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楞严经·卷六|观世音菩萨四种无作妙德(14)

[佛学基本知识] 发表时间:2023-12-03 04:03:48 作者: 阅读次数:
楞严经·卷六|观世音菩萨四种无作妙德(14)

继续边读边聊《楞严经》。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世尊,我又获得了这样的圆通,修证无上佛道的缘故,又能善于获得四种不可思议的无作妙德。”

观世音菩萨因为修证无上道的缘故,获得了四种无可不可思议的无作妙德。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一者,由于我初获得妙闻妙心,心精遗留在闻性上,见闻觉知等六根不能分隔开来,于是成就了一圆通清净宝觉,因此我能现出众多的妙容,能说无边的秘密神咒,其中或者现出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有时现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廿四,乃至一百零八,千臂万臂,甚至出现八万四千各结手印的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者示现慈,或者示现威,或者示现定,或者示现慧,皆是为救护众生,使其得到大自在。”

“无边秘密神咒”代表法身,为“如来”的“如”。法身如金刚般坚固不坏,相当于空如来藏。其中“烁迦罗”是金刚、坚固不坏的意思。“一首、三首”等单数为阳,表示空。“八万四千”表示圆满。

“母陀罗臂”代表报身,为“如来”的“来”。“母陀罗” 译作“印”,“臂”代表力量、功用,相当于不空如来藏。其中“二臂、四臂”等双数为阴,表示不空。

“清净宝目”代表化身,为“如来”。 清净宝目即无上正觉,相当于为空不空如来藏。双数混合,阴阳相互转化,为化身。

观世音菩萨深达一心三藏,其第一无作妙德就是随众生心愿,自在示现成“或慈或威,或定或慧”的觉智身,来救度众生。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二者,由于我闻思已经脱出了六尘,如声音度过垣墙,不再有任何阻碍,因此我有妙能现初种种形貌,诵持种种神咒,这些形貌、神咒能够以无畏施于一切众生。因此,十方微尘国土都叫我为施无畏者。”

在不空如来藏中,观世音菩萨不染六尘,其第二无作妙德就是能以种种形貌、神咒,救度众生脱离六尘相,于尘世中获得大无畏。比如说,常见的大悲咒,就是观世音菩萨的经咒之一。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三者,由于我修习本妙圆通的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能够舍弃身命、珍宝,求我哀悯。”

在空如来藏中,观世音菩萨觉根清净,其第三无作妙德就是能清净众生染浊的六根,不为各种色相所迷惑。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四者,我从证得究竟涅槃地中获得了佛心,能以种种珍宝来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的六道众生。令他们求妻的的妻,求子者得子,求三昧者得三昧,求长寿者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者得大涅槃。”

在空不空如来藏中,观世音菩萨恒顺众生得大自在,其第四无作妙德就是恒顺众生,成就众生世间和出世间的愿望。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佛问圆通法门,我从耳根法门而圆照三昧,攀缘妄心自在解脱,因入圣流相的缘故而证得三摩提,成就了无上菩提,以这个法门为第一。世尊,彼佛如来赞叹我善得圆通法门,在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的名号。由我观听十方法界圆融明达,故此观音名号也周遍十方法界。

观世音菩萨是从耳根而获得圆通的。在反闻闻自性中,闻根不染一切世间音尘,得到了清净,并由此解开了根与尘的结缚,故而名为观世音。

(当觉)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