、须菩提⊙须要发菩提心2、若人言⊙佛言、倘有人说3、佛说我见⊙如来曾说、有我见我相4、人见⊙有人见人相5、众生相⊙有众生见众生相6、寿者见⊙有寿者见寿者相7、须菩提⊙如来向发菩提心人说8、於意云何⊙汝真心慧性、有何感觉9、是人解我、所说义否⊙指初发菩提心之人10、弗也⊙不能解也11、世尊⊙以心问心12、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此人不能、解开如来、所说正义13、何以故⊙自问自释14、世尊说⊙如来曾言15、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我佛常言、四见与四相义16、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凡是有见、有相、均不真常17、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诸见闻相、泡影儿

略集其要、所谓本经说、第一个无四相、即是、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是我等、当灭度、如是妄想尘劳相。即为灭度、如是众生已。其二、无四相是、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是我等、当解脱心中、即是即非、即非即是义。其三、无四相、即此人无我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我等能无相、即为反惑。能见相离相、即名归真、亦无反惑归真相、其四、如我昔为哥利王、割截身体、我於尔时无我相。。。。。。何以故、我於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应生瞋恨

偈解 含理性

哥利名色无动意 割截恩爱情欲身

截耳割鼻除尘相 断骨节节灭识心

其五、又念过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尔所世、无我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学者当知、过去即根深、五百即五阴、世、即身相、忍辱者、难忍能忍、辱无辱相、仙人、为进修之义、其他希自参。其六、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

。。。即於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学佛儿、当知为人解说者、本觉真心、而向妄心解说也、若向身外解说者、心光满足、内外无二也、其七、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即非菩萨

偈解其义

无我无相尽 即度众生已 以度众生已 诸相亦也无

其八、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此节无四相、是破我法二执、其九、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所谓无相修善法、无修善法相。其十、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其意必自度、勿可依赖他佛。自度者、无四相也、其十一、即本章所说

须菩提、佛问菩提言2、若人言、是人不明道性之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人若说、如来有见有相者。须菩提、於意云何。佛问菩提、其意若何。理。真心问於本性义。是人解我所说义否。佛指不明道性之人言。菩提答弗也、即不明道性人、弗能解也。称世尊者、菩提续解其要也。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指未悟未证之人也。何以故、为何不能解耶、凡情炽盛故。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四见者、凡夫执著也、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者、苟且也有四相者、生死因也、四见者、见相住相也、能无四见者、万物如如也。所谓、见如无见、闻如无闻。非过量人、莫能及也

偈云

佛说叠叠无四相 意义差别复差别

上慧无相无差别 中下声闻差别深

普度三乘最上乘 四眼观义有差别

航空舰与车船渡 缓急各有各性别

若解最上心无相 慧心如如性大千

自悟空实本一体 无是无非说真经

解与不解无二性 百尺竿头亦不空

当证石头大道滑 无见石头滑什么

无我无人无众生 无寿无执亦无想

无丝无毫无挂碍 无见诸相见世尊

无染无住见闻相 色声香味亦真如

过量方明过量义 何须只字作分别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