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浅谈义工行的利益

[佛学基本知识] 发表时间:2023-11-08 04:03:44 作者: 阅读次数:
浅谈义工行的利益

我以修学两年多的亲身经历深刻体会到,两套模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套模式就是三级修学和服务大众模式,帮助我们成就智慧和慈悲。《略论》中也说:方便与慧,成佛缺一不可。

可是一开始的我并不听话。通过学习同喜班的小丛书调整了观念之后,我就解决了和先生之间的矛盾,进而对闻思修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并从中得到了巨大的愉悦感。但我产生的是一种自了汉的想法,觉得:我在家修得也挺好,为什么要服务大众呢?

不过随着修学的深入,我发现很多正见在家里用不起来,因为串习太过强大,新生的正见打不过它。其次,学习到《略论》之后,我的目标已不再是仅停留在解决和先生之间关系的层面了,我真心感受到佛法的珍贵,继而发起了利他之心。但是呆在家里怎么广泛利他呢?怎么积累资粮呢?

在观念调整后,以前千难万难的义工行马上水到渠成。

一投入义工工作,首先让我受益最大的是迅速地弱化我执。

一开始做读书会的陪伴义工,每位书友的到来,我是那么地珍惜。因为我们得人身的概率就像盲龟钻木,值遇佛法就更是稀有难得,所以我拿出了百分百的热情,全心投入。在这里我就是服务者,服务的是众生。

做了一段时间陪伴义工后,我突然发现生活中很多我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背后,都藏着一个大大的“我”:我的重要感、我的优越感、我的主宰欲。

比如,小区保安就是会主动给我敬礼的,餐厅服务员就是应该服务于我的,父母就是会烧饭给我吃的。尽管我都会礼貌地说谢谢,可是我接受得是那么地理所当然,因为一直以来我的生活就是这样运作的啊。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背后,都有我那颗不平等的心。

这颗心,这个大大的“我”,真的是义工行中才看到的。之前我花了那么多时间闻思修,我也没有看到啊。正如导师说,我们都活在自己错误的感觉里。

生活中有太多的理所当然,太多的自以为是,如果不走出自己固有的生活,进入服务大众的平台,我怎么会折下高傲的腰进入服务者的行列;在这个金钱就能买到服务的时代,我怎么会用感恩的心来回馈万事万物的给予呢?

观察到这些之后,现在的我会主动和小区的保安和保洁工人微笑、打招呼,会主动把门牌号发给滴滴司机,外出用餐会注意尽量保持干净整洁。我不再理所应当地觉得,这是他们的工作,是他们应该做的。渐渐的,我感觉自己被巨大的爱包裹着,因为随处都能感受到被给予。这也许就是导师说的,利他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利己。

大家有没有发现,最难改变的是家庭中的那个自己。可是,再大的串习也抵不过重复正确。现在的我会主动帮父母洗碗收桌子了,因为在读书会做惯了;会帮我先生倒一杯热茶了,因为在读书会做惯了;会对孩子说,对不起,妈妈错了,因为在心里做惯了。他们在我面前也越来越放松,越来越自如了。

而这一切的连锁反应,只因为我参加了4个月的读书会固定义工。

下面再来讲讲修学和义工的关系。

首先,义工工作让我快速体会到众生跟我们真的是一体的,因为大家的烦恼和痛苦是那么相似。感受到每一位书友不管他外表看起来有多么光鲜亮丽,或者看上去多么快乐,但其实他还是有很多烦恼。所以每个众生真的是需要佛法的。我也发现,朋友和书友并不是因为我嘴上说得有多好才对修学感兴趣的,而是我的身语意,我对他们的陪伴是不是践行了法,才让他们对佛法产生兴趣进而受吸引的。义工行中的这个认识让我更好地去闻思、去修学。

再次,义工工作可以安住善所缘,积资培福。导师说了,我们任何想法的实现都需要福报的支撑。那培福最快的是什么呢?法布施呀!所以为了更好地法布施,还是要加紧修学呀。

还有,做义工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怎么办?难道对书友发脾气?和同修论对错?不能吧。可烦恼是那么实在,为了自己好过点,回家看法义吧,因为只有在佛法里,我才能找到最究竟最圆满的答案。

最后,我想讲一下考辅助员义工的感受。考完辅助员,我突然惊觉,义工行也是有次第的。传灯可以让书友们值遇珍贵的佛法,而真正让书友受益的是法的落实。而法的落实就要靠十八字方针和八步三禅,脱离了八步三禅的学习方法,很容易落入盲修瞎炼。于是促使我更好地学习八步三禅。

综上,我强烈感受到,义工行推动我更好地修学,而修学又让我更好地践行义工!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